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新聞網訊 11月30日至12月8日,由中央宣傳部、文化和旅遊部共同主辦的第二屆全國紅色故事講解員大賽在上海開賽。來自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的講解員周甜不負眾望,一路過關斬將,榮獲專業組「金牌講解員」稱號。為此,記者專門採訪了周甜,探尋她臺前幕後的心路歷程。
2011年,周甜從浙江傳媒學院畢業後便進入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從事講解員工作,先後獲得江西省導遊大賽一等獎、江西省導遊大賽最佳講解獎、江西十大最佳紅色旅遊導遊員、全國紅色故事講解員大賽江西賽區選拔賽第一名、江西省紅色旅遊五好講解員金牌講解員等榮譽。
一舉奪金 源於「背後的力量」
從省賽選拔到國賽決賽,兩個多月的時間裡周甜一路披荊斬棘,不敢有半點懈怠,緊張的備賽階段周甜還肩負著另一重任,那便是借調在北京擔任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的講解員。「8月中旬我就去了北京,恰巧比賽籌備階段正是展覽最忙碌的時候,每天有上萬名觀眾參觀,對身體和心理都是個很大的考驗。」能用來練習稿件的時間對周甜而言是少之又少,而為了模擬舞臺上的狀態,她更是每次堅持趕往離宿舍五公裡外的教室練習。
11月的北京寒氣襲人,為了讓周甜賽出好成績,同事們每次都會陪著周甜一塊兒練習,重複多次地聽她講解並提出意見。「館裡(八一起義紀念館)領導兩次專程來北京給我輔導,幾乎是一輔導完就馬上返回南昌上班。在上海的時候,省廳領隊、館領導和同事更是每天24小時保障,整資料、改稿件、指導講解……」周甜說道。
「進入決賽後有個環節是抽取講解內容,我抽到了最美奮鬥者——王選,需要圍繞王選展開六分鐘的主題講解。」周甜告訴記者,在得知演講主題後,八一起義紀念館領導第二天專程去無錫王選陳列館了解情況,拷貝資料。館內陳列部同事則連夜搜集資料為周甜準備稿件。
「特別是比賽前兩天幾乎是每聽一次講解就會對稿件及PPT進行一次修改,這期間大家為了騰出時間讓我好好休息,一次次模擬我的狀態卡時間對音樂。」就在比賽前一天,主題演講背景音樂出了問題,為了確保比賽當天周甜能有積極飽滿的狀態,夥伴們執意讓周甜回到房間休息調整,幾位同事忙到將近晚上十點都沒能吃上一口飯。「成績出來後大家比我還激動,沒有這樣強大的團隊也不可能取得這麼好的成績。」回憶起比賽期間的點點滴滴,對周甜而言,更多的是對「背後力量」的感謝。
弘揚八一精神 爭做時代新人
「歷史本是無聲的,需要通過我們生動的講述讓觀眾走進歷史,從中汲取力量,我覺得這就是講解員的使命。政治思想好、知識儲備好、講解服務好、示範帶頭好、社會影響好,是新時代下每一位講解員都應具備的素質。」周甜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
作為江西代表隊的選手,周甜在初賽中講述了土地革命時期,贛南蘇區一位老父親把自己的八個兒子送去參軍最後全部犧牲的故事。聲情並茂的演講讓周甜順利進入決賽。在決賽中,周甜不僅主題講解超常發揮,知識考核環節更是獲得了滿分,最終以總分第五名的好成績獲得「金牌講解員」的稱號。
「八一館歷來重視講解員綜合素質的培養,除了定期邀請黨史軍史專家授課外,我們每周有八一大講堂,由講解員自己結合黨史軍史內容進行研究後,作為老師來給其他講解員講述某一專題。同時,館裡積極營造學術氛圍,鼓勵講解員發表論文、寫課題,培養我們成為具有研究能力的專家型講解員。」周甜告訴記者,除了培訓外,她也時常向專家學、向同行學、向觀眾學,注重點滴積累,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特別是現在,隨著紅色旅遊的熱度上升,作為紅色旅遊講解員,也仿佛是迎來了春天。我們有了更多的機會、更好的平臺展示自己,我們的職業也承載著很強的使命感,所以更需要加強自身的素質建設。」
「參加比賽是為了更好地講好八一故事、南昌故事、江西故事……」比賽雖已結束,對於周甜而言卻是新徵途的開始,「我會繼續堅守在紅色宣講陣地,加強自身業務能力,把更多紅色故事說給更多人聽。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時代新人!」周甜說。(全媒體記者 鄔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