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慌,理性客觀對待商譽減值!

2020-12-14 網易財經

(原標題:別慌,理性客觀對待商譽減值!)

臨近春節,上市公司晚間公告突然「天雷滾滾」,二級市場上,空方利用這些炸點趁機渲染氣氛打擊股價,致使相關公司股價難堪重負,出現非理性下跌。

有這樣一組數據:2018年12月29日到2019年1月29日,披露業績預告的上市公司共有941家,預虧者多達101家;業績預告中含「商譽減值」的詞條多達300家,同比出現數倍增加;1月29日當天,28家上市公司發布了關於商譽減值的業績預告修正公告。

商譽減值,突然成了A股上市公司業績突變的罪魁禍首。

什麼是「商譽」?為什麼「減值」?可否破解?

商譽的英文名叫「goodwill」,我們可以簡單理解為:因為對企業未來充滿美好願望,而願意付出的超額對價。當然,商譽不是憑空產生的,「無收購,不商譽」,只有在企業被收購的時候,收購方才會對商譽進行「估值」。商譽的計算方法是,公司收購資產時,支付對價與標的淨資產公允價值之間的差價。

眾所周知,上市公司在2014年-2016年掀起併購狂潮。據證監會公布的數據,2014年-2016年上市公司併購重組交易金額分別約1.56萬億元、2.2萬億元、2.39萬億元,連創A股併購重組交易新高。與此同時,形成了商譽高企。截至2018年三季度末,全部A股商譽規模約為1.45萬億元,主板,中小板,創業板的?「商譽/淨資產」分別是2.60%、11.22%、19.24%。這就意味著,如果所有的商譽全部計提減值,那麼創業板可能會出現整體虧損。

有業界人士表示,如果說2017年是上市公司併購重組承諾到期的高峰期,那麼,2018年、2019年將是業績變臉的高峰期。據觀察,2017年創業板業績承諾中不達標的佔35%,業績承諾期內尚且只有六成多完成指標,過了承諾期會是什麼情況可想而知。

根據會計準則:每年要對商譽進行減值測試,如果發現商譽的可收回金額低於其帳面價值,那麼就要對商譽進行減值。筆者注意到,2019年實施的企業會計新準則,對上市公司的金融資產做出了新的分類和計量。金融資產可列入負債表,不再列入利潤表,將大大減少通過「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來進行盈餘管理的可能性,「賣股扭虧」難為繼。此外,資產減值從「已發生損失法」變成「預期損失法」,有效減緩商譽巨額減值的衝擊。

當然,破解商譽減值痛點,不止需要會計新準則的約束,還需要更多方面的努力。

筆者認為,首先要加強上市公司關於商譽及其減值的信息披露,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上市公司講故事、忽悠式重組、頻繁跨界併購等行為;其次,在商譽減值測試過程中,上市公司不可隱瞞,進而採取「洗大澡」的極端方式,最終扭曲了實際財務業績;再次,發生商譽減值後,宜採用逐步攤銷的方式,一定程度上平滑公司的業績,減少上市公司對利潤的操縱空間。

需要強調的是,商譽是中性的,就像「菜刀」本無好壞,主要看握著它的人想幹什麼,能力如何。對一家公司來說,並非高商譽就一定是壞事,縱觀國際市場,不少行業巨頭均有著較高的商譽。所以,我們要看重的是上市公司收購資產後的盈利能力,或者被收購資產與上市公司產生協同效應。投資者需要理性分析,客觀對待商譽減值,對那些「講故事」變成「事故」的公司要區別對待。

