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瘻為什麼不能自愈 5點因素導致不能自愈

2020-12-17 三九養生堂

肛瘻是屬於肛腸疾病中最為常見的一種疾病,而且也是比較嚴重的一種,你知道什麼是肛瘻嗎,在日常生活中肛瘻為什麼不能自愈呢,如何預防肛瘻的情況發生呢,帶著這些問題一起來文章中尋找答案吧。

肛瘻為什麼不能自愈

1、內口的存在主要是由於膿腫已經破潰或者說已經切開引流了,但是原發感染源如肛竇炎、或肛腺感染依然存在,腸腔內容物還可從內口繼續進入瘻管;所以是完全沒有辦法自愈的。

2、肛門部不能靜養,膿腔不易粘合:排糞、排尿時,因括約肌收縮或因炎症刺激肛門括約肌,使肛門括約肌經常處於痙攣狀態;

3、腸腔中的糞便、腸液和氣體依舊會持續的進入瘻管,然後刺激管壁,迫使管壁結締組織增生變厚,管腔難以閉合;正因為難以閉合,又怎麼可能導致肛瘻自愈呢。

4、膿腔引流不暢,或外口縮小,時閉時潰,膿液蓄積腔內,導致膿腫再發並穿破而形成新的支管或瘻道;

5、管道多在不同高度穿過肛門括約肌,括約肌收縮阻礙膿液排出,以致引流不暢;

什麼是肛瘻

肛瘻是肛門直腸瘻的簡稱,是發生在肛門直腸周圍的膿腫潰破或切口引流的後遺病變。肛瘻是膿腫後時代,是一個疾病的兩個階段,中醫稱為肛漏。典型的肛瘻就是一根通暢的完整的管道,一頭在肛竇,一頭在肛緣外,或在直腸壁。

非典型肛瘻一般只有內口而沒有外口,或雖有內口又有外口,但中間瘻管閉塞,或只有外口,內口找不到,或乾脆就只有一硬結。

如果患上肛痿還沒有採取及時治療的話,時間一長,就會使身體虛弱消瘦、精神不振、抗病能力下降,出現貧血,發作亦越加頻繁,形成互為因果;

由於多次反覆發作,膿液可穿破管壁順括肌間隙蔓延而形成多發性、複雜性肛瘻,不但給治療帶來了困難,而且也影響到肛門的正常生理功能;肛瘻的多發性,可形成直腸陰道瘻、直腸尿道瘻和直腸膀膚瘻,危及周圍臟器,並且肛瘻有惡變傾向。

引起肛瘻的原因有哪些

一、細菌感染

由於肛管直腸部位是「排汙」的重要通道,細菌非常容易侵入肛隱窩、肛門腺導管和肛門腺體,造成感染髮病,逐漸形成膿腫,破潰而為肛瘻。

二、肛周膿腫

肛周膿腫是導致肛瘻的主要因素之一。由於糞便滯留肛隱窩,引起肛腺炎,導致肛周膿腫,患者常不予以重視,肛周膿腫破潰後,膿液排出,膿腔逐漸縮小,外部破潰口和切口也縮小,腔壁形成結締組織增生的堅硬管道壁,即成瘻管,肛瘻由此形成。

三、結核桿菌、放線菌

感染形成膿腫,克隆氏病等難以自愈而形成特殊性肛瘻。

四、直腸肛門損傷、外傷

來自消化道的骨性異物、金屬、肛表及肛門窺器檢查損傷肛管直腸,細菌侵入傷口即可引起肛周膿腫,不及時治療,都可導致肛瘻。

如何治療肛瘻

1.瘻管切開術

瘻管切開術是將瘻管全部切開開放,靠肉芽組織生長使傷口癒合的方法,適用於低位肛瘻者,因瘻管在外括約肌深部以下,切開後只損傷外括約肌皮下部和淺部,不會出現術後肛門失禁。

