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臺子羊場+種羊場。
奶山羊養殖、加工及銷售全產業鏈項目現場。
精心挑選奶山羊。
奶山羊在大同長勢良好。
吃跑喝足後,該出去運動運動了。
普養大戶購羊。
羊場外景。
黑龍江日報12月23日訊 日前,記者來到大慶市大同區林源鎮奶山羊養殖基地,只見一群群奶山羊悠閒地在欄裡散步,偶有淘氣者欲越欄而出。一棟棟量身定製的羊舍,是科學環保的泥草節能房。運動場、奶站、青貯窖、榨油車間、飼料車間,附屬設施一應俱全。經過3年發展,像林源鎮這樣的標準化奶山羊養殖基地,在大慶市大同區已建成7處,另建有種羊基地1處,羊舍74棟,核心種群突破1萬隻。大同區已成為全國最大的規模化奶山羊養殖基地。2020年,由陝西卡倍多食品有限公司投資3.3億元開工建設的奶山羊養殖、加工及銷售全產業鏈項目,標誌著大慶市奶山羊養殖項目進入發展新篇章。
自2017年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以來,大慶市大同區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新時期「三農」工作的總抓手,聚焦發展壯大鄉村產業經濟,在推進發展鄉村產業的實踐中,大膽探索,勇於創新,不僅用工業化思維抓農業,還立足服務業視角謀劃農業,推動農業「接二連三」,實現養加銷融合發展,其中,傾注了大同區委區政府以及廣大幹部群眾無數心血的奶山羊產業,就是眾多產業項目中的代表。
從引入試養到規模養殖,再從引進加工企業到推廣普養,最終形成完整產業鏈,大同區通過「四步」工作法,歷時3年,從無到有、從點到面,建成了全國最大的奶山羊規模化養殖基地,引入了知名羊乳加工企業,打通了奶山羊的全產業鏈,孕育出一個富民強區的產業項目,打造出一個帶領全區農民致富奔小康的民心工程。
引項目 跨越千裡「南羊北調」
正確的選擇才是成功的開始。
大同區,是大慶市傳統畜牧業大區,長久以來形成了以「肉牛、奶牛、生豬、肉雞、大鵝」五大品業為主的發展格局,規模化養殖、標準化生產等方面成績可喜。
然而,不安於現狀的大同人始終著眼於未來,尤其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後,全區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結構調整為主線,以增加農民收入為目標,將目光瞄準了尋找發展潛力更加巨大、市場前景更加廣闊、養殖效益更加突出的新項目。
幹事創業的思想統一了,接下來最難的就是項目選擇。大同區在選擇奶山羊項目時,可以說是慎之又慎,不敢有絲毫大意。結合大同區實際,圍繞資源稟賦,經過多次考察學習、徵詢專家意見,大同區委區政府將目光聚焦在了投入產出比高、市場潛力無限、風險相對較低的奶山羊產業。
為了把風險降到最低,大同區委區政府多次組織畜牧專家座談,並親赴陝西實地調研。經過反覆論證得知,大同區自然環境與薩能奶山羊原產地瑞士的氣候條件高度相似。得到專家許可,2017年初,大同人從陝西帶回1100多隻種羊進行試養,經過一年的養殖周期,這批奶山羊成功適應了大同區的氣候環境,產羔率和產奶量沒有明顯變化,而且多數已經下崽、產奶,變成了名副其實的「羊奶媽」。
經過幾個月的論證、一年的試驗,大同人心裡踏實了。也就從這一年起,作為大同區推進鄉村振興、精準扶貧的新產業、新路徑,奶山羊項目從「零」起步,行穩致遠。
