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姑父是父親的父,而姨夫是丈夫的夫?

2020-12-24 閱歷讀書會

你這裡搞混了。和「姑父」對應的是「姨父」,不是「姨夫」。

1、父,用於稱呼男性長輩。

父母那一輩的男性直系姻親,我們要以「父」尊稱。

對於父母親的兄弟,我們要稱之為「伯父」「叔父」「舅父」。

對於父母的姐妹的丈夫,我們要稱之為「姑父」「姨父」。

2、夫,用於稱呼男性平輩。

我們自己這一輩的男性直系姻親,我們應以「夫」相稱。

對於男方來說:妻子的姐妹的老公,我們應稱之為「姨夫」。

就是我們俗稱的「小姨子/小姨夫」「大姨子/大姨夫」,老家話叫連襟。

對於女方來說:丈夫的姐妹的老公,我們應稱之為「姑夫」。

就是我們俗稱的「小姑子/小姑夫」「大姑子/大姑夫」,老家話叫妯娌。

3、我們常把「姨夫」理解為「姨的丈夫」

可見,兩個字的用法是有差別的。「姑父」和「姨父」是長輩,「姑夫」和「姨夫」是平輩。

只是後者在口語中並不常用,而我們也習慣性用「姨夫」來表示「姨的丈夫」,和「姨父」是一個意思。

關於親戚稱呼,各地區不一樣,歡迎交流討論。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姑父是父親的「父」,姨夫卻是丈夫的「夫」?
    為什麼姑父是父親的「父」,姨夫卻是丈夫的「夫」?這個稱謂不是隨隨便便的,有它深刻的哲理。在六親中,姑姑和姨媽都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是自己父親的妹妹,一個是母親的姊妹,他們都是至親。而姑父是姑姑的丈夫,姨夫是姨媽的老公,他們也是自己最親的人。所以,作為六親的基本成員,「姑父」和「姨夫」的稱謂不是現在才有,古代的時候就出現了。我們知道孔孟之道主導了中國社會幾千年,是中國歷代統治者認可的的價值觀。
  • 為什麼姑父是父親的父?姨夫卻是丈夫的夫,古代的講究真多
    為什麼姑父是父親的父?姨夫卻是丈夫的夫,古代的講究真多「姑父」和「姨父」,一個是姑媽的丈夫,一個是姨媽的丈夫,姑媽也稱姑母,姨媽稱姨母,東北大家讀音都讀準了「姨父」,寫出來卻寫成「姨夫」。實際上,他們是把姨父和姨夫搞混淆了。
  • 想不通,姑父是父親的父,姨夫卻是夫妻的夫,姑父比姨夫更親嗎?
    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漢字文化更是如此,不同的漢字有著不同的意義,有一些漢字,雖然說音調相同,但是所表達的意義完全不一樣,比如說姑父和姨夫的「父」和「夫」。 姑父的「父」 是父親的「父」,而姨夫的「夫」 則是夫妻的「夫」,這二者的意思顯然是不一樣的。
  • 同樣是丈夫,姨夫是「夫」,姑父卻是「父」,為啥?有什麼不同?
    中國有著博大精深的漢字文化,不同的漢字意義也是完全不一樣的,有一些漢字雖然有著相同的音調,從字面上看不出有什麼不一樣,但是它們所蘊含的意義卻差異很大,比如說姑父和姨夫的「父」和「夫」。我們知道,親戚分為了有血緣關係的和沒血緣關係的,像是自己的姑姑或者阿姨就是有血緣關係的,但是她們的丈夫卻是我們沒有血緣關係的親戚,而姑姑的丈夫我們叫做「姑父」,阿姨的丈夫則是叫「姨夫」。 同樣都是丈夫,為什麼姑父是「父」。而姨夫卻是「夫」呢?怎麼不同嗎?
  • 為什麼姑父是「父」,姨夫是「夫」?
    文:小人物當鋪小侄女把姨夫的「夫」寫成了「父」,也就是「姨夫」寫成了「姨父」,老師給了一個紅叉。小侄女問:為什麼姑父是「父」,姨夫是「夫」呢?其實,不止小侄女想問,相信很多人也想問。在至親的人中姑姑和姨媽是兩個重要的角色,一個是父親的姐姐或妹妹,一個是母親的姐妹,我們稱姑姑的老公為姑父,姨媽的老公為姨夫。而以三綱五常為代表的的中國傳統之道影響了中國幾千年,按照男尊女卑和夫為妻綱的標準,父親的親戚就要比母親的親戚重要,按照這樣的倫理排序,姑姑的配偶應該排在姨媽的配偶前面。
  • 為什麼「姑父」裡面是個「父」?而「姨夫」裡面是個「夫」呢?
    尤其是中國的文字的文化,更是讓人鑽研不透的一門學問,那麼,有人就會對一些稱呼表示疑問,像是在稱呼姑姑的丈夫的時候稱作「姑父」裡面是一個「父」字,但是在稱呼姨的丈夫的時候就會稱作「姨夫」,裡面是一個「夫」字,那麼這究竟是為什麼呢?為什麼「姑父」裡面是個「父」?而「姨夫」裡面是個「夫」呢?
  • 姑父是個「父」字,姨夫卻是個「夫」字,咋回事?專家給出了答案
    除此之外,漢字還有個明顯的特點,就是它是千變萬化的,有時候兩個字的音是一樣的,寫出來的字卻大不一樣,比如說姑父和姨夫都叫「fu」,但是寫出來一個是「父」,一個卻是「夫」,相信在農村生活的朋友,肯定都了解這個情況。按理說,這兩個人都是自己的親戚,而且和自己的關係都很近,可為啥「fu」字卻不一樣呢?專家給出了答案!
