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深圳校區,是繼中山大學廣州校區、珠海校區之後的第三個校區。深圳校區的規劃建設和投入使用,是廣東省高等教育發展史和中山大學發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我們要從戰略高度來深刻認識深圳校區建設的重大意義。
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迫切需要。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國家戰略,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它是新時代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新舉措,是推動「一國兩制」事業新發展、保持港澳長期繁榮穩定的新實踐,也是深化粵港澳合作、促進港澳與內地聯動發展的新探索。建設世界一流灣區,經濟、科技的發展要達到世界一流水平,必須有一流的大學支撐。因為,創新是灣區最大共識和突出優勢,人才是灣區最迫切需要,而大學恰好是人才和創新的天然結合點,既是人才的聚集地和培養地,也是創新的重要載體和重要力量。
面對粵港澳大灣區以創新引領發展的迫切需要,中山大學作為灣區高校的排頭兵,在廣州、珠海、深圳三個粵港澳大灣區的增長極核心城市辦學,就是要立足於為灣區輸出更多高素質創新人才、高技術科技成果、高水平研發機構,為灣區建設構築人才和創新高地,提供更好的服務與支撐,從而成為「社會首先想到、國家首先想到、學界首先想到」的世界一流大學。可以說,建設深圳校區本質上是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首先是服務粵港澳大灣區戰略。
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有力抓手。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也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決策。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有利於在更高起點、更高層次、更高目標上推進改革開放,有利於豐富「一國兩制」事業發展新實踐,也有利於率先探索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新路徑。
深圳作為創新中心、改革開放最前沿,一定會誕生若干所屹立於世界一流大學之林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以滿足人民對一流高等教育的現實需要,集聚創新發展的活力和潛力,向世界展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巨大優越性,續寫我國改革開放的新史詩和新奇蹟。將中山大學深圳校區建成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學校區,必將使該校區成為深圳建設先行示範區的高層次創新人才的重要培養基地,培養大批創新人才,助力深圳再次騰飛。
同時,先行示範區建設是綜合性、全方位的,「民生幸福標杆」是先行示範的重要內容,中山大學深圳校區配套建設了中小幼學校和附屬醫院,將綜合發力,努力為提升深圳的教育和醫療事業發展水平貢獻力量。
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戰略舉措。未來百年,紮根中國大地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這不僅是中大人的理想和憧憬,也是中大人的集結令與衝鋒號,更是全體中大人的靈魂共識和行動坐標。中山大學擁有深圳校區,就擁有未來百年持續發展的戰略基礎。先做大才能做強,先做對才能做好。深圳校區建設註定是中山大學發展的重要裡程碑,是加快中山大學追求卓越進程的加速器。建設深圳校區,將幫助中山大學突破若干改革發展「瓶頸」,包括工科較弱、醫科辦學面積受限、生均資源不足等,加快中山大學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進程。深圳校區重點發展醫科和新型工科,這樣的布局對中山大學建設一流大學非常關鍵,有助於把中山大學文理醫工農藝融合發展的「工科」短板補齊補強,提升中山大學的整體水平。
羅俊校長說過:「深圳校區的建立,一方面可以促進各項學科的發展,另一方面可以為深圳市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作支撐,市校雙方可以形成良好的互動。」深圳校區的新工科將與深圳未來產業發展和創新發展戰略緊密契合,比如新材料、智能工程、生物醫藥、航空航天、電子通信等,都是科技最前沿的、產業最前沿的。藉助深圳創新產業發展的優勢,幫助中山大學快速提升工科發展的水平,把中山大學文理醫工農藝融合發展的「工科」短板補齊補強,提升學校的整體水平。可以說,擁抱深圳校區,就是擁抱中山大學美好輝煌的未來。
我們要善於從戰略高度來看待深圳校區建設,以實際行動來支持深圳校區建設,同心協力把深圳校區建設好,為更好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深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建設和中山大學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建設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