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15年大陸第一!江蘇吸引臺資「成績單」亮眼

2020-12-11 新華報業網

  交匯點訊 江蘇是臺商投資最活躍、臺資企業最密集、兩岸經貿交流最頻繁的地區之一。記者從剛剛閉幕的2019年兩岸企業家紫金山峰會上獲悉,從1985年第一家臺資企業落戶江蘇,30多年來,臺資企業在江蘇紮根成林,蔚然生長。截至今年8月,江蘇累計批准臺資項目超2.79萬個,實際到帳臺資近800億美元,總投資千萬美元以上項目6300個,全省吸引利用臺資總量連續15年位居大陸第一。

  

  2019兩岸企業家峰會上,與會專家商討推進兩岸經濟與金融合作。

  江蘇臺商投資、蘇臺兩地貿易等各項指標多年來在大陸保持領先地位。在江蘇的臺灣企業中,有一批已經成功上市,目前在大陸成功掛牌上市的江蘇臺資企業超過23家,佔大陸總量的1/3以上,在大陸各省(區、市)中位居第一。

  臺商赴大陸投資單體規模最大、總投資30億美元的臺積電項目,2016年落戶南京江北新區,僅用兩年就實現量產,創造出令業界欽佩的「南京速度」。南京臺積電投產後,其晶片的全球佔有率由55%增至57%,30億美元投資將帶動超過300億美元的產業發展。

  臺積電董事長劉德音深有感慨地說:「大陸集成電路產業近年來發展迅猛,南京不僅是一座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的城市,也是一座最適合投資興業的城市。」 他表示臺積電將繼續在南京增加產能。在臺積電龍頭效應的引領下,250多家集成電路相關企業相繼落戶南京江北新區。

  記者從江蘇省臺辦了解到,今年1至8月,江蘇省新批臺資項目超過520個,同比增長33%,協議利用臺資超過52億美元,總投資千萬美元以上項目超過80個。目前,臺灣百家大企業有超過三分之二在江蘇有投資,以電子信息、裝備製造為代表的先進位造業企業佔存量臺企的近50%,蘇臺企業在產業鏈構建、產品研發、行業標準制定等方面的合作,不斷走深走實,形成了南京的集成電路、泰州的生物醫藥、淮安的鹽化工、常州的大健康、鎮江的新材料等優勢產業集群。

  

  視頻:在蘇臺企華存電子董事長李庭育接受記者聯合採訪

  江蘇為臺資創新企業提供了孵化沃土。江蘇華存電子科技有限公司2018年1月成立,由30多名臺灣高科技青年人才組成,團隊在南通致力於研發高性能存儲晶片,短短一年之內成果就順利得到孵化,各項指標達到國際一流水平,打破了由三星、海力思等國際主流廠商在該領域的壟斷。華存電子董事長李庭育說:「大陸蓬勃發展的5G產業讓我們看到更大的商機,國家密集出臺惠臺舉措,江蘇落實得很到位,及時讓我們得到了實惠。新出臺的26條措施,讓我們的投資領域更寬廣,生活更加方便。團隊可以觸及到最新技術領域,專注做好研發和市場,更好地對接大陸廠商,我們對公司未來的發展更有信心。」

  交匯點記者 吳昌紅

版權和免責聲明

版權聲明:凡來源為"交匯點、新華日報及其子報"或電頭為"新華報業網"的稿件,均為新華報業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註明來源為"新華報業網",並保留"新華報業網"的電頭。

免責聲明:本站轉載稿件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華報業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者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焦點

