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捨得》熱播,據說評價很好。不少電視劇、電影,我都是一切冷下來之後再看的。《小捨得》我才看兩集,就有諸多不喜歡了。一是總感覺這裡的家長好會羞辱老師(還好,剛剛出場的老師都是年輕的。如此羞辱年輕老師也不是什麼好事!如果選擇是中老年老師,一定會激怒更多人。從我所接觸的中老年老師來看,像我這類的中老年老師,沒看到哪些中老年老師會做那種班裡不講,在家裡或輔導班講的事);二是聚焦的家庭沒有多少普遍性……
看了前兩集,就非常討厭子悠的媽媽。一是對孩子的成績過分炫耀;二是她是一位非常愛挑事的家長,在班級群裡,唯恐天下不亂……任何一位老師,都害怕班級裡有這樣的家長。再好的老師,遇到這類家長都會退縮,都想躲得遠遠的。
子悠的媽媽,很愛孩子的成績與獎狀、獎品。家裡開闢一個地方專門放孩子的東西。不知道現在有多少家庭這麼做的。然後,她讓孩子展示背誦千位以上的圓周率,越看越不舒服。為什麼背誦圓周率啊?小時候,在報紙上看到哪裡有孩子背誦圓周率,挺羨慕的。長大後,教了數學,才知道這種背誦沒有任何意義。有了女兒後,更覺得這一背誦,對數學的熱愛,根本談不上多少關係。所以,連3.1415926真的都願意讓學生背,知道3.14足夠了!
拋開這個電視劇,接下來不看了,談一談獎狀。
我小學、初中,沒有得過一次三好學生,那時候也沒有什麼其他的獎勵,所以從來沒有拿過一張獎狀回家,家裡的牆一定就是那乾乾淨淨的牆。讀了師範,拿過一張小證書,是關於書法考試的。也就是說,我的學生時代就一張證書。這張證書也早已不知去向了。
女兒在這方面也挺隨我的。她小學六年,拿過一張參加作文比賽的證書,得的是一等獎。回到家後,她認為「一」太小了,覺得一等獎肯定不是什麼是大獎。人家硬是把「一」上加了兩橫,變成了「三」。一等獎證書變成了三等獎證書!初中三年,也沒有拿回任何證書,三好學生不是,其他方面也沒有什麼優秀。三年高中,成績一直處在上升階段,但還是一張證書沒有拿回家。所以,老家原來的那套房子,從來沒有貼什麼證書。因為女兒讀初中了,我才來南方教書的,我們的牆同樣沒有什麼證書可貼。
有人會說,如果有證書了,你會怎麼對待呢?難道就不貼嗎?好不容易裝修的房子,我捨不得啊,我把那張紙貼上去怕以後撕下來麻煩。所以,我不會貼,我最多將證書放在箱子裡。因為一切證書,只能說明過去不能說明將來,我是一直這樣告訴自己與女兒的。這就好比一次次考試,分數只能說明過去,不代表將來。過去就讓其過去,精力放在當下與未來。現在的我,已經是外公了,我的外孫女讀書時肯定會有不少證書,因為現在的學校比賽實在太多了,我已經與女兒聊過,面對未來的證書,咱們要淡化淡化,絕對的淡化。那個不重要,真的不重要!另外,學生時代的證書對整個人生來說,真的作用不大!我告訴孩子,走上崗位,努力一生的成績才是有意義的。每每與女兒談這事,女兒比我看得更遠。
有人會說,學生時代都拿不到什麼證書,工作後也不會拿到什麼好的證書。這一點,我很難贊同。我同學時代的那些拿三好學生證書的,現在的他們大多挺一般的。我本人那時什麼證書都沒有,與我的同學相比時,我就是差生,但沒有影響我的努力奮鬥。
寫到這裡突然想到居裡夫人的事,她曾將倫敦皇家協會獎給她的一枚金質獎章當玩具給女兒玩。有客人見狀不解,她解釋道:「我是故意給她們玩的。我要讓她們從小就知道榮譽如同玩具,只能玩玩而已。」
獎狀只是一張紙,連玩具都無法如同,摺疊起來放在一邊,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