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市民·追夢橋:碧江文旅局四舉措推進「新市民·追夢橋」 工程...

2020-12-25 瀟湘晨報

四舉措推進「新市民·追夢橋」 工程文化體系建設走深走實推進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文化體系建設是滿足搬遷群眾基本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徑,是促進社會和諧穩定、構建搬遷群眾共享精神家園的重要保障,是促進搬遷群眾從「搬得出」向「穩得住、能致富」轉變的重要舉措。自碧江區「新市民·追夢橋」工程「四安家園」品牌創建工作啟動以來,該區文旅局緊扣文化工作職責職能,強化黨建引領,助推業務能力提升,做實文化惠民工作,著力加強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文化體系」建設,為確保高質量打好收官戰作出更大貢獻。

1

黨建引領文化,確保文化體系建設「不偏航」。一是強化基層組織建設。充分發揮文化骨幹作用,在各種文化場地建設中,各類文化活動及宣傳中,積極挖掘政治素質好、帶富能力強的黨員推薦參選「兩委」班子,切實把移民安置點黨組織建設成為推動發展、服務群眾、凝聚人心、促進和諧的堅強戰鬥堡壘。二是抓實支部聯建工作。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用好用活文體廣電旅遊局黨支部在文化陣地建設方面的優勢。2020年以來,通過上黨課、送圖書、交心談心等方式,與易地扶貧搬遷點黨支部常態化開展好支部聯建活動,不斷增加基層黨組織創造力、凝聚力和戰鬥力,築起文化體系建設鋼鐵長城。三是發揮黨員模範作用。按照「一個黨組織就是一座堡壘,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的要求,切實發揮黨員在社區文化陣地建設中的先鋒模範作用,推進張承源式「黨員先鋒崗」創建工作,在艱難困苦面前,黨員同志衝鋒在前,團結帶領廣大搬遷群眾為自己的家園貢獻力量,推進公共文化惠民服務走深走實走心。

2

加強組織領導,確保文化工作「不掉隊」。一是成立領導小組。為推動我區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文化服務後續工作,成立碧江區文體廣電旅遊局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文化服務後續工作協調領導小組,切實把文化體系建設擺上重要議事日程,明確專人負責,確保各項工作有人抓、有人管。二是健全工作機制。圍繞易地扶貧搬遷文化陣地建設,建立以「區級文化機構+鄉鎮級文化綜合站」機制,制定《銅仁市碧江區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文化服務體系實施方案》,從陣地建設、文化活動、人才培訓等多方面,推進易地扶貧搬遷文化工作落地落實。三是強化政策保障。全面把握新時期人民群眾對文化建設的新要求新期待,結合《碧江區加強和完善易地扶貧搬遷後續工作實施方案》(碧黨發〔2019〕4號),不斷完善和落實文化體系建設配套政策,使各項政策措施更具科學性、規律性和前瞻性。進一步加大文化體系建設的投入力度,拿出更有力度的辦法,支持搬遷點文化體系建設。2020年以來,在矮屯安置點投入文化建設專項資金22萬餘元,有針對性解決文化設施短缺問題。

3

強化資源整合,確保文化陣地「不單調」。一是聯合建機制。建立區級、街道、社區上下聯動的三級聯動機制,整合文化、教育、工青婦、街道、社區等部門優勢資源力量,統籌推進社區「新市民·追夢橋」文化體系建設工作。通過現場辦公會和聯席會議協調解決「新市民·追夢橋」服務中心經費16萬元,用於服務中心陣地建設、活動舉辦、勞動技能培訓等。二是聯合建陣地。多部門共建共創,因地制宜建立道德模範廣場、中華傳統美德文化廣場、法治文化牆、鄉愁館等文化主陣地。在端午、六一、「中秋國慶」等重要時間節點開展「新市民·追夢橋」暨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引導群眾自發建立健身舞蹈隊、籃球隊、廣場舞隊等隊伍10餘支,積極參與到社區舉辦的各類文體活動中來,用文化凝聚人心、集聚眾智。三是聯合抓教育。聯合團區委、工會、婦聯、教育等部門,堅持「樓上安居、樓下聽課」的原則,建立建強脫貧攻堅夜校、道德講堂、圖書室、青年之家、工會之家等服務陣地,圍繞愛國教育、感恩教育、法治教育等開展宣傳教育活動800餘場次。

4

做實文化惠民,確保文化體系建設「不走樣」。一是做實送文化進社區活動。制定《碧江區2020年開展「文軍扶貧衝刺90天打贏殲滅戰」暨「新市民·追夢橋」工程民俗民間文化活動方案》,以「送圖書、文化進易地扶貧搬遷點」為抓手,發揮文化惠民優勢,經常性組織文化隊伍到易地扶貧安置點開展送文化下鄉活動。2020年開展送文化到安置點活動20餘場,服務群眾5萬餘人次。二是做實文化文藝培訓工作。創新開展「易地扶貧搬遷點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文化文藝培訓定點幫扶公開公示」制度,融合「三區人才」、文化文藝、文化志願服務等工作,把能歌善舞、吹拉彈唱的人組織起來,以豐富群眾文化生活、提升群眾文化素養為重點,努力實現易地扶貧搬遷點文藝隊伍輔導全覆蓋。今年以來,開展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文藝技能培訓活動20餘場次,培訓文藝骨幹累計200餘人次。三是做實文化文藝傳承工作。充分挖掘民族文化,圍繞本土鄉愁文化,推進安置點鄉愁基因打造,延續傳承鄉村文化,完成正光安置點、矮屯安置點鄉愁館建設工作並投入使用。依託易地扶貧搬遷點道德講堂、婦女之家等陣地,組織開展「繡娘」技能培訓、民族技藝及勞動技能培訓100餘人次,帶動搬遷點文化產業不斷發展壯大,發揮文化富民的作用。