2.掛線療法

掛線療法是利用橡皮筋或有腐蝕作用的藥線的機械性壓迫作用,緩慢切開肛瘻的方法。此法還具有操作簡單、出血少、換藥方便,在橡皮筋脫落前不會發生皮膚切口黏合等優點。

3.肛瘻切除術

切開瘻管並將瘻管壁全部切除至健康組織,創面不予縫合;若創面較大,可部分縫合,部分敞開,填入油紗布,使創面由底向外生長至癒合。適用於低位單純性肛瘻。

結語:說起肛瘻這種疾病,很多人都覺得難以啟齒,其實都是疾病,並沒有什麼不好意思的,上文給大家解釋了為什麼肛瘻不能自愈的原因,以及如何治療肛瘻的方法,大家在平時一定不要多吃辛辣的食物,避免引起肛瘻的現象。

相關焦點

  • 肛瘻是怎麼形成的?能不能自愈?
    原標題:肛瘻是怎麼形成的?能不能自愈?   肛瘻在肛腸疾病中是較為常見的一種,一般都需要通過手術的方式來進行治療,不過這種手術的難度是較低的,基本在門診手術室就能夠完成。但是,有很多的肛瘻患者對這種疾病都不太重視,因為他們認為這是可以自愈的一種疾病。
  • 肛腸醫生提醒:肛瘻一旦形成 就不要拖著指望它自愈
    紅網時刻12月8日訊(通訊員 危為)很多肛瘻患者在初期都會有一個錯誤的想法,熬一熬,用點藥,肛瘻就自愈好了。於是很多患者等到病情加重了才趕往醫院,這往往錯過了最佳治療時間,增加治療難度。那麼,肛瘻是否會自愈呢?
  • 多發於中年人的肛瘻,為何嬰幼兒也會得?嬰幼兒肛瘻能自愈嗎?
    瘻的內壁為一層薄的上皮組織,不斷分泌液體,所以管道總不能自行癒合。人體的許多部位都可以出現瘻,肛瘻就是其中之一,它是肛管、直腸與外界相通瘻管的簡稱。多發於中年人,但也有少數為嬰幼兒患者。普通肛瘻多開口在距肛門3釐米以內的肛周, 其最常見發病原因是感染因素,新生兒或小嬰兒,由於免疫功能不全,皮膚嬌嫩,抵抗力低,肛周皮膚經常受糞便的汙染,毛囊,汗腺,皮脂腺受感染。肛門括約肌鬆弛,造成直腸、肛門黏膜外翻,更易受損,肛竇黏膜易損傷,擦破,導致細菌入侵,形成肛周皮下膿腫與肛竇相通而形成肛瘻。
  • 肛瘻可以自愈嗎?肛瘻是否會癌變?答案或許並不難找到
    肛瘻又叫做肛門直腸瘻,是肛腸膿腫破裂或排膿後形成的一種病變。肛瘻在肛腸疾病中是較為常見的,一般需要通過手術的方式進行治療,而肛瘻手術難度相對較小,基本在門診手術室就可以完成。肛瘻很難自愈,如果不及時接受相關治療,可能會出現膿腫潰爛的情況,進而引起病灶區的大範圍感染,給患者的身體帶來極大的危害。肛瘻可以自愈嗎?肛瘻是由內口外口和瘻管組成,其根源就在內口。內口的感染如果能夠消除,肛瘻就有可能會自愈。內口位置是比較特別的,處於肛隱窩的位置。肛隱窩是個倒窩型,連接在肛腺導管到肛門直腸周圍間隙。
  • 什麼是肛裂 肛裂是否可以自愈
    好不容易天天喝白粥把肛裂送走了,但沒過多久,肛裂又會不請自來,那麼,肛裂能自愈嗎?為什麼會肛裂?肛裂的危害有多大?現代人很多都患有肛裂,引起肛裂的原因也多種多樣,原因包括:排便過於用力、患有慢性便秘、患有慢性炎症、內括約肌緊張、肛管後正中線缺血等。
