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就像一次寂寞旅行,孤獨地尋找自己的身影,千山和萬水,只是沿途風景,擦肩而過繁華已散盡
文章分類|旅行見聞
文章字數|1620字,閱讀約4分鐘
也許每個人心中都有一份古鎮情懷,秀美古樸的古鎮,青磚黛瓦的建築,青板鋪就的連綿小路,讓人感受到江南水鄉的柔情。說到古鎮,第一反應大概就是烏鎮,鳳凰古鎮這樣的名勝。生動秀麗的蘇杭風光,在這些古鎮的每一處都有體現。這不又是五一小長假了。這些知名古鎮絕對是人山人海。所以我們不妨來到今天要介紹的古鎮。雖然名氣不大,但仍有古鎮的風韻,那就是鎮遠古鎮。
鎮遠古鎮位於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2020年1月7日晉升為國家5A級景區。它在舞陽河畔,古鎮南面是老衛城,北面是老府城。舞陽河呈「S」形穿古鎮而過。從空中俯瞰古鎮,猶如一幅太極圖。古鎮四面環山,優美的環境和依山傍水的地理位置使古鎮風光旖旎。而且古鎮城始建於明代,至今仍保留著不少古建築和碼頭。歷史讓古鎮充滿了神秘和古老的氣息。古鎮無時無刻不吸引著無數人去感受它的美。
鎮遠古鎮總給人一種人文氣息,無數歷史古蹟都有一種滄桑感。這個古鎮不是特別火爆,商業化不是很嚴重,生活節奏很慢。總覺得一切都是慢悠悠的。四處走走,會讓人放鬆身心,融入古鎮的環境,變得慵懶起來。我不想再去想生活中遇到的煩惱,只想好好看看風景。清晨的古鎮人寥寥無幾,遠處的群山還籠罩在薄霧之中。走在街上,還能看到老人們打太極,那是一種平淡歲月的感覺。
在古鎮最喜歡做的事就是漫無目的地在街道上閒逛。河對岸,房屋排列得很近,看不到盡頭。紅色的木質油漆從舊窗戶上掉落下來。屋簷的雕刻向兩邊傾斜。白牆黑瓦相映成趣,有一種水墨畫的感覺。走在街上,仿佛進入了明清時代。每一扇樓門,每一條巷子上的雕刻,都值得駐足欣賞。街邊有一些小吃攤,三三兩兩。糯米糕鬆軟可口。只有炸土豆聞到香味,口水才會忍不住流下來。古鎮的景點不只是看這幾條街,漂亮的還真不少。
隨意走到河邊拐角處,一眼就看見隔河半山腰上建的古建築群。這就是青龍洞建築群。青龍洞始建於明代。距今已有500多年歷史,幾度毀於兵火,後人修復。現由紫禪院,萬壽宮,諸勝橋等建築組成。青龍洞集道,釋,儒三家文化於一體,三教融合才有了青龍洞的文化底蘊。依山而建的亭臺樓閣,建築精美,雕刻逼真。山體青翠,讓人感嘆這裡的自然環境保護的真好。
青龍洞是必來的打卡勝地。那是一座寺院,很安靜,有「禪房花木深」的感覺。這裡還有學院,還有朗朗讀書聲。令人驚訝的是,還有一個階段。鑼鼓喧天的舞臺,讓青龍洞多了幾分熱鬧。走在這些密集建築之間的小路上,頭頂的樹木和路邊的小野花讓人以為闖進了一個與世隔絕的地方。駐足遠眺,綠水環繞,房屋密布的古鎮盡收眼底。風景很美。
竹勝橋作為鎮遠古鎮的標誌性景點之一,連接著石屏山和青龍洞。該橋由青石建成,是雲貴學子進京趕考的必經之路。因此,橋上還有一座三層樓高的「魁星亭」。亭子的翹簷看起來很有特色。黑柱子上刻著一副對聯。雖然柱子上能看出很久以前的感覺,但整個亭子卻很有韻味。夜晚的竹勝橋,張燈結彩。橋段看起來像一條彩色絲帶。亭子裡也被照亮了五彩繽紛,美輪美奐的色彩。朱勝橋,一座歷史上的古橋,給人以滄桑的感覺。想像古人走橋山趕考,很有意思。
石屏山並不高,都是臺階,本來爬山很容易,越往上爬,視野越開闊,沿著陡峭的山路一路爬上觀景臺,整個古鎮盡收眼底。蜿蜒曲折的舞陽河,猶如一條白蛇穿越古鎮。朱勝橋變得很小。船停靠在河岸。一切都變得很小。這大概就是「高處不勝寒」的感覺吧。一個人靜靜地看著風景。青山迷人,綠水清澈。整個人變得舒服多了。
鎮遠古鎮因其悠久的古韻,被稱為中國山崖建築文化博物館。古街,古巷,古橋,古民居,甚至一塊青石板,一塊青磚,都訴說著古鎮的滄桑與厚重。它似乎每時每刻都有不同的美。白天美輪美奐,五彩繽紛,晚上燈紅酒綠。但卻是一幅讓人遐想的山水畫。難怪有人說,鎮遠古鎮是「山川秀美」的風水寶地。
好了,今天的旅行見聞就分享到這裡了,歡迎來到《鹿見茶館》旅行「小欄目」,點關注不迷路!下期再會!
我背上背包,帶上相機,自己一個人去旅行,走過那些沒有你的城市。很久以後才真的懂得,原來一個人也可以很好,這就是旅行的意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