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蟲》太震撼:窮人活得像蟑螂不可怕,可怕的是窮得毫無尊嚴

2020-12-20 小雞娛樂報

前不久,獲得金棕櫚大獎的電影《寄生蟲》刷爆網絡,引發大家對的探討,故事的主題很明確:將窮人暗喻為寄生蟲,如蟑螂一樣寄生在別人家中,靠殘羹剩飯小心翼翼活著。

整個電影情節大概是這樣的:

住在地下室的一家四口,爸爸基澤媽媽忠淑都沒有工作,哥哥基宇妹妹基婷也都沒有上學,生活過得異常艱辛。

一次偶然的機會,哥哥基宇靠著偽造的大學文憑,進入到一個富豪家去做家庭老師。一場大型詐騙連環案就從這裡展開了,由於薪資豐厚,哥哥基宇就想法設法把妹妹基婷也弄進了富豪家裡,為富豪的小兒子上課。

嘗到甜頭的兄妹兩一合計,通過陷害、欺瞞等手段,使得父親基澤成為富人的司機,母親忠淑成為富人家的金牌保姆。

就這樣,一家四口通過非「常規」手段成功打入富豪家,貪婪地享受著不屬於他們的「財富」。

然而,矛盾就在富人和窮人的日常相處中達到高峰,窮人與窮人之間相互掙食、內鬥,窮人與富人之間相互不理解、嫌隙,最終導致相互殘殺的悲劇。

很多網評給這部劇貼上了「貧富差距」「同理心」「窮人的原罪」等標籤,這確實也是影片所要表達的主題,然而,在我眼中,藏在這些表面現象背後的真相更加殘酷。

它發人深省:窮的本質到底來源於什麼?

你之所以窮,不是因為富人太富,而是明知貧窮任由自己陷入貧窮的陷阱!在惡性思維的循環之下,貧窮成為你無法擺脫的桎梏!

想要真正擺脫貧窮,你需要有三個基本認知。

第一個認知便是正視自己的貧窮!

打破階層的唯一途徑

這個世界上,貧窮其實並不可怕,最可怕的是不敢直面貧窮

貧窮是一個全世界都面臨的嚴峻現狀,韓國曾流行過一個叫做「2030代湯匙階級論」的社會熱詞,20到30歲之間的年輕人,根據父母的經濟狀況被分成了四個階層:

出生在資產20億韓元(註:約合人民幣1169萬元)或家庭年收入2億韓元以上的家庭為「金湯匙」

資產10億韓元或家庭年收入1億韓元以上的為「銀湯匙」

資產5億韓元或家庭年收入5500萬韓元以上的為「銅湯匙」

資產不足5000萬韓元或家庭年收入不足2000萬韓元的則為「土湯匙」

所有這些都指向了韓國社會背後一個很嚴重的問題:階級固化越來越成為常態。

如何擺脫階層固化的束縛呢?這個問題如果放在八九十年代,大家肯定異口同聲的說是教育,我們的父母輩非常堅信:知識改變命運!

然而到了現在,很多人不確定教育是否會改變命運,甚至有自媒體宣傳所謂的讀書無用論

其實,教育仍然是改變階層固化的最佳途徑,人們之所以會有異見,是因為大家對教育的定義太過於狹窄

教育≠一紙證書≠通過考試≠上學。教育是一個終身踐行的事業,最近正在熱播的電視劇《小歡喜》就將目光聚焦在教育上,顯然很多人依然認為教育就是上學,殊不知,在當代,教育已經從9年義務教育延伸到終身學習。

雅虎上曾有一位網友給出一個精彩的回答:

我認識的朋友當中就有幾位沒怎麼接受過正規的學習(其中一位只上到二年級就沒繼續了),但他們依然學識淵博、富有藝術細胞,這麼優秀的人是別人眼中缺乏所謂「教育」的一類人。

那個只上到二年級的朋友經營著自己的林業公司,他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他的妻子和4歲的孩子,他是人人眼中的成功模範。

一個沒有接受過「教育」的男人,走到今天這一步是因為他抓住了機會並充分投入進去。他是一個自學型的人才,靠自己獲得了社會上的名譽。

自學也是教育,一個人不斷接受、學習新知識,用來適應社會的變化和發展,這種與時俱進的思維就是教育,也是擺脫貧窮的最佳途徑。

《貧窮的本質》一書中給出了一個人之所以貧窮的原因,就是缺乏教育

試想一下,如果一個家庭極其貧困,父母為了生存只能出賣勞動力,無暇顧及孩子的教育,也不會給孩子傳遞任何財富思維,甚至支持孩子輟學來幫助自己打工賺錢,那他的孩子也註定將貧困一生,子孫後輩都將陷入貧窮的陷阱。

因此,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想要從貧窮的怪圈裡跳出來,必須從改變教育思維開始。

當你開始嘗試改變自己的時候,你需要改變自己的第二個認知:不要被情緒裹挾,更不能成為情緒的奴隸!

