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海外遊子的「孔子像」

2020-12-23 老字號視野

古來為孔子作像者多矣。唐吳道子有《先師孔子行教圖》, 明仇英亦作《孔子聖跡圖》。

先師孔子行教圖

但這兩幅圖,在古代也並非人人都可以見到的。「老實說,中國一般的人民,關於孔子是怎樣的相貌,倒幾乎是毫無所知的。」(魯迅,《在現代中國的孔夫子》,1935)就算是1935年的魯迅,也不過見過三次孔子畫像。

而如今的我們想起孔子來,腦海中倒直接有了畫面。你要麼在歷史課本上見過露著兩顆兔牙,頗為呆萌的《孔子為魯國司寇像》;要麼在《論語選讀》中見過手持朝笏的孔子坐像,而網絡更是提供了鋪天蓋地的圖像。當然最經典的還是他雙手交疊於胸前,作「天揖之勢」,寬衣博帶的模樣。此為東周士人相見之禮,古人畫此揖是為了體現孔夫子士大夫的身份。今天的這尊紫銅孔子像,正是依據吳道子所畫的孔子作揖形象而來。不過轉念一想,面對孔子像的觀者,也得了孔子一揖,是塑像與觀者互敬了。

畫像雖有,但孔子卻在歷史的風塵中變換過多種形象。他時而不得志,「累累若喪家犬」;漢代罷黷百家,獨尊儒術,他又成了「六經正統」;而到了現代他又被打倒過,一代「至聖文宣王」成了「罪惡的孔老二」。如此看來,孔夫子的形象又模糊了起來。

出生於東周春秋魯國的孔子自然沒有照片,早期的畫師恐怕只能依靠文字描述揣測。《史記·孔子世家》道,孔子」生而圩頂,九尺六寸「。圩頂指的是頭顱凹陷,這恐怕不是什麼優點,吳道子為孔子頭上畫上一方包帕,巧妙地避開了這個難題。小像中的孔子亦頭戴包帕幅巾,兩縷冠帶垂下,是長者之風。而九尺六寸約合現代的一米八六,雄赳赳氣昂昂。孔子生於春秋亂世,光是以理服人可鎮不住他周遊列國中可能遇到的歹徒,或許還要靠氣魄物理上制服人。這尊紫銅小像亦是長身而立,腰佩長劍,還有一絲仙俠風範。

有人可能要笑了,仙俠?孔子不是個一本正經地講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迂腐老頭嗎?孔子所謂至聖先師的形象乃是後世粉飾,要想看清他的模樣,或許還得回到那本《論語》上去。打開《論語》就能看到,孔子更為平和乃至於樸素的樣子。他是那個自謙道,「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孔子早年生活艱辛,從微賤小事做起的他像極了普通的打工人。他也曾因為見了一次當時風評不太好的南子夫人,而讓自己的大徒弟子路不高興。面對子路的」不悅「,孔子還得賭咒發誓」予所不者,天厭之!天厭之!」(我沒有做任何不該做的事,否則老天都要討厭我!老天討厭我!)即使是他與門徒們講學,也是眾人侍坐時談笑風生的。古人云,「讀論語如坐春風」,正是因為孔子和他的學生在論語中平易近人的模樣,而這「坐春風」三字,則是來源於下面這段故事: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華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居則曰:『不吾知也!』如或知爾,則何以哉?」

子路率爾而對曰:「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

「求,爾何知?」

對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禮樂,以俟君子。」

「赤,爾何如?」

對曰:「非曰能之,願學焉。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願為小相焉。」

「點,爾何如?」

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對曰:「異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傷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夫子喟然嘆曰:「吾與點也!」 

三子者出,曾晳後。曾晳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為國以禮,其言不讓,是故哂之。唯求則非邦也與?安見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則非邦也與?宗廟會同,非諸侯而何?赤也為之小,孰能為之大?」