本文來源:證券日報 責任編輯:楊倩_NF4425

相關焦點

  • 超200家上市公司大額計提商譽減值 因「商譽攤銷」預期等
    筆者認為,包括主、客觀兩方面原因:客觀方面,由於前述在宏觀、行業、企業運營方面的一系列因素,大部分的被併購企業在2018年的運營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當初併購時的「美好願望(Good Will)」被辜負,根據現行的《會計監管風險提示第8號—商譽減值》的相關規定,需要通過商譽減值測試,計提減值,衝抵利潤。
  • 商譽是什麼?商譽減值是什麼意思?
    股市操作有很多的術語是大家需要去學習的,最近很多的股民朋友問我什麼是商譽減值。下面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商譽減值是什麼意思?商譽減值風險是什麼?  商譽要計提減值損失  商譽是指能在未來期間為經營帶來超額利潤的潛在經濟價值,或一家預期的獲利能力超過可辨認資產正常獲利能力(如社會平均回報率)的資本化價值。商譽是整體價值的組成部分。在合併時,它是購買成本超過被合併淨資產公允價值的差額。  商譽減值是指對在合併中形成的商譽進行減值測試後,確認相應的減值損失。
  • 安信證券:創業板商譽減值沒那麼悲觀 避開個股陷阱
    《會計監管風險提示第8號——商譽減值》,引發市場對於A股商譽減值問題的關注。尤其是近年來,隨著併購承諾集中到期以及業績變臉加劇,巨額商譽減值頻發,嚴重侵蝕上市公司利潤的同時也造成了資本市場的一定波動,其中不乏一些不合理減值現象的存在。圍繞防範商譽減值風險並規範商譽減值會計操作流程,證監會在11月16日專門針對商譽減值發出第8號會計監管風險提示。
  • 2021年註冊會計師考試備考知識點:商譽的減值測試與處理
    =母公司商譽÷母公司持股比例 3.計算子公司資產組帳面價值 =子公司的可辨認淨資產的帳面價值+完全商譽 4.比較子公司資產組的可收回金額和帳面價值,計算減值總金額   5.計算合併報表中商譽的減值金額(即歸屬於母公司商譽減值)
  • 跨界併購16億高商譽壓頂 理工環科商譽減值風險高懸
    原標題:跨界併購16億高商譽壓頂 理工環科商譽減值風險高懸來源:財聯社財聯社(杭州,記者 劉科)訊,因多元化跨界併購北京尚洋公司、江西博微公司和湖南碧藍公司,理工環科(002322.SZ)在2020年三季度末商譽已高達16億元。
  • 商譽減值致業績縮水多公司收深交所關注函
    近日,多公司因計提商譽減值造成公司業績預告大幅縮水,引起監管部門關注。深交所周三對華錄百納、*ST尤夫、天舟文化、瀋陽工具機、華映科技等多家公司下發關注函,要求公司對相關問題做進一步回復。華錄百納周三收到深交所問詢函,要求公司說明2017年是否存在商譽減值計提不充分情況,是否通過商譽減值調節2017年與2018年的淨利潤。1月29日,華錄百納發布2018年業績預告,報告期內公司虧預計虧損33.29億元至33.34億元。而上年同期淨利為1.1億元。
  • 如何規避商譽減值雷區?資產比值和估值法幫您甄別
    來源:財富動力網作者:李茵琳談及商譽減值,很多投資者都心有餘悸。2019年年報預披露期間,商譽減值曾經在A股市場上掀起血雨腥風,大批公司計提商譽減值造成業績大幅預減甚至預虧。2020年開年以來,相似的情形也有出現,先後有湯臣倍健等多家上市公司發布商譽減值公告。
  • 天神娛樂上演連環高估值收購 商譽存減值隱憂
    連續的高估值收購,也讓天神娛樂將進一步坐實商譽過高、輕資產公司之名。在本次交易完成後,天神娛樂商譽總額佔淨資產比例將達到82.47%。同時,商譽金額較大對未來業績的潛在威脅被列入了本次收購的交易風險,也引起了深交所方面的關注。
  • 商譽減值帶來業績壓力 湯臣倍健:益生菌市場值得期待
    來源:中國網原標題:商譽減值帶來業績壓力 湯臣倍健稱益生菌市場未來仍值得期待 12月31日,湯臣倍健公布了2019年業績預告。預告顯示,湯臣倍健2019年業績預計與上年同期相比為虧損,主要原因是公司對前期收購Life-Space Group Pty Ltd(下文簡稱「LSG」)形成的商譽進行了初步減值測試,預計計提商譽和無形資產減值準備約15.4-16.4億元,導致2019年度淨利潤虧損。扣除商譽減值影響後,公司預計2019年盈利較去年同期仍保持增長,實現盈利10億-11億元。
  • 華泰證券策略:創業板年報盈利增速企穩 景氣回升消化商譽減值壓力
    A股代表性企業商譽減值規模為2018的60%,我們預計A股整體商譽減值情況或與此相近,部分行業景氣向好「消化」商譽減值壓力。A股高商譽代表性企業:商譽減值規模合計達2018年的60%參考2018年A股計提商譽減值的情況, 2018Q3商譽餘額超過5億的公司在2018年年報計提商譽減值規模最大、佔全A商譽減值的87%,目前(截止2月4日)2019Q3A股商譽餘額超過5億的上市公司有588家,有105家年報預告中預計計提減值損失,計提減值損失的比例18%(105
