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啾一啊啾一*寶寶打噴嚏了!在一旁的家長突然慌了起來:奶奶趕緊幫他裝上衣服,一邊說他晚上老愛踢被子,衣服總是少穿一件,難怪風一吹就會著涼。媽媽眉頭一皺,對著爸爸說:「你看!就跟你說不要那麼常帶他出門,現在被傳染惑冒了!"爸爸則喑自嘀咕:「我都有很小心啊,這明明是遺傳你酌鼻子過敏。」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到底真正的原因是什麼呢?首先,我們來區分一著涼與感冒。 「著涼」指的是身體感覺外在環境的冷,可以是冬天寒流來襲時的絕對低溫,也可以是在夏天突然從戶外走進冷氣房時的相對低溫。「感冒」則指的是上呼吸道感染所引起的一連串症狀。 著涼時,臉部和鼻腔的三叉神經受到低溫的刺激,當刺激超過一定閾值之後,就會引發打噴嚏或流鼻水的反射。有一份在滑雪勝地的調查指出,那裡有96%的人會流鼻涕,50%的人會鼻塞,有1/3的人會打噴嚏。預防著涼的方法是穿著保暖的衣物,鼻子敏感的人,則要戴上口罩以避免冷空氣的直接刺激。 而感冒的初期,三叉神經受到感染的刺激,也會想打噴嚏。和著涼的最大不同,是「事出必有因」,不管冬天或夏天,一定要有病原體的存在,才會感冒。如果只是單純吹風或受凍,沒有病毒、細菌等的感染就不會感冒。預防的方法是避免在感冒流行季節到公共場所.以減少飛沫傳染的機會。平時也要養成吃東西前先洗手的好習慣,以避免接觸傳染。 那過敏又扮演什麼角色呢?有過敏性鼻炎的人,本身就對刺激很敏感了,一著涼就更容易打噴嚏、流鼻水。如果因為過敏常常鼻子癢、眼睛癢,動.不動就搓鼻子、揉眼睛,或是鼻塞要張開嘴巴才能呼吸.這些動作都讓病原體有機會入侵。因此過敏在平常就應該要控制好,才不容易感冒,在感冒時,症狀也才不會雪上加霜。 話說回來,寶寶究竟是著涼,感冒,還是過敏呢?真要分辨清楚,還得繼續觀察。如果打幾個噴嚏就結束,可能只是著涼;如果接著一直流鼻涕,可能是感冒;如果症狀只有集中在早晚,很可能是過敏體質。因此若只看初期的症狀,這三種原因都有嫌疑,也不排除有共犯。奶奶、媽媽、爸爸,大家都是為了孩子好,就別再為了一個打噴嚏的原因爭執不休了吧!接下來還有任務呢,我們得密切觀察小寶接下來的情況。至於感冒怎麼處理,過敏性鼻炎又要怎麼辦?
在這裡我們應該有很多種方法 食療 將蒜削除根皮裝入酒罈中,再灌滿醋至浸沒蒜瓣為止,然後密封。一個月後啟封,邊食蒜、邊用小口瓶裝上蒜醋,每晚對準鼻孔燻半小時,能治療過敏性鼻炎。患者不妨試試。 點評:大蒜能降低膽固醇水平及高血壓,起作用的是獨特辛辣味的大蒜素。吃蒜燻醋這招可以試試,反正蒜也好,醋也好,都是健康食品,不會有副作用。 燻洗 辛夷15克,雙花15克,公英10克,地丁10克,防風10克,蟲退5克,黃芩10克,丹皮8克,菊花8克,白蘚皮10克,白附子8克,桂枝8克。將以上藥物水煎取500毫升藥液,趁熱用藥液蒸氣燻鼻,燻時患者應儘量深吸氣,使藥蒸氣進入鼻腔內。待藥液變溫後,即可用藥液衝洗鼻腔。每日燻洗3次,連用3~5日即愈。在用藥過程中,患者應注意平日少食辛辣及腥物,多食蔬菜水果,躲避異味,冷天應注意保暖,平時多鍛鍊,儘量用冷水洗臉。 點評:上面的方法是治療過敏性鼻炎的偏方,用過此方法的人認為效果比較滿意。
按摩 「搓揉穴位治療鼻炎」的步驟是: 1、用雙食指的外側來回地搓鼻梁兩側的上下,共搓200下,搓揉到鼻梁有發熱的感覺。 2、用雙食指尖揉動鼻孔兩側的「迎香」穴位,共揉動200下。「迎香」穴位於鼻翼根部正側方的小凹陷處。 3、用左手的大拇指和食指上下揉動右手的「合谷」穴位200下,再用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上下揉動左手的「合谷」穴位200下。「合谷」穴位於拇指與食指分叉的凹陷處。 點評:當鼻炎犯了時,鼻子出不上氣,做完上面的按摩,鼻子頓時感覺輕鬆了許多。這裡需要特別提醒的是,一定要堅持不懈地長期做,一旦鼻炎被治癒,還要堅持做下去。這樣不僅可防止鼻炎的復發,而且還可以預防傷風感冒。搓揉的手法要較重,以能忍受為宜。
塞藥 有許多小偏方,是用藥物塞鼻子治鼻炎,這裡簡單介紹兩個。 1、用細紗布卷好新鮮苔蘚,塞入一側鼻孔中,10分鐘後,換另一個鼻孔。 2、把中藥鵝不食草放入紗布中卷好,用白酒浸透後,輪流塞入鼻孔中。 點評:用藥物塞鼻子,對於鼻炎引起的鼻子呼吸不暢能夠起到緩解作用,但是塞個東西在鼻孔裡,終究是一件令鼻子不舒服的事,所以許多鼻炎患者不喜歡這個方法。 感冒的護理要點 1.調節室內溫度:室溫最好保持在20℃左右,溫度為60%最理想。穿衣要適當,太厚孩子容易出汗,反而容易感冒。居室要通風,但要防止穿堂風。 2.患病期間儘量不去託兒所等公共場所,減少孩子繼發感染的機會.並注意多休息。 3.多給感冒的孩子補充水分,吃些溫熱、易消化的食物。如果孩子食慾不好,一定不要硬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