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擬IC設計,必須掌握這四個部分

2020-12-25 電子產品世界

眾所周知,模擬電路難學,以最普遍的電晶體來說,我們分析它的時候必須首先分析直流偏置,其次在分析交流輸出電壓。可以說,確定工作點就是一項相當麻煩的工作(實際中來說),電晶體的參數多、參數的離散性也較大。但值得我們注意的是,模擬電路構建了電子行業的基礎,至今為止,電子技術已經發展到如此高的水平。但如果我們觀察各種電子電路的發展,我們會發現:幾乎所有的電子技術都離不開放大技術。即使是數字晶片內部,其基本單元都是互補型源極接地放大電路。模擬電子技術的重要性時不我待。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807/384539.htm

模擬電路再怎麼說,關鍵的是多學多做,做出片子就自然懂得哪些知識點需要掌握了。這裡就主要談談學習模擬電路要求的四個知識部分,要成為模擬電路的設計者,我們必須掌握其最基本的以下四個組成部分:

(1)電晶體元件的設計

它是指半導體工程學方面的知識,任何設計的IC晶片都將最終回歸於它,一般都是從薛丁格波動方程式開始引出的(比較複雜),但與實際具體設計電路直接聯繫不大,而我們又不能缺少這部分,是理論基礎。

(2)電晶體電路的設計

要從事模擬電路設計事實上必須掌握電晶體電路的基本知識,推薦一邊學習一邊實驗、仿真,PSPICE之類的都可以,通一個就行,同時要注意多想多動手。時間長了自然能掌握電晶體電路的設計技術,這裡面的學習,我們就開始掌握經驗。電晶體、FET是構建整個電路的基礎,這裡學通了,諸多IC的原理圖就很直觀了。

(3)功能模塊的設計

功能模塊主要以各種各樣的運放為基礎,包括AD、 DA、PLL、穩壓源等等,它們都主要是由電晶體構成的,功能模塊設計工程中都會將元器件適當的理想化。這部分的學習是十分重要的。一般都是從這裡開始學習模擬電路,這部分相對來說比較易懂,也是模擬電路學習的切入點。

(4)系統設計

這部分就需要相當的高度,需要慮方方面面。

其實,說實在的,真正做過一兩塊片子就差不多能通大半部分。 關鍵是試驗、動手。

模擬電路的境界

復旦攻讀微電子專業模擬晶片設計方向研究生開始到現在五年工作經驗,已經整整八年了,其間聆聽過很多國內外專家的指點。最近,應朋友之邀,寫一點心得體會和大家共享。

我記得本科剛畢業時,由於本人打算研究傳感器的,後來陰差陽錯進了復旦逸夫樓專用集成電路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做研究生。現在想來這個實驗室名字大有深意,只是當時惘然。

電路和系統,看上去是兩個概念, 兩個層次。 我同學有讀電子學與信息系統方向研究生的,那時候知道他們是「系統」的,而我們呢,是做模擬「電路」設計的,自然要偏向電路。而模擬晶片設計初學者對奇思淫巧的電路總是很崇拜,尤其是這個領域的最權威的雜誌JSSC(IEEE Journal of solid state circuits), 以前非常喜歡看,當時立志看完近二十年的文章,打通奇經八脈,總是憧憬啥時候咱也灌水一篇, 那時候國內在此雜誌發的文章鳳毛麟角, 就是在國外讀博士,能夠在上面發一篇也屬優秀了。

讀研時,我導師是鄭增鈺教授,李聯老師當時已經退休,逸夫樓邀請李老師每個禮拜過來指導。鄭老師治學嚴謹,女中豪傑。李老師在模擬電路方面屬於國內先驅人物,現在在很多公司被聘請為專家或顧問。 李老師在87年寫的一本(運算放大器設計);即使現在看來也是經典之作。李老師和鄭老師是同班同學,所以很要好,我自然相對於我同學能夠幸運地得到李老師的指點。