不做情緒上的窮人

有一種窮人叫「情緒上的窮人」。一個人窮著窮著就會變成衝動的傻子!

物質上的匱乏不可怕,可怕的是窮人心態,被情緒控制的人不但一事無成,還會抹殺掉人生種種可能,錯失成功的機遇。

有一個大V曾分享過一個小故事:

公司有兩個實習生小菲和小樂,都是高校畢業,成績優異,進入公司實習期間,兩人也都非常積極努力,工作完成效率極高。

然而,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同事們就發現兩人的差距到底在哪了。

原來有一次開會,小菲準備的材料忘記帶過來了,領導就順口提醒了一句:下次注意!本來是可以承認個錯誤,回頭去拿來就可以了,但小菲卻表現得很委屈,哭著從大會上跑開了。

之後,小菲因為情緒的問題多次耽誤工作,甚至無故曠工,每次問她的時候,其實都是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要麼就是跟男朋友吵架了,要麼就是公交車遲到了,連下雨天都會引起她的惆悵。

就這樣,3個月後,公司毫不猶豫辭退了小菲,5年後,小菲和小樂再見面的時候,發現小菲已經跳了五六次槽,仍然是公司小職員,拿著五六千的月薪,不溫不火。而小樂已經在原公司做到了總經理的崗位,薪資翻了四五倍。

其實,每個人都生活在原始情緒衝動之中,關鍵就在於有人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有人卻無法掌控,最終淪為情緒的奴隸,不僅生活不如意,物質上也很難獲得成功。

每個人都需要給自己的情緒上一把鎖,設定一個安全的底線,衝動的時候及時制止自己,以免釀成大禍。

這也是一個人擺脫貧窮路上最關鍵的一把鎖,只有思維跟上物質水平,你也算真正的富有。

當情緒和思維都在線的時候,你需要調整自己對金錢的認知:保持複利思維,杜絕賺快錢!

賺快錢,是最可怕的窮人思維!

有些人在擺脫貧窮的路上還會犯一個錯誤:一夜暴富的思想

當一個人窮的太久了,很容易被一點點甜頭衝昏頭腦,剛畢業的大學生還沒走出校門就想月入5萬,剛創業的小青年還沒開展就想成為億萬富翁……

這原本就是一個物慾橫流的時代,賺快錢成為很多人收割韭菜的手段,也正是這種窮人思維,才使得詐騙、傳銷更有市場。

殊不知真正成功的人士,都是一點點打下「江山」:

