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考研和就業的分岔路口,到底該怎麼選?

2020-12-25 公共衛生考研研習社

成長是一個不斷進行選擇的過程。在高中畢業的時候,我們會想選擇去哪一所高校,在本科畢業的時候我們會想:

是就業呢?

還是繼續讀研深造呢?

還是回家繼承千萬家產呢?

(喂喂,這位同學你醒醒~)

到底是選擇考研,還是就業呢?這篇文章或許可以幫助你權衡利弊,理清思路~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研究生報名趨勢,202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考試報考人數達到341萬,比2019年增加50餘萬人,相較於2016年增加51萬人,其中,應屆考生131萬人,比去年增加18萬人,往屆考生107萬人,比去年增加19萬人。通過近十年的考研人數變化趨勢圖,可以預見的是,今後的研究生考試,競爭將會更加激烈。能早上岸的同學還是要儘早上岸!

2010-2020年考研報名人數變化趨勢

你或許會說,既然考研的人那麼多,那我還是選擇就業划算呀~~其實不然,我們來看一下網上刊登的幾則招聘公告。

▲ 2020年杭州市疾控招收工作人員的學歷要求

▲ 2020年浙江省疾控招收工作人員的學歷要求

▲ 某健康產業研究院數據分析師招聘的學歷要求

其實就業大環境也已經對學歷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以本科學歷就業是否最優,還是值得思考一下。

那還是先一起來看一下考研的優勢吧!

研優勢

01從長遠來看讀研收益更大

中國社會已經在逐步精英化,學歷已經成為助推個人上升的工具之一,一個好的學校和學歷是學歷或者學校是你進入某個圈子最簡單、最直接的「敲門磚」,因此讀研究生的好處可能是顯而易見的。

很多人覺得早工作三年會獲取社會經驗和工作經驗,讀研出來就落後三年了,然而事實上優秀的本科生讀研會更優秀甚至會有質的飛躍,一個優秀的研究生也會比優秀的本科生優秀很多。 何況如果你是平凡的本科生,更需要一個碩士學歷來提升自己的就業競爭力。何況讀研的根本目的不只是為了和別人攀比,更多的是讓自己變得更好,起點更高,競爭力更強。

從長遠來看,早畢業幾年賺的錢(就按30—50萬來說吧)和獲得的社會經驗技術進步(這點被很多人高估了),可能還是不如未來幾十年更高的起點更好的職業生涯更多的機會帶來的收益大。人生是一場馬拉松,不應該只著眼於眼前三年兩年的狀態。

02工作後讀研現實壓力大

如果你現在在猶豫是考研還是就業,並且早晚都需要研究生這個學歷,那就去考研吧,無論是感興趣的還是熱門的都行,畢竟「先考研再就業」和 「先就業在考研」,後者顯然難度更大一些。

你在網上會經常看到很多信誓旦旦工作後再讀研的同學們最後都沒有實現的例子,因為工作以後,你會發現計劃外的事情太多了,工作上的事務,還有步入社會後可能會隨之而來的家庭與婚姻關係佔據了你的大量的時間,你會發現自己也並沒有自己想的那麼有毅力。

當然,研習社也幫助了很多在職考生成功上岸,但是背後的辛苦,真不是表面看得那麼簡單。

03研究生文憑可以提高你的起點

公務員招考,以研究生學歷錄用可能意味著更高的初始級別。

想進入事業單位成為在編人員,基本都要求研究生學歷。

想進入好企業,HR 可能不會中意只有本科學歷的你。

沒有研究生文憑,對於一個本科生,尤其是普通高校的本科生而言,這個社會的高層次是什麼樣幾乎永遠見識不到。

這是由於事實證明,大概率上名校研究生就是比普通應屆生綜合實力更強。現在但凡好點的單位和崗位都要求碩士研究生文憑,除非你的本科真的很強。

所以,讀研可能會後悔幾年,但不讀研卻有可能會後悔一輩子。

考研風險

雖然讀研的好處很多,但是考研是具有一定風險的,尤其是在考研競爭越發激烈的當下,選擇是否考研的決定性因素,還是你自己。請考慮以下幾點,看看自己是不是真的想考研、是不是真的適合考研。