譯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陪孔子坐著。

孔子說:「因為我年紀比你們大一點,你們不要因為我年長就不敢說話了。你們平日說:『沒人了解我啊 !』假如有人了解你們,那麼你們打算做些什麼事情呢?」

子路啪地一下就站起來了,很快回答說:「一個擁有千乘兵車的中等國家,夾處在大國之間,加上外國軍隊的侵犯,接著又遇上饑荒;如果讓我治理這個國家,等到三年功夫,就可以使人有保衛國家的勇氣, 而且還懂得合乎禮義的行事準則。」孔子微微一笑。

「冉有,你怎麼樣?」

冉有回答說:「 一個縱橫六七十裡或者五六十裡的國家,如果讓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來。至於禮樂教化,那就得等待君子來推行了。"

「公西華 ,你怎麼樣?」

公西華回答說:「我不敢說能做到什麼,但願意學著做些東西。宗廟祭祀的工作,或者是諸侯會盟及朝見天子的時候 ,我願意穿著禮服,戴著禮帽,做一個小小的司儀。」

「曾皙,你怎麼樣?」

曾皙彈瑟的聲音漸漸稀疏下來,鏗然收撥,放下瑟直起身來 ,回答說: 「我和他們三人為政的才能不一樣。" 孔子說:"那有什麼關係呢 ?也說說你的志向。

回答說:「晚春的時候,春天的衣服已經穿定了,(我和 )五六個成年人帶著六七個孩子,在沂水沐浴之後,在舞雩臺上吹風,唱著歌回家。」

孔子長嘆一聲說 :「我贊同曾皙的想法呀!」

(此段譯文基於百科,有改動)

子路小孔子九歲,曾皙小孔子二十多歲,冉有小孔子二十九歲,而公西華最少,小於孔子四十二歲。這其中暗含了孔子推崇的「禮」,四位徒弟是按年齡排位侍坐的。師徒五人年紀相差很大,但是長者不倚老賣老,少年亦從容對答。而曾皙還於座上鼓瑟。孔夫子的課堂氛圍確實挺好,老師和學生能聊聊閒天不說,上課還有配樂。難怪論語開篇第一就是「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正如這尊小像所刻畫的那樣,夫子慈眉善目,自然也常常面含微笑。

當然更有趣的是孔子對弟子們各言其志的態度。讀過論語便知,子路一向直來直去,他一開口就要讓千乘之國外能戰內有禮。孔子也許覺得他不夠謙虛,只報以微微一笑。而冉有和公西華所言,都是孔子也推崇的事物。為官作宰,推行禮樂,人言儒家入世,也是因為這一點。可是孔子卻沒有對這兩人的回答大加讚揚,他喟然長嘆,感嘆的是曾皙所形容的暮春景象。

衣袂飄飄,歌詠而歸的模樣,看似仙風道骨,如老莊所羨慕的逍遙遊。可這與天地同樂的氣韻,非天下大治不能得。在久經亂世的孔子看來,他風塵僕僕地於各國推行禮樂,希望恢復周禮,終極目標正是為了一個理想中的治世,而他所面對的世界,卻是禮崩樂壞。沂水春風,邈然難覓,如何能令人不嘆。

而景仰這沂水春風的人,也不只當時在座的孔子。千百年來多少人都喜愛論語中的這一段,所愛的正是這一寥寥數語描繪的春日出遊圖。巧的是同樣喜愛於春日曲水流觴的王羲之,也經歷了匈奴破晉,渡江避亂。正因生在亂世,才格外喜愛這一份天朗氣清,惠風和暢。

與晉人偏安一隅,清談度日不同的是, 孔子始終在為他心中的春風奔走。初仕魯國不成則周遊列國以求施展抱負,在衛國被誣陷,在宋國被桓魋追殺,相失於鄭,受困陳蔡,倒像是一片春秋大地,只容得下殺伐爭霸,而容不下孔子的一個盛世之夢。就連子路在旅途中遇到的一個守門人,都對子路說,你的老師,就是那個知其不可而為之的人嗎。

