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競俱樂部創始人孟傑:電競是值得被尊重的產業

2020-12-20 中國經濟網

原標題:電子競技:徵途無悔

當我們談論小康的時候,為什麼要關注電競?

因為對於孟傑和他的夥伴們來說,自己所熱愛的電子競技從被視為洪水猛獸,到被列入「十三五」文化產業規劃,成為能夠贏得金牌、讓五星紅旗高高飄揚的體育賽事,這其中,遠不只「打遊戲」那樣的玩樂,而是充滿了人生的夢想和追求。這,不正是「小康」的內涵之一嗎?!

那些年,電競青年的求生之路

2000張門票8分鐘內告罄、線上平臺直播觀賽達3.5億人次……8月16日晚落幕的「電競北京2020」王者榮耀世界冠軍杯總決賽,引發一場線上線下的電競狂歡。

一屏之隔、2000公裡之外,廣州NOG電競俱樂部創始人孟傑在電競的花火中與億萬網友雲上共同見證了這份激情、榮耀與夢想。當奪冠的少年們高高舉起獎盃的那一刻,王者的歡呼響徹北京五棵松上空,網絡直播間裡意猶未盡的鼎沸歡呼和身後訓練室裡激烈的鍵盤敲擊聲倏忽之間將他的思緒拉回到了17年前的某個時刻。

2003年前,大學還沒畢業的孟傑就已經進入銀行實習,幾乎在所有人眼中,這個待遇優渥的「鐵飯碗」光鮮體面,符合父母對孩子出人頭地的期待。但誰也沒想到,這個人人羨慕的「鐵飯碗」被孟傑自己扔掉了。

彼時,從小愛打電子遊戲的孟傑曾以業餘玩家的身份參加過WCG(世界電子競技大賽),他覺得,在那個舞臺上發光發熱的感覺重新點燃了他的生命。機緣巧合下,孟傑結識了一支全國知名的《反恐精英》網遊戰隊,和高手切磋後如飲醍醐,技藝精進的他萌生了成為職業電競選手的想法。

毫無意外地,孟傑的想法遭到了父母親朋的強烈反對。其實,即便在電競發展如火如荼的今天,依舊有很多人認為玩遊戲就是不務正業,何況是在十幾年前電競行業剛剛萌芽的時代。看著「妄想」把打遊戲當成職業的孟傑,母親一邊痛心他中了「電子海洛因」的毒,一邊擔心「兒子是不是被騙了」。

背負來自父母和社會的壓力,孟傑卻痴心不改。起初他還瞞著父母兩頭兼顧,最後索性辭了職,成為了一名夢想中的職業電競選手。

當夢想照進現實,生活變得格外具體。捧著「鐵飯碗」時,剛剛20出頭的孟傑每月平均收入就有7000元左右;成為職業電競選手後,每月到手的現金數額是「800~1500元不等」。即便如此,他們的待遇在當時的電競圈依舊算不錯,至少投資人還願意支付底薪,「據我所知,那個年代職業圈大部分是沒有底薪的,戰隊只提供訓練場所和設備,選手要靠打比賽贏獎金維持生活。」孟傑說。

為了籌集外出跨省比賽的經費,孟傑和隊友們常常穿梭於各個網吧,在各式各樣的網吧賽上廝殺,就為了掙那從100到500元不等的比賽獎金。

厚重的電腦主機、煙霧繚繞的網吧、不被理解的電競青年、看不到希望的前路,這就是那個時代留在職業電競選手孟傑心中的印記。

國家的支持讓電競告別「混沌」

回望十幾年前,孟傑感嘆自己這代電競人「趕上了中國電競的混沌階段」:談不上「職業」的職業俱樂部、斷斷續續的大小賽事、時有時無的獎金和薪資,整個電競產業都缺乏清晰的商業運作模式,每一個參與者都承受著巨大的經濟和社會壓力。

與此同時,這一時期的電競行業也不被主流價值觀所認可,在家長們看來,所謂的電競就是電腦遊戲,是孩子的最大敵人,網吧則是壞小孩聚集的場所,網癮是一種需要專業醫治的精神疾病。

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熱愛電競的玩家、選手們無法站在主流視野的聚光燈下。儘管當時孟傑和隊友們已經贏得了華南賽區第二和全國八強的成績,但解散,註定是他們唯一的出路。「當時中國電競還沒有得到廣泛認可,整體行業發展舉步維艱,投資人看不到前景紛紛離開。就個人而言,外界根本沒把電競選手當成一個正兒八經的職業,你沒法告訴自己能繼續走下去。」帶著遺憾,孟傑結束了自己不到一年的職業生涯。

