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電量剩一半就充,還是快沒電了再充?正確的做法出乎你的意料。
對於這個問題之前我也充滿了疑問,直到我換了新手機。我相信有些人和我一樣,手機電池沒有電的時候,才會去充手機。可是,用了一段時間以後,發現手機的電池電量嚴重不足,健康度持續下降,才知道是因為我們的充電方式錯了。
一、實測對比:
在剛開始使用新手機時,我經常把手機用到電池電量只有20%甚至自動關機,充電次數也保持在每天只充一次的狀態,充電時間大概保持在每次3小時至4小時左右,也就是可以保持在衝到電量滿100後,持續這樣使用後2個月左右,我的手機電池健康就下降到96%左右。
我朋友買手機時間比我早2月左右,也就是她使用了5個月,手機電池健康還保持在98%左右。原來她的手機是隨用隨充的,也就是在電量少於70%左右就為手機提供直流電充電了。
二、這是為什麼呢?
現在手機用的都是鋰電池,沒有記憶效應,不存在第一次使用需要激活電池這一說法。不過,手機電量用盡後再充電,這時電池已經虧電了。無論是鋰電池,還是傳統的鉛酸蓄電池,最忌諱的就是虧電。
如果經常手機電量用盡再充電,鋰電池可能會因此失去活性,這也就是俗稱的電池餓死了。測試了一下,連續6次手機電量用盡再充電,電池健康度下降了2%。平時正常充電,電池健康度1個多月下降1%。
三、最損失手機電池的是什麼充電方式?
由於現在很多手機支持快充,一些遊戲發燒友,經常一邊玩遊戲一邊給手機充電,這種做法也會傷害電池。與手機電量用盡再充電的方法比,邊玩遊戲邊充電對電池傷害度也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