  • 俗語:「人有三不親,姨夫姑父」,另外一個是誰?
    對於親戚中的人際關係,也有一句俗語:「人有三不親,姨夫姑父」,其中還有一個,很少有人第一時間想到,那就是舅媽。 姨夫,姑父,舅媽這三個人,是不怎麼親的。 姨夫,有兩種不同含義。 第一種是妻親的姊妹夫,指妻子的姊夫/妹夫,也就是姨子的丈夫。
  • 老人古語:女孩一定要防三夫,即姨夫、姑父、姐夫,為什麼?
    今天的主題是:老人古語:女孩一定要防三夫,即姨夫、姑父、姐夫,為什麼?為什麼要防姨夫、姑夫、姐夫?首先,這三者都是男人,男女有別,就算是現在這種比較開放的社會,男人和女人之間還是保持點距離為好,以免遭人閒話。
  • 俗語:人有三不親,姨夫姑父,第三個是誰?說出來別不信
    俗語「人有三不親,姨夫姑父,舅的媳婦」,老人常說的三不親是姑父姨夫和舅的媳婦,都是靠他們的妻子或者是丈夫的原因而聯繫的,當這些有著血緣關係的親戚走了以後,那麼他們的丈夫和媳婦跟我們的關係也就淡了,這句話在理嗎?
  • 俗語:人有三不親,姨夫姑父,舅的媳婦,是何意?為何親戚不親?
    這就是農村俗語「人有三不親,姨夫姑夫,舅的媳婦」的由來。先解釋一下姨夫、姑夫和舅的媳婦是什麼意思,因為城市裡的孩子很多都是獨生子女,對於這樣的稱謂十分陌生。人有父母,父親的姐妹我們叫姑姑,而姑姑的丈夫,我們就叫姑夫。母親的姐妹我們叫阿姨,阿姨的丈夫我們叫姨夫。母親的兄弟我們叫舅舅,舅舅的媳婦我們叫舅媽。
  • 「請稱呼我姑父!」親戚群裡,矯情姑夫諷我沒禮貌,真是我錯了?
    沒曾想,姑父回了一句讓她一頭霧水的話:「請稱呼我姑父!」「我沒叫你姨夫呀,就叫你姑夫呢。」「你得稱呼我父親的父,而不是丈夫的夫。沒文化,真可怕。」小姑父的話,一下子引起了小杜的反感。有什麼區別,「父」也好,「夫」也罷。
  • 農村俗語「姑父姨夫不是親,牛屎馬屎不是糞」,說的是什麼意思?
    關於「姑父姨夫不是親,牛屎馬屎不是糞」這句俗語,看似兩者是完全沒有關聯的事情,但其中所蘊含的道理,有那麼一些相似,具體內容,小幫手給大家說說。先說「姑父姨夫不是親」,姑父、姨夫,我們都知道是什麼親戚,一個是爸爸姐姐或妹妹的丈夫,一個是媽媽姐姐或妹妹的丈夫,不過,在有些時候,還要加上妗子,也就是舅舅的老婆,這就是一些地方常說的的三不親:姑父、姨夫、舅的媳婦,在當時,為什麼要這樣說?
  • 農村老輩說的「牛屎馬屎不是糞,姑父姨夫不是親」,這話如何理解
    小時候不明白,為什麼一定要先去舅舅家,然後再去姑父、姨夫家。後來才知道,其實這樣的走親戚流程是按照血緣關係遠近來安排的。而在農村裡的老輩人就常常說起「牛屎馬屎不是糞,姑父姨夫不是親」這樣一句話,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牛屎馬屎不是糞農民朋友都很清楚,在以前種菜、種糧食,基本上施肥都是農家肥。
  • 農村俗語「人有三不親,姨夫姑父」還有一個是誰,感覺好有道理?
    農村俗語「人有三不親,姨夫姑父」還有什麼?民間流傳了這麼多農村俗語,我的態度就是理性對待,有些俗語在現在的生活中依然適用,還有的俗語與現在生活是完全相悖的,不用理會。對於這句農村俗語,原話是:「人有三不親,姨父姑父和舅媽」,這句話的意思也很簡單,就是說在自己家這些親戚裡面,排一下遠近親疏的順序的話,姨夫,姑父,舅媽的關係都是排在後面的。為什麼會這樣說呢?
  • 農村俗語:人有三不親,姨夫姑父,舅的媳婦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文/隨風飄散農村俗語:人有三不親,姨夫姑父,舅的媳婦是什麼意思?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個農民的俗語,這個俗語也是關於親戚的,它就是人有三不親,姨夫姑父,舅的媳婦,這句俗語的意思還是非常容易理解的,但是它到底有沒有道理呢?對於很多人來說姨母、姑母、舅父都算是非常親近的人了,因為他們和自己的父母有血緣關係,而且也是見證自己成長的人。
  • 俗語「人有三不親,姨父、姑父」,另一個是誰?並不是沒有道理
    遠的有舅舅、姑父、姨夫等。尤其是姨夫、姑父,他們都是和小姨、姑姑組建了新的家庭成員。按理說,姑父、姨夫都應該是我們關係非常密切的親人。那麼為何俗語卻說人有三不親,姨父、姑父?另一個又是誰呢?
  • 俗語「人有三不親,姨夫姑父,舅的媳婦」這三位是「表面親戚」?
    來看這句:「人有三不親,姨夫姑父,舅的媳婦」,這句話該如何理解呢?這三位都是「表面親戚」?就是說對於一個人而言,姨父、姑父以及舅母儘管都是長輩親戚,但雙方的關係卻算不上親密,只是「表面親戚」而已。為何會這麼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