告別電競後,孟傑下海經商做起了外貿生意。而十幾年間,電子競技在中國實現了華麗轉身,社會大眾對電競的認知也從相斥到相融。

國家的支持是電競行業崛起的堅實後盾。2003年11月,電子競技被國家體育總局設立為中國第99個體育項目;「電子競技運動與管理」專業進入大學校園;電競被列入「十三五」文化產業發展規劃,在地方層面上,多個省市均明確提出發展電競產業的相關政策。在引領和規範下,國內的電競產業逐漸發展壯大。2018年,中國電競代表隊拿下了雅加達亞運會電競表演賽的首枚金牌。人們發現,站在領獎臺上的電競選手們身披的國旗,顏色格外鮮紅。

隨著5G、AI、VR的發展,中國在高科技領域的不斷探索和創新無疑進一步擴大了中國電競產業的優勢。摸索積累了將近20年能量的電競行業,持續爆發能量。

隨著時光更迭、財富積累,孟傑心中從未熄滅的電競夢又再次燃起。2019年,他組建了NOG電競俱樂部,招募了10名選手繼續自己的夢想,還開了個一千平方米的電競館。如此不計付出,只因「畢竟那是自己曾不顧一切追求過的理想」。

一個應該被尊重的產業

「現在的電競選手幸福得多。」孟傑說。

十多年過去了,曾經因為迷茫不得已放棄職業選手身份的孟傑,如今成為了給選手們發工資的老闆,其間中國電競的過往非比尋常。

近年來,隨著諸多電競項目聯賽體制的蒸蒸日上,整個中國電競行業也走上了規範化運營的軌道。

當年,孟傑和隊友們為了採集對手和強隊的信息,還得「翻牆」去外網上收集資料,然後自己觀摩比賽錄像。外出比賽,選手要身兼教練、外聯、戰術分析等多重身份。「現在的俱樂部不僅有領隊、經紀人、訓練師、分析師,還有專門的營養師和理療師,有的甚至連小語種翻譯都有,選手完全不需要操心任何比賽以外的事情,可以說是一個相當完善的商業運行模式。」

另一方面,電競行業逐漸形成了人才培養體系。在孟傑看來,現在有天賦的年輕人更容易被發掘進入電競行業,不需要像前輩那樣在網吧裡蹉跎時光。各支電競戰隊組建了青訓體系,四處網羅實力新人。「新人只要成績好,戰隊就會提供試訓機會,通過試訓後就能進入戰隊。」

電競既是一門新興的體育賽事,同時也已成為當下流行文化的一個標籤。站在臺前的職業選手開始得到傳統體育明星一樣的待遇,教練、領隊、數據分析專家、研發人員等站在幕後的工作人員也逐漸「出圈」,與之息息相關的視頻、直播、ACG等衍生行業更是蓬勃興起。但是,從「網癮少年」到「打遊戲就能名利雙收」,對電競的偏見和誤讀依然普遍。

「這個行業的從業者絕不比其他行業輕鬆。」在孟傑看來,對於電競運動和電競選手,外界的認知、了解和接納還需進一步提高。

「電競和打遊戲並不能畫上等號。」正因為有過親身感受,孟傑的感觸更深。在他看來,玩家玩遊戲是娛樂,對職業選手而言,這卻是必須全力以赴的存亡之道,他們的付出是玩家無法比擬也不可能體會得到的。「在普通玩家看起來很簡單的一個操作,職業選手每天都要重複幾千次,正是這種機械化的基本功練習,才讓他們在比賽中有著技驚四座的表現。」

與其說孟傑是重新回歸電競行業,不如說他的心從未離開過。即便再忙,他每周都會抽時間到電競館看看,去隊員們的訓練室內坐坐,聽著噼裡啪啦的快速鍵盤敲擊聲,內心才會充盈。

來路坎坷,徵途無悔。孟傑曾忠於自己的電競夢想,也通過電競這個充滿活力的領域找到了一個更豐滿的自我。現在,他更渴望通過這一代電競人的努力證明,電競在中國是一個值得被尊重的產業。

