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看過很多人寫 EDC,幾次想下筆又覺得似乎沒什麼獨家好物值得特別分享。不過身為 Switch 野生推廣大使、熱衷於每次線下聚會都要安利周邊小夥伴Switch有奪麼好玩的我,最近淘到了不少新寶貝,因此這次就來分享下:一個一切圍繞Switch 來進行的 EDC。
首先來個全家福:
做包,最重要的是實用啦
首先是包包。anello 的雙肩包,不清楚是否牌子貨,二百塊某寶隨便買到。
輕質防水材料及堅實密封拉鏈,配以寬厚減震雙肩背帶,某寶關鍵詞有打「離家出走包」,確實非常合適。容量極大,小長假出行都足夠。上方內置金屬條,拉鏈拉開後即可向兩側撐開,化身超大口袋,可以將物品一股腦塞進去。
缺點倒也不少。首當其衝是醜:說醜倒也不很恰當,倒不如說是平平無奇;可惜為實用考慮選的大號,40*27*17尺寸對勉強170cm 的我來講還是太大隻,男生大概更合適些。
其次是分隔不好:前置口袋方便放些使用頻率高的物品,但內部只一個電腦隔層和小小貼袋,東西放的太多就要來回翻找。另外,包包背面還有條拉鏈,可以從背後掏到包內物品——感覺很奇怪。
和 Switch 相關的那些寶貝
其次是和 Switch 相關的一些好物件。雖然我是綠聯死忠粉,物美價格又香,不過以前大多只是買些充電配件,最近發現竟然也推出了不少 Switch 相關配件,並且顏值質量都很在線。
鋼化膜
相信好多朋友在做 Switch 攻略時都被苦口婆心的勸說過:到手一定要先貼膜。哪怕你是徹底的裸機黨,手機什麼的設備統統要裸奔,對 Switch 我也建議你放棄執念——無他,誰讓 Switch 竟然還在用脆弱的塑料屏幕呢?用了一段時間的普通鋼化膜之後,發現普通鋼化摸只能解決剮蹭問題,可是switch還有個令人難受的點:黑邊太大了!
所以在上個鋼化膜犧牲之後,我換上了綠聯新上市的彩邊鋼化膜。除了經典的紅藍款,還有專門適配皮卡丘限定機的款式,巧妙的進行了左右顏色深淺的過渡,隨機分布的「pikapika」更增加了幾份可愛。動森的那款膜其實更好看,但是誰讓我沒動森限定機呢……
支架
鋼化膜都換了皮神的,支架當然也不能放過。本來在用一款黑色兩檔可調的支架,不過調節角度太少、又有點厚重,碰到皮卡丘配色的新支架就沒忍住下手。支架以經典的皮卡丘色為主色調,伊布的棕作為點綴,最亮眼的是側面支架的轉軸採用了皮神兩腮的紅色,可以說是點睛之筆。
這款支持任意角度調節,充電口也還算合適。另外它還有個奇葩功能——內部還有 switch卡帶槽,可以用來收納卡帶,不過我覺得這麼做太沒儀式感了,從來沒用過。
卡帶盒
說到儀式感,雖然支架、Switch 收納包都有卡帶槽,但我還是專門買了一個卡帶盒——這種奇怪的想法,像我一樣放著打折的電子版不買非要買實體卡帶的玩家們都懂,咱要的就是這個儀式感!這次倒沒有選皮卡丘圖案的,畢竟啥都是皮卡丘也要審美疲勞了(其實是我在採購周邊時發現了比皮神款更好看的)。
不過綠聯這款卡帶盒做的確實很有設計感,沒有像常見的卡帶盒一樣採用卡通設計,雖然是經典的馬裡奧紅藍配色,但是以浮雕馬賽克形式呈現,並用馬賽克在中間拼出「SWITCH」,整體頗具設計感。內部則和目前流行的設計差不多,軟矽膠襯底,12個卡帶容納量,並支持存放TF卡。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這款卡帶盒採用了磁吸開合,而不是常見的卡扣式,方便且顯得高級了一點。
收納包
當年剛預定皮神限定機時,還特地花了一百多,買了個精靈球收納包來配它,不過用了一段時間就感到華而不實:包體做的太厚佔地方不說,被擠壓時中間拉鏈位置沒有支撐能力,會直接凹進去,防摔性也不佳。
這次本來是抱著湊單試試的心態一起入了綠聯的新款收納包,結果還不錯,價格不到原來的一半,EVA材質的硬殼壓出按鍵與搖杆的空位,讓 Switch 可以更貼合的塞進包包內,也節省了不少空間,所以比常規的收納盒薄上了不少。顏值也沒的說,有比較素的淺粉和淺灰色兩款可選,減震、防水、耐壓,也都是一個不錯的收納包應該做到的。
另外自帶了 10 個收納卡位,實測塞滿後拉拉鏈時有點艱難,畢竟做的太輕薄了——不過真的有人出門要帶上 10 個卡帶嗎?萬一丟掉損失慘重!
