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港交易市場的清潔者

2020-12-27 騰訊網

下午3時,正值退潮期,祥芝國家中心漁港碼頭泊靠著兩艘漁船,工人們正在分揀漁貨。漁港碼頭的水產品交易市場,數名專業保潔員趁場地空閒之際,錯開交易高峰期抓緊時間清潔,而對於人工難以清掃乾淨的場地,動用高壓清洗車衝洗作業,助力交易市場保持清潔美觀的環境。

高壓清洗車師傅丁丁來自安徽,這位「90後」駕駛路面灑水車已近十年。一年多前,為了改善祥芝國家中心漁港水產品交易市場環境衛生,漁港碼頭市場管理部門投入30多萬元添置了一輛多功能移動式高壓清洗車。而丁丁有幸操控這臺高智能的清潔「神器」,為漁港交易市場帶來一片潔淨。

「水產品交易市場交易量、人流量和車流量大,以往,儘管每天都有日常保潔,但通過人工方式保潔效果較差,市場地面仍然存在汙漬、發黑髮臭現象,影響市場整體環境衛生。」丁丁說,高壓清洗車水槍壓力大,作業效率高,清汙「快狠準」,清洗更徹底,通過調節馬力便可輕鬆將爛魚、汙漬、汙垢從地面剝離開來並衝走,成為水產交易市場環衛「利器」。

丁丁首先將高壓清洗車裝滿8噸水,之後,他從側面的梯子爬上車頂關好水箱蓋子,再進入駕駛室操控機臺,隨著車子慢慢移動,從駕駛室正前方噴出的水柱朝兩側「衝」去,水柱長達10多米。只見高壓清洗車駛過之處,「車過地淨,路見底色」,地面還原路面「本色」,效果立竿見影。

「漁港水產品交易市場如果不及時清洗保潔,工人在分揀過程中掉到地面上的爛魚,久而久之成汙漬、汙垢,不僅影響市場環境,而且溼滑的地面容易造成人員摔倒。」丁丁說,漁港交易市場的交易時間不確定,只能錯開交易時間段清洗。

