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乃亮、薇婭、莫文蔚等明星,餘秋雨、李開復等文化名人,南方日報、南風窗、遼瀋晚報、外灘畫報、ELLE、財新視聽等上百家媒體機構均參與此次公益有聲圖書館的共建。
科技融合公益 用聲音幫助視障人士迎來「曙光」
圖書館作為一個國家的文化標誌,承載著文化傳承、全民閱讀的使命,提供了一個人人平等的閱讀場景。對於視力有障礙的人群而言,讀書的意義更是非同一般,在黑暗中,閱讀是心靈的慰藉。
為迎接5月17日全國助殘日,也為了讓更多盲人能夠聽到好書,中國盲協與喜馬拉雅共同創建的有聲圖書館,將根據用戶的投票,優先將最有價值的書有聲化,期望在3年內,初步打造一個內容豐富、適合盲人閱讀需求的公益有聲圖書館。盲人可以通過「有聲圖書館」活動頁面或登錄喜馬拉雅APP內的殘疾人專區,憑藉殘疾證號進入平臺免費閱讀。未來,喜馬拉雅將不斷把新出版的書籍納入到有聲圖書館中,擴大有聲圖書館的「館藏」。
公益有聲圖書館的長期願景,是成為世界最大、具有良好社會效益的盲人有聲文化資源平臺,為我國1700多萬盲人群體建設最貼心的精神文化家園。
此外,中國盲協和喜馬拉雅還將為有聲音特點,有志願通過聲音來就業和實現自我的盲人進行網絡和線下培訓,幫助他們成為喜馬拉雅主播。
建設網際網路「盲道」 縮小「閱讀鴻溝」
網際網路的普及,給人們生活帶來極大便利。但是,對視障人士來說,卻是障礙重重。目前,盲人可享受的圖書資源非常少,盲童尤其缺少課外讀物。傳統盲文書籍的出版也存在成本高、過程煩瑣、攜帶不便等難題。如何縮小盲人與網際網路時代的「信息鴻溝」,是全社會面臨的共同難題。
音頻行業的技術發展為給盲人閱讀帶來了福音,為盲人建造了一條在網際網路上獲取內容的「盲道」。
一直以來,喜馬拉雅都致力於追求社會公益價值,熱心幫助殘疾人特別是盲人群體。2019年12月3日,喜馬拉雅在中國殘聯的支持下,推出「殘疾人文化大禮包」,精選了包括經典名著、人文歷史、兒童國學、家長教育、個人成長、英語學習、兒童教育等9大類近300部付費內容專輯,囊括百名主播,為通過實名認證的殘疾人提供文化大餐。禮包讓殘疾人能夠方便快捷免費地獲取自己所需的文化、知識、娛樂的音頻內容,極大的豐富了殘疾人精神文化生活,促進殘疾人身心健康發展。」
自2019年起,喜馬拉雅就開始推動殘疾人主播培訓,先後在北京、上海、寧夏、黑龍江、吉林、廣東等多地開展培訓,培訓殘疾人學員1000多人,形成了一套成熟的課程體系,穩定的師資隊伍,並積累的豐富的殘疾人主播培訓經驗。同時,與培訓合格並有意願從事聲音工作的學員籤訂主播協議,根據喜馬平臺流程發放工作任務,已經有眾多包括盲人在內的殘疾人成長為喜馬獨家主播。
喜馬拉雅創始人兼聯席CEO餘建軍表示,科技的力量應該為用戶創造價值。喜馬拉雅以聲音傳播人類智慧為使命,未來要打造出更多有溫度的內容和產品,服務包括盲人在內的更多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