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曼且思普通話知道對於每個學習歷史的人最害怕的就是捋不清楚的貫穿古今的時間線以及永遠記不住的人名,更何況有些人名還是生僻字!小編到現在還記得當時老師在教古代書法大家的時候為了讓我們記住,最能代表宋代書法成就的書法家——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教給我們一個記簡稱的方法。記蘇黃米蔡,所以到今天小編都還記得「宋四家」是指「蘇黃米蔡」,但是當單獨看到米芾時,不禁懷疑自己是真的背過他的名字嗎?米芾的「芾」怎麼讀來著?下面跟著小編一起回憶一下吧。
米芾,是北宋有名的書法家、畫家、書畫理論家,初名黻(fú),後改芾,字元章。與蔡襄、蘇軾、黃庭堅合稱「宋四家」。四大家的前三個名字大部分人都能輕鬆讀出來,但是米芾的「芾」,小編記得當時還被老師要求在這個字上記下拼音,以免我們學過之後又不認識這個字,可見其罕見程度。小編了解到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米芾的「芾」讀作「fú」。
小編了解到「芾」是一個多音字,還有一個音為「fèi」,讀音大相逕庭含義也不一樣。當芾讀作「fú」時,本意是指小樹幹及小樹葉,引申義是草木茂盛。芾芾同沛沛、肺肺、旆旆等,即為茂盛的樣子,這種表達在《國風》和《詩經》等文獻均有記載;通「韍」,意為古代禮服上的蔽膝,《小雅》中有這樣的描述「朱芾斯黃,室家君王」(如朱芾:紅色蔽膝);通「紼」,代指牽引棺材的繩索。當芾讀作「fèi」時,意思為小樹幹及小樹葉,僅用於蔽芾,形容樹幹樹葉微小。根據意思就很容易區分兩個讀音了。
武漢曼且思普通話小結:米芾行書特點,主要是善於在正側、偃仰、向背、轉折、頓挫中形成飄逸超邁的氣勢、沉著痛快的風格。喜歡米芾書法的同學們,不要連名字都不認識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