李老師和鄭老師給我的培養方案是:先從運算放大器學起。所以我記得我剛開始從小電流源開始設計。那時候感覺設計就是靠仿真調整參數。但是我卻永遠記住了李老師語重心長的話:運放是基礎,運放設計弄好了,其他的也就容易了。當時不大理解,我同學的課題都是AD/DA,鎖相環等「高端」的東東,而李老師和鄭老師卻要我做「原始」的模塊,我僅有的在(固體電子學) (國內的垃圾雜誌)發過的一篇論文就是軌到軌(rail-to-rail)放大器。 做的過程中很鬱悶,非常羨慕我同學的項目,但是感覺李老師和鄭老師講的總有他們道理,所以我就專門看JSSC運放方面的文章,基本上近20多年的全看了。

當時以為很懂這個了,後來工作後才發現其實還沒懂。 所謂懂,是要真正融會貫通,否則塞在腦袋裡的知識再多,也是死的。但是運算放大器是模擬電路的基石,只有根基紮實方能枝繁葉茂,兩位老師的良苦用心工作以後才明白。總的來說,在復旦,我感觸最深的就是鄭老師的嚴謹治學之風和李老師的這句話。

碩士畢業,去找工作,當時有幾個offer。 我師兄孫立平, 李老師的關門弟子,推薦我去新濤科技,他說裡面有個常仲元,魯汶天主教大學博士,很厲害。我聽從師兄建議就去了。新濤當時已經被IDT以8500萬美金收購了,成為國內第一家成功的晶片公司。面試我的是公司創始人之一的總經理Howard. C. Yang(楊崇和)。 Howard是Oregon State University 的博士,鎖相環專家。面試時他當時要我畫了一個兩級放大器帶Miller補償的, 我很熟練。他說你面有個零點,我很奇怪,從沒聽過,雲裡霧裡,後來才知道這個是Howard在國際上首先提出來的, 等效模型中有個電阻,他自己命名為楊氏電阻。 當時出於禮貌,不斷點頭。不過他們還是很滿意,反正就這樣進去了。我呢,面試的惟一的遺憾是沒見到常仲元,大概他出差了。

進入新濤後,下了決心準備術業有專攻。因為本科和研究生時喜歡物理,數學和哲學,花了些精力在這些上面。工作後就得真刀真槍的幹了。每天上班仿真之餘和下班後,就狂看英文原版書。第一本就是現在流行的Razavi的那本書。讀了三遍。感覺大有收穫。那時候在新濤,初生牛犢不怕虎,應該來說,我還是做得很出色的,因此得到常總的賞識,被他評價為公司內最有potential的人。偶爾常總會過來指點一把,別人很羨慕。其實我就記住了常總有次聊天時給我講的心得, 他大意是說做模擬電路設計有三個境界:第一是會手算,意思是說pensile-to-paper, 電路其實應該手算的,仿真只是證明手算的結果。第二是,算後要思考,把電路變成一個直觀的東西。 第三就是創造電路。

我大體上按照這三部曲進行的。Razavi的那本書後面的習題我仔細算了。公司的項目中,我也力圖首先以手算為主, 放大器的那些參數,都是首先計算再和仿真結果對比。久而久之,我手計算的能力大大提高,一些小信號分析計算,感覺非常順手。這裡講一個小插曲,有一次在一個項目中,一個保護迴路AC仿真總不穩定,調來調去,總不行,這兒加電容,那兒加電阻,試了幾下都不行,就找常總了。因為這個迴路很大,所以感覺是瞎子摸象。常總一過來三下五除二就擺平了, 他仔細看了,然後就導出一個公式,找出了主極點和帶寬表達式。通過這件事,我對常總佩服得五體投地, 同時也知道直觀的威力。所以後來看書時,都會仔細推導書中的公式,然後再直觀思考信號流, 不直觀不罷手。一年多下來, 對放大器終於能夠透徹理解了,感覺學通了, 通之後發現一通百通。最後總結:放大器有兩個難點,一個是頻率響應,一個是反饋。