  •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江蘇淮安:吸引臺資逆勢增長 淮臺合作再...
    連續7年被臺商評為投資「極力推薦城市」的江蘇淮安,今年吸引臺資逆勢增長,與臺灣經貿合作越發緊密,一大批臺灣知名企業新增或追加投資
  • 「大陸是臺商投資最佳選擇」
    杭衛東攝連續7年被臺商評為投資「極力推薦城市」的江蘇淮安,今年吸引臺資逆勢增長,與臺灣經貿合作越發緊密,一大批臺灣知名企業新增或追加投資,對紮根淮安堅定信心,對未來發展充滿期待。於臺商而言,大陸優勢在哪、淮安魅力何在?或許從日前舉辦的第十五屆臺商論壇現場,從近400位兩岸知名學者、企業家、商界代表的發言中,從兩岸產業界對未來的謀劃中,可以一窺淮臺合作再創新績的「密碼」。
  • 江蘇淮安:「臺資高地」再出發
    但到了19世紀中後期,運河的地位逐漸被鐵路取代,交通短板長期制約淮安外向型經濟的發展,直到21世紀初才擁有第一條鐵路。2月14日,淮安在大陸率先出臺了《關於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支持臺資企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政企攜手共克時艱。
  • 江蘇:探索從「臺資高地」轉向「臺智高地」
    近年來,大陸傳統「臺資高地」江蘇在轉型升級、綠色發展引擎驅動下,正逐步崛起為「臺智高地」。 「一開始我是做電腦機盒的,後來轉換跑道做諧波減速機。」江蘇崑山漢升達傳動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葉駿紳說,2009年從臺灣來大陸,最初從事的電腦機盒製造面臨用工成本增長等困難,2016年順利轉到了科技含量更高的諧波減速機領域,公司今年前三季度的訂單合約已近1200萬元。 2000年來到大陸的黃坤榮同樣轉到了技術更高的領域。
  • 臺資寶島眼鏡:大陸淘金面臨拐點
    從10年前在大陸開業以來,這個臺灣最大的眼鏡零售店在前4年內在內地只開了28家店。但是在接下來的六年中,寶島眼鏡在大陸遍地開花,到6月中旬,共擁有563家店面,僅北京就有89家。 然而,最近的一年中,正在編織成為全球前五大眼鏡零售商夢想的寶島眼鏡似乎已經逐漸聞到市場中強烈的火藥味。
  • 臺資銀行西進大陸
    2003年3月4日星期二播出  主持人:12月24日,中國人民銀行批准了第三批臺資銀行到大陸設立辦事處,臺灣第一銀行和土地銀行的代表處將設在上海,臺灣「中國信託商業銀行」的代表處將設在北京,截止到目前為止,已有7家臺資銀行在大陸開設了代表處,那麼這些臺資銀行代表處的成立對於兩岸金融界的交流以及整個商貿交流與合作會有什麼樣的意義呢?
  • 外貿交出亮眼成績單:進出口連續七個月實現正增長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進出口連續七個月實現正增長迎難而上,外貿交出亮眼成績單(權威發布)本報記者 杜海濤「2020年,面對前所未有的困難和挑戰,我國外貿進出口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績單,實屬不易。」民營企業成為進出口增長的重要拉動力量2020年,我國外貿迎難而上,進出口從2020年6月份起連續7個月實現正增長,全年進出口、出口總值雙雙創歷史新高,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地位進一步鞏固,展現了強大的韌性和綜合競爭力。外貿結構進一步優化。2020年,民營企業進出口增速比同期外貿整體增速高9.2個百分點,成為我國外貿進出口增長的重要拉動力量。
  • 大陸第三家臺資醫院 臺灣明基大型醫院南京開業
    為入世後開張的第三家臺資綜合醫院,衛生部稱努力打通臺灣醫師到大陸行醫的體制障礙    5月12日國際護士節,全球知名IT企業、臺灣明基友達集團(下稱臺灣明基),選擇在這一天開張其位於南京市的大型綜合醫院。這是中國自加入WTO之後,開張的第三家臺資綜合醫院。
  • 禁奢風讓大陸茶葉業績下滑 臺茶反亮眼
    原標題:禁奢風讓大陸茶葉業績下滑 臺茶反亮眼圖:臺灣《聯合報》   中新網11月25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大陸禁奢風暴吹向茶葉禮盒,臺資上海旭馥國際貿易公司總經理康建國表示,禁奢令影響很大,這一兩年大陸茶葉市場業績下滑3成左右,有的甚至腰斬。不過,臺灣茶與大陸茶葉相比,質量較佳,年銷售仍逐步成長。   比起出口歐美,茶企更看重的是大陸內銷市場。
  • 惠臺「76條」 吸引臺胞紮根江蘇——臺灣百大製造業企業2/3投資江蘇
    去年9月,江蘇出臺惠臺「76條」新政,幫助在蘇臺胞享受與大陸同胞同等待遇。