  • 肛裂能自愈嗎 肛裂具體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肛裂最直觀的表現可能就是會出現便血,便血真的需要重視了,因為如果不能及時的治療可能會引發貧血,肛裂還會導致肛瘻。後果還是蠻嚴重的。那麼肛裂能自愈嗎?肛裂是怎麼回事呢?下面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如果肛裂已經很嚴重了,那麼就不會自愈了,所以我們一定要重視,如果出現肛裂的情況一定要及時的治療。但是如果是輕微的肛裂可以通過以下的方法自愈。肛裂如何自愈1,多喝水這是保證不便秘的先決條件,特別是早晨起床後的第一杯水。對於肛裂患者來說,飯都可以少吃,但水一定不能少喝。可以多喝白開水、淡鹽水、蜂蜜水和飯前飯後的湯水等。
  • 肛門「撕裂」可以自愈嗎?我來告訴你!
    那麼,肛裂能自愈嗎? 為什麼會肛裂?首先,肛裂可以理解為肛周處出現裂口,它容易引起反覆感染,進而引發潰瘍;其次,肛裂繼續發展,可能會誘發前哨痔;最後,肛裂裂口若繼續向皮下發展,則會形成肛周膿腫、肛瘻等疾病。
  • 孩子發燒不能用藥,要等自愈?這會害苦孩子
    所以發燒等待自愈不是不可以,只是不應該盲目讓孩子硬扛,家長也需要懂得觀察、並根據孩子的年齡、體溫、發燒時長作出判斷。不到3個月的孩子,發燒了就應該去 醫院;2歲以下的孩子,發燒導致精神不好或者持續發燒超過24小時,應該去醫院;2歲及以上的孩子持續發燒超過3天應該去醫院。自愈性的病毒感染大部分可以自愈,並不等於所有的孩子都會自愈。
  • 晚期癌症「自愈」的啟示
    二也能解釋為什麼晚期腫瘤自愈這麼罕見,一個腫瘤患者肝炎發作時同時得了肺炎機會不大。很多患者可能如果同時發生兩種炎症反應會有致命風險、不會出現在報導中,另外任何一個炎症組合能治的癌症估計也非常有限。即使有這些缺陷這個研究還是為腫瘤藥物開發提供一些有趣的線索。
  • 我的銀屑病自愈了!銀屑病為什麼會自愈?醫生解釋完就懂了
    銀屑病,也就是大家熟知的牛皮癬,這個疾病纏綿且反覆,讓很多患者痛苦不堪,很多人患病半生,還一直在求醫問藥的路上,一直找不到解決的辦法,但是很多患者在網上總是能看到有人說自己多年的銀屑病自愈了,更有甚者直接發出自己的自愈過程,情感真實,那麼銀屑病真的會自愈嗎?所謂銀屑病的『自愈』,並非我們理解的自愈,從根本意義上並不相同。
  • 還在等感冒「自愈」?有些情況真的不能硬扛
    當然,免疫力正常的人一般1周左右便可自愈。話是這樣講沒錯,可是現如今社會,壓力、焦慮、飲食不當、作息不規律、缺乏運動鍛鍊,使得很多亞健康狀態的人並不能扛過感冒自愈的一周,病情就會進展,甚至繼發細菌感染,引起重症肺炎、風溼熱、風心病、急性腎炎,或是像本例患者小王一樣繼發病毒性心肌炎等。所以,感冒了到底要不要治呢?
  • 疝氣多發老年人 成年人不能自愈應儘早治療
    (原標題:疝氣多發老年人 成年人不能自愈應儘早治療)
  • 銀屑病為什麼會「自愈」?看了你就知道
    所謂銀屑病的『自愈』,並非我們理解的自愈,從根本意義上並不相同。首先,我們要清楚的是,銀屑病是不會自愈的! 為什麼我們會認為銀屑病會『自愈』? 這與銀屑病的發病規律有關,銀屑病患者病情多見冬季加重,夏季減輕。