其實所謂電路直觀,就是用從反饋的角度來思考電路。每次分析了一些書上或者JSSC上的「怪異」電路後,都會感嘆:反饋呀,反饋!然後把分析的心得寫在paper上面。

學通一個領域後再學其他相關領域會有某種「加速」作用。 常總的方式是每次做一個新項目時,讓下面人先研究研究。我在離開新濤前,做了一個鎖相環。 我以前沒做過,然後就把我同學的碩士論文,以及書和很多paper弄來研究,研究了一個半月,常總過來問我:鎖相環的3dB帶寬弄懂了吧? 我笑答:早就弄懂了。

我強大的運放的頻率響應知識用在鎖相環上,小菜了。我這時已經去研究高深的相位噪聲和jitter了。之後不久,一份30多頁的英文研究報告發出來,常總大加讚賞!。 後來在COMMIT時,有個項目是修改一個RF Transceiver晶片, 使之從WCDMA到TD-SCDMA。裡面有個基帶模擬濾波器。我以前從沒接觸過濾波器,就花了兩個月時間,看了三本英文原版書,第一本有900多頁,和N多paper, 一下子對整個濾波器領域,開關電容的,GmC的,Active RC的都懂了。提出修改方案時, 由於我運放根基紮實,看文章時對於濾波器信號流很容易懂,所以很短時間就能一個人提出晶片電路原理分析和修改方案。最後報告寫出來(也是我的又一個得意之作),送給TI. TI那邊對這邊一下子肅然起敬,Conference call時, 他們首先說這份報告是「Great job!」,我英文沒聽懂,Julian對我誇大拇指,說「他們對你評價很高呢」。後來去Dallas, TI那邊對我們很尊敬, 我做報告時,很多人來聽。總之,現在知道,凡事情,基礎很重要,基礎紮實學其他的很容易切入, 並且越學越快。

我是02年11月去的COMMIT,當時面試我的也是我現在公司老闆Julian。 Julian問我:你覺得SOC (system on chip)設計的環節在哪兒? 我說:應該是模擬電路吧,這個比較難一些。Julian說錯了,是系統。我當時很不以為然, 覺得模擬電路工程師應該花精力在分析和設計電路上。 Julian後來自己run了現在這公司On-Bright,把我也帶來, 同時也從TI拉了兩個,有一個是方博士。我呢,給Julian推薦了朱博士。這一兩年,我和朱博士對方博士佩服得五體投地。方博士是TI***裡面的頂級高手, 做產品能力超強。On-Bright現在做電源晶片,我和朱博士做了近兩年,知道了系統的重要性。

晶片設計最終一定要走向系統, 這個是晶片設計的第四重境界。電路如同磚瓦,系統如同大廈。晶片設計工程師一定要從系統角度考慮問題,否則就是只見樹木,不見森林。電源晶片中,放大器,比較器都是最最普通的, 其難點在於對系統的透徹理解。在On-Bright,我真正見識了做產品,從定義到設計,再到debug, 晶片測試和系統測試,最後到RTP (release to production)。 Julian把TI的先進產品開發流程和項目管理方式引入On-Bright,我和朱博士算是大開眼界,也知道了做產品的艱辛。

產品和學術是兩片天地,學術可以天馬行空,做出一個樣品就OK了。產品開發是一個系統工程,牽涉到方方面面的工作。

模擬電路設計經驗總結

模擬電路的設計是工程師們最頭疼、但也是最致命的設計部分,儘管目前數字電路、大規模集成電路的發展非常迅猛,但是模擬電路的設計仍是不可避免的,有時也是數字電路無法取代的,例如 RF射頻電路的設計!這裡將模擬電路設計中應該注意的問題總結如下,有些純屬經驗之談,還望大家多多補充、多多批評指正!。。。