興產業 「全省最大」形成規模基地
幹,就要咬定青山不放鬆,不破樓蘭終不還。
認準奶山羊產業的大同人,繼打造全省最大棚室生產基地後,決心把奶山羊作為又一「金字品牌」重點打造,利用精準扶貧、鄉村振興有利政策機遇,將其培育成為一個脫貧攻堅新產業、一條促農增收新路徑。
2018年,大同區全面打響奶山羊項目發展攻堅戰,高臺子鎮、老山頭鄉、林源鎮、太陽升鎮4處養殖場「四箭齊發」。
大同的冬天比陝西冷得多,過慣了暖和日子的陝西奶山羊,冬天很難在室外過冬。為了能讓這些遠道而來的「羊奶媽」住上暖屋子,大同人借鑑土溫室的建造方法,用最低的成本為它們建造了充滿大同特色的、既節能環保又符合科學標準的現代化羊舍。冬天不用加溫,羊舍內的溫度就能保持在零上10℃左右,完全可以確保奶山羊安全過冬。只用相關設計院預估資金的五分之一,就完成了相同面積、相同功能分區、相同承載量的標準化奶山羊養殖基地。因地制宜的建築方式,為後續購入奶山羊、減少飼養成本打下了堅實基礎。與此同時,相關配套的看護房、奶站、青貯窖池、草棚等,也都因地制宜地按照大同的特色建設著。
羊場建設的同時,一支由專業技術人員、鄉鎮主管領導、養殖大戶為主要成員的「引羊團」,同步遠赴陝西開始了最為關鍵的選羊工作。
「引羊團」既負責挑選合格的奶山羊,還要通過跟當地養羊戶一起放羊、一起餵羊,學習奶山羊的飼養方法。「引羊團」在村中一駐就是3年,創造性地總結出了「一周觀察期」的好辦法。這一方法,提高了種羊質量、降低了本地養殖風險。以一周觀察期為代表,「引羊團」在當地快速形成了標準化引羊流程,為提高飼養成活率、實現優質化繁育打下了基礎。
養殖業是一個需要技術和細心的行業,人才和技術是核心,為了提升奶山羊飼養水平,大同區通過聘請西北農大及省市專家教授組建專家技術團隊,夯實規模養殖場技術人員的配備責任,完善防疫、檢疫、繁育、獸醫衛生等技術服務功能,建立起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多層次、全覆蓋、網絡化的技術服務體系。由奶山羊辦、鄉鎮、公司共同把關,僱用專業人員11人,分別常駐養殖場,負責羊只的防疫和疾病診療。同時,針對全區畜牧系統多年來幹部缺乏的現實情況,採取公開招錄的方式,錄用畜牧獸醫專業的大學畢業生10人,充實到工作隊伍中,既填補了畜牧系統的人員短板又為區畜牧業發展注入了新鮮血液。
依託區疫控中心實驗室組建奶山羊專屬實驗室,開展疫病診斷、妊娠診斷、手術治療、抗體檢測、藥敏試驗及藥物成分分析等工作,奶山羊疫病診療更加科學、規範、有效。
依託區現代農業服務中心農業大數據平臺,開發現代信息技術,養殖基地人員管理、飼料配比、疫病防控、系譜檔案、生產指標監測、天氣預警等全程可控,機械化擠奶站、手推式擠奶器、TMR攪料機、B超儀等現代化生產力工具得到推廣使用。
大同區克服各種困難、應對風險挑戰,著力研究解決發展中的問題,培育形成了比較優勢明顯的核心種群,成功打造了集約化規模養殖基地。
三年興一個產業。截至目前,大同區成功破解了寒地奶山羊養殖技術難題,建成種羊基地1處、標準化養殖基地7處,羊舍74棟,核心種群突破1萬隻,已發展成為全國最大的規模化奶山羊養殖基地,從最初的扶貧產業逐步發展成為富民強區產業。
育龍頭 形成全產業鏈億元項目
栽得梧桐樹,築巢引鳳來。
大同區奶山羊規模化種群數量多、養殖標準化高、羊奶品質穩定等諸多優勢,迅速贏得了國內知名乳製品企業的關注,多家乳製品企業前來大同區參觀考察,並表達了合作的意向。
