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對貨櫃做建築材料還只有一個概念時
建築大師們卻早已將之運用在了實踐改造中
位於臺灣花蓮的這間星巴克店
於2018年9月開業
門店請到了日本建築大師隈研吾操刀設計
以「讓建築消失」、
讓回收的箱子得到充分利用的思路
同時,和周圍的環境巧妙融合
橫縱穿插的貨櫃宛如大樹開枝散葉的景象
搭配臺灣當地阿羌族原住民
代表性的鮮豔色調噴繪背景牆
顯得協和、自然而又引人奪目
這是星巴克在亞洲開的第一家「貨櫃門店」
隈研吾將29個廢棄的貨櫃刷成了白色
進行組合錯落堆疊而成
這也是花蓮首次配備了「得來速通道」(Drive-Thru)的門店
預留車道,司機不用下車
就可以在窗口完成購買
用貨櫃做建築原料並不是新鮮事
每年世界各大港口都有大量廢棄的貨櫃
有的則在運輸途中損壞
而維修和運回的費用高昂
更經濟的方式是換一批新的貨櫃
而被淘汰下來的貨櫃
如果直接當廢鐵處理,則太可惜
幸運的是巧奪天工的設計師們
運用天馬行空的想像
將「廢物」二次利用,改造成了一座座精巧的建築
星巴克就曾在美國鹽湖城、波特蘭、西雅圖等地
陸續開設過40多間貨櫃店
如:下面的西雅圖星巴克「貨櫃店」
本次花蓮門店,貨櫃堆疊的靈感來自於中國古代建築的「鬥拱結構」
以及咖啡樹小喬木枝長花白的特點
在內裝設計上
隈研吾儘量保留了貨櫃的原始特徵
僅運用了部分木皮
和阿羌族鮮明的色彩加以裝飾
而為了解決貨櫃封閉的內部環境
隈研吾在貨櫃的兩端
都設置了全景落地窗,並加設了天窗
這樣,貨櫃內部得以吸收大量的自然光
當人們坐在裡面品嘗的同時
還能愜意的欣賞花蓮美麗的風貌
由於其獨特的構造和設計
自開業以來,每天來此排隊的人絡繹不絕
儼然成為了臺灣又一個網紅打卡聖地
據說首日來訪的人就已突破2000人次
刷新了全臺450家星巴克門店的日營業記錄
當然,這只是隈研吾和星巴克的第二次合作
他還曾為星巴克設計日本福岡太宰府店
這家星巴克店位於日本歷史聞名的神社太宰府天滿宮附近
在路邊一個方正的木板夾層間
創造出自有的小天地
用2000根小木條穿插,充滿流動感
營造出一個獨特的建築空間
在古樸的街道上也不顯得突兀
以標誌性的 " 隈研吾流 " 風格
使用組合木材裝飾整個星巴克空間
實現了 "用自然素材完成傳統與現代的融合"
身處咖啡廳,仿佛置身於叢林中的一個鳥窩
你將被木材的溫柔與咖啡的香味所包圍
輕易就能打發一個下午的時光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此了,希望本篇文章的分享給你帶來一點收穫。更多設計類信息分享,請繼續關注我們!
往期回顧
乾貨!設計師如何用112 種植物打造絕美空間!
為什麼簡約不簡單的設計越來越受推崇?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這才是家的感覺!
家的意義——經典輕奢風格案例賞析
陌生的城市,卻像溫馨的家!怎樣才算合格的酒店設計
PS:喜歡的朋友可以關注此公眾號,持續更新中!給你不一樣的空間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