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間,我試用過很多企業管理軟體。最終,我們選擇了SAP。
——上海博源 韓總
一直以來,生產製造業都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然而近些年,我國生產製造行業屢屢陷入焦慮:內外部經濟環境日益複雜、成本不斷攀升、生產效率卻依舊低下……儘管人們總把「工業4.0」「智能製造」等名詞掛在嘴邊,但廣大中小企業,依然未能真正找到適合自身發展的數位化、智能化道路。
所幸,筆者在近日與上海博源自動化控制系統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博源)的交流中,看到了工業製造領域的佼佼者做出的有益實踐。
上海博源的製造20年
上海博源成立於2000年,起初是一家以機械設備和零件銷售為主體的貿易型企業。2008年,他們投入了生產設備及信息化軟體的研發,並嘗試著為客戶提供自動化控制設備的整體解決方案。10年,上海博源發現了飲水設備的商機,通過併購方式,開闢了熱節能型商用開水機生產線,展開了研產銷業務。
2014年,伴隨著「中國製造2025」等國家戰略的提出,上海博源決定投身工業軟體的開發和應用領域。次年,為了滿足一體化智能工廠解決方案的落地實施,他們在太倉投建了自身的生產基地,用以生產解決方案內所需的各類自動化電氣設備。目前,上海博源已經成長為一家涵蓋眾多不同行業的「智能工廠」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
20年間,上海博源一直在探索新的技術應用、拓展自身的業務版塊,從一個默默無聞的OEM廠商,發展成了今天擁有500+中大型客戶的行業領軍者。而企業的負責人韓總,在與我們的交流中卻坦言:如何通過數位化、智能化的方式實現高效的生產管理與企業管理,是他們一直以來面臨的挑戰。
用數位化管理,削減50%的人力成本
在談到企業數位化管理的話題時,韓先生十分驕傲地說道:我是國內較早開始研究各種財務軟體和ERP軟體的那批人。早在1999年,上海博源還未正式成立,韓先生就已經在思考,如何通過技術手段實現準確、高效的企業管理。
起初,公司的業務範圍相對單一,生產模式也比較傳統,簡單的財務軟體就能滿足他們的經營需求。但很快,在企業規模的擴張中,原有軟體暴露出了穩定性差、數據準確性不足等問題。於是,上海博源切換了一款相對更穩定的國產ERP軟體,進行財務與進銷存管理。
然而2015年底,隨著工業自動化軟體開發和「智能工廠」等項目的陸續上馬,上海博源迎來了全新的問題:原有的ERP產品無法與自研的智能工廠軟體(MES)對接。這一問題,成了制約上海博源進一步提升生產效率的瓶頸。
在仔細地調研後,韓先生最終選擇了SAP Business One的產品,並由上海達策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達策)負責實施部署。他說:「我們選擇 SAP Business One,首先因為它是成熟的大品牌,公信力更強、產品穩定性好;其次它特別靈活、支持高度定製、能對接上我們的其它信息系統 。」
16年初,在上海達策實施團隊的幫助下,上海博源完成了SAP Business One與自研MES系統的信息打通,實現了真正的「智能生產」。在他們太倉的生產基地,沒有四處飄飛的單據,也沒有來回奔波著核對數據的工作人員。整個生產環節都在ERP + MES的幫助下,安靜且高效地進行著。
物料的庫存信息、待生產的訂單信息,被錄入SAP Business One,由系統自動下發至設備端的MES系統;MES負責智能排產和進度跟蹤。設備生產完成後,MES系統會將產品出庫信息、下一階段的原料採購信息等數據回傳至SAP Business One,倉儲和採購部門的同事可以實時獲取信息,並著手相應的工作。僅生產流程中,SAP Business One就為上海博源節省了50%的人力成本。
此外,SAP Business One 的自定義報表、一鍵生成訂單等功能,還幫助上海博源的財務部門削減了近30%的憑證數量,進一步提升了企業的管理效率。
多業務版塊的數據互通
對於在不同細分領域全面開花的上海博源而言,除了提升各獨立業務版塊的經營效率,他們還面臨一個問題:如何實現不同業務版塊間的數據互通。
韓先生告訴我們,在過去,博源的各個生產線之間、總公司與不同的工廠之間,其物料信息、訂單數據都是割裂的。這導致企業內部的信息傳遞極其低效,他們不得不耗費大量人力和時間,完成信息統計、匹配、核對等工作,甚至會因此影響物料的庫存周轉率。
而SAP Business One的應用,為他們完美地解決了這一問題。現在,上海博源實現了對所有業務板塊產品、物料和訂單的統一編碼、統一管理。這一動作,能幫他們更好地觀察全公司整體庫存及可用庫存的情況,實現周轉率與採購效率的提升,也極大地縮減了內部溝通成本。
在交流中,韓先生還提到,因為博源整體業務的多樣性和複雜性,他們一度擔心SAP系統不能得到廣泛的應用。但SAP的金牌合作夥伴上海達策,幫助他們打消了這個顧慮。達策的技術顧問與實施團隊,在服務過程中給予了他們許多專業的建議,高效地完成了大量的自定義報表與功能模塊的開發,幫助上海博源的同事們順利地度過了最初的磨合期。
韓先生笑言道:我們財務的同事,以前不知道SAP的好,現在嘛,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結語
從粗放的代工銷售,到自建智能工廠,再到「智能化、一體化的製造業解決方案提供商」,上海博源走過的20年,也是中國生產製造業的一個縮影。
20年前,談及製造業,我們腦海中出現的畫面常常是凌亂的小作坊和勞動密集型的流水線。但今天,廠區越來越整潔有序、廠房裡的工人越來越少、流動的數據卻越來越多。信息化、數位化、智能化的生產製造,早就不再是願景,而是許多中小企業已然踐行的破局之路。SAP Business One 作為一款專門面向中小企業的ERP軟體產品,也正以其靈活、便捷、完整、高集成等特性,助力智能製造行業邁上新的階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