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大綱》不好或不容易說清楚的問題,由《考試大綱的說明》來說清楚,若還不好說清楚,則用題型示例來說明白,請大家認真閱讀考試說明。
《2019高考數學怎麼考?》系列的研討素材是《2019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的說明》一書的原文,考慮到研討時大多數教師忘記拿紙質文本,故陽光備課進行分類整理,供各位老師參考,版權歸原作者原出版者所有,此文本來源於網絡,請以手中紙質文本為準。
▍來源:網絡
《考試大綱》規定了各學科高考的考試目標、內容範圍和能力要求,是高考命題的依據.《考試大綱的說明》是在《考試大綱》的基礎上,由教育部考試中心組織編寫,對全國卷的高考試卷的試卷結構和考試形式進行說明,提供題型示例及參考答案.實際上,《考試大綱的說明》是《考試大綱》的細化或補充,在總體體現《考試大綱》基本精神的基礎上,融入了全國卷的一些個性化要求,適當體現區域(使用全國捲地區)自主創新色彩,當然這種創新應該「有助於高等學校選拔新生、有助於中學實施素質教育、有助於高校擴大辦學自主權」.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考試大綱》不好或不容易說清楚的問題,由《考試大綱的說明》來說清楚,若還不好說清楚,則用題型示例來說明白.
2019年考試大綱與考試說明重要區別
(可能有誤,請自行對照)
總體來看,《2019理科數學考試大綱》在指導思想、考核要求及考試範圍方面延續了2018年的要求.並且,通過對考綱和考試說明的分析和對比,認為2019年高考理科數學的命題仍然會保持相對穩定.
2019年高考數學考試大綱解讀(文科數學)
例如:參數方程,《考試大綱》P35的要求是:
① 了解參數方程,了解參數的意義.
② 能選擇適當的參數寫出直線、圓和橢圓的參數方程.
③ 了解平擺線、漸開線的生成過程,並能推導出它們的參數方程.
④ 了解其他擺線的生成過程,了解擺線在實際中的應用,了解擺線在表示行星運動軌道中的作用.
而《考試大綱的說明》P223的要求是:
3. 了解參數方程,了解參數的意義.
4. 能選擇適當的參數寫出直線、圓和橢圓的參數方程.
這就意味著平擺線、漸開線和其他擺線在高考全國卷數學題中不會出現.
又如:回歸分析
《考試大綱》P33是:
了解回歸分析的基本思想、方法及其簡單應用.
《考試大綱的說明》的要求是:
了解最小二乘法的思想,能根據給出的線性回歸方程的係數公式建立線性回歸方程(線性回歸方程的係數公式不要求記憶)。
這就是將線性回歸方程的考試要求具體化。
若在解答題中出現,又會怎樣考查呢?
這時,題型示例中給出了答案(見大綱說明P203)
(2016年全國III卷高考)下圖是我國2008年至2014年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量(單位:億噸)的折線圖
這個示例告訴我們
1. 回歸分析可以在解答題中出現,若在解答題中出現,則會提供相關的公式和數據,考生只需會將數據代入公式後再經簡單的運算就可得出結論。
2.對「了解」在高考中若需用解答題來考查,就會以這種形式進行。
3.請思考「若用解答題來考查雙曲線的內容,按《考試大綱》的要求,會怎樣命題」?
2019年版的《考試大綱說明的特點》同2018年及其以前的版本相比,在(八)統計與概率新增加一個例題,這道例題所涉及到的知識點、解題的思想方法等在2019年的高考中出現的概率很大,要引起大家的特別重視,這道例題是2018年全國3文科數學的18題.莖葉圖;獨立性檢驗
從此例題可以看出:
1.獨立性檢驗的公式在高考中會給出,不需要記憶;
2.獨立性檢驗在以前的全國卷和其他省市的文科數學試卷高考中考過,如2017年全國卷2,2014年安徽文科數學卷17題等;
3.前幾年高考文科數學試卷中出現過的問題在以後的高考中照樣可以出現;
4. 全國卷也會借鑑其他省市的試題,因此對近五年來高考文科數學試題要全部做1-3遍,對某些重點問題要反覆揣摩,爭取融會貫通.
2019年版的《考試大綱的說明》是按照數學基礎知識,數學思想方法和數學能力三部分來寫,每部分除了有詳細的文字敘述外,還用了大量的例子予以說明,共用了214頁.
以(五)平面向量P122為例
平面向量具有幾何形式和代數形式,是中學數學知識的一個交匯點。高考主要考查平面向量的概念、線性運算、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坐標表示、數量積及其應用。平面向量的考查重點是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數形結合的思想方法,考查中將幾何知識和代數知識有機地結合,體現思維的靈活性.