世界首富巴菲特,他99%的財富,都是在50歲之後獲得的。在50歲之前,他一直在進行著財富的積累,股票不斷累計,最終實現了質的飛躍。

只有經過時間的沉澱和檢驗才能獲得質的蛻變,追求財富穩定增長才是當前最高效、最長久的賺錢方式。

為了不讓自己的努力成為笑柄,為了徹底改變子孫後代的命運,一定要採取正確的財富獲取途徑:正視貧窮→保持善良→戰勝貧窮。

相關焦點

  • 男孩背「麻袋書包」上學被嘲,窮不可怕,可怕的是窮人思維
    說不重視可能也不全對,畢竟這個麻袋書包也是經過加工的,可能家庭真的沒有多餘的錢幫孩子購置學習用品。在這裡我們想說的是,窮不可怕,可怕的是會在孩子成長中養成&34;。一、窮不可怕,可怕的是&34;窮和窮人的思維,是兩種不同的概念,但卻影響人的一生,這些都與父母的教育,家庭環境有關。
  • 窮不可怕,可怕的是你的「窮人思維」,當心毀了孩子前程
    並不是所有人都家庭家財萬貫,也並不是所有人在養孩子時都會富養我們大多數的人家都是平常人家,孩子工作完之後上課完之後都會要求孩子幫自己洗碗洗衣服,其實這都是非常正常的,而今天我們要跟大家討論的就是什麼叫做窮人思維,其實窮不可怕,我們可以發現有一些人家雖然窮,但是他們家卻出現了很多清華或者北大的才子,所以窮並不是根本,根本的是窮人思維,這些窮人並不一定代表他們不懂得教育,而相反那些有錢人也不一定就沒有窮人思維
  • 有人說:人窮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心窮」,不無道理
    可以說,不同的性格和不同的人生態度,決定著人窮與富的等級。有人就說:其實人窮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心窮才無可救藥。聽起來不無道理。★窮而有志不可怕在現代,窮人只要肯幹活,哪怕只是苦力活,也多少能掙個溫飽。不過,朱元璋當了皇帝之後,仍然不改他「農民」的格局。他一生重農輕商,就是因為從小挨餓而留下的「後遺症」。★窮而無志才可怕相比之朱元璋的大志向,還有一種人是因為「無志」而窮。前面說過,在現代社會中,其實是餓不死人的,只要你肯幹,願意幹,就總有活下去的路子。
  • 從電影《寄生蟲》看看韓國窮人,真實到呼吸都難受的韓國底層社會
    美國總統的用意我們暫且不論,就拿《寄生蟲》來說,這部電影其實就是反應了,社會階層固化了以後,窮人與富人之間不可逾越的分界線。這是當今全世界發達國家的通病,只不過韓國把它放得更大罷了。電影《寄生蟲》裡,富人們在豪宅裡夜夜笙歌,窮人們在漏水的地下室裡熬著艱苦的夜晚快點過去。當一個人標籤化的時候,富人人們就是「冷漠,偽善,變態」,而窮人就是「小氣,精明,不思進取」城市版的弱肉強食,褪去了我們文明的外衣,揭開了隱藏在人類內心深處的動物本能。
  • 圖文解析《寄生蟲》:宿主、蟑螂和蛔蟲(下)
    他們出生於寄生,他們熱衷於寄生,他們早已無法像人一樣生活在陽光底下。他們就是忠淑口中的蟑螂,對,忠淑以直白的方式告訴觀眾,他們是蟑螂,這就是網上很多網友吐槽的,太淺顯了,一點讓人想像的空間都沒有,角色直接就告訴觀眾,他們在演蟑螂。
  • 育兒視角分析《窮爸爸,富爸爸》:「窮人思維」比貧窮更加可怕
    最近看的一本書名叫《窮爸爸富爸爸》。這本書主要通過對比兩種不同的思維方式及其最後的結果來向人們解釋了跳出"打工者"的思維,懂得用金錢為工作,懂得理財投資的重要性,讓人們意識到一個道理:窮人思維比貧窮更加可怕。
  • 清華五分之一新生來自農貧地區:窮不可怕,可怕的是窮到骨子裡
    像是有一個新生孫川,他在高考結束之後就在家鄉的一處工地上打工,賺取自己的大學學費。雖然家裡比較窮,但他始終沒有放棄&34;的機會。因為年紀太小,所以輟學後的她找不到適合的工作,最終16歲就嫁人了。而孩子在這種窮人思維影響下,所以對於學習的欲望越來越弱。
  • 富在深山有遠親,窮在鬧市無人問。窮有多可怕!
    文/天涯其實窮並不可怕,怕的是你窮的同時變得懶惰。都說勤勞致富,只有勤勞了才能遠離貧窮。沒有誰從娘肚子裡一生下來就是個富翁,放眼當今社會,哪個有錢人的財富不是靠自己雙手打拼來的,如果不想窮,那就努力改變現狀,命運從來都是公平的,沒有對誰好一點也沒有對誰差一點,能改變的只有自己。在這現實的社會窮人說句話都沒人在乎,哪怕你喊破喉嚨,都比不上富人的一個眼色。表面上別人答應你的事,一轉身就拋到九霄雲外。
  • 北初說創業:人窮不可怕,怕的是有屌絲思維,不改變會窮一輩子
    【北初說創業】很多做自媒體的朋友都應該知道,不管你是寫文章也好,發視頻也好,你的作品一旦火了之後,下面會有各種各樣的評論,評論有的說得很難聽,比如什麼傻叉,你這麼厲害你還來分享,你這麼成功,你這麼有錢,你還有時間來發抖音。有的時候,看到這些東西心裡想笑,抖音平臺流量這麼大,我不發才有病,像這類評論,通常大家都稱為噴子,鍵盤俠,也可以說是屌絲。
  • 為什麼說可怕的不是嫁給一個窮人,而是嫁給讓你窮一輩子的人?