便攜屏
一個很難說是實用還是雞肋的東西。如果你碰巧是錘粉,那麼整一個配上 TNT 肯定不虧。但是如果只是為了玩 Switch,建議你還是認真考慮一下。個人是不大喜歡掌機模式,低素質小屏幕玩著實在不爽,出門到處找電視又不太現實。
無論是 Gobigger 還是其它,某寶一千左右即可拿下,價格向來穩定。解析度不佳,不過搭配 Switch 倒算相得益彰。自帶支架,翻轉過來當保護套使用,防止移動時刮擦屏幕,綜合來說在「便攜」這一點上,做的算比較到位了。自帶揚聲器,只要配根線,就是移動的小型娛樂中心了,如果經常出去玩又不想到處找電視接,推薦入手。
藍牙適配器
有時候在外玩 Switch 不方便外放,無聲遊玩體驗又大打折扣,就想戴上耳機遊玩。可是雖然 Switch 自身明明支持藍牙卻不開放,只能連接 3.5mm 有線耳機——誰出門還帶有線耳機呢?還好有藍牙適配器可以解決這個小麻煩。
我這個是方便掌機模式的綠聯藍牙適配器,充滿電可提供8小時續航,支持藍牙 5.0 傳輸,很穩定。使用時直接插在 Switch 的 3.5mm 耳機接口上就可以匹配藍牙耳機,如果同時連接了便攜屏音頻也會自動切換到藍牙耳機上。
不過也有個小遺憾,綠聯的這款藍牙適配器雖然有兩種顏色可選,但是黑色款是基礎款,只有我選的這款紅藍配色才支持 aptX,雖然使用體驗沒什麼可說的,但是和主機的皮卡丘配色實在太不搭了,更適合基礎配色主機。
TWS 耳機
有藍牙適配器當然也要有藍牙耳機。這兩年 TWS 耳機遍地開花,價格也越來越親民。我周圍大部分用 iPhone 的朋友都入了 AirPods,但是我個人對耳機實在沒什麼追求,也不咋聽歌,花上千塊來買個耳機實在沒有必要。而作為綠聯死忠粉知道他們年中的時候推出了第一款TWS耳機,觀望著看評價口碑還不錯,但我不喜歡豆豆式就始終沒入手,第二款終於是長柄式,就入手了。
總的來說這個價位還支持左右耳獨立連接還挺良心,續航大概 5 小時,用來玩 Switch 遊戲時延遲低到基本上感知不到,通話時的降噪效果也不錯。再加上 IPX5 級防水,對於我這個「木耳」來說,日常生活足夠。
外觀上呢,和某些喜歡「借鑑」 AirPods 的 TWS 不大一樣,更偏向商務風,會硬朗一些,有種帶上它我就是酷girl的感覺。耳機盒的磁吸很強,不需要刻意的擺正就可以輕鬆歸位。支持手勢操作,包括切歌、調節音量大小之類的常見操作。
法拉第說要有電,於是就有了電
出門在外,沒電可不行。
氮化鎵
短途出行簡直贊到爆的實用物品,完全不想回憶沒有它之前出門到底要帶多少充電頭。我選的這款是 3C+1A 設計,A 口可以為 Apple Watch、充電寶之類的進行充電。
C1 口支持為便攜屏及 Switch 供電,如果出差我會再帶上我的 MacBook ,供電也足夠了。其它口可以為充電寶、手機什麼的充電。體積和 Switch 原裝充電頭相差無幾、又兼具好幾個口可以為其它設備供電,居家旅行必備物品。
C-C 數據線
數據線有兩根,一根是 C-C,另一根也是 C-C(魯迅:我沒說過)。不過用來連接便攜屏與 Switch 的那根是 USB3.1 協議的,普通的 C-C 線不足以傳輸視頻信號;另一根就是普通 C-C 線(之所以區別開是因為支持 USB3.1 協議的線要貴上好多,我只有這麼一根)。
充電寶
還是要有個充電寶的。畢竟用充電器充,就要被數據線的長度限制自由。以前用共享充電寶的時候就很喜歡將數據線和充電寶一體化的設計,非常省事,不用帶一根長長的線甩來甩去。現在某寶售賣的充電寶也有這種款式了。
綠聯這款一根自帶 Lightning的數據線,支持為 iPhone 快充,實際體驗30分鐘真的能充到 60%,據介紹採用了蘋果同廠電芯 ATL,也經過了蘋果 MFi 認證,雖然相對來說價格不便宜,但充電寶還是應當選一個安全性高的比較放心。
個人物品
剩下就是一些個人物品了,估計大家不會感興趣,簡單講下。
化妝包包括:一把高中用到現在的小木梳;防止隱形眼鏡戴太久不舒服、提前換好新護理液的隱形眼鏡盒;嬌蘭一款莓子味唇油,早年在亞馬遜買禮盒時被搭配的,意外的好用就一直囤貨,味道清新、略帶一點點顏色,很適合不愛塗唇膏的我,不過一直只有少量代購再賣;紀梵希散粉,聲名遠揚就不多說。
另外還有特殊時期必不可少的口罩,出門時會帶上一個獨立包裝的備用;一包紙巾;以及門禁卡。
最後總要來個小總結
以上就是我這個非著名 Switch 玩家出門會帶上的寶貝啦!希望能給同樣熱愛Switch的大家帶來一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