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發朋友圈?
朋友圈以時間為刻度,記錄著我們的成長,有我們的照片,有我們的心路歷程,就和從前的日記一樣,只不過以電子的方式存檔。
我們發朋友圈,何嘗不是給自己留一個紀念,為了將來回想。
原來自己,某年某月某日,去了這個地方,看見了這樣的風景!
記憶是有限的,有的時候,那些過往的景色,那些感動的事情,我們未必一直都能記得清楚,而朋友圈,恰恰可以幫助我們,存下所有!
一個人突然不發朋友圈,往往是以下幾種心態。
01、不想聽刻薄的話
有些人發朋友圈,只是一些生活的自拍照,只是一些地區的風景照。
卻會被人出言諷刺,說他總是那麼閒,說他總是炫耀自己。
難聽的言語,妒忌的詞彙,毫無理由地歪曲事實。讓人覺得可笑之餘,甚至很無奈。
所以乾脆不再發朋友圈,不想因為隨便一個人破壞自己的心情。
現在朋友圈就有這樣一種人,見別人比他好,就心生嫉妒,用言語攻擊別人,想方設法擊碎這種美好。這樣的朋友,處之讓人心寒。
02、沒時間發朋友圈
有些人用微信,進行工作和業務往來,根本就無暇顧及朋友圈。
等到想起看朋友圈的時候,一晃就一月過去了。
其實他不是不想社交,也不是不想朋友,而是真的抽不出來時間。尤其是結婚以後,我們有了孩子,生活的節奏會更快。
不要說發朋友圈,忙碌起來的人,甚至睡覺都要縮短時間。
非常忙的人,不但沒有時間看朋友圈,甚至拿手機的時間都很少,他一有時間就陪伴家人,多去提升自己。
一般這樣的人,生活都會被忙碌充斥,很少有煩心事。
03、拒絕無效的社交
有些人發朋友圈,多是自拍照,和自己的美顏照。
通過微信認識很多新朋友,花大量的時間去了解他人。
認識的朋友多了,遇到事情才發現,那些新朋友,多半都是談天說地可以找他,共度風雨不能麻煩他。
這樣的社交,其實都是無用的。
最後等他發現了,明白了,便把發朋友圈的頻率降低了,很少去發朋友圈。
而是多花時間把自己的朋友處厚,處精,與厚道的人為友,和值得的人結交!
發朋友圈,其實是我們的自由,沒有人可以幹涉,咱也不要去幹涉別人。
對別人的朋友圈不置喙是一種禮貌,對別人的朋友圈不指點是一種尊重。
希望我們每個人的朋友圈,多的是朋友,少的是敵人,多的是真心實意的陪伴,少的是虛情假意的敷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