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講堂網。
我是講堂空空--珠寶玉石收藏知識傳播者,跟大家分享鑽石的顏色與淨度分級。
國際上對鑽石有一定的評級標準,可以規範地區分鑽石等級,這也影響著它在市面上的價格以及收藏價值。鑽石的品質好壞取決於它的4C標準,包括了鑽石的克拉、淨度、顏色和切工。
色澤越淺、瑕疵越少的鑽石,光線越易於穿透,顯得更為璀璨奪目。
淨度指的就是鑽石的瑕疵多少,瑕疵越少,級別越高,顏色上最罕見的就是無色,還有黃色、褐色等。
鑽石的顏色根據深淺不同,等級分為D、E、F、G、H、I-J、K-L、M、N-O、P-R、S-Z。
D級為極白,肉眼觀察無色,E-H為略差於D級,一般情況下肉眼觀察也為無色;
I-J級別,肉眼觀察為近無色,從K往下基本上為有色的了,收藏價值就低很多。
鑽石內部難免也有天然瑕疵,包體越少的鑽石其價值越高,而鑽石的淨度劃分以十倍放大觀察為標準。
FL為完美無瑕,在十倍放大鏡下內外都沒有瑕疵;
IF內部無暇,十倍放大鏡下只有表面有輕微的花痕;
WS1、WS2瑕疵較小,在十倍放大鏡下很難看見的瑕疵;
VS1 AND VS2 瑕疵較小,在十倍放大鏡下可以看到瑕疵,但肉眼不容易辨別;
SI1 AND SI2瑕疵小,肉眼可能會看見;
I1、 I2AND I3有瑕疵,肉眼可見。
從投資與收藏角度看,在挑選鑽石時建議選擇H級以上的顏色,淨度方面則是要VS級以上的,這樣的鑽石更有市場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