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婦科張教授給我講了他上午遇見的一個病人的事,他囑咐我,就這個問題來寫一篇文章,呼籲下女生們,在婦科就診的時候,千萬別害羞。
病人四十歲,因為月經量多,導致貧血,血紅蛋白只有8g/dl ,已經在別的一個大醫院診斷為子宮肌瘤,被告知要手術治療。
因此,掛了教授的專家號,要求住院,做腹腔鏡下的子宮肌瘤切除術。
上面只是病人帶來的其中一張B超圖片之一。
張教授問完病史,看完B超,就請病人躺到婦科檢查床上,要給她做內診。
沒想到,病人拒絕脫下褲子接受檢查,並且說:自己看月經增多的子宮肌瘤已經很多次了,從來就沒有脫褲子接受內診。
B超一照子宮,不是什麼都可以看明白嗎?
病人因為害羞,每次看婦科醫生,都拒絕脫褲子接受內診。
費了好多精力,張教授終於說服病人躺上了檢查床,接受了內診檢查。
當教授用窺陰器撐開病人的陰道的時候,馬上就看到了病人子宮頸上有好多腫塊。
張教授一看就知道,這就是一個宮頸癌的典型症狀。
張教授當場給她取了切片做病理檢查,取材的創面流血很厲害,好不容易才止血。雖然病理結果還沒有出來,但是,她患宮頸癌的事實,已經是板上釘釘了。
而且,已經不是早期宮頸癌了。
張教授遇見過很多個因為害羞而拒絕內診而因此延誤了病情的病人。
最常見的,還有掉到陰道裡的帶蒂的子宮肌瘤,在很長的時間裡都得不到確診。
這在我前幾天的文章裡有寫過這些故事。
前些天,另一名婦科鄭教授遇見的病人者更加誇張。
病人女,45歲,是處女,從來沒有性生活經驗。
她因為半年前開始,經期出現異常的大出血,而且還伴有血塊,導致了貧血,血紅蛋白只有7g/dl。(正常是12g/dl)她臉色蒼白,沒有血色,爬樓梯就氣喘。
她曾經有很多次來婦科就診,由於自己是處女,所以她就診的時候拒絕所有醫生給她做內診。
醫生只好給她查腹部B超,只發現她子宮上有幾個漿膜下小肌瘤。
我們知道,這種漿膜下小肌瘤不大會導致月經量大量增多,經期延長,按理不會導致她有如此嚴重的月經期出血。
她在多方求治無效後,她來找鄭教授看診。
問完病史,看完以前的資料,鄭教授要求病人躺上檢查床,要給她做內診。
患者堅持自己是處女,不能接受內診,拒絕脫褲子。
不過,鄭教授有個習慣,初診病人一定要內診。
他對病人說:「我對初診病人,一定要內診,就怕漏掉什麼。就算不用窺陰器撐開陰道,也可以通過處女膜開口內診或者肛門做雙合診,好多時候,醫生眼睛能夠發現B超發現不了的病變。」
鄭教授堅持要查內診,病人想想掛一個教授號不容易,猶豫再三,終於脫掉褲子躺上了檢查床。
當病人張開雙腿,躺在檢查床上的時候,鄭教授一眼就看到一團黑黑的肉,猶如分娩的時候的胎兒腦袋一樣,掉在陰道口,如上圖。
鄭教授仔細看,這竟然是直徑達到4cm 的子宮肌瘤。
類似的因為害羞而拒絕內診而延誤診斷的病人,在婦科門診經常可以遇到。
病人這種肌瘤,長在子宮內膜下,有細細長長的蒂,就可以掉下來,如上面的示意圖所示,站立的時候,和疝氣一樣,由於重力作用,會更明顯。
由於月經期子宮會收縮,宮內壓力加大,宮口開大,這種肌瘤也容易被擠壓而掉出來。和不全流產容易出血類似,這種子宮肌瘤卡在宮頸口上,導致子宮收縮不好,也容易使得患者在月經期出比較多的血。
我之所以要講這兩個故事,是想要告訴大家,在子宮頸口和陰道的病變,靠腹部B超甚至陰道B超,都很難發現。即使是陰道B超,也由於病變太靠近B超探頭,存在燈下黑的情況,難以發現。
因此,子宮頸口和陰道的病變,往往需要靠醫師做最古老的手段內診來發現。
因此兩位教授,讓我告訴大家,到婦科就診的時候,千萬不要害羞而拒絕醫生給你內診。
沒有性經驗的人,如果要保護處女摸,如果有症狀,有必要的時候,可以用宮腔鏡從處女膜孔伸入陰道看,不會破壞處女膜。
只要在就診的時候,告訴醫生自己是處女,要保護處女膜,大家也不用擔心內診會破壞處女膜。
如果因為害羞而拒絕內診,延誤了子宮肌瘤的診斷,還只是多出點血,不會造成嚴重後果,要是延誤了宮頸癌的早期診斷,那麻煩可就大了!
事實上,因為害羞而拒絕內診,從而延誤了宮頸癌的早期診斷的病人,經常可以見到。
這些病人,無一例外都會很後悔,可是世上沒有後悔藥!
女士們,為了健康,當你到婦科就診的時候,如果醫師認為有需要,你還是把褲子脫了接受內診檢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