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主要地震帶及歷史震中分布圖(組圖)

2020-12-25 中國日報網

  圖為中國主要地震帶示意圖 (圖片來源:《中國國家地理》雜誌2008年第6期)

  中國以佔世界7%的國土承受了全球33%的大陸強震,是大陸強震最多的國家

  「中國是世界上地震災害最嚴重的國家。」如果這句話不是出自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的韓竹君研究員之口,我會覺得這是個天大的謊言。

  「不是日本嗎?」我脫口而出。

  「當然,更準確的說法是:中國和日本一樣,都是世界上地震災害最嚴重的國家。」

  他給出了這樣一組數據:20世紀以來,中國共發生6級以上地震近800次,遍布除貴州、浙江兩省和香港特別行政區以外所有的省、自治區、直轄市,死於地震的人數達55萬之多,佔同期全球地震死亡人數的53%。中國人常為「我們用佔世界7%的土地,養活了佔世界22%的人口」而自豪,卻很少有人知道中國這7%的國土上也承受了全球33%的大陸強震,是世界上大陸強震最多的國家。中國人抗震意識的薄弱,是我國和日本最大的區別。

  以地質學家的專業眼光來看,這卻是毫不意外:地震是與一定的地震構造相聯繫的。在中國,太平洋板塊、印度板塊、菲律賓海板塊與歐亞板塊相互作用,再加上歐亞板塊深部地球動力作用的影響,巨大的晚第四紀活動斷裂十分發育,而這些斷裂又正是大地震的溫床。有歷史記載以來,中國大陸的幾乎所有的8級和80-90%的7級以上的強震都發生在這些斷裂的邊上。

  西部地震頻度高,東部地震影響大

  「都說中國發生地震多,可是我們為什麼沒有覺察呢?」我向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鄧乃恭研究員提出了這個問題。他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反問:「汶川大地震以前,我國近年的大地震是哪次?」「1976年唐山大地震,7.8級。」我仔細想了想才回答。

  「不對,其實在2001年就有一場8.1級的地震——東崑崙地震。因為發生在荒無人煙的青藏高原,所以並不被大眾所知了,中國西部的很多地震都是這樣。」鄧乃恭的手指在《中國地震帶分布圖》上自北向南沿賀蘭山、六盤山、秦嶺、大涼山一線划過:「這是南北地震帶,它把我國分成了東西兩部分,西部地區的地震在頻度和烈度上都遠遠高於東部地區。地震『偏愛』西部,往往西部發生5、6場地震,東部才發生1場地震。原因就是我國的『鄰居』印度板塊太『熱情』,不斷北移,把西部地區擠得太厲害了。」 (劉晶晶/文 選自《中國國家地理》2008年第6期)

