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記者傅文婧9月16日報導:畢業於華東政法大學的小羽(化名)2019年末被格拉斯哥大學LLM-智慧財產權與數字經濟專業錄取為2020級碩士研究生。原本準備在今年9月飛往蘇格蘭留學的小羽,因為當地新冠肺炎疫情比較嚴峻,目前留在家中進行網課學習,成為了「在家留學」的一員。
格拉斯哥大學
「格拉斯哥大學雖然是正常開學,但對留學生是否到校採取自願原則。」小羽告訴記者,「考慮到那邊疫情不太穩定,格拉斯哥最近都封城了,所以我決定暫時先在家裡上網課。這周是新生周,下周就開始學術課程了,上課時間是我們這裡的下午4點到晚上12點。」
類似小羽同學這樣的情況,在中國學生裡並不少見。因為疫情影響,各國(地)入境、籤證、航班等政策限制,部分中國學生的留學計劃被迫改變、延遲甚至取消。針對中國學生當下的留學困境,教育部日前發出通知,將採取積極舉措,應對疫情期間學生出國留學難的問題。
一是合理引導學生國內上網課。針對境外高校安排學生上網課的情況,引導學生在國內通過在線方式繼續完成學業。同時發布專門通知,明確留學人員受疫情防控影響無法按時返校而選擇通過在線方式修讀部分課程,以及因此導致的其境外停留時間不符合學制要求的情況,不作為影響其學歷學位認證結果的因素。
二是允許國內高校提供短期學習交流機會。允許高校在確保教育公平的前提下,通過與境外合作高校籤訂交換生協議等方式,接收出國留學生先行在國內借讀學習。
三是通過中外合作辦學等方式豐富就學路徑。允許部分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以及內地(祖國大陸)與港澳臺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在保證教育公平的前提下,考核招錄部分符合特定條件的出國留學生,雙向選擇,擇優錄取,為學生提供國內求學機會。招生不納入國家統一招生計劃,不佔用高校原有招生指標,對高校其它各類招生不產生影響。據了解,目前各省各校正在積極穩妥推進相關招生工作。
四是加強對外溝通聯繫。據介紹,教育部指導駐外使領館教育部門,積極與駐在國教育部門和高校聯繫,敦促其妥善解決我留學人員學業受阻問題。此外,教育部還通過多種途徑和渠道對接用人單位需求,為畢業生提供就業創業支持指導。
上海紐約大學
根據目前公布的中外合作辦學機構/項目臨時性擴招院校名單,涉及上海地區的高校有:上海紐約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交大密西根聯合學院、東華大學與加拿大卡爾頓大學合作舉辦的工商管理碩士學位教育項目、上海大學雪梨工商學院、上海大學中歐工程技術學院、上海大學與法國讓穆蘭裡昂第三大學合作舉辦的社會學專業碩士研究生教育項目、上海理工大學中英國際學院以及上海海事大學與瑞典世界海事大學合作舉辦的國際運輸與物流碩士學位教育項目。
記者今日從上海理工大學獲悉,對於拿到境外高校錄取、無法或決定不去就讀的學生,學校根據教育部的口頭通知,中英學院已做好擴招計劃,目前已報教委,待教育部批准後就公布招生信息。
上海交大密西根聯合學院
另據上海交通大學校方透露,2020秋季學期,學校共接收了來自密西根大學、康內爾大學、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172名學生在學校借讀,這批學生都是原本準備留學的中國學生。據悉,交大與這三所大學籤有借讀協議,學生在交大的教育經歷均獲得對方學校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