(1)為了獲得具有良好穩定性的反饋電路,通常要求在反饋環外面使用一個小電阻或扼流圈給容性負載提供一個緩衝。

(2)積分反饋電路通常需要一個小電阻(約 560 歐)與每個大於 10pF 的積分電容串聯。

(3)在反饋環外不要使用主動電路進行濾波或控制 EMC 的 RF 帶寬,而只能使用被動元件(最好為 RC 電路)。僅僅在運放的開環增益比閉環增益大的頻率下,積分反饋方法才有效。在更高的頻率下,積分電路不能控制頻率響應。

(4)為了獲得一個穩定的線性電路,所有連接必須使用被動濾波器或其他抑制方法(如光電隔離)進行保護。

(5)使用 EMC 濾波器,並且與 IC 相關的濾波器都應該和本地的 0V 參考平面連接。(6)在外部電纜的連接處應該放置輸入輸出濾波器,任何在沒有屏蔽系統內部的導線連接處都需要濾波,因為存在天線效應。另外,在具有數位訊號處理或開關模式的變換器的屏蔽系統內部的導線連接處也需要濾波。

(7)在模擬 IC 的電源和地參考引腳需要高質量的 RF 去耦,這一點與數字 IC 一樣。但是模擬 IC 通常需要低頻的電源去耦,因為模擬元件的電源噪聲抑制比(PSRR)在高於 1KHz 後增加很少。在每個運放、比較器和數據轉換器的模擬電源走線上都應該使用 RC或LC 濾波。電源濾波器的拐角頻率應該對器件的 PSRR拐角頻率和斜率進行補償,從而在整個工作頻率範圍內獲得所期望的 PSRR 。

(8)對於高速模擬信號,根據其連接長度和通信的最高頻率,傳輸線技術是必需的。即使是低頻信號,使用傳輸線技術也可以改善其抗幹擾性,但是沒有正確匹配的傳輸線將會產生天線效應。

(9)避免使用高阻抗的輸入或輸出,它們對於電場是非常敏感的。

(10)由於大部分的輻射是由共模電壓和電流產生的,並且因為大部分環境的電磁幹擾都是共模問題產生的,因此在模擬電路中使用平衡的發送和接收(差分模式)技術將具有很好的 EMC 效果,而且可以減少串擾。平衡電路(差分電路)驅動不會使用 0V 參考系統作為返回電流迴路,因此可以避免大的電流環路,從而減少 RF 輻射。

(11)比較器必須具有滯後(正反饋),以防止因為噪聲和幹擾而產生的錯誤的輸出變換,也可以防止在斷路點產生振蕩。不要使用比需要速度更快的比較器(將 dV/dt保持在滿足要求的範圍內,儘可能低)。

(12)有些模擬 IC 本身對射頻場特別敏感,因此常常需要使用一個安裝在 PCB 上,並且與 PCB 的地平面相連接的小金屬屏蔽盒,對這樣的模擬元件進行屏蔽。注意,要保證其散熱條件。

