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月14日新媒體專電 《俄羅斯報》網站1月13日刊發題為《最和平的麻煩製造者》一文,作者為俄羅斯高等經濟學院教授費奧多爾·盧基揚諾夫。全文摘編如下:
距拜登就職典禮還剩下一周的時間,這將是充滿激情、謠言及爭鬥的一周,但我們已可以大膽地對川普的總統任期下個斷語了。不管其政治命運如何,從政還是當一個體制外玩家,聯合弱勢群體,或企圖爭取對共和黨的影響力,這都是後話。白宮有個怪誕的麻煩製造者這段經歷終告一段落。
川普是如此鮮明的一個人物,以至於在評估其政策時很難保持不偏不倚。我們試著拋開情感做一些抽象的概括。
他撕下了美國的「所有面具」,自1980年代不斷累積的尖銳的社會政治對抗和社會分裂暴露出來,其形式被許多人稱為「冷內戰」。
川普喚醒了從極右到極左所有可能的「幽靈」。美國不同時期的衝突都不外乎是兩類美國人的衝突。一類是保守派和傳統主義者,第二類是自由主義者。由於整個世界秩序的變化,以及身為其中的一部分,美國的國內危機現在已變得更加深重。
遠未結束的爭鬥如此激烈,在一定程度上也說明了這一點。
社會政治體制的動蕩非常嚴重。各方都沒有妥協的意願,也沒有消除矛盾的意願。自由主義者預見到全勝的可能性——傳統主義的美國在人口和技術因素的壓力下日漸萎縮。保守派也明白這一點,因此他們遵循「絕不後退」的邏輯。川普作為衝突的化身,使雙方群情激昂。
美國動蕩的前景令許多人感到害怕,認為這可能對其他國家造成後果。可以認同,但有兩點需要指出。首先,即使美國不發生災難,美國的全球主導地位也在下降。其次,從歷史角度說,就在不久前世界曾經歷蘇聯超級大國體系的崩潰,並相當迅速地適應了這種情況。
下一屆政府將會努力重拾川普之前時代的旗號,並向其他國家保證,美國將重新發揮世界領導作用。但是,這將極難實施,不僅是因為像他們說的「川普毀了一切」。國際體系已適應去中心化,這已成為一種客觀進程。
不過,美國有可能試圖依靠類似拜登所宣布的全球「民主峰會」這種意識形態手段讓美國重新得到領袖地位。執意推行這種議程是極其危險的。而且,也絕不可能達到預期目的,反倒有可能會迫使其他國家尋求如何保護自己不受外部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