01抗壓能力

考研當然會面臨考不上的風險,複習到中後期很多同學或多或少會面臨較大的精神壓力,準備了大半年最後哭著說「我不行我背不動了」,但是一邊又不肯輕易放棄。

所以一開始就要做好自己可能會崩潰的心理準備並在它有苗頭之時就向家人或學長學姐或研習社班班尋求幫助,強大內心,風雨之後定有彩虹,考研也是一場抗壓能力的修煉。

02家庭是否支持

一方面是家人在物質上的支持,另一方面還要有精神上的支持。

物質方面其實不必過於擔憂,一般研究生期間每個月都會得到國家的補助,此外每個院校還可以申請金額不等的助學貸款、助學金、獎學金等,再加上助研津貼以及在學校做一些助教方面的工作津貼,其實基本上是足夠覆蓋自己的學費和生活費的。

除此之外,讀研之後的工作薪資普遍會比本科畢業的工作薪資高出不少,這使得你後期得到的回報將遠遠超過你讀研時候的投資。

更重要的其實是獲得家人的精神支持,在決定考研之時,就可以坐下來和父母或其他親人好好的溝通一下,希望他們無條件地支持你、鼓勵你,做你最堅強的後盾!因為他們將是你備考期間強大的精神依靠,能讓你放心迎戰,不要小看哦!

03是否足夠熱愛與嚮往

是否熱愛本專業、是否對考研院校有著強烈的嚮往也是需要考量的。你的目標就是你前進的動力,你要多麼渴望得到一件東西,你就有多大的意志力支撐你去不斷地努力。考研不是一天兩天的事,至少一年半載的冷板凳需要坐,唯有熱愛可抵歲月漫長,不然很容易隨隨便便就放棄了。

在這裡你可能會問「時間」不是最主要的決定因素嗎?事實上,它是一個影響因素,前段時間研習社發了一篇推送,提到時間管理實質上是自我管理,時間是可以被合理分配和使用的,關鍵在你願不願意花時間和會不會用好你的時間,而不一定在於你是否「擁有」充足的時間,具體內容可以回顧往期精彩內容(薦讀 | 時間不能被管理,完美並不存在。)

寫在最後不知道看了上述分析的你,內心有沒有做出堅定的選擇呢?

在這裡我想告訴大家的是:「猶豫必然敗北,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樹林裡有兩條路,而你只能選擇其中一條。」

人們總是在害怕做選擇,害怕承擔做錯選擇而導致的後果。害怕有一天努力白費,自己會後悔。但其實每一種選擇都是有利有弊的。

希望你慎重思考,一旦下定決心、做好選擇,就不要輕言放棄,而是竭盡全力!

我們都需要有勇氣去選擇,有勇氣去承擔,有勇氣去把握當下,專注於此,不留遺憾。

如果熱愛,就請深愛;

如果選擇,就請堅持。

所有吃過的苦,終會變成禮物。如果你恰好正在考研路上,研習社會陪你,我們一起加油!希望你歷經「背了忘忘了背」的「死」循環之後,依然覺得考研值得!

世間總有很多錯過,但凡錯過,也都讓人遺憾。我們真正需要的是「不後悔」的能力。最後,祝大家都能夠順利上岸!