【來源:投資銅仁】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省委辦公廳副主任王朝暉來銅調研「新市民 · 追夢橋」工程
    省委辦公廳副主任王朝暉來銅調研「新市民·追夢橋」工程5月31日,省委辦公廳副主任王朝暉到銅仁市「新市民·追夢橋」工程省級示範點沿河思州A區調研指導工作。在思州A區安置點,王朝暉副主任一行先後調研走訪了「新市民·追夢橋」工程服務中心、「四點半課堂」、工青婦工作站、新能源電子產品組裝扶貧微工廠,深入了解思州A區「新市民·追夢橋」工程組織建設、工作力量、資源整合、聯合服務等方面情況,對思州A區縱深推進實施「新市民·追夢橋」工程,助推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五個體系」建設、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給予了高度肯定,並組織相關部門負責同志召開了座談會
  • 【新市民·追夢橋】 夢想光明行——眼健康公益活動在納雍縣啟動
    原創 貴州省婦聯 貴州省婦聯新市民 · 追夢橋為貫徹落實省委關於實施
  • 「新市民·追夢橋」搭建連心橋 建溫暖之家|學習物資進社區 志願...
    為紮實推進新市民·追夢橋工程,搭建連心橋建溫暖之家,共青團興義市委緊密結合新市民需求,以愛心捐助為紐帶,主動整合各方資源,將關愛之情輸送到新市民社區。9月17日,灑金街道慄坪社區希望小課堂舉辦了一場捐贈儀式。
  • 「新市民·追夢橋」省婦聯赴遵義市開展「新市民」新生活真情回訪...
    為深入貫徹落實全省「新市民·追夢橋」品牌創建工程推進會精神和省委辦公廳召開的「新市民·追夢橋」工程專題調度會精神,推動「新市民·追夢橋」工程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近日,省婦聯赴遵義市調研「新市民·追夢橋」工作,通過走訪交流、召開座談會、聽取匯報的方式察實情、找短板、謀實效,確保發現問題真實準確、客觀公正,挖掘短板去偽存真、由表及裡,工作措施科學合理、切實可行。
  • 銅仁:「新市民·追夢橋」遍地開花,「新農民·逐夢路」振興鄉村
    9月10日下午,銅仁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工作暨「新市民·追夢橋」工程新聞發布會召開。會上,銅仁市委組織部發布了全市「新市民·追夢橋」工程建設情況,市委宣傳部發布了全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工作情況。
  • 黨心連民心 和諧穩新居——思南縣推動「新市民·追夢橋」工程之...
    實施「新市民追夢橋」工程以來,思南縣聚焦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工作,堅持黨建引領法治宣傳、矛盾糾紛化解、群眾情緒疏解、社區治理為一體的權益維護,搭建「平安橋」,黨群聯動共建和諧之家。「支部引領,鄰裡和諧我來維!」
  • 貴州貴定縣紮實推進「新市民·追夢橋」工程建設
    9月5日,貴定縣大學生社會實踐聯盟暨暑期「希望工程·陪伴行動」小課堂結業儀式,分別在貴定縣易地扶貧搬遷社區——楓林社區、福來社區舉行,範玉傑參加了結業儀式。當天,孩子們戴著紅領巾敬隊禮,向志願者老師表示感謝,並把暑期學到的知識匯報演出。表演結束後,共青團貴定縣委副書記蘇佳佳為大學生志願者代表頒發榮譽證書,感謝他們這個假期辛苦的付出與陪伴。
  • 「新市民·追夢橋」工程的搭「五橋」建「五家」到底是什麼?
    為了提高易地扶貧搬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滿意度,2020年1月,我省啟動實施「新市民 追夢橋」工程,截至目前,各級婦聯共整合項目資金1400餘萬元,在全省安置點建立健全工作陣地
  • 「新市民追夢橋」搭「連心橋」,建「溫暖家」:建立排憂解難通家之誼
    為落實好「新市民·追夢橋」工程,走進易地扶貧搬遷群眾,關注並解決他們的困難,工青婦組織充分發揮聯繫服務群眾的橋梁紐帶作用,幫助搬遷群眾解決困難,引導搬遷群眾逐步轉變生活方式,更好地融入新社區、適應新環境。
  • 團省委「新市民·追夢橋」素質拓展營在貴陽開營
    貴陽網訊 7月25日下午,由團省委主辦,團省委青少年發展服務中心、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等單位共同承辦的「新市民·追夢橋」——「茅臺王子·明亮少年」素質拓展營在位於貴陽的全國青少年貴州活動營地正式開營。據了解,此次拓展營為期5天。
  • 「新市民追夢橋」興仁:暖冬生日情暖小小新市民
