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例「微信解封」入罪案,宣判現場。 (杭州市江幹區檢察院公眾號視頻截圖/圖)
2020年8月27日,全國首例「微信解封」入罪案,在杭州市江幹區法院宣判,法院以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判處該案被告人高某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並處罰金一萬元,被告人張某有期徒刑一年二個月並處罰金一萬元。
根據江幹區檢察院公眾號描述,高某和張某是兩位大學生,原本要在今年畢業,卻因為從事「微信解封」鋃鐺入獄。微信解封過去是網絡兼職中最主要的業務之一,高某也承認「他們的大學兼職群中,目前還有不少學生都在做這樣的兼職」。
作為第一國民軟體,微信也是諸多違法犯罪活動的案發現場。為了打擊犯罪,微信會對異常微信號進行封禁,最嚴重的將永久封禁。按照微信要求,需要邀請符合條件的微信好友輔助,才可以解封,由此孕育出一個龐大的灰色產業——「微信解封」。
廣州地鐵站內,人潮擁擠。在地鐵站打出「支持創業」口號、請求掃碼的年輕人。 (IC Photo/圖)
孫亞坤接觸到微信解封這門生意,是因為幾個雞蛋。
他路過超市門口,看到掃碼送雞蛋,心動了,掃了一下。還沒等他看清楚,對方已經先幫忙點了「確定」,回到家才發現是為微信輔助解封。
南方周末記者在廣州部分地鐵口曾目睹過類似的情形。一群年輕人打出幫忙掃描「支持創業」的口號,送出一些小禮物。一掃碼才發現根本不是關注公眾號,而是彈出「微信輔助」的對話框。
更多人選擇線上尋找獵物。韶關學院的學生小蝶在一個網絡兼職群裡就遇到過兼職好友輔助「38一單」,當她完成後發現對方已經將她拉黑。
上了當的孫亞坤和小蝶都試圖去聯繫微信方面解除之前的微信輔助,但無論是通過微信客服或者打人工客服電話都無法聯繫到微信方面。孫亞坤說很擔心因此會影響到自己微信的信譽評價。
線上兼職或者是線下地推,都是解封微信號最為底層的一環。這群人多半是接碼的「碼農」,他們處於產業鏈的最底層。對他們而言,任務就是想盡一切辦法去誘導陌生人為他們掃碼。
好友輔助解封主要有兩個渠道,一種是非微信好友輔助,另外一種是微信好友輔助。對參與好友輔助的微信號有一定門檻:微信號使用半年以上,有綁定銀行卡,手機號使用1月以上。微信和銀行卡綁定的手機號一致。次數也有所限制,一月內只能輔助1次,半年內能輔助2次。頻繁從事好友輔助也會有被封號的風險。
另外,微信為了打擊批量惡意註冊,對新微信號註冊也有了好友輔助的要求。當檢測到用戶正在批量註冊或者使用外掛註冊時,會要求用戶通過符合條件的微信用戶輔助完成此次註冊。具體條件為:「帳號註冊時間超過半年、帳號已經開通微信支付、最近一個月沒有幫其他人進行過註冊輔助驗證、最近一個月沒有被封號」。
據業內人士透露,目前微信好友輔助解封,按照難度不同價格不等,最低60元起步,好友輔助註冊則相對廉價,價格不到10元。
沒有人能說得清楚這門生意究竟有多大。福建人唐輝是業內的資深人士,他有一家自己的工作室,這個行業裡,稍有規模的人都會成立工作室。
上述江幹區的宣判案件中,高某最初也是從事兼職,賺取第一桶金後,「生意」越做越大。2019年11月,高某成立了「super工作室」,招募了許多在校大學生甚至高中生,專門幫助他人解封微信帳號,其夥同女友張某等人,在明知他人利用微信進行詐騙等犯罪活動的情況下,仍指使工作室成員以「預加好友」和「人臉解封」的方式先後多次為微信名「哈囉小姐」「李雅」「海闊天空」等詐騙犯罪嫌疑人提供微信帳戶解封幫助。
截至2020年4月8日,短短幾個月時間,工作室相繼解封了「tutu252588」「yyyc52022」「mieyy63」等3315個詐騙微信帳號,這些微信號涉及詐騙案件300多起,其中有立案的12起詐騙案件中,被害人被騙總金額就高達96萬餘元。
兩個月前,唐輝明顯感覺到風聲緊了不少。一家他熟悉的工作室也被抓了,繳獲了幾十臺手機和電腦,這家工作室每年收入至少在百萬元以上。他感嘆最近兩個月收入大打折扣,「我這個月才賺了2萬」。
面臨風險,他也開發了新業務,利用自己多年累積的解封技術從事舉報業務。「幹這些事的人,同行之間競爭很激烈,我就幫助他們舉報」,他曬出了自己的成績,舉報了1500個微信號,成功了1300多起。每個號按照封號的時間算錢,「一周以上200起步,三天以內免費,不過我還沒有遇到過低於一周的。」唐輝得意地說。
微信最近增加了新的解封要求,需要人臉識別才可以解封。唐輝也開闢了新業務,他向南方周末記者發來了一個演示視頻,手機屏幕閃動三秒後,就解封成功了。他解釋,這叫三色人臉識別,調整手機參數之後可以成功。
目前,南方周末記者在微信搜索「微信解封」,首例微信解封案宣判的消息佔據了主要頁面,但仍能搜索到公眾號文章在教導《微信解封業務,新手怎麼操作賺錢》。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唐輝、孫亞坤為化名)
南方周末記者 羅歡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