END

相關焦點

  • 站在人生的分岔路口
    現實總在不經意間,混雜著疼痛和落寞。人老了,便都會遇見一個新不算新,舊不算舊的詞,「飽經風霜」。相信自己,尋求自己的理解和支持,有時候比任何其他都來得溫暖和有力。站在人生的分岔路口,總得等一等自己。生活一團糟,暫時的,自己至少還有自己。
  • 英「脫歐」進程走到分岔路口
    在法定「脫歐」日期3月29日日益臨近之際,英國「脫歐」進程進入了「危險的分岔路口」。英國首相特雷莎·梅力推的「脫歐」協議草案當地時間1月15日傍晚被英國下議院以壓倒性票數否決,特雷莎·梅政府隨後在反對黨發起的「不信任動議」投票中雖涉險過關,但目前正竭力展開多黨派磋商,並計劃於21日向國會提出「脫歐」協議草案被否決後的替代計劃。
  • 站在考研和求職的十字路口 向左走還是向右走
    時值9月,考研還是求職,成為很多應屆生一個兩難的選擇。如今正是金融危機當口,又面臨著考研人數猛增和求職困難的雙重壓力,記者近日在南京的一場求職招聘會上,傾聽了幾位應屆生站在考研和求職十字路口的苦惱。
  • 大學該選擇考研還是選擇就業?
    大學到底是考研還是選擇就業一直都是萬古難題,在面對這個選擇的時候,多數人都會犯選擇困難症,那考研和就業該如何選擇呢?我們先來看看同學們怎麼說吧!同學五:如果本科學校不好,專業不行,就考研。同學六:如果決定了感興趣的科研方向,可以去直接讀研,或者沒有完全想走科研的話可以在讀研期間實習,這樣可以避免掉研究生畢業沒有實習經驗和社會脫軌的尷尬。
  • 2020考研:做好職業規劃,考研or就業不難選
    這個事例看似與我們真正要談的考研還是就業並不相干,但他們其實是同一個問題:職業規劃問題。   「不知不覺,我已經是大三的學生了。不久的將來我即將面臨畢業,但我卻不知道今後的道路該怎樣走。   「父母希望我繼續深造,他們覺得讀研能提高學歷,光宗耀祖;可是我又擔心三年後研究生的就業形勢也不樂觀。我很矛盾,也很猶豫。」
  • 就業考研怎麼選,學姐含淚經歷!
    就業和考研本來就是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想要兩手抓的就是不可能的事哈,好好選擇才行!就像是最基本的選學校和專業的問題,是陪室友去聽的,無意間記住了一些流程。但是並沒有很大的觸動,當時對考研的興趣不大,想著抓緊找工作賺錢,於是就在某直聘上瘋狂的投簡歷!就在我躍躍欲試,打算在社會上有所打拼的時候才發現找工作的難度,一點也不簡單。
  • 那麼多人考研的意義到底在哪裡?到底該不該考研?過來人告訴你!
    那麼多人考研的意義到底在哪裡?到底該不該考研?小編作為一個過來人,在這裡告訴你真相。從當前的就業形勢來看,本科畢業生,除了相對少數的重點大學出來的,以及部分學校實力雖不太強,但專業比較熱門和實用的畢業生比較好找工作之外,其他學生,確實面臨就業難的問題。這也是為什麼這兩年考研的人越來越多的重要原因。
  • 2021考研:到底是選學碩還是專碩好?
    2021考研:到底是選學碩還是專碩好?準備21考研的同學們大多數都是剛剛準備決定要考試,或者還在糾結到底應不應該考試,對考的學碩和專碩都分的不是很清楚,或者了解清楚之後呢又猶猶豫豫不知道報考哪個好。選擇有的時候往往比努力更加重要,所以準確清晰地了解專業學位和學術學位的區別,是報考研究生相當重要的一環。小編將從報考條件、熱門專業、導師制度和學位論文等方面給出多角度評估和報考建議,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就業問題一直是大家很關心的話題,這個呢也是糾結到底是選擇學碩還是專碩的一個難題。
  • 考研和就業怎麼選?怎麼選都有遺憾,應屆畢業生在選擇時要慎重
    學生在畢業時,會有多種出路選擇,比如考研、考公務員、應聘企業等等。其中讓學生覺得比較糾結的,就是讀研和就業的問題。大學剛畢業的時候,大家差距還不是很明顯,等到畢業三年之後差距就體現出來了。在臨近畢業時,是先考慮就業還是先考慮讀研呢,二者的區別是什麼?考研和就業,二者的具體區別有哪些?區別一:就業起薪存在區別,學歷不同工資不同現在很多人都說,學歷沒有那麼重要,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 醫學生考研:為了就業考研,真的比為了學術考研而卑微嗎?
