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排名必生爭議,兩個月前,幾個著名的排名機構放出了我國內地2020高校排名,讓人驚奇的是,武漢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在各個排行榜中都挺進了前十,作為兩所985高校,很多人都覺得進入前十是實至名歸。但有排名就有爭議,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不少人就開始數落兩所大學,認為這兩所大學能夠進入前十,都是因為辦學規模龐大。武漢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比起一般的高校來說,規模是大一些,但也並不是很大,學生也就五萬多人,比起山東大學、吉林大學都差了將近一萬人,和清北比起來,也就多個七八千人,作為985高校,這樣的學生數量,並不算出格。
經過兩個多月的沉澱,排名風波剛剛落了下去,一批錄取線又被提了上來,原來這一次武漢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的一批錄取分數線很是差強人意,投檔線比很多高校低不少,不少人以兩所大學的投檔線來嘲笑這兩所大學的實力。但是,今年各地的投檔線是存在很多貓膩的,就拿河南省來說,河南省是我國人口最多的省份之一,每年都有大量的學子參加高考,這些學子需要不少高校去消化,光靠河南省的高校是絕對做不到的。
今年上交、復旦、武大、華科都在河南進行了招生,但四所大學的一批錄取線卻存在很大的差異,上交、復旦的錄取線高出天際,而武大、華科對比下來,好像配不上他們今年高校排行榜的名次。但上交、復旦的這個錄取分數線存在很大的貓膩。
上海交通大學這次在河南省提前批和一批的錄取人數是這樣配置的,提前批錄取104人,冷門專業和熱門專業均有投放,沒錯,就是104人,很誇張的數字,而一批的錄取人數卻只有區區8人,而且還都是熱門專業。上海交通大學這樣的錄取人數配置會造成什麼結果,先不管提前批,就拿一批來說,錄取人數少,又是熱門專業,分數不高的考生敢報考嗎?所以這一次上海交通大學在河南的一批投檔線非常高。
復旦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的做法一致,也是提前批放出了大量的名額,一批只有八個名額,這樣的配置,讓兩所高校的一批投檔線都有所上升。對於兩所高校來說,這樣做無疑能夠迅速提高一批投檔線,去年兩所高校的錄取最低位次還在三百名開外,但今年就進入了前一百。這種招生方式對河南來說卻不是好事情,巨大的考生基數,就指望著一批錄取呢,如果全國高校都學著上交和復旦,一批錄取還有什麼用。
與之形成對比的就是武大和華科,兩所大學一批錄取的人數是上海兩所大學錄取人數的五十倍,這是什麼概念,上交復旦總共錄取了16人,而武大、華科錄取了將近八百人。對於河南這樣的人口大省來說,八百人並不算多,錄取的也都是好苗子,但八百人必然會拉低兩所大學的投檔線。以投檔線論英雄難免太過狹隘,上交、復旦的投檔分數線足夠高,可是錄取了僅僅16人,對於一個人口大省錄取16人,意義並不大。
這些年武大、華科在省內的錄取人數減少了不少,遭到了省內不少人的苛責,就全國教育的發展來說,兩所高校的做法是正確的,河南那麼多人口,如果不放寬錄取人數,不知會有多少英才被埋沒,同時這也是高校發展的最好途徑,好的生源對學校發展至關重要,如上交、復旦的做法,不僅對國內教育發展不利,對學校自身發展也沒有多少好處,而且建校的前輩也不希望後人如此投機取巧拉高分數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