丁丁每天早上7時40分左右開始清洗,清洗一次至少需要一個半小時,每天至少清洗3次,才能達到日常保潔要求。

環衛保潔人員,一群平凡而普通的人。正是他們的日夜堅守,在嚴寒酷暑裡默默付出,換來漁港交易市場的清潔、美觀,為美麗城市建設貢獻力量。(記者 蘭良增 李榮鑫)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祥芝聽民聲解民憂清潔漁港易滑區域
    本報訊 11月16日,記者從祥芝鎮環衛所了解到,該鎮聽民聲、解民憂,著手解決群眾反映的沿海路祥芝中心漁港段路面受潮易滑問題,對重點區域進行定期清洗保潔,為群眾出入安全提供保障。
  • 漁港早市:漁民趕早交易,市民也來搜羅「心頭好」
    千年古漁港——博賀漁港是我國十大漁港之一,是廣東省著名的漁港,年海洋捕撈量16.5萬噸,產值13.88億元。博賀漁市是廣東省最有特色的魚市,每天凌晨3點起,一艘艘滿載著白蝦、蝦姑、尤魚、金絲魚、龍利丶馬膠、黃尾、白倉、黑倉等的魚船陸續回港,魚市熱鬧非凡。
  • 澳頭漁港規劃 建設省二級漁港
    《總體規劃》根據大亞灣區漁港發展現狀,對澳頭漁港、霞湧漁港和三門漁港的各類碼頭所需數量,水、陸域建築物等進行了規劃布局。 11月8日前,市民若對《總體規劃》有異議,可書面向市海洋與漁業局大亞灣區分局反映。 規劃目標 現代漁港、生態漁港、休閒漁港 大亞灣區範圍內共有澳頭、霞湧、三門3個漁港。
  • 溫嶺市政協專題視察礁山漁港建設情況 高標準打造新型漁港經濟區
    當天上午,黃海斌一行先後實地視察了礁山漁港、松門水產品批發市場,聽取了相關介紹,並進行了座談討論。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漁港經濟發展,我市漁業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在標準漁港建設中已完成溫嶺中心漁港石塘港區、釣浜港區、箬山港區防波堤建設,有效改善了原有漁業基礎設施相對薄弱的面貌,對當前社會經濟發展產生重要積極影響。但漁港基礎設施建設依然滯後、漁業碼頭與市場銜接不緊密等問題依舊困擾著我市漁港的轉型與發展。
  • 沈家門漁港小鎮 東方漁都 世界漁港
    三年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社會各界熱情投入,市場之手神奇發力,星羅棋布的特色小鎮在浙江大地破土而出,蓬勃生長。特色小鎮像一團燎原之火,激發了全社會創新創業的新活力,點亮了浙江經濟轉型的新徵途,描繪了城鄉融合發展的新畫卷。小鎮已露尖尖角,小鎮有了新作為,小鎮正在等您來。為進一步把浙江的這張金名片擦得亮而又亮,特推出小鎮故事系列,本期的「主角」是沈家門漁港小鎮。
  • 閩臺中心漁港開建 可買新鮮漁貨及臺灣水產品
    ■坐落象嶼保稅區二期,明年下半年項目陸續投入運營■市民將可在這裡買到最新鮮漁貨及臺灣特色水產品閩臺中心漁港將帶來什麼?    【記者觀察】   在象嶼的「懷抱」裡,坐落於保稅區二期內的閩臺中心漁港,它將給愛吃海鮮的廈門人帶來什麼?沾了一個「臺」字,它在兩岸農漁業、水產品交流交易中將發揮什麼作用?
  • 閘坡現代漁港項目已完成投資7400萬元
    作為項目的重要配套工程,水產交易物流中心完成地下基礎,轉入主體結構施工,將建設成為未來閘坡漁港水產品交易、加工、物流和漁民休閒活動基地。記者在水產交易物流中心施工現場看到,現場聳立起多座建築模板,工人們在寒風中忙碌著,加緊搭建腳手架和模板支架。
  • 高崎閩臺中心漁港從無到有 如今水產品年交易額超百億
    項目經歷了從避風塢、閩臺漁船避風港到閩臺中心漁港的升級,樓房、廠房、凍庫蓋起來了,大規模的漁船避風區成型了……2003年,高崎閩臺避風港一期工程完工,廈門高崎閩臺中心漁港也成為了由國家農業部批准立項的國家級中心漁港。  後來,廈門水產品生產狀況和交易狀況、市場需求之間的不相適應也引發了討論。
  • 石獅的島嶼和漁港
    祥芝國家中心漁港祥芝國家中心漁港位於泉州灣南側石獅市東北濱海突出部,是全國五大一級漁港之一。2006年12月正式動工建設,2008年11月主體工程竣工,2010年被評為全國首批文明漁港,2011年通過農業部正式驗收,成為我省首個通過驗收的國家級中心漁港,也是近幾年來國內首個通過驗收的國家級中心漁港。
  • 昌江海尾漁港:豐收漁港歡樂多
    11月25日清晨,在昌江黎族自治縣海尾鎮漁港碼頭,魚市繁忙,十分熱鬧。勤勞的漁民們迎著朝霞開始勞作,魚市結束後,漁民們便開始載歌載舞,慶祝豐收,整個漁港洋溢著歡樂的氣氛。近些年來,昌江推進海尾鎮一級漁港建設,港內海洋捕撈船隻日趨增多,碼頭上漁民在裝卸、交易、補給、保養的場景也日漸繁忙。該漁港已成為海南西部沿海重要的漁業集散地。
  • 國家首批66座「漁獲物定點上岸漁港」名單公布 東營漁港、廣利漁港...