相關焦點

  • 讀中國主要地震帶分布圖,尋找我國地震災害風險較低的地區
    地質地貌災害是指在地球的發展演化過程中,由各種地質作用形成的災害性地質事件,主要包括地震、火山噴發、滑坡和泥石流。其中地震災害是地質地貌災害的主要類型之一,地震是由於地殼內部快速釋放能量而形成的震動,從而產生縱波和橫波兩種地震波的現象。
  • 快來看,中國地震帶分布圖出爐 你在的城市安全嗎
    中國地震帶分布圖 中國地處世界上兩個最大地震集中發生地帶——環太平洋地震帶與歐亞地震帶之間,受太平洋板塊、印度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的擠壓,地震斷裂帶十分發育。在我國發生的地震又多又強,其絕大多數又是發生在大陸的淺源地震 ,震源深度大都在20公裡以內。
  • 山東威海乳山市發生3.1級地震 地震帶分布圖詳解
    震中附近鄉鎮有小觀鎮、南黃鎮、澤庫鎮等。 中國地震帶分布圖詳解 中國地震主要分布在五個區域:臺灣地區、西南地區、西北地區、華北地區、東南沿海地區和23條地震帶上。 "華北地震區"。1739年寧夏銀川8.0級地震就發生在這個帶上。本地震帶內,歷史地震記載始於公元849年,由於歷史記載缺失較多,據已有資料,本帶共記載4.7級以上地震40次左右。其中6-6.9級地震9次;8級地震1次。"青藏高原地震區"。包括興都庫什山、西崑侖山、阿爾金山、祁連山、賀蘭山-六盤山、龍門山、喜馬拉雅山及橫斷山脈東翼諸山系所圍成的廣大高原地域。
  • 看看你的城市是否在地震帶 中國地震帶分布圖
    看看你的城市是否在地震帶 中國地震帶分布圖 房天下綜合整理
  • 由一次破壞性地震揪出背後四大「幫兇」,看中國地震帶,地震...
    從中國地震帶分布圖上可以看出,中國的地震帶和山脈走勢密切相關,山脈是地殼板塊運動互相擠壓形成的,地震是地殼運動釋放能量自然現象,板塊之間的消亡邊界,形成地震活動活躍的地震帶。了解中國地震帶分布,可以從我國山脈走勢找到關聯。  中國地震帶處在太平洋板塊、印度板塊、菲律賓海板塊與歐亞板塊相互作用區域,再加上歐亞板塊深部地球動力作用的影響,巨大的晚第四紀活動斷裂十分發育,而這些斷裂又正是大地震的溫床。有歷史記載以來,中國大陸的幾乎所有的8級和80%-90%的7級以上的強震都發生在這些斷裂的邊上。
  • 臺灣地震最新消息2018:臺南發生5.1級地震 震中地理位置
    導語:根據中國地震臺網速報消息,3月20日17時22分臺灣臺南市發生5.1級地震,福建多地表示有震感, 震中地理位置。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03月20日17時22分在臺灣臺南市(北緯23.33度,東經120.52度)發生5.1級地震,震源深度14千米。震中地理位置福建多地網友表示震感強烈。
  • 馬裡亞納海溝地震活動帶初探
    研究這個構造帶的性質、地震活動性及其與中國地震活動的關聯,是十分有意義的。1  馬裡亞納海溝地震活動帶的邊界   由震中分布圖(圖1)可見,沿著馬裡亞納海溝一直到我國的東北深震區,存在一個特殊的深震活動帶(圖
  • 從濟南地震 看中國地震帶分布
    從濟南地震看中國地震帶分布濟南地震臺網,2020年02月18日17時07分,在山東濟南市長清區發生M4.1級地震,震源深度10公裡。濟南居民明顯感到3-4秒的震動。讓我們盤點一下歷史記載中,濟南轄區共發生幾次地震:1347年4月平陰4.5級地震1620
  • 地震為什麼總發生在四川?我國地震多發區都在哪兒?
    長寧地震餘震分布圖四川處於我國南北地震帶,是我國地震多發區之一。那麼我國地震多發區都在哪兒?地球上地震發生的地方是不均勻的,地球上有兩大地震帶,一個是環太平洋地震帶,另一個是歐洲地中海到南亞的地震帶,大部分地震都發生在地震帶上。另外在板塊內部也有幾個地震活動區那就是北美洛基山區,中國蒙古大三角區,伊朗地區和南歐地區。這些地區地震活動比其它地方要強得多,全世界大地震幾乎都發生在這些地區。
  • 未來十年,日本發生8.5級以上地震的可能性嗎?
    未來年日本還是有發生.級以上地震的可能性的!圖世界板塊和地震帶分布圖如上圖所示,日本處於歐亞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的交界處。因此地震頻發。據統計日本在世紀發生過次級以上的大地震,其中.級左右的有次。可見日本地震活動水平極高。
  • 世界上最大的災難地震 --華縣大地震465年
    當時大半個中國都有震感,地震波及周邊方圓幾十萬平方公裡的震中地區地動山搖,無數建築物頃刻坍塌。由於深夜睡夢中的人們毫無防備,致使83萬人在大地震中遇難,成為世界地震災害史上最大的災難。傷亡最為慘重的地震中心地帶70%的人口都死於地震。當時人口稠密經濟發達的關中地區除了空前的人員傷亡也蒙受了巨大財產損失。陝西關中、山西、河南等地區幾乎淪為一片廢墟。繁華的城鎮夷為平地,導致震中地區數十年無人煙。此次地震在世界歷史記載中是災害極其嚴重的,死亡人口之多,為古今中外罕見,因此被稱為世界上地震災難最嚴重的地震。