來源:人民政協報

相關焦點

  • 電競「老炮兒」當老闆獲千萬投資,新生代電競俱樂部變現能力增強
    在近日,一家名為「北京老炮兒」的電競俱樂部宣布獲得由逍遙資本領投,及兩位天使投資人個人跟投的千萬元A輪融資。俱樂部創始人張諾舟(Vgo)表示,新一輪融資將會被用於俱樂部運營及擴大規模。特別是對有意轉型做電競俱樂部的選手們而言,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當前新生代電競俱樂部不僅不缺乏參與各類賽事的機遇,同時還能獲得當地政府、職業賽事體系等提供的多項補貼。LP電競俱樂部成立於2017年12月,是一家新生代電競俱樂部,隸屬於徐州炬城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 當一家電競俱樂部融資近億,他們說再不投資電競就晚了!
    體育產業生態圈www.ecosports.cn在電競圈,EDG是一個愛好者們再熟悉不過的名字。或許EDG並非實力最強的俱樂部,但它一定是表現最穩定的頂級俱樂部——七進LPL總決賽、五奪冠軍,表現可謂非常亮眼。
  • WE的三大創始人聯手 成立電競投資基金
    WE的三大創始人聯手 成立電競投資基金 發布時間:16-03-31 10:06 來源:PCG 作者:PCG
  • 電競俱樂部是一門好生意嗎?
    在龐大的注意力和流量加成下,電競成為了世界上增長最快的產業之一。那麼,作為這個巨大產業下的關鍵一環,電競俱樂部「活」得怎麼樣呢?文 / 北力編輯 / 韓榮迪運營電競俱樂部,究竟是不是一個好生意?我們都知道,在世界體育產業的版圖裡,頂級體育俱樂部往往有著驚人的市場價值和巨大的市場影響力,動輒上億的轉會費和合同讓人咋舌,背後是更為高昂的版權、贊助與門票收入。
  • 中國電競產業鏈及電競俱樂部盈利模式
    不過這個成績對我這個對Moba遊戲無感的局外人並沒有太多觸動,只是我想就著話題熱度聊一下當前中國電子競技產業鏈的大致版圖以及作為培養電競選手的電競俱樂部的盈利模式。 首先是我通過信息搜索到的艾瑞諮詢發布的2020年最新的中國電子競技產業鏈。
  • 牽手頭部電競俱樂部AG,三七互娛進軍電競行業
    三七互娛董事長李逸飛表示,投資AG是公司邁入電子競技領域的第一步,未來公司以及投資的企業將與AG進行多維度的合作、聯動,為電競產業的發展賦能,並將在電競遊戲研發、電競戰隊組建、電競賽事贊助、電競新消費等領域加大探索力度,從而更深度地進入這一新興領域。
  • 中國電競俱樂部該如何念好生意經?
    隨著我國電競產業規模的逐漸擴大,電競俱樂部形式的商業模式也逐漸被大眾所關注。對於中國電競這樣一個潛力無限的藍海產業來說,用戶市場是激活它的原動力,正確的運營模式才是支撐中國電競可持續發展的堅固基石。正如王思聰在2015年底所說:「當初我進入電競這個圈子,主要是我覺得這個圈子裡電競選手和俱樂部活得都不怎麼樣,我想幫助他們,增加選手的收入,讓電競這個圈子能變得良性一點。」
  • 「軟硬兼施」孵化電競產業
    ,目前國內不少城市都把電競作為新興產業大力扶植。上海、廣州等城市給予電競企業各種財政補貼,積極引進高水平賽事,興建電競專業場館……軟體、硬體齊頭並進。  政策大力扶植「築巢引鳳」  如今,提到國內電競產業發展的龍頭地區,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上海。數據顯示,上海目前的電競人口數量在1000萬以上,擁有中國半數以上的電競公司、俱樂部和明星資源,每年接近50%的大型電競賽事都在上海舉辦。
  • 電競產業在高處 電競研究在山腳
    前不久,上海體育學院副教授戴焱淼帶領團隊做了一份針對上海青年的電競報告,在以1萬多名上海青年為樣本的調查中,74.9%的青年對電競產業的發展前景持樂觀態度。同時,儘管媒體報導電競人才缺口巨大,仍有超過76.1%的青年對投身電競行業持觀望態度,僅有10%的人願意投身電競產業相關工作。
  • 電競1.0時代老玩家回歸 成立BOOT全民電競俱樂部
    由此,電子競技行業在新時代的背景下發展得風生水起,2015年8月,幾位電競1.0時代的中國電子競技行業名盛一時的職業選手一拍即合,他們不負初心從臺前轉為幕後創建了一家全方位發展的綜合型電子競技俱樂部命名為BOOT(寓意
  • 俱樂部創始人潘書立:希望成為武漢電競的一張名片
    □楚天都市報記者 餘淵 攝影:楚天都市報記者 王永勝潘書立31歲 俱樂部創始人希望成為武漢的驕傲從普通玩家到職業選手,從俱樂部領隊到獨自創立一家俱樂部也就在那個時候,潘書立下決心自己創辦一支電競戰隊,目標不僅僅是高校比賽,更要踏進全國最高水平聯賽的殿堂。沒有經驗,沒有人脈,一開始潘書立只能通過網上發帖的方式,招攬有潛力的魔獸玩家。2007年4月17日,AgFox戰隊正式成立了,當時訓練、比賽基本都在線上完成,還稱不上職業。
  • 電競王牌紮根曲江 打造電競產業新高地
