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銀河補習班》的片長達到了147分鐘,簡直是「豪舉」——要知道上一部《復仇者聯盟3:無限戰爭》,瘋狂「挖坑」後的片長也不過149分鐘而已。對於一部不依賴大的特效,也沒有什麼大的場面戲的家庭情節劇電影而言,這樣的片長,很難不讓人擔心影片會淪為瘋狂注水的插科打諢段子集錦電影。
然而看完之後筆者發現多慮了:這哪裡是一部集錦電影,這分明是一部百科全書電影。147分鐘對影片來講完全是高度壓縮後的屈就,影片的終極目標應該是成為車站書店裡的《知音》合訂本——畢竟那句話怎麼說的?沒有什麼是一碗雞湯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來兩碗。《銀河補習班》是鄧超和俞白眉熬的一大鍋雞湯,只是佐料放得太多,都喝不出雞湯的本味了。
《銀河補習班》海報
鄧超近幾年影視作品減產得厲害,一度給人要專心轉型做綜藝咖的印象。在節目裡喊「伐木累」喊多了,觀眾難免不將其形象「固化」。2018年的大銀幕作品《影》,拍攝期間大吃苦頭,也還是有觀眾看了要出戲。《銀河補習班》找回老搭檔俞白眉,家庭題材拍起來輕鬆愉悅,角色形象又與綜藝人設接近,省力更討好。2017年鄧超與韓寒合作《乘風破浪》,不只是掙一份片酬,更成功取經不少。
《銀河補習班》走懷舊金曲加情感雞湯路線。電影鼓吹的「快樂教育」,是對教育科學性和系統性一無所知或者一知半解的普通民眾最本能和樸素的願望,聽上去有道理,其實似是而非。電影根本不敢、也沒有能力深入討論教育問題。影片的本質,是中小學生版的《乘風破浪》。
《銀河補習班》劇照
電影刻意「做舊」,但年代感全靠時代金曲、標誌性事件,以及柔光濾鏡營造。亞運會、97亞洲金融危機、98大水、2003年張國榮去世,所有可以喚起觀眾情懷的事件,一件都捨不得落下。影片情節集「知音體」的大成,《知音》雜誌上最能煽動讀者情緒的戲劇元素,應有盡有,至於細節上是否真實,編劇想必認為沒人關心,也沒人在意。
鄧超飾演的馬皓文,為單位「背鍋」,入獄後和妻子離婚,妻子一定要嫁一個最俗不可耐的生意人——影片竭力讓演員演得「喜感」,又讓角色對繼子馬飛關愛有加,是既要迎合觀眾內心的「嫌貧愛富」,又要降低道德感上的不安。馬皓文為馬飛的教育問題與校長爭執,竟意外收穫兒子班主任、年輕貌美女教師的芳心暗許,同樣是迎合觀眾的「傑克蘇」情結。至於包工頭對馬皓文的前倨後恭,兩副嘴臉都窮形盡相,則是短視頻軟體上最愛表演的「今天你對我愛答不理,明天我讓你高攀不起」橋段。
《銀河補習班》劇照,任素汐在影片裡完全大材小
用馬皓文為包工頭解決工廠煙囪爆破問題,短短兩分鐘就能賺到800元,卻為了替兒子買電腦,去地下黑市賣血——這類「父愛無疆」的催淚故事,在1990年代的地攤文學裡風行一時,居然還能在2019年的電影裡「情景再現」,讓人愕然。馬皓文意外發現當年「背鍋」事件的幕後黑手,全靠機緣巧合,在小麵館裡吃麵時「旁聽」到包間裡兩人的爭執——看不出這裝修寒磣的小麵館,居然這般深藏不露,「面」好不怕巷子深。電影裡中學教導主任的兒子,以省狀元的身份考上北京大學,卻因為一次考試不及格而大受刺激成為瘋子,這劇情幸災樂禍,還是抱持著當年「北大學子賣豬肉」新聞的成見。
《銀河補習班》劇照,李建義飾演的閆主任,是個標籤化的「反派」
電影文不對題,真正關於教育的情節少之又少,更反映出主創團隊對教育教學規律和科學性的一無所知。應試教育並非毫無可取,素質教育也不是一味的放縱玩耍。影片中的馬飛,從年級倒數第一,短短數月躍居年級前十,電影連個走過場的奮筆疾書又或者挑燈夜戰的鏡頭都沒有,這個教育奇蹟不是單靠以鼓勵為主的親子教育可以做到的,完全是編劇在展現「神跡」,黃岡中學看了會沉默,衡水中學看了會流淚。至於成年馬飛的太空歷險故事,除了與電影標題裡的「銀河」可以關聯起來,在情節上全無必要。水能載舟,也能煮粥。愛能發電,還能上天。《銀河補習班》的懸浮劇情,還真是只堪天上有,豈可在人間。
教育問題是社會關注度極高的民生問題之一。然而教育問題看上去討論門檻極低,誰都能說上幾句話,發表上幾點意見,其實專業性要求頗高。即使是多年寒窗苦讀的教育學博士,也不敢對教育制度輕易下結論。《銀河補習班》的初衷或許是好的,但只懂得幾個教育學術語的皮毛,就想當然地熬雞湯,未免要誤人子弟。觀眾把電影當做滿足「白日夢」的「知音體」虛構創作看看還行,真拿來教育子女,那就走入歧途了。須知世上沒有一蹴而就,付出和回報大體總還是成正比。演員錘鍊演技,運動員提升競技水準,唱跳歌手苦練唱功舞步,靠天賦,靠興趣和熱愛,更靠勤學苦練。中小學教育乃至高等教育同樣如此,學習方法當然有技巧,但並不存在不勞而獲的捷徑。「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話雖老,理卻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