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是一個不斷進行選擇的過程。在高中畢業的時候,我們會想選擇去哪一所高校,在本科畢業的時候我們會想:
是就業呢?
還是繼續讀研深造呢?
還是回家繼承千萬家產呢?
(喂喂,這位同學你醒醒~)
到底是選擇考研,還是就業呢?這篇文章或許可以幫助你權衡利弊,理清思路~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研究生報名趨勢,202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考試報考人數達到341萬,比2019年增加50餘萬人,相較於2016年增加51萬人,其中,應屆考生131萬人,比去年增加18萬人,往屆考生107萬人,比去年增加19萬人。通過近十年的考研人數變化趨勢圖,可以預見的是,今後的研究生考試,競爭將會更加激烈。能早上岸的同學還是要儘早上岸!
2010-2020年考研報名人數變化趨勢
你或許會說,既然考研的人那麼多,那我還是選擇就業划算呀~~其實不然,我們來看一下網上刊登的幾則招聘公告。
▲ 2020年杭州市疾控招收工作人員的學歷要求
▲ 2020年浙江省疾控招收工作人員的學歷要求
▲ 某健康產業研究院數據分析師招聘的學歷要求
其實就業大環境也已經對學歷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以本科學歷就業是否最優,還是值得思考一下。
那還是先一起來看一下考研的優勢吧!
考
研優勢
01從長遠來看讀研收益更大
中國社會已經在逐步精英化,學歷已經成為助推個人上升的工具之一,一個好的學校和學歷是學歷或者學校是你進入某個圈子最簡單、最直接的「敲門磚」,因此讀研究生的好處可能是顯而易見的。
很多人覺得早工作三年會獲取社會經驗和工作經驗,讀研出來就落後三年了,然而事實上優秀的本科生讀研會更優秀甚至會有質的飛躍,一個優秀的研究生也會比優秀的本科生優秀很多。 何況如果你是平凡的本科生,更需要一個碩士學歷來提升自己的就業競爭力。何況讀研的根本目的不只是為了和別人攀比,更多的是讓自己變得更好,起點更高,競爭力更強。
從長遠來看,早畢業幾年賺的錢(就按30—50萬來說吧)和獲得的社會經驗技術進步(這點被很多人高估了),可能還是不如未來幾十年更高的起點更好的職業生涯更多的機會帶來的收益大。人生是一場馬拉松,不應該只著眼於眼前三年兩年的狀態。
02工作後讀研現實壓力大
如果你現在在猶豫是考研還是就業,並且早晚都需要研究生這個學歷,那就去考研吧,無論是感興趣的還是熱門的都行,畢竟「先考研再就業」和 「先就業在考研」,後者顯然難度更大一些。
你在網上會經常看到很多信誓旦旦工作後再讀研的同學們最後都沒有實現的例子,因為工作以後,你會發現計劃外的事情太多了,工作上的事務,還有步入社會後可能會隨之而來的家庭與婚姻關係佔據了你的大量的時間,你會發現自己也並沒有自己想的那麼有毅力。
當然,研習社也幫助了很多在職考生成功上岸,但是背後的辛苦,真不是表面看得那麼簡單。
03研究生文憑可以提高你的起點
公務員招考,以研究生學歷錄用可能意味著更高的初始級別。
想進入事業單位成為在編人員,基本都要求研究生學歷。
想進入好企業,HR 可能不會中意只有本科學歷的你。
沒有研究生文憑,對於一個本科生,尤其是普通高校的本科生而言,這個社會的高層次是什麼樣幾乎永遠見識不到。
這是由於事實證明,大概率上名校研究生就是比普通應屆生綜合實力更強。現在但凡好點的單位和崗位都要求碩士研究生文憑,除非你的本科真的很強。
所以,讀研可能會後悔幾年,但不讀研卻有可能會後悔一輩子。
考研風險
雖然讀研的好處很多,但是考研是具有一定風險的,尤其是在考研競爭越發激烈的當下,選擇是否考研的決定性因素,還是你自己。請考慮以下幾點,看看自己是不是真的想考研、是不是真的適合考研。
01抗壓能力
考研當然會面臨考不上的風險,複習到中後期很多同學或多或少會面臨較大的精神壓力,準備了大半年最後哭著說「我不行我背不動了」,但是一邊又不肯輕易放棄。
所以一開始就要做好自己可能會崩潰的心理準備並在它有苗頭之時就向家人或學長學姐或研習社班班尋求幫助,強大內心,風雨之後定有彩虹,考研也是一場抗壓能力的修煉。
02家庭是否支持
一方面是家人在物質上的支持,另一方面還要有精神上的支持。
物質方面其實不必過於擔憂,一般研究生期間每個月都會得到國家的補助,此外每個院校還可以申請金額不等的助學貸款、助學金、獎學金等,再加上助研津貼以及在學校做一些助教方面的工作津貼,其實基本上是足夠覆蓋自己的學費和生活費的。
除此之外,讀研之後的工作薪資普遍會比本科畢業的工作薪資高出不少,這使得你後期得到的回報將遠遠超過你讀研時候的投資。
更重要的其實是獲得家人的精神支持,在決定考研之時,就可以坐下來和父母或其他親人好好的溝通一下,希望他們無條件地支持你、鼓勵你,做你最堅強的後盾!因為他們將是你備考期間強大的精神依靠,能讓你放心迎戰,不要小看哦!
03是否足夠熱愛與嚮往
是否熱愛本專業、是否對考研院校有著強烈的嚮往也是需要考量的。你的目標就是你前進的動力,你要多麼渴望得到一件東西,你就有多大的意志力支撐你去不斷地努力。考研不是一天兩天的事,至少一年半載的冷板凳需要坐,唯有熱愛可抵歲月漫長,不然很容易隨隨便便就放棄了。
在這裡你可能會問「時間」不是最主要的決定因素嗎?事實上,它是一個影響因素,前段時間研習社發了一篇推送,提到時間管理實質上是自我管理,時間是可以被合理分配和使用的,關鍵在你願不願意花時間和會不會用好你的時間,而不一定在於你是否「擁有」充足的時間,具體內容可以回顧往期精彩內容(薦讀 | 時間不能被管理,完美並不存在。)
寫在最後不知道看了上述分析的你,內心有沒有做出堅定的選擇呢?
在這裡我想告訴大家的是:「猶豫必然敗北,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樹林裡有兩條路,而你只能選擇其中一條。」
人們總是在害怕做選擇,害怕承擔做錯選擇而導致的後果。害怕有一天努力白費,自己會後悔。但其實每一種選擇都是有利有弊的。
希望你慎重思考,一旦下定決心、做好選擇,就不要輕言放棄,而是竭盡全力!
我們都需要有勇氣去選擇,有勇氣去承擔,有勇氣去把握當下,專注於此,不留遺憾。
如果熱愛,就請深愛;
如果選擇,就請堅持。
所有吃過的苦,終會變成禮物。如果你恰好正在考研路上,研習社會陪你,我們一起加油!希望你歷經「背了忘忘了背」的「死」循環之後,依然覺得考研值得!
世間總有很多錯過,但凡錯過,也都讓人遺憾。我們真正需要的是「不後悔」的能力。最後,祝大家都能夠順利上岸!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