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援鄂工作隊裡有個特殊女警,走起路來風風火火,腰挺的筆直,人未到,先聞笑。隊員們都親切的稱她為「小魯子」,對她的最深印象是:身上總有一股特別的勁兒!這份與眾不同的氣質,源於監管一線11年的磨練。她,就是來自黑龍江省女子監獄三監區的副監區長——魯麗偉。
「住在你心裡的警官小姐姐」——懂方法
援鄂期間黑龍江工作隊接管漢口監獄教育改造工作,成立了臨時教育培訓中心。擁有國家三級心理諮詢師的魯麗偉就開始琢磨:能不能把黑龍江的心理輔導活動的實戰工作經驗拿到武漢來做?一番細研、比對、推斷,答案是:能!
疫情期間服刑人員經歷了長期隔離,情緒焦躁不穩定,為避免心理輔助活動的「水土不服」,魯麗偉積極聯繫各個監區,根據犯群情況、監區場地、消殺等多種因素,施行個性化活動。為此,她設計了心理講堂、「夢想之花」心願箱、團體心理輔導遊戲、「我健美、我快樂、跟我來跳健身操」等教改活動。
每天結束執勤後,都能看到魯麗偉拿著紙筆趴在床頭喃喃自語,設計遊戲、規劃流程、反覆修改活動環節,這一切都為了心理輔導活動效果達到最好。
為什麼要這麼精細?在魯麗偉看來,看似疫情期間服刑人員面對相同壓力,但每一個人都是獨立個體,只有準備多種「心理對策」,才能真正走進服刑人員內心世界,打開「心防」,解開「心結」。
團體輔導的活動現場上,她頂著烈日主持了兩個半小時,有人問她累不累,她說:「累!但聽到當地民警說好久沒看到服刑人員這麼開心了,又能幫助當地民警減輕工作壓力時,就覺得累得值!累得高興!」
援鄂隊裡的「補習班老師」——懂分享
援鄂隊伍中的隊員大多來自機關科室,有的甚至從未接觸過服刑人員。根據此情況,臨時黨支部決定在龍江援鄂隊伍中開辦「監管業務衝刺補習班」,由具有豐富的一線工作經驗的魯麗偉擔任老師。接到任務後,魯麗偉積極徵集隊員們最感興趣、疫情監管工作最亟需的問題,以「監管安全防範和民警一日流程」為主題,通過真實案例就疫情期間隔離點特殊的工作制度、民警崗位職責、預判疫情期間服刑人員思想傾向等具體問題進行講解。
「監管業務衝刺班」內容貼合監管工作實際,契合當前疫情期間監管改造工作的重心和重點,課堂上的她風趣幽默,深入淺出解讀監管改造理論知識。通過崗前培訓,援鄂民警對監管改造和安全防範工作有了新的理解和認識,為即將趕赴工作崗位的隊員們注入了強心針。
臨上崗前,細心的魯麗偉為每名隊員製作了「監管知識速記卡」
隊員劉巍說:「本來擔心自己無法應對執勤時突發情況,心裡一直很忐忑。有了魯姐的衝刺班為大家補課充電,我現在更有信心面對疫情期的『監管大考』了。」
「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懂擔當
「有問題大家不用怕,我一線工作時間長,我先給你們探探路。」
隔離區的工作處處特殊,從承擔執勤工作,到教育改造服刑人員,魯麗偉總是援鄂隊裡「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接手監控工作後的排班表上,第一個名字一定是魯麗偉。摸排監控情況,了解服刑人員具體情況,甚至是當地民警的執勤習慣她都熟記在心,接崗的隊員永遠都能在工作檯上看到她寫的密密麻麻的情況說明和「愛心貼士」。
武漢隔離區的深夜,總能看到魯麗偉穿著防護服的匆忙身影,大家笑稱她「不是在值班,就是在值班的路上」。隊員周鳴說:「我第一次坐崗看監控很緊張,生怕漏掉重要情況,是魯姐一直陪我執勤到凌晨兩點。」
來到武漢22天了,魯麗偉曬黑了,也瘦了,但臉上的笑容沒變,矯健的步伐依舊,她還是那個隊伍中有問必答的「魯老師」;還是那個一有任務就衝在最前面的「第一人」;還是那個無所不會的「小魯子」!
長路漫漫,一份懂得,是風風雨雨中的堅守;歲月無聲,一生奉獻,是不言不語的一顆初心。
脫我舊時裳
著我戰時袍
不讓鬚眉的勇敢堅定
春風化雨的溫柔力量
不一樣的水土
一樣的巾幗擔當
你的樣子
武漢的春天看得見
(黃可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