    馬上畢業了,我需要一個過渡期再走進社會,所以我選擇考研。@佚名 蘭州大學學生社會是複雜和多面的,如果一下子從學校的象牙塔裡走出來緊接著步入社會,會很不適應當下的環境。自己是一個「沒心沒肺」的人,不太懂得怎麼跟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
  • 考研調劑去一個普通二本讀研,與直接就業,該怎麼判斷和選擇?
    小編專注高考、大學及考研的研究歡迎關注:考研大家考研調劑去一個普通二本讀研,與直接就業,該怎麼判斷和選擇?按照今年的考研情況來看,大多數沒能被第一志願學校錄取的考生,如果要調劑,都只能較有機會調劑進入普通二本院校,這是整體形勢決定。其實前幾年考研調劑,很多人也是只能進入二本院校,但今年調劑的形勢尤其嚴峻。
  • 末流985和頂尖211大學,到底該怎麼選?別做讓自己後悔的決定
    報考是一件非常有難度的事情,尤其是有的同學需要在末流985院校和頂尖211院校做出抉擇,的確非常糾結,選不好還容易讓自己以後後悔。 不僅學習氣氛好,而且考研時同等分數下985院校的學生更有利,讓考研的上岸率更大。
  • 2021年377萬人考研,題目更難,考研、考公和工作如何選
    引言:剛剛畢業的你,是不是非常糾結這三個問題:考研?考公務員?還是工作?吉德林法則表示:把問題清清楚楚地寫出來,便已經解決了一半,我們可以從這三個問題逐個分析,看看到底有沒有一條路能不讓你不那麼糾結。考研考研可以分為兩種情況。
  • 2020考研:太難了!學碩和專碩我到底怎麼選
    」,是考研界一直以來流傳的經典說法,做對了選擇就離成功更進一步,做錯了就可能抱憾終身。那麼20考研的小夥伴們,對於考專碩還是考學碩,你心裡有數了嗎?   幫幫今天看見這樣一條消息:江蘇發布研究生專碩就業率平均薪酬都比學碩高。說實話是有點驚訝的,因為在一般大眾的認知裡,學碩比專碩難考、錄取分數更高、就讀年限更長,怎麼就業率和平均年薪還不如專碩呢?   專碩的就業率和平均薪酬都比學碩更高,這與長期以來社會「重學碩輕專碩」的風向恰恰相反。
  • 2018考研:考研英語翻譯英譯漢到底該怎麼破
    北京中公考研網:對於考研的同學來說,考研英語的準備似乎要更提前一點,要想取得一個好成績。光靠考前的突擊是不夠的,需要平時一點一滴的積累。本文為廣大考生整理2018考研:考研英語翻譯英譯漢到底該怎麼破,更多考研英語一和英語二的區別、考研英語題型,歡迎訪問北京中公考研網。
  • 考研or就業,為什麼選擇考研
    同學們好呀,前一段時間有很多的小夥伴再問我們,立馬要畢業了,是選擇考研呢還是面向社會提早就業呢。其實每一個考研人在決定考研的時候,都會有這樣的困惑,都會猶豫到底要不要考研,也有很多人會疑惑考研有沒有用?再花費幾年的時間在學校裡到底值不值得?上岸君今天我想換個角度,用大數據來告訴你們一些事實。
  • 大學畢業該就業還是該考研?輔導員意見來了:正確選擇大於努力!
    對於考研結束的學生來說,看著周圍的同學一個個都已經實習或者正在找工作,這更襯得自己無所事事,甚至有點空虛,不知道自己的選擇是否正確。那麼大學畢業後,到底是該考研還是該就業呢?這可能是很多大學生一直在糾結的問題,也困擾了他們很久,畢竟很多時候,選擇大於努力。
  • 從最近的考研大事件分析,學校到底應該怎麼選
    對於考研來說,玄幻的事情有很多。學校壓分壓到專業課分數呈個位數;一整個專業一志願無一人上線,當然還有讓調劑考生和一志願考生同時複試同時排名共同競爭的學校,這一類的事情極大的幹擾了同學們的複習熱情,同時也會讓人產生疑惑,騷操作的學校這麼多,我們到底應該怎麼選擇學校? 今天,學姐就來給大家分析一下,在選擇學校之前,我們到底應該看哪些信息!
  • 大學生該不該考研或出國讀研
    考研和出國趨勢隨著國內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都有一些閒錢了,以前高不可攀的事情現在大家都敢想,也都能夠有能力去實現了,一個「海龜」之名就足夠讓人高看一眼,現在這種事感覺離自己也不是那麼遠了,就有很多大學生想要在國內大學畢業後,考慮選擇到國外讀研
  • 國內考研還是直接出國讀碩士該怎麼選?
    很多同學大四這一年一直忙於考研準備工作,經過一系列的準備和考研大軍裡廝殺?還是直接準備一下語言出國讀研?我想這個問題困擾著很多同學們。小編認為,如果家裡有一定經濟基礎可以支付每年國外留學兩萬多學費兩千來塊錢生活費的話,選擇留學肯定是更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