顛沛流離四十年,孔子居然還沒有心灰意冷,他的確是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偏偏要逆著春秋諸國的霸道之中走出一條仁義的小徑,其孤獨可想而知。若不能仗劍立功則提筆立言,教書育人,作《春秋》編古籍。直到晚年,獨子孔鯉先他而去,愛徒顏回也英年早逝,兩番白髮人送黑髮人,連那個「率爾而對」的子路,也死於非命。孔子這位理想主義的現實主義者,終於感嘆,「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而孔子死後的戰國時代,五王僭越七國稱雄,兵刃相接血流漂杵之時,誰還能記得沂水邊的一縷春風呢。

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這也是高中語文課要求背誦的句子。當日只道是尋常。而今年,開年就是一場新冠,當中國過完了一個全民居家的春節之後,歐洲在三月也陸續開始封國,這或許是21世紀,最寂靜的一個春天。而今隆冬之時,全球疫情又再度抬頭,今人所待的春風,又不知何時而至了。

所幸世上還有在為理想奔走的人。孔子真實的形象今人無從知道,不過這一方小像,以紫銅之軀,笑而作揖,聊敬天下,知其不可而為之士。

相關焦點

  • 隔離酒店成海外遊子歸途中轉港灣
    眾多隔離酒店是海外遊子歸國的第一站,不僅僅是集中隔離觀察場所,更是中轉休息的港灣。在隔離酒店裡,工作人員的細心、熱心服務,讓海外遊子感受到回家的溫暖。「家一樣的溫暖!」、「疫情結束將重遊廣州!」「感動」、「感謝」,在廣州找到「家的感覺」……隔離不隔愛,14天醫學隔離觀察期間,這些來自異鄉的同胞,被廣州這座城市和這裡的人們感動著、溫暖著。隔離期結束後,隔離人員紛紛發來感謝信息。
  • 令海外遊子心潮澎湃全國人民共鳴的歌
    朗朗上口的歌詞唱出了全球華人對祖國的深情讚美和無限嚮往,令海外遊子心潮澎湃、熱血沸騰,同時也引起了全國人民的共鳴。朗朗上口的歌詞唱出了全球華人對祖國的深情讚美和無限嚮往,令海外遊子心潮澎湃、熱血沸騰。愛國歌曲很容易流於概念化和喊口號,但黃沾很聰明地運用了「長江長城,黃山黃河」這樣具有象徵性的中華名勝來傳達愛國之情,整首歌是以海外遊子直抒胸臆的語氣切入,把一個壯闊的題材寫得自然而然,從而徵服了聽眾。
  • 美國遊子吟合唱團團長:在海外扶中華文化之「貧」
    美國遊子吟合唱團團長:在海外扶中華文化之「貧」 2014-08-05 19:04:51美國遊子吟合唱團團長張寧遠近日在京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表示,海外華僑華人應為弘揚中華文化做點實事。  幾天前,遊子吟合唱團來到北京參加第12屆中國國際合唱節,演繹大型原創清唱劇音樂會。清唱劇《大風歌》、《禹王治水》震撼了現場觀眾。  這精彩而短暫的兩個小時演出,卻意味著合唱團成員在臺下付出的無數個小時的努力。其背後艱辛,沒有人比張寧遠更為了解。
  • 廣東開平:不只是碉樓旅遊勝地,還是海外遊子的家
    建基地,留住遊子鄉情 對許多人來說,開平不僅是旅遊勝地,更是「家」。 一度對自己的身份感到迷茫的加拿大華裔方凱蒂,說著一口流利的英文,「我到底是加拿大人,還是中國人?」 關於自己的血脈,她只能從姓氏中感受;關於家鄉的樣子,她只能從父輩口中聽說。
  • 直播回放|「情系遊子心 防疫共此時」 浙江關愛海外僑胞和留學生等...
