巴慕達近年來在日本市場的成功,並不能代表日本家電業務的再次走強。只能表明其作為一家「輕製造重設計」的新模式探索者,解決了日本家電企業過去的重資產包袱壓力,但並不能因此推動其未來在全球市場的興起。
喬華||撰稿
近年來在中國小家電市場憑藉設計風走俏的日本小家電品牌巴慕達(Balmuda)在東京證券交易所上市。股票發行價為1930日元,開盤價為3150日元,上市當天漲停到3850日元,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市場對巴慕達前景的普遍看好,更讓眾多中國企業意識到,新一輪的小家電熱潮不只是在中國,在全球市場都存在。
巴慕達自2003年創立至今已有18年,因帶蒸汽加熱功能的高端烤箱等熱銷產品而被日本消費者所熟知。在中國市場,巴慕達並不是家喻戶曉,屬於小眾化圈層品牌:是一個讓人感覺有點厲害(因為外觀設計很有個性),卻又說不出厲害在哪裡的品牌(品牌知名度偏低)。真正讓其在中國市場名聲大噪的事情莫過於小米空氣淨化器對其產品的涉嫌抄襲事件。
2010年,巴慕達推出「GreenFan」系列的直流電風扇,以「還原自然風」的賣點大受消費者歡迎,累計賣出50萬臺以上,巴慕達公司也因此實現了第一次飛躍。2015年,巴慕達又推出了利用蒸汽進行加熱的烤箱「BALMUDA The Toaster」,在世界範圍內廣受好評,累計銷量突破了100萬臺。
當前的全球家電行業,產品同質化不斷加劇,讓消費者很難在功能或品質上對它們進行區分。同時,在中國企業的強勢引爆下,日本、歐美等國的企業相繼因為競爭優勢不明顯而退出家電市場。就在此時,巴慕達的成功並不具備代表性,因為其不是一家典型性的家電企業。
因為它在看到了消費者真正的需求,將重心放在了產品設計上,同時其不擁有工廠的「無廠」模式降低了固定的費用支出和投資發展周期。因此,雖然巴慕達的產品價格比其他公司都要高,但其具有獨創功能和設計的家電受到消費者的追捧,關鍵其中間的經營管理費用很低。
這種模式直接挑戰了堅持自主開發和生產的日本傳統家電廠商們。時至今日,在日本各大家電巨頭縮減規模,甚至相繼出售、轉讓家電業務的背景下,巴慕達卻憑藉著獨創的功能和設計異軍突起,業績不斷增長,最終成功上市。但是,這又是否能說明巴慕達會成為改變日本家電市場現狀的存在呢?
巴慕達這種「無工廠模式」最早出現於半導體行業,隨後擴散到家電行業和製藥業等。包括蘋果公司也是將生產外包給世界各地的工廠,自己則專注於產品設計與開發等業務。還有採用「無工廠模式」的任天堂,營業利潤率達到近30%,雅萌超過10%,而巴慕達有望在2020財年達到10%。
當然,「無工廠模式」也並不是沒有弱點的,巴慕達主要依賴與國內外的合作工廠建立穩定的關係,沒有自己的工廠就意味著無法及時應對急速變化的需求。如巴慕達眼下需求猛增的加溼器明顯存在需求期缺貨的風險。此外,沒有工廠就意味著無法保證產品的質量,從而存在極大的經營風險。如巴慕達在主打產品烤箱和風扇方面出現過召回,品質問題成為其亟需克服的一大課題。
在激烈競爭的全球化家電市場上,巴慕達僅僅憑藉創意和品牌戰略成為頭部家電廠商似乎還遠遠不夠!
====
智家電(ijiadian):智能網際網路時代家電新媒體,關注網際網路智能化拐點時代的家電產業轉型進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