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確實也頗具代表性,不少考生真的就是這樣任性選擇,寧願讀「民辦三本」也不去「公辦大專」,這是為什麼呢?筆者打算從三個方面來分析其中的原因,希望給予某些考生及家長以警醒,務必不要效仿和隨大溜。
首先、一般來說,寧願讀「民辦三本」也不去「公辦大專」的考生,都是經濟條件相對比較好的家庭,並不在乎那高昂的學雜費。大家常掛在嘴邊上的一句經濟學術語是這麼說的,「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高速發展和進步,人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普遍日趨提高,再加上每個家庭的孩子都不多,重視孩子教育,加大教育投入,是必然趨勢。儘管所謂的「三本」大學屬於高價教育,學費、雜費和生活費高昂,但是很多家庭都已經能夠消費得起,不再是「舊時王謝堂前燕」,讓孩子享受更好的教育已經成為了一種生活時尚,送孩子出國留學都已經「飛入尋常百姓家」屢見不鮮,何況送孩子讀個「三本」高價大學,對於普通家庭來說,已經不是多大點事了!
其次、三本也是本科,相比於公辦大專,具有學歷優勢,無論是就業,還是繼續升學,都有著大專學歷無可比擬的優越性。三本大學其實就是對於民辦大學和獨立學院之類的私立高價大學一種稱謂,因為此前這些大學都是集中在高考普通本科第三批次統一招生,所以才簡稱為「三本」;三本大學依據《民促法》和《民辦教育招生辦法》等的相關規定,同普通本科一批和二批享有同樣的權利,畢業生學歷在本質上同公辦大學本科生沒有任何差別,他們在就業、考研、考公務員等方面享有平等權利。而本科生和專科生具有鮮明的學歷層次差別,即便再好專業的專科生,在學歷上也不如本科生高,這也是許多考生和家長比較注重三本的主要原因之一!
再者、三本受到考生青睞的另一個原因,就是本科生的稀缺性,屬於更受國家與社會重視的高端人才,專科生不具可比性。自從1977年恢復高考以來,我國所有大學生(專科生、本科生、研究生)加起來,其數量也不過剛剛一億人露頭,佔全部中國人的不到9%,而本科以上學歷的大學生,尚不足4%,也就是5000萬人左右吧;即便是在孩子的同齡人中,截止到2019年底,同期大學生中的本科及以上大學生佔比也不過40%多一點,換句話說,孩子只要拿到了本科學歷,在學歷層次上就碾壓同齡人中的一半以上,更是碾壓96%以上的中國人。這也是本科學歷可貴之處的一個非常重要因素,成為一個聰明中國人的標誌之一,就是你是大學生嗎,尤其你是本科學歷及以上大學生嗎?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關於「有些學生寧願讀民辦三本也不去公辦大專,一些考生為何偏愛三本」的問題,既有考生家庭經濟狀況的原因,更有本科學歷優於專科學歷的原因,專科生除了受高考成績限制這個主要因素你以外,另外就是家庭經濟條件不允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