    近日,農業農村部對外公布了國家首批66座「漁獲物定點上岸漁港」名單,東營市有2座位列其中,分別為位於河口區的東營漁港和位於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廣利漁港。據悉,漁獲物定點上岸是農業農村部為實施漁港振興戰略,加強漁船漁港綜合管理的一項重要制度改革舉措,通過施行漁獲物定點上岸、漁獲物可追溯體系建設、限額捕撈等措施,強化海洋捕撈生產的閉環管理,逐步實現海洋漁業綠色可持續和高質量發展。因此對定點上岸漁港的停泊和裝卸基礎設施條件、交易集散能力、汙染防治處理、監督管理水平等方面制定了較為嚴格的評價標準和要求。
  • 石獅祥芝漁港風情小鎮,有福建省最大的漁港,值得你去走透透
    沙漠嘲笑你小溪諷刺你城市容不下你村莊留不住你你知不知道你不去看世界世界也懶得看你——題記今天的目的地是石獅市祥芝鎮,這個最具漁港風情的小鎮(一)風情小鎮之祥芝國家中心漁港祥芝國家中心漁港留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船實在太多了,千帆駐港,密密麻麻。由於是休漁期,一艘艘大船並排在大海上,猶如城市裡的共享單車。祥芝國家中心漁港為全國五大一級漁港之一。
  • 22座漁港如何「升級 」? 鹽城將打造形成6個現代漁港經濟區
    8月14日,記者從鹽城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的加快漁港建設促進海洋漁業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上獲悉,鹽城沿海現有大小漁港22座,到2025年該市沿海縣(市、區)在現有基礎上各重點建設1個規模漁港,以漁港為核心,推進水域、陸域、岸線、港城聯動開發,加快一二三產業融合,打造形成6個現代漁港經濟區,並使之成為沿海經濟社會發展新的增長極。
  • 乘漁船賞民俗吃海鮮 中心漁港海鮮大排檔將開業
    天津北方網訊:乘漁船出海打上鮮活的琵琶蝦,在海邊漫步感受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感覺,欣賞非物質文化遺產飛鑔的表演,在海鮮批發市場購買最新鮮的海鮮……28日,中心漁港海鮮大排檔將開張納客,中心漁港也將打造吃、住、娛、購、行的一條龍式旅遊線路
  • 海南省44座漁港列入農業部漁港名錄 獲批覆立項建設漁港11座
    一艘艘漁船整齊地停靠在嶄新的碼頭邊,隔著一條寬闊的大道,是全新的大型冷庫和交易中心,二期配套工程正加緊施工……位於三亞市區以西約50公裡的崖州中心漁港一期已竣工,漁民正在搬遷中。    三亞崖州中心漁港建設,已成為海南省加快漁港建設,推動漁業轉型升級的一個縮影。依託全省現有的44座漁港,海南漁港建設正步入發展的快車道。
  • 即將休漁 山東威海遠遙中心漁港碼頭又一遍交易火爆的景象
    19日下午5點左右,在遠遙中心漁港,碼頭岸邊的海鮮交易市場非常火爆,漁民將裝有鮮魚的白色箱子擺成一排,攤位百米有餘。其中部分漁商的箱子內是空的,在等待出海漁船歸來後售賣新鮮魚蝦。  海鮮攤位周邊,有不少市場上的商販前來採購海鮮。據商販張師傅介紹,近期在小區銷售海鮮比較受市民歡迎。現場也有不少市民趁休漁期到來前,來購買海鮮嘗鮮,其中部分市民打算囤一些魚留著休漁期吃。  張女士在碼頭轉了近一個小時後購買了300多元的海鮮,「今天特意從經區趕來買鮮魚,打算多買點留著吃。
  • 沙子口中心漁港建設項目啟動 今後買海鮮更便宜
        半島網7月21日訊(記者 陳浩傑 張延平) 記者今天從海洋與漁業部門獲悉,國家級沙子口中心漁港建設項目近日正式通過國家農業部立項,該項目總投資5428萬元,建成後漁貨卸港量規模可達10萬噸/年,將成為保障全市水產品供應的最大「菜籃子」。
  • 射陽激活漁業漁港發展新動能
    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該縣境內建成黃沙港國家級中心漁港、新洋港國家二級漁港,以及4個群眾漁港。依託漁港便利的運輸條件,射陽發展水產養殖面積40萬畝,並初步形成水產苗種、海洋捕撈、水產品加工、繩網機械加工等8大產業鏈條,「4大主導品種、4個億元養殖產業、6大特色養殖基地」的水產養殖發展格局。
  • 三亞海南第一大漁港市場,港口魚販對這些人為啥又愛又恨
    海南三亞崖州中心漁港今年8月開港,是目前海南最大規模的中心漁港,這裡距三亞市區約50公裡,是最靠近南海漁場的海鮮交易市場,品種豐富又便宜的海產品,自然也吸引了不少外地來三亞過冬的「候鳥」們慕名而來,他(她)們通常三五成群,以家庭為單位;他們的購買力驚人,面對新鮮便宜的海貨,往往魚販一個簡單的介紹,就能讓他們豪擲千金。
  • 當然就在漁港找!
    澳底漁港由於漁產資源豐富,加上石花菜、紫菜及海帶等海生植物不虞匱乏,使澳底漁港成為東北海岸主要的海鮮集散地;澳底漁港內漁船的漁獲來源多為彭佳嶼到宜蘭龜山島一帶海域,主要漁獲包括旗魚、紅、小卷、軟絲、龍蝦、石斑等,也因此漁港附近聚集許多海產餐廳,成為遊客嘗鮮的大本營,海產新鮮而且價格實惠,因此在澳底沿著濱海公路的兩旁有著多家的海鮮餐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