相關焦點

  • 一文解析IC設計工程師就業前景、發展方向(RFIC、模擬IC、數字IC)
    本文首先介紹了ic設計行業發展現狀及工程師工作的內容,其次介紹了IC設計工程師就業前景及發展方向的探究,最後闡述了如何才能成為一個優秀的ic設計工程師。   IC設計行業發展現狀   IC設計處於集成電路產業的龍頭地位,對產業整體的發展起著帶動作用。
  • 要成為模擬電路的設計者 必須掌握以下四個組成部分
    這裡就主要談談學習模擬電路要求的四個知識部分,要成為模擬電路的設計者,我們必須掌握其最基本的以下四個組成部分:(1)電晶體元件的設計它是指半導體工程學方面的知識,任何設計的IC晶片都將最終回歸於它,一般都是從薛丁格波動方程式開始引出的(比較複雜),但與實際具體設計電路直接聯繫不大,而我們又不能缺少這部分,是理論基礎。
  • 別墅室內遊泳池設計,這四個要點必須掌握!
    對於建造別墅遊泳池,我們需要預先熟悉了解諸多事項,比如說如果你想在別墅室內建個遊泳池,我相信你一定會好奇室內遊泳池是怎麼設計的,接下來戴思樂小編就為大家講解下別墅室內遊泳池設計的方法~別墅室內遊泳池設計,這四個要點必須掌握!
  • IC設計崗位很多,但我義無反顧選擇了模擬IC設計,只因為...
    ,文中通過企業招聘的角度對模擬IC設計這個類別的崗位進行了重點分析,這也引發了小編的一些思考。數字晶片設計時僅需要考慮電路的功耗和速度,而設計模擬晶片需要在速度、功耗、增益、電源電壓、噪聲等多種因素間進行折中,以保證產品的性能。布局布線方面,模擬晶片的布局布線自動化程度更低;人才方面,模擬晶片設計的複雜性使得工程師的培訓周期更長,通常培養一個資深的模擬晶片工程師需要10-15年的時間,因此模擬晶片工程師是更加稀缺的人才。
  • 根據模擬電路複雜性進行的模擬IC設計
    模擬IC設計與數字IC設計 模擬IC設計與數字IC設計有很大不同。在數字IC設計大多是在抽象的層次上完成的系統和過程中,確定柵極/電晶體級布局和布線的細節的地方,模擬IC設計通常將更多的個性化焦點集中在每個電路上,甚至包括每個電路的尺寸和細節。 電晶體。 同樣,許多鑄造工藝主要是為具有模擬功能的數字IC開發的,這就要求模擬IC設計人員應對工藝限制和更適合數字IC的功能進行工作。
  • 工程師必須掌握模擬電路TOP10 —電路圖天天讀(123)
    模擬信號的特點:1、函數的取值為無限多個;2、當圖像信息和聲音信息改變時,信號的波形也改變,即模擬信號待傳播的信息包含在它的波形之中(信息變化規律直接反映在模擬信號的幅度、頻率和相位的變化上)。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710/369232.htm  對模擬電路的掌握分為三個層次:  初級層次:是熟練記住這二十個電路,清楚這二十個電路的作用。只要是電子愛好者,只要是學習自動化、電子等電控類專業的人士都應該且能夠記住這二十個基本模擬電路。
  • 模擬IC與數字IC相比,它的特點是什麼
    標準型模擬IC包括放大器(Amplifier)、電壓調節與參考對比(VoltageRegulator/Reference)、信號界面(Interface)、數據轉換(DataConversion)、比較器(Comparator)等產品。特殊應用型模擬IC主要應用在4個領域,分別是通信、汽車、電腦周邊和消費類電子。
  • Cadence Virtuoso定製IC設計平臺助力WillSemi提升模擬IC設計的...
    楷登電子(美國Cadence公司)今日宣布,WillSemi採用CadenceÒ VirtuosoÒ 定製集成電路設計平臺,增強了模擬集成電路設計的可靠性,並縮短了產品的總體上市時間。
  • 堅持不懈的身影:Rohm模擬IC設計工程師Souha Hassine
    Souha Hassine為羅姆半導體(Rohm Semiconductor)的模擬IC設計工程師,她的第一份工作任職於總部位於法國梅勒伊的公司Invia,擔任模擬設計工程師
  • 【E課堂】電子人必須掌握的10個模擬電路(一)