  • 四川甘孜州發生5.6級地震今天!2020四川甘孜州地震最新消息震中...
    四川甘孜州地震最新消息今天!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04月02日04時33分在四川甘孜州石渠縣(北緯33.00度,東經98.90度)發生5.6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地震發生後,四川消防救援總隊立即調派石渠縣前突小組2車8人,由石渠縣消防救援大隊大隊長帶隊趕赴震中進行偵察災情和開展救援,並調派甘孜支隊地震救援力量共9車、55人趕赴震中開展救援。同時調派眉山、雅安、樂山等3個支隊共32車、127人、3犬做好出動準備。目前暫無接到群眾報警。
  • 「科普」地震小知識
    300公裡以上稱深源地震。目前觀測到最深的地震是720公裡。020地震的遠近一次地震,在不同的地方觀察,震中距是不一樣的。地震可按震中距不同分為三類:地方震——震中距小於100千米的地震;近震——震中距為100~1000千米的地震;遠震——震中距大於1000千米的地震。顯然,同樣大小的地震,在震中距越小的地方,影響或破壞越重。
  • 關於地震災害的一些小知識
    如: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地震海嘯,矩震級達到9.3,死亡失蹤約30萬人。2008年5月12日,中國汶川芮氏8.0級地震,69227人遇難,374643人受傷,17923人失蹤。地震的相關概念:▲ 地下發生地震的地方叫震源; 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叫震中;從震中到震源的距離叫震源深度; 從觀測點(如地震臺)到震中的距離,叫震中距。
  • 重慶萬州區發生3.2級地震最新消息今天!2020重慶地震震中地形圖...
    2020重慶萬州區發生3.2級地震最新消息今天!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11月16日23時54分在重慶萬州區發生3.2級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震中位於北緯30.69度,東經108.38度。有網友表示,重慶主城無感。
  • 國內多個地震遺址申報國家A級景區(組圖)
    國內多個地震遺址申報國家A級景區(組圖) 「5·12」地震之後的汶川。首席攝影記者 蔡代徵/攝  汶川震中爭創5A景區  據四川媒體報導,日前汶川縣啟動了「汶川映秀512震中紀念地」爭創國家5A級旅遊景區的工作。據了解,汶川經過3年重建,目前已創建了4個國家4A級旅遊景區,而此次「汶川映秀512震中紀念地」國家5A級旅遊景區的創建,是以映秀會展、水磨休閒、三江度假、漩口產業展示四大板塊相結合,實現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的三者統一。
  • 古代地震情況以及災害地區地震帶(紀念5.12汶川大地震)
    地震的由來比所有文明甚至於所有有機生命的歷史更加久遠。直到今日,世界各地每天都有上萬次的地震發生。第一次發生地震久遠的已在數十億年前絕不可考,我們目前得知的最久遠人文歷史記錄只有我國古代書籍上存在些許記錄,越往後的年代記錄越為清楚,人口也越來越多,但地震帶來的災難也越來越大。以下是我國古代災害最嚴重的幾次地震情況。
  • 這才是山西歷史上真正一次八級地震,有紀念碑為證!震中在...
    由於震中處於臨汾盆地北部,中間是汾河流域平原,東西兩側由黃土丘陵過渡到基巖出露的山區,所以地震時的山崩地裂現象特別嚴重。  此外,《元·五行志》還記錄了徐溝、祁縣、平遙、介休、汾陽和孝義等地「地裂成渠」、「泉湧黑沙」的地貌變異現象,其中以平遙、介休、孝義最為嚴重。
  • 蘆山地震震中龍門的「竹林小學」
    蘆山地震震中龍門的「竹林小學」 (1/14) "← →"翻頁
  • 臺灣寫真:寧靜的「九·二一」大地震震中
    中新社南投10月7日電 題:寧靜的「九·二一」大地震震中  中新社記者 楊傑 陳立宇  位於南投縣國姓鄉南港村的九份二山,是臺灣「九·二一」大地震的震中。震後10餘年行走於此,仍可感受到大地震的驚人天威。  標高1174米的九份二山,震前少有人知。提及其名,不少人以為是新北市瑞芳鎮的九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