    直播回放|「情系遊子心 防疫共此時」 浙江關愛海外僑胞和留學生等科學防疫專家直播活動(第十二場) 2020-12-15 22: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荷蘭格羅寧根孔子學院率先推出普通話標準化測試 為海外中文學習者...
    2017年第二屆普通話水平測試現場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鄭治):荷蘭格羅寧根孔子學院普通話培訓測試中心是中國教育部語言文字研究所在海外成立的首家普通話培訓測試機構,運營近三年來,它為荷蘭的中文學習者們樹立了一個更高的語言標杆,促進了中文教學在該國的普及推廣
  • 孔子的兩個弟子:最不像孔子學生的子路與最像孔子學生的顏回
    孔子為萬世師表,座下七十二賢中,子路是年紀最大的,而且在這些弟子中最像孔子的是顏回,而最不像孔子的就是子路。子路在論語中也是出現次數最多,經常跟隨孔子周遊列國,所以這師徒之間也最有故事。子路這個人在沒成為孔子之前,按現在的話說有點像是混混加二次元人類,你看司馬遷怎麼寫他的:子路這個人性子很是粗曠,直率,好行俠仗義,頭帶雄雞冠一樣的帽子,佩帶著豬皮著公豬裝飾的寶劍,見到孔子時很是無禮,於是孔子就稍弱以禮樂套路他,沒想到子路後面就穿著儒服來拜師了。
  • 四川已在海外建設12所孔子學院9所孔子課堂
    本次大會以「改革創新促發展,攜手同心創未來」為主題,來自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大學校長、孔子學院代表近1500人參加大會。舉辦2個專題論壇,8場中外校長論壇和20個工作坊,圍繞「孔子學院辦學模式和管理機制創新」「漢語+與孔子學院特色化發展」「孔子學院數位化建設」「培育多元化合作夥伴關係」等議題溝通交流。
  • 《遊子吟》前言
    各位親愛的讀者:       從本周開始將陸續為大家推送裡程博士的《遊子吟》全書,歡迎大家品讀。
  • 像孔子一樣真真實實活過!
    提起孔子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從小學開始就開始學習到孔子的一些語錄,但是從來沒有真正去了解孔子,如果我沒有來到山東,可能我不會了解到孔子文化,即使在學校了解但是都不深刻,在貴大對面就有孔子學堂,在花溪這些年我也沒有去參觀過,現在回想起來有些對自己的悲哀,也是那時候的自己很浮躁,自己對人生意義的感悟也不一樣
  • 海外孔子學院紛紛關停,原因何在又意欲何為?
    近日一些歐美國家紛紛關閉孔子學院,原因為何?關於歐美國家關掉自己國家的孔子學院,他們的理由幾乎如出一轍。譬如:孔子學院不再是文化的象徵,他們對本國的國家安全產生威脅;對參與學習的學生進行洗腦;是中國所在國家的情報收集所等。看到這些理由,筆者認為著實有些無言以對。
  • 《沒有夢想何必西港》MV上線,歌手海鑫唱出海外遊子在西港的不易
    MV截圖MV通過在西港打拼的三兄弟不同的生活態度:老大花錢酒地、大肆揮霍且賭博成癮,老二、三和大部分漂泊在西港的中國人一樣每天都辛勤勞作,讓無數在海外的遊子尤其是在西港的那些普通而又平凡的奮鬥者,從三兄弟身上看到自己的身影,不經意間喚起了西港遊子那些遙遠而又熟悉的記憶。
  • 最能讓海外遊子思鄉的美食料理:中式蔥花麵包