    對模擬電路的掌握分為三個層次。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603/287953.htm  初級層次是熟練記住這10個電路,清楚這10個電路的作用。只要是電子愛好者,只要是學習自動化、電子等電控類專業的人士都應該且能夠記住這10個基本模擬電路。
  • 什麼性格的人比較適合從事晶片設計 (IC design) 工作?
    回復人:Yike,資深模擬ic設計工程師終於看到一個我可以回答的問題,太好了。不請自答。先說一說本人的情況。我08年微電子研究生畢業,在一家設計公司做analog power IC design 一直到現在。題主既然想從工藝轉向做設計,我想轉模擬設計,特別是power analog這一塊比較合適。為什麼呢?
  • 數字IC後端實現TOP Floorplan專家秘籍
    對於這種情況,各個子模塊的數字後端實現就必須加大火力進行摳面積,將利用率最到最高,從而將晶片做小。IO Ring的設計IO Ring的設計會直接影響晶片的面積大小。因此,小編覺得有必要單獨拿出來做一個介紹。
  • 精通信號處理設計小Tips(3):必須掌握的三大基石
    精通信號處理設計小TIps(3):必須掌握的三大基石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710/368597.htm  信號與信息處理涵蓋的內容相當廣泛,並和自動控制,計算機等其他學科存在緊密的交叉關係。
  • 設計展櫃掌握這四點要素就已經成功了一半
    展櫃要怎麼設計呢?什麼樣的設計才能更吸引人呢?對於這個問題,相信很多人都想知道吧。別擔心,小編今天就來告訴大家,看看展櫃設計要怎麼做吧,掌握這四點就已經成功一大半啦。
  • 單電源設計,這32個電路圖你掌握了嗎?
    我們經常看到很多非常經典的運算放大器應用圖集,但是他們都建立在雙電源的基礎上,很多時候,電路的設計者必須用單電源供電,但是他們不知道該如何將雙電源的電路轉換成單電源電路。 在設計單電源電路時需要比雙電源電路更加小心,設計者必須要完全理解這篇文章中所述的內容。
  • 掌握這四個寶典,輕輕鬆鬆應對河南專升本考試
    要達到以上效果,需要做到三點:善於比照成績好的同學的課堂筆記,解決聽課中的聽課缺失、記憶缺失和記錄缺失,把缺失部分補充到自己的筆記中。善於針對錯題向老師和同學請教,尤其注意「這題在課堂上講過」、「這類題目以前做過」的錯題,深究出錯原因。
  • 「ic工藝與測試」創芯大講堂暑期特惠
    ic工藝與測試課程優惠活動(僅7天)ic工藝與測試本專輯綜合整理IC工藝測試封裝系列課程,使學習者深入了解集成電路工藝發展過程以及面臨的技術挑戰集成電路製造工藝與工程應用掃描右方二維碼直接購買課程原價99現價79.2集成電路ESD電路設計與工程應用
  • 四模擬考題及答案解析
    在這最後的四六級衝刺裡,同學們在複習時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現在同學們應該首先冷靜地分析、總結一下前一階段複習的得失,爭取在最後階段保持複習成果和改進不足。但是,千萬要注意不急不躁,擺正心態。
  • 如何學習模擬集成電路?
    一名工作11年老IC工程師的未來之路的探討給去小微初創公司的同學一點建議電子工程師路線圖全剖析 職業發展02 : mn01 :  模擬數字產品開發流程             模擬IC正向設計流程總結mn02 :  好的模擬IC工程師應該具有的素養mn03 :
  • 學習模擬電路設計應該注意的12個問題
    模擬電路的設計是工程師們最頭疼、但也是最致命的設計部分!我們將模擬電路設計中應該注意的問題進行了總結,與大家共享。  (4)為了獲得一個穩定的線性電路,所有連接必須使用被動濾波器或其他抑制方法(如光電隔離)進行保護。  (5)使用 EMC 濾波器,並且與 IC 相關的濾波器都應該和本地的 0V 參考平面連接。  (6)在外部電纜的連接處應該放置輸入輸出濾波器,任何在沒有屏蔽系統內部的導線連接處都需要濾波,因為存在天線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