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暑假都是旅遊高峰期
休息的、放假的、避暑的……
各路交通直呼忙不過來
可你的旅行打開方式真的對了嗎?
今天,書香君為大家推薦一些名家作品
看完這些再出發
或許你會有不一樣的體驗
餘秋雨
《文化苦旅》
嚴格上說《文化苦旅》並不是一本遊記,而是由遊記必包涵之「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背後的詩情畫意、人文典故的散文組成。對於餘式作品社會各界所湧現的讚譽與批評,這裡書香君就不再闡述了,默默捧書閱讀吧。
梭羅
《瓦爾登湖》
這是一本被文藝風光狗奉為聖經的圖書,《瓦爾登湖》為讀者介紹了一個澄明、恬美、素雅的世界。梭羅在描述田園生活與大自然迷人景物的同時,滲透了睿智脫俗的哲理思辨。靜靜地、細細地品讀此書,能喚起我們對人生很多美好的事物與情感的遙遠記憶。
海明威
《太陽照常升起》
這其實不是一本遊記,是海明威最負盛名的小說之一,以1924年至1925年這一歷史時段和名城巴黎為背景,展現了「迷惘一代」的生命狀態。這本書最大的魅力來自小說對當時文化消費主義生活方式的描寫,那些歐洲人文,異國情調,讓人回味。
杜拉斯
《情人》
《情人》是杜拉斯的一部帶有自傳色彩的小說,以法國殖民者在越南的生活為背景,描寫了一名貧窮的法國少女與富有的華裔少爺之間深沉而無望的愛情。西貢、沙瀝、堤岸、永隆、湄公……在書裡輕輕劃下這些地名,像所有小資青年一樣去這些地方尋找「情人」也不錯。
毛姆
《客廳裡的紳士》
本書是二戰前毛姆遊歷緬甸、撣邦、暹羅與印度支那的旅行記。毛姆通過水路從仰光來到曼德勒,又騎馬通過山區和山國家森林曼谷、再過海來到越南海防。這是一本旅途的速寫散記,幾乎沒有傳統遊記中景色的描述,取而代之的是更讓我們愉悅的個人的旅途見聞和感懷,而正是這些讓每一次旅途都有了獨一無二的價值。
舒國治
《理想的下午》
《理想的下午》被譽為「旅行文學」的代名詞。它以一種超俗的眼光,與閒散的人生情懷,講旅行、講山水,看待周遭、尋覓佳境。自十年前在臺灣出版後,風靡了無數文藝遊子,幾乎人手一冊。信步由之,放眼而望,清風明月時時得於道途,卻無須擁有也。
阿城
《威尼斯日記》
《威尼斯日記》為阿城先生的一部經典隨筆。阿城曾在威尼斯生活三個月,這期間,他走走停停,看風景,看行人,看俗世生活,他寫感受、寫景色、寫文化差異。他在塵世中捕捉自己的興趣點,那些關於文化的,藝術的感受別樣而獨特。
陳丹青
《無知的遊歷》
從2009年到2011年,陳丹青應《華夏地理》之邀,每年赴一地,先後遊歷了土耳其、俄羅斯、德國和匈牙利四國,並寫成長篇遊記,極具個人特色地勾畫出了彼時彼地的人文、自然景觀,牽連出此時此地的所思所想。
村上春樹
《假如真有時光機》
這是村上春樹週遊世界各地,寫下的妙趣橫生的隨筆集。從查爾斯河到湄公河畔,從雷克雅未克到託斯卡納,讓我們跟隨村上春樹走遍七國十一地,仿佛乘上一臺穿越現實的時光機,發現一個溫暖有趣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