    繼量子晨產業園今年3月落地後,此次WE電子競技俱樂部強勢加盟,為曲江新區電競產業集群吹響號角,也為西安打造全國電競產業發展重要增長極加油助力。「最老資格的中國職業電競俱樂部」,是電競迷們送給WE的褒獎。這麼強大的戰隊,事實上與西安有著不解之緣:戰隊雖然是在上海組建的中國首家職業電子競技俱樂部,但WE前身是lion星際和魔獸三戰隊,訓練基地就在西安,西安是WE戰隊的起點。本次落戶曲江也可以說是俱樂部回到老家重歸古城。
  • 鈦度電競教育品牌發布會 電競教育夢想之路
    【IT168 資訊】2017年10月14日,在上海徐匯越界創意園的中櫻桃劇場內,鈦度CEO Sky李曉峰又一次踏上了發布會的舞臺,這一次他的身份是鈦度電競教育的創始人。在臺上,他談了自己創立電競教育業務的初心,以及在這個業務上,他所寄予的三個夢想:一.希望中國的電競產業可以茁壯發展,為職業選手提供更多更優秀的支持;二.能為正在打職業的年輕孩子們提供退役後的教育機會;三.希望所有熱愛的電競年輕人都不必像SKY當年一樣困難,可以夢想與現實行走在同一道路上。
  • 產業開發、電競文化兩手抓,嗶哩嗶哩電競很B站
    眾所周知,在電競產業鏈條中,賽事和電競俱樂部都是重中之重。後者位於鏈條上遊,扮演著發動機的角色。在中國電競產業方興未艾的2017年,資本湧入,B站是最早把握方向的平臺之一,收購原IM俱樂部的LPL資格,組建BLG,順利完成了俱樂部卡位。
  • 【深度】知名戰隊落戶 電競學校登陸 重慶電競產業的春天來了?
    產業現狀:電競市場迎來「黃金五年」  以前,在網吧玩遊戲被認為是「不務正業、荒廢學習」,如今,卻有越來越多的人願意買票觀看電競比賽。  由於激烈的對抗性和廣泛的參與度,電子競技比賽已經像籃球、足球等一樣,成為關注度越來越高的賽事,連羅納爾多、周杰倫等文體巨星也開始投資電競俱樂部。
  • 率先落地電競博物館 廣州正打造電競產業帶
    「起步雖然比上海、北京、深圳、杭州晚,但廣州電競產業具有一定的後發優勢。」日前,由廣東省廣州市社會科學院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發布的《廣州藍皮書:廣州文化產業發展報告(2020)》顯示,廣州的電競產業正以「廣州速度」在快速形成規模化發展。
  • 福布斯最具價值電競公司榜單公布,為什麼國內俱樂部全軍覆沒?
    為什麼全球第一大電競市場中沒有一家公司能夠上榜,這個問題值得國內產業上下共同思考。其中,Gen.G和T1來自韓國,G2所屬歐洲,Enthusiast Gaming是一家電競媒體公司,總部位於加拿大。這份榜單一出就讓人生疑,中國目前擁有全球最大的電競市場,在電競產業的各個方面均能夠領跑全球,為什麼國內諸多俱樂部以及公司沒有一家能夠成功上榜呢?國內俱樂部相比海外同行差在哪兒?
  • 成都正塑造電競產業新格局
    本次LPL全明星周末落地成都,不僅是玩家的一場狂歡,也不僅是選手的一場嘉年華,更是成都電競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當前的成都,有電競產業的政策支持,有完備的產學研鏈條,正是電子競技發展的最好機遇。2020年5月,成都市人民政府辦公廳正式印發《關於推進「電競+」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將成都建設成為 「電競文化之都」。2020年11月26日,2020世界賽事名城發展大會暨成都市體育產業大會召開,會議提出成都堅持「謀賽」「營城」「興業」「惠民」相結合,積極構建與世界賽事名城定位相匹配的體育產業發展大格局,全力推動世界賽事名城建設。
  • ...推動數字內容產業進入灣區快車道 廣州市電競產業高峰論壇成功...
    眾領導及合作方共同啟動「思盟Smart電競產業社區」項目思盟Smart電競產業社區項目將以番禺動漫製造業為基礎,融合「電競產業+創業孵化+社群服務+共享經濟+大數據平臺」,形成集電競專業賽館、電競創業孵化器、電競主題酒店、電競教育實訓基地、電競新媒體運營中心五位一體的電競綜合體,將打造成為區域型電競產業新引擎
  • 超競教育聯合騰訊電競研發標準電競教育內容,首批4本通識類電競...
    超競互娛聯合創始人兼CEO吳歷華介紹,超競教育聯合騰訊電競編制涵蓋通識類、電子競技產業運營、賽事導編播、教練/數據分析、主持解說等方向共20本電競教育系列教材,並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首批出版的《電子競技運動概論》、《電子競技產業概論》、《電子競技用戶分析》和《電子競技職業生涯規劃》4本通識類教材已面市,並被認證成為「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創新示範教材」與「全國電競專業教學標準制定小組推薦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