  • 臺灣小鎮美術館加入江蘇美術館館際聯盟
    2019-01-15 09:17圖文來源:新華報業網 近日,江蘇美術館館際聯盟2018年度年會在江蘇省美術館新館舉行。據悉,臺商曾朝慶、曾國華父子25年前來江蘇發展事業,緣起對祖國大陸和江蘇歷史文化的熱愛,期望把臺灣文化帶到江蘇句容,建造一座兩岸文化相交融的「臺灣小鎮」。2006年曾朝慶先生因病去世,曾國華繼續秉承父志,以推動兩岸文化融合、建設特色文化小鎮為目標,大力開展蘇臺文化交流及公益活動。
  • 國臺辦:臺資銀行在大陸獲批籌建信用卡業務
    新華社北京5月29日電(記者石龍洪 查文曄 劉歡)國臺辦發言人安峰山29日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應詢介紹,富邦華一銀行獲批籌建信用卡業務,成為大陸首家獲批該業務的臺資銀行
  • 56家臺資企業聚濟陽 孕育山東最大臺灣工業園
    在短短幾年的時間裡,濟陽成功吸引包括旺旺集團、統一集團、耐斯集團、三功集團等56家知名臺企進駐,合同利用臺資累計達到11億美元,實際利用臺資累計達到4.5億美元,臺資項目數量、規模、水平均居全省前列。記者日前走進這家工業園,探尋56家臺資企業集聚濟陽之謎。
  • 2019年經濟運行 鞍山交出亮眼成績單
    3日,記者從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19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745.3億元, 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1%,高於全省平均水平0.6個百分點,農業喜獲豐收、工業企穩向好、消費市場平穩增長、固定投資恢復性增長、「四產融合」發展成果顯現,振奮人心的數據匯聚成一份亮眼的成績單,振興發展的步伐鏗鏘有力。
  • 臺資險企進軍大陸熱情不減
    有消息稱,「臺灣地區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保險局」近期正在對於大陸經營的多家臺資保險公司進行調研,其中原因不乏部分臺資保險公司在大陸經營情況不如預期。  儘管如此,臺灣保險機構仍舊難掩對大陸保險市場的熱情。新光海航相關負責人表示,儘管股東方變動,但臺灣新光人壽仍舊看好大陸市場。
  • 多個全球第一!星際大陸Filecoin太空競賽成績單
    9月15日凌晨六點,為期三周的太空競賽圓滿落下帷幕。星際大陸團隊以「宣傳低調、技術高調」的行事風格,積極參與比賽。  從9月4日開始,星際大陸以IPFSMain為名的註冊實體就長期穩定在有效算力全球排名第一、出塊獎勵全球排名第一的位置。
  • 廣州43家臺資企業入圍「2013年大陸臺商1000大」
    日前,由臺灣《工商時報》與臺灣「中華徵信所」合作評選的「2013年大陸臺商1000大」調查結果正式出爐,我市聯眾(廣州)不鏽鋼有限公司、光寶集團、三希集團等43家臺資企業入圍。  此次入圍「2013年大陸臺商1000大」的43家在穗臺資企業主要分布於開發區、黃埔、天河等區域,其中開發區19家,黃埔7家、天河6家;行業集中於鋼鐵、化工、電子、通信、食品等領域。  「大陸臺商1000大」調查活動自2004年舉辦以來,嚴格按照各企業營收淨額排名,力求將大陸臺企臺商的實力清晰完整地加以呈現,是一份大陸臺資企業發展狀況的實錄。
  • 大陸上市的第一家臺資企業 閩燦坤B退市危機調查
    連續18個交易日股價低於面值,退市新規把閩燦坤B推上懸崖;昔日小家電巨頭為何會走到今天,幾年前盲目擴張早已種下禍根作為在大陸上市的第一家臺資企業,閩燦坤又如何從昔日的輝煌走向如今的窘境?身處於風暴眼中的燦坤員工們是如何看待這次退市風波?由於有關部門臨時幹預,使得閩燦坤無法獨自演繹這一幕退市鬧劇,其最終命運將如何?8月7日,記者來到位於漳州的閩燦坤總部進行探訪。
  • 國家發改委調研組來淮安調研臺資企業
    國家發改委調研組來淮安調研臺資企業 2016年09月22日 15:03:00  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
  • 面對疫情大陸商機一枝獨秀,臺商臺企看好大陸發展
    眾多臺企也在實際中感悟感受到大陸商機的確是一枝獨秀,更加堅定了深耕大陸發展的信心。  各地臺辦今日積極採取一系列切實舉措,積極協助臺資企業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有序復工復產。近期一批重大臺資項目通過遠程視頻籤約等方式,陸續落戶福建、江蘇等地,總金額逾150億元人民幣,顯示臺商臺企持續看好大陸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