  • 老人逃避肛瘻治療 聽聽長沙東大肛腸醫院醫生怎麼說
    紅網時刻6月24日訊(通訊員 石豔芝)最近,張大爺的肛門異常難受,兒子帶他來到了長沙東大肛腸醫院檢查,診斷結果是肛瘻,接診醫生劉德發建議張大爺儘早進行手術治療。一聽到手術二字,張大爺起身就要離開:「我才不要遭那個罪,我不做手術,我買點藥就好了。」
  • 為何焦慮症能自愈,抑鬱症卻不能?
    為何焦慮症能自愈,抑鬱症卻不能?說法不準確!抑鬱症也並不是完全不可以自愈的,對於一些由外界環境刺激或者是明確的壓力事件刺激引發的焦慮症或者抑鬱症,通常隨著外界環境刺激的解除或者是隨著壓力事件的解除,焦慮症和抑鬱症都有自愈的可能性。
  • 武漢漢西博仕肛腸醫院:痔瘡能自愈?會不會癌變?
    久坐不動,喜食辛辣、刺激的食物,上廁所刷手機……這些都是生活中很多人都會有的習慣,卻也偏偏都是痔瘡的危險因素!  我國普查資料表明,肛門直腸疾病發病為59.1%,痔佔所有肛腸疾病中的87.25%,「十有九痔」變成真實寫照!
  • 抑鬱症患者自愈方法的自述,並非不可能,而是他做到了這些
    >,為什麼?因為就抑鬱來講,它的成因複雜並包含了眾多生理因素,所以並不能一概而論。可是面對自愈這兩個字眼時,它的成功率似乎已經高出了很多,至於為什麼,我們就一一做出分析。在我的概念中,一個人從心智正常到心理障礙,排除一些生理上不可抗拒的因素(5-羥色胺、多巴胺、去甲腎上腺素低於正常範圍)之外,畢竟是在外力上受到了相應的打擊或衝擊才會導致心理上的障礙。
  • 抑鬱症為什麼很難自愈,看完這些你就懂了
    但遺憾的是,自愈的可能性卻很小。正如您自己所感受到的,已經過去5年了,情況卻沒有好轉。當您開始在網上求助的時候,恭喜您已經邁出了主動求助的這一步。但為什麼抑鬱症真的很難自愈呢?一、生物學因素主要涉及遺傳等方面遺傳流行病學調查研究表明,與患病者(也可能是其它精神心理疾病,比如焦慮症、精神分裂等)血緣關係愈近,患抑鬱症的概率越高。直系親屬患病的概率遠高於其他親屬,這與遺傳疾病的一般規律相符。因此至少可以斷定遺傳因素為抑鬱症的危險因素。
  • 出現肛瘻不能拖,提醒:若總是不管不顧,3個危害找上門
    肛瘻不同於痔瘡,得了痔瘡後,如果沒有症狀可以不需要治療,但是肛瘻常常會引起皮膚瘙癢、破口流膿、肛緣腫塊等臨床表現,如果放任不管的話,可能會引起身體其他不適,危害機體健康。那麼,肛瘻的常見病因有哪些?患者通常會有哪些臨床症狀?如何進行檢查診斷?下面就簡單的進行介紹,以便於更好的了解肛瘻的相關醫學知識。
  • 娃娃發燒不能單靠"自愈" 體溫超過38.5℃要服退燒藥
    ■天府早報記者段禎實習生黃群日前,有媒體報導,李女士的1歲女兒高燒39.5℃,她卻不讓去醫院也不用藥,等待孩子「自愈」。不過,對於很多新手家長來說,孩子一生病就手忙腳亂,還有一些篤信微信公眾號的做法。那麼,孩子發燒了應該怎麼處理?常見疾病又該如何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