    據了解,這是共青團興仁市委今年暖冬生日的第一站,這個冬天,將陸續在全市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青春課堂為小新市民們舉辦生日會,今年以來團市委致力於「新市民·追夢橋」工程,積極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服務工作,不斷創新,積極為群眾搭「橋」建「家」。
  • 「新市民·追夢橋」三都中和:「搬」出來的「四心」生活
    貴州省婦聯新媒體中心出品來源丨黔南州婦聯、黔南日報編輯丨龍乙潔責編丨李文娟審核丨侯清華往期回顧:踐行初心辦實事,真幫實扶暖人心——省婦聯幫扶榕江紀實【新市民·追夢橋】省婦聯赴遵義市開展「新市民」新生活真情回訪調研反拐題材《再見,陌生人》即將上映, 省婦聯領導出席首映禮並致辭本公眾號推文內容只為
  • 「新市民·追夢橋」!六盤水市科協科普活動走進南開鄉合興易扶點
    為推進全市易地扶貧搬遷和諧社區、活力社區建設,引導易地扶貧搬遷點社區的居民更快更好地適應新生活,迎接新未來,12月2日,市科協深入六盤水市鐘山區南開鄉合興易扶搬遷安置點開展「『新市民·追夢橋』六盤水市科協科普活動進社區」活動。
  • 貴州財經大學社會工作專業師生到六盤水市開展「新市民·追夢橋...
    8月16日至17日,貴州財經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社會工作專業師生到六盤水市開展「新市民·追夢橋」活動,深入探索校地合作新模式,推動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活動期間,該校師生在水城縣陡箐鎮東關e寨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舉辦了「新市民·追夢橋」遊園等活動,將內容具體化、具象化,通過問答、遊戲、情景模擬等方式與搬遷群眾進行互動,向表現優秀的群眾派發禮物,給小朋友贈送貴州財經大學校長親筆籤名的明信片,吸引了近200餘名群眾參加活動,共同搭「感恩橋」、建奮進之家,搭「致富橋」、建幸福之家,搭「連心橋」、建溫暖之家,搭「平安橋
  • 「新市民·追夢橋」|「愛心託管班」助力少年兒童健康成長
    據了解,此次愛心託管班共有381名學生,其中一年級學生86人、二年級學生60人、三年級學生56人、四年級學生50人、五年級學生71人、六年級學生40人、七年級至八年級18人。支教的老師由18名大學生志願者、3名西部計劃志願者和電子科技大學研究生支教團的3位成員組成。除了給同學們做常規課輔導外,託管班還開設了美術小課堂、心理輔導等課程。
  • 貴州財經大學到我市開展「新市民.追夢橋」活動
    8月16日至17日, 該校師生在水城縣陡箐鎮東關e寨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舉辦了「新市民·追夢橋」遊園等活動,將內容具體化、具象化,通過問答、遊戲、情景模擬等方式與搬遷群眾進行互動,向表現優秀的群眾派發禮物,給小朋友贈送貴州財經大學校長親筆籤名的明信片,吸引了近200餘名群眾參加活動,共同搭「感恩橋」、建奮進之家,搭「致富橋」、建幸福之家,搭「連心橋」、建溫暖之家,搭「平安橋」、建和諧之家,搭「融合橋」、建文明之家,促進群眾儘早融入新生活和新環境。
  • 一個平臺 多個效應|激活「新」活力 增添「新」精彩 發現「新...
    文化+新市民+脫貧攻堅+易地扶貧搬遷等融合聚變為加倍的新能量,蘊藏在新市民群眾中的文藝熱情被釋放出來,引領了新市民等群眾文化活動的深入開展,湧現了結合當下與民族文化特色的《阿妹戚託謝黨恩》、《山裡娃搬新家》、《我們的新家》等優秀節目。
  • 新市民·追夢橋丨關嶺縣婦聯到安馨社區舉辦家庭教育講座及垃圾...
    為發揮家庭家教家風在基層社會治理中的作用,引導廣大家庭提升生態文明素養,搭建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市民意識培養「融合橋」,創建文明之家,2020年6月1日,關嶺縣婦聯到頂雲街道辦安馨社區舉辦了「新市民 追夢橋」家庭教育講座及垃圾分類知識宣傳,吸引了安馨社區近50群眾參與活動。
  • 「新市民·追夢橋——繪本相伴·快樂學習」兒童青少年主題活動
    快樂學習12月13日,為給開陽縣蔣家寨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的孩子們帶去溫暖和陪伴,讓他們在新環境裡快樂成長同時,為紫興街道蔣家寨易扶點「新市民·追夢橋」搬遷群眾「搭建連心橋、建設溫暖之家」,增強了搬遷群眾的幸福感、溫暖感。文案:李 維編輯:賀 藝審核:汪忠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