    最能讓海外遊子思鄉的美食料理:中式蔥花麵包說到麵包,就不得不提到我們家老公阿姨做的蔥花麵包不是一個一個的,而是一團團的黏在一起,像個小花圈似的。松鬆軟軟的組織,入口後是微甜奶味和蔥花的鹹香。所以在離家近10年後,有機會自己做蔥花麵包時,我也想做成這樣一團團圍成小花圈的蔥花麵包!
  • 2018天津師範大學海外孔子學院專職教師招聘5人公告
    天津師範大學自2005年承辦國內首批、非洲第一所孔子學院肯亞奈洛比大學孔子學院以來,又先後建立泰國曼松德·昭帕亞皇家師範大學孔子學院、泰國海上絲路孔子學院和英國赫爾大學孔子學院,在孔子學院建設和漢語國際教育與推廣工作方面取得較好成績。
  • 唱孔子公益講座:人大代表講「廣州立孔子像」
    廣東省人大代表劉小峰先生演講「關於在海心沙立孔子像」建議 人大代表講「廣州立孔子像」 推動廣東文化建設 在今年的廣東「兩會」期間,千江企業董事長劉小峰等9>位廣東省人大代表提出「在海心沙立孔子像的建議」一石激起千層浪,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和爭議。
  • 《孔子像》落戶南大仙林校區
    洪銀興書記、張大良司長、施建軍教授、吳為山教授共同為孔子像揭幕。5月20日,孔子像落成儀式在南大仙林校區圖書館西側隆重舉行。這是南京大學110周年校慶的重點文化建設工程。文化大師饒宗頤以金文而內蘊隸意的書體題就「孔子」二字。開幕式上,吳為山教授在發言中對他的創作作出了深動真切的闡述:「南大校歌中有:『千聖會歸兮,集成於孔。』我們知道,孔子之前的文化由孔子總結,孔子之後的文化從孔子開始。南京大學的老校長匡亞明先生在思想家研究中心,出版的第一本就是《孔子》。今天孔子像的落成是一個110歲的老人向一位2670歲的文化巨人表示敬意。
  • 美國孟菲斯大學孔子學院成立十周年慶典開幕
    美國孟菲斯大學孔子學院成立十周年慶典開幕
  • 烏克蘭首尊孔子像落戶基輔國立語言大學孔子學院
    烏克蘭首尊孔子雕像揭幕儀式29日在基輔國立語言大學孔子學院舉行。人民網基輔9月30日電(記者譚武軍)烏克蘭首尊孔子雕像揭幕儀式29日在基輔國立語言大學孔子學院舉行。中國駐烏克蘭大使杜偉、烏青年體育部副部長莫夫強、教科部副部長格列巴、前文化部長利霍沃伊及基輔國立語言大學孔子學院師生共100餘人參加活動。基輔國立語言大學校長瓦西科首先宣讀烏克蘭前總統克拉夫丘克致揭幕儀式的賀信。隨後,杜偉與各主賓一起為孔子雕像揭幕,孔子學院院長史亞軍帶領孔院師生向孔子雕像行尊師禮。
  • 紀念孔子誕辰:孔子像在山東德州桃園小學落成揭幕!
    2017年年9月28日是孔子誕辰2568年紀念日,在這一天為孔子像舉行落成揭幕儀式別有意義。秋高氣爽,萬裡無雲,伴隨著悠揚典雅古樸漢時禮樂,上午九時揭幕儀式正式開始。在一陣陣熱烈的掌聲中,應邀領導嘉賓鄭重走到孔子像前,親手為至聖先師孔子像揭幕。在偉大的聖人面前,不禁油然而生一種敬意!💓🙏🙏🙏
  • 疫情難阻思鄉情 遊子中秋「雲」團聚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團聚是這個節日不變的主題,而對於那些逐夢世界的海外遊子,因種種原因不能與家人團聚,「團圓節」便成為了「思鄉節」。擔任中國鐵建莫斯科地鐵第三換乘環線東段大直徑盾構項目經理高宇田告訴記者,「有了孩子以後,處於上有老下有小的年齡,才更能體會中秋的意義,更加重視從古至今延續下來的團圓的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