    也許很多人都聽說過這樣一句話:可怕的不是嫁給一個窮人,可怕的是嫁給讓你窮一輩子的人。剛開始聽到這個言論的時候,我深表贊同,但是仔細一想,好像說的也沒玩不是這個道理。好看的、上檔次的東西每個女人都喜歡,可要是家庭條件真的不允許,女人也不會執意要你買,但萬一你從頭到尾都沒有表示過你想給她買的意思又是另外一回事了。那種一窮二白的窮小子,為什麼很多女人都心甘情願的做他的妻子?第一是那個男人對自己好,第二是男人本身也有上進心,所以現在苦一陣子並不代表將來會苦一輩子。
  • 《寄生蟲》:什麼臭,其實不是衣服的臭,而是尊嚴腐爛後散發的臭
    小夥伴們,今天我們來聊一聊今年坎城金棕櫚影片奉俊昊的《寄生蟲》。電影中多次提到「氣味」。第一次是由多頌提到金家一家人身上都有同樣的味道,導演向我們揭示了一個新的標誌,一個就算外表變得光鮮亮麗,也掩蓋不了的標緻——氣味。
  • 很走心的句子,男人沒錢不可怕,最可怕的是窮還能裝
    男人沒錢不可怕,最可怕的是窮還能裝二 * 你所擁有的,時間都會給你。但那些本就不屬於你的東西,即使傾盡全力去爭得,也終歸是徒勞無功,時間也決不能給予你半點施捨。三 * 不是你的,就不必挽留;讓你不舒服的,就不要再湊合。若人走情涼,就守心自暖;若散聚難免,便獨享浮世清歡。從前不回頭,往後不將就。這,才是你應該過的人生。
  • 人可以窮,但不能窮的沒有骨氣和志氣
    人窮不可怕,可怕的是志窮。有句話就叫做:人窮志不窮。不要羨慕別人的富貴,也不要哀嘆自己的窮,貧窮不可怕,可怕的是志窮。人再窮,也得有志氣,只要骨頭硬,志氣高,人前不自卑、不卑微,做人、做事,自然會受到別人的尊重。人可以沒有錢,但不能沒有尊嚴,人窮,不能志短,沒錢,不要高攀。當你足夠強時,別人自然會高看你。
  • 人窮不可怕,怕的是習慣了窮!跟著這樣做,你也可以走出貧窮陷阱
    二、造成窮的5大原因貧窮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以為命中注定貧窮或一定老死於貧窮的思想。——富蘭克林那為什麼窮人越來越窮呢?這本書給我們總結了5個窮人身上的「病灶」:1.信息面窄,常常導致錯誤信息固化。
  • 孩子背「自製書包」報到引爭議,窮不可怕,可怕的是窮到骨子裡
    網友們看了之後也是很心疼,紛紛表示:&34;&34;孩子背&34;報到引爭議,窮不可怕,可怕的是窮到骨子裡。我們可以發現,小男孩原本是應該和同學排在一起,但是他卻默默遠離了隊伍,和同學隔了一段距離,看得出來他是極度不自信的。
  • 《寄生蟲》:有人住高樓,有人在陰溝,在破裂的關係中,如何共生
    奉俊昊的這部電影就好比一篇千萬爆文,看了三遍的我內心十分震撼,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貧富差距真的是富人和窮人不能共生的原因嗎?我看不是,真正的原因是窮人的過分貪婪讓他們失去一切,最終走向悲劇。如何尋求貧富兩者之間的共生關係,是我們需要認真思考的。
  • 心理學:貧窮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被這三種窮人思維控制
    心理學發現,生活中貧窮並不可怕,但是真正可怕是因為貧窮,你的思維受到局限,變得越發的貧窮,它才是你痛苦的根源,也是阻礙你變得富有的關鍵。 現在和大家細數下窮人思維與富人思維的三個顯著區別:心理學:思維習慣1、愛湊熱鬧,八卦VS放在自我成長上窮人思維習慣愛湊熱鬧,八卦。
  • 「離我遠點,你身上有地鐵的味道」:比貧窮更可怕的是沒了體面
    樸家忽然回來,金家父子像蟑螂一樣倉皇逃回了地下室。一場暴雨下來,樸家安然無恙,覺得」 下雨讓空氣清新,城市乾淨」,而對金家來說卻是滅頂之災,洪水淹沒了地下室,一家人無家可歸。但其實,樸家始終是嫌棄窮人的。他們也是從底層階級晉升起來的,「好久沒有坐過地鐵」,卻嫌棄金家一家人身上的地鐵味。面對金家女兒的生死,他們冷漠至極,捂住鼻子讓金家人開車送自己的孩子去醫院。最終,因為樸家對「窮味兒」的嫌棄,讓金家爸爸拿起了刀,刺入了樸社長的心臟。
  • 農村俗語老話「窮得乾淨,餓得漂亮」是啥意思?令人深思
    那麼,農村俗語老話「窮得乾淨,餓得漂亮」是啥意思?確實令人深思,話雖糙了些理卻不糙,其實很重要。所謂「窮得乾淨」是說,人不管如何貧窮,衣服都要穿得乾乾淨淨、整整齊齊的,哪怕是過去的那種補丁摞補了的衣服,也應該如此,至少要把衣服洗乾淨,縫補整齊一些再穿。
  • 《寄生蟲》:太愛埋「彩蛋」,有害
    片中對富人一家的塑造比較刻板扁平,男主人麻木,女主人單純,大女兒正常,幼子倒是四人中形象最立體的一個,全片出場不多,但由他人之口立起一個自私、膽小又古怪的小童形象。《寄生蟲》劇照鏡像另一邊的窮人一家呢?他們是影片的主角,是選擇很少所以必須努力爭取,不惜把擋路者統統一腳踢走的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