  • 就商譽減值、銷售費用等 喜臨門收到上交所問詢函
    喜臨門於2015年以7.2億元現金收購浙江綠城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現更名為浙江晟喜華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晟喜華視)100%股權,確認商譽6.34億元。由於2018年經營業績較往年有大幅下滑,公司對收購晟喜華視時所形成的商譽計提商譽減值準備2.89億元。
  • 天神娛樂回應商譽大額減值:受困遊戲影視行業雙重共振
    中國經濟網北京3月5日訊 今日晚間,針對深交所關於公司資產減值導致業績大幅下修等問題的關注函,天神娛樂發布公告表示,由於2018年遊戲及影視行業經營環境的巨大變化,引發公司旗下相關企業、併購基金及股權投資資產業績下滑、估值下調,天神娛樂進行了相應計提減值。
  • 商譽減值、業績未完成,茂業商業這幾年的擴張怎麼了?
    近日茂業商業公布了2019年財務報告,其前幾年收購的多家子公司未完成業績承諾,包括重慶茂業百貨、泰州一百等,有些子公司因當初評估預期過高導致商譽減值,包括人東百貨、光華百貨等。茂業商業不滿足於「偏安西南」,近年來向全國擴張,但受市場環境、電商衝擊等因素影響,其收購的子公司業績大多低於預期。
  • 威創股份收深交所問詢函,要求解釋商譽大幅減值合理性
    此外,報告期內公司商譽餘額為3.26億元,較上年末減少81.33%,主要系本期對收購北京紅纓時代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可兒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等8個公司形成的商譽計提減值準備合計11.99億元,公司此前解釋原因為受國家學前教育政策影響。
  • 赫美集團回復深交所問詢:2018年計提商譽減值準備5.59億元
    赫美集團稱,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第8號——資產減值》有關商譽減值的處理規定,企業合併所形成的商譽,至少應當在每年年度終了進行減值測試。公司 2018 年度 共計提商譽減值準備 55,904.50 萬元。公司 2018 年度 共計提商譽減值準備 55,904.50 萬元,商譽減值具體情況如下:  1、赫美小貸及赫美智科赫美小貸與赫美智科屬於貸款業務的上下遊公司,收購前為同一實際控制人 控制,收購時整體估值、整體進行業績承諾,因此將兩家公司作為一個整體考慮商譽減值情況。
  • 傳藝科技:以財務報告為目的商譽減值測試所涉及的公司併購東莞市...
    傳藝科技:以財務報告為目的商譽減值測試所涉及的公司併購東莞市崇康電子有限公司形成的商譽相關資產組可收回金額項目資產評估報告 時間:2020年04月27日 19:56:19&nbsp中財網 原標題:傳藝科技:以財務報告為目的商譽減值測試所涉及的公司併購東莞市崇康電子有限公司形成的商譽相關資產組可收回金額項目資產評估報告
  • 美康生物商譽減值7.76億致首虧 併購業績對賭失敗
    業績爆冷背後,美康生物對往年收購杭州倚天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杭州倚天」)等7家子公司形成的商譽計提減值損失以及無形資產計提減值損失高達7.76億元。在美康生物公布的計提商譽減值損失的依據中,多次提到「被收購方未實現承諾的業績」。
  • 新麗傳媒計提37-47億元商譽減值,業內人士稱屬於歷史遺留問題
    影視行業正在持續調整,新麗傳媒近期也進行了商譽減值。7月20日晚,閱文集團發公告稱,集團2020上半年較去年同期由盈轉虧,原因是其收購的新麗傳媒在預期內出現商譽減值 37 - 47 億元,並導致報告期內淨虧損達 13 - 17 億元。
  • ...松盛機器人系統有限公司股權形成的商譽進行減值測試資產評估報告
    七、本資產評估機構及資產評估師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和資產評估準則,堅持獨立、客觀和公正的原則,並對所出具的資產評估報告依法承擔責任。八、遵循企業會計準則要求,評估機構對委託人認定的與商譽形成相關的資產組價值進行的估算,是委託人編制財務報告過程中分析是否存在商譽減值的諸多工作之一,不是對商譽是否減值及損失金額的認定和保證。
  • 引力傳媒計提3億商譽減值遭問詢 投行華融證券現敗筆
    年報顯示,引力傳媒本期經營業績出現虧損的主要原因為公司2019年度計提了商譽減值準備。公司通過外延併購的方式提高在數字營銷和內容營銷領域的經營規模和市場競爭力,同時形成商譽5.90億元,經第三方專業機構評估,出于謹慎性考慮,本期計提商譽減值3.17億元,導致公司2019 年度經營業績虧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