然後用了兩個例題予以說明.
要引起注意的是,
1.在這兩個例題中,沒有平面向量的坐標運算,而考查平面向量共線的概念,平面向量的代數運算及幾何意義的有機結合。
2.這兩個例題分別是
!!!請注意以下的兩段話!!!
P123 例 1 後的說明,對數學定理的準確理解和應用是數學學習的基礎。這就不斷地提醒我們要加強對數學概念,定理,定義,公式,法則的準確理解,在高考中,會不斷加強對理解能力的考查力度,理由是:
第一,大學教學進度比中學快,一節課的容量也比中學大,若學生的理解能力達不到要求,會影響他在大學的學習;
第二,工作中對人的理解能力的要求更高,否則弄不好會連上級部門布置的任務也會有可能因理解問題出現執行錯誤。
《高考文科試題分析》由「總體評價」和「試題分析」兩部分構成.
新課標卷最大的特色是「穩中求變」,每年80%的試題內容穩定,20%的內容創新。所以,你會發現2018年的試題與2017的試題差別不大,但與2012年的試題就有很大差別.
試題分析由試題、考查目標、命制過程、解題思路和試題評價五部分組成.
如《試題分析》P205:
7.下列函數中,其圖象與函數y=lnx的圖象關於直線x=1對稱的是
A. y=ln(1-x) B. y=ln(2-x) C. y=ln(1+x) D. y=ln(2+x)
【考查目標】本題主要考查對數函數y=lnx與其圖象的性質以及平面圖形的對稱性等內容.
從這可以看出,本題共考查了3個知識點,這就是說,高考中的選擇題或填空題,每題一般要考查3~5個知識點,這也就是命題者常說的小題綜合化
本題旨在藉助對數函數,考查函數圖象關於直線的對稱性,屬於基礎題的範疇.
然後給出了三種不同的解法,其中解法三最為簡單.
再回過頭來看考試大綱系列用書中反覆提到的一句「給不同水平的考生提供展示才能的平臺」 實際上就是說:
通過對選擇填空題的解題方法的選擇,拉開不同考生之間的距離.
也就是說,要通過選擇簡潔的解題方法來處理選擇題和填空題,為解決後面的解答題贏得時間,否則就會有可能出現後面的解答題會做但沒有時間來做的現象.
還要引起重視的是,題型示例中出現的題目,在當年的高考中有可能出現.
如2014年版的《考試大綱說明》中的題型示例:回歸分析,與2014年新課標全國Ⅱ 理19.
這個2014年版的《考試大綱說明》中的題型示例,在2016年版的《考試大綱說明》P154又重新出現,我們再看2016年全國卷三18題.
這就說明,前幾年考過(無論是全國卷還是其它省市卷)的數學試題在今後的全國卷的高考中還有可能再次出現。
又如2014年版的《考試大綱說明》中的題型示例:立體幾何, 2014年全國新課標Ⅱ文科18. 顯然,這兩道題基本相似,可以說連圖形都是一樣的.
高考試題可以與當年頒布的《考試大綱說明》中的題型示例中的某些題相似.此外,還要注意題型示例中沒有出現的問題:如幾何概率等.這些問題在2012年後的四川省用的全國卷沒有出現,但2019年不等於不會考,反而考的可能性不小.
請大家再去找找還有那些題型示例中沒有出現的知識點。並在今後的複習中予以足夠的重視。
最後關注《試題分析》中的考察目標、命制過程、解題思路和試題評價,知道每個知識點會以何種方式來考查, 考查的要求怎樣, 這樣可以避免不足複習(達不到高考要求)和過度複習(超越高考要求, 對高考不需要考145以上的考生來說沒有必要); 特別要注意命題者怎樣設計「幹擾支」的, 這樣在高考中就不容易上當, 分析《試題分析》中的解題思路, 學會如何尋找簡潔、合理的解題方法,養成解題後自我反思的習慣, 不斷總結,歸納、反思, 提高自己的解題和應試能力.
研討素材
(請點擊圖片放大閱讀)
考試範圍 文科
(以上內容由網上搜索而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在此向作者致謝!文章部分內容由截圖軟體得到,可能不夠清晰,若喜歡該資源請向作者或出版者購買,摘錄、轉載,是想為經濟欠發達地區教師提高業務水平做點事,僅此而已,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免責聲明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轉載僅為方便教師學習研究,不用於任何商業用途,如有侵權或其它問題,請立即聯繫我們更正或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