企業的投資意向,正是大同區盼望已久的,因為在奶山羊產業發展初期,區委區政府就已經開始謀劃引入乳製品加工企業,試圖延伸奶山羊產業鏈。由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帶隊的招商隊伍,也早就開始前往山東、山西、陝西等地乳製品加工企業洽談合作事宜。
經過優中選優,最終與大同奶山羊發展思路高度契合的陝西卡倍多食品有限公司,被大同區委區政府領導三顧茅廬的真誠打動,決定在大同區建廠。規劃奶山羊養殖、加工及銷售全產業鏈項目總投資3.3億元,佔地面積5.3萬平方米,分三期建設:一期建設羊初乳和羊奶粉生產線、液態車間、動力車間、預留倉庫等設施,年生產羊初乳和羊奶粉6000噸;二期建設羊乳系列營養食品生產線,年產羊奶茶、羊奶酪、羊奶貝等2000噸;三期建設液態奶生產線,年生產液態奶3000噸。
2020年5月15日,作為大慶市百大項目之一的大同區奶山羊養殖、加工及銷售全產業鏈項目正式拉開建設大幕。為了加快工程進度,大同區成立專班、主動靠前服務,積極幫辦、代辦項目前期手續,並及時幫助企業解決用水、臨時用電及高壓線路遷出等實際問題,全力為企業紓困解難,助推項目快建設、早達產。短短6個月,該項目的辦公樓、公寓樓外牆體保溫施工和門窗安裝已完成,粉塔車間二層、副樓一層混凝土澆築以及凍幹車間一層、庫房地基混凝土澆築也已完工。截至目前,項目已完成總工程量的65%,預計2021年9月,就將進入試生產階段。
項目竣工後,企業將申請國家嬰幼兒配方奶粉的配方註冊。投產後,預計年可生產嬰幼兒配方奶粉、成人配方奶粉、功能性配方奶粉1萬噸,益生菌20噸,羊初乳30噸。之前受困於沒有規模化奶山羊養殖基地,缺少羊初乳奶源,國內羊初乳市場始終被國外品牌佔據。在該項目羊初乳生產線投產後,依託大同區穩定可靠的奶源以及企業擁有的自主創新技術和研發團隊,將填補國內羊初乳加工的空白。
育一個龍頭,富一方百姓。「項目全部達產後,可年實現銷售收入4.8億元、利稅5000萬元,帶動就業300人。」大同區經濟與發展改革局局長史國慶表示,該項目的建設,標誌著大同區奶山羊產業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必將在促民增收、發展財源、拉動發展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從奶山羊的繁育、養殖到羊奶粉、益生菌等產品的加工、銷售,大同打造出一條完整的產業鏈條,一個回報豐厚的產業項目,也將在不久的未來回饋這片熱土。
富百姓 帶動更多群眾奔小康
發展產業項目,不僅要看其產值有多少,更要看其帶動周邊群眾致富的能力有多強。
發展產業的目標,就是促進農民增收,加快全民小康步伐。如何讓更多的農戶共享奶山羊產業發展成果?如何讓奶山羊產業帶動更多的村民增收?大同區委區政府給出的答案是發動普養。讓更多的養殖戶、貧困戶參與奶山羊養殖,帶動更多的群眾致富奔小康。
奶山羊前期的飼養成功和誘人的利潤,其實早已經激發了村民普養的熱情。「每隻羊一天的飼養成本大概6到8元,按一天產5斤奶算,羊奶最少能賣到18元左右,所以僅靠產奶,每隻羊每天純效益在8到10元。一年產8個月奶,240天就有2000塊錢左右收入。」大同區祝三鄉奮鬥村奶山羊養殖戶劉慧鳳算了一筆經濟帳。
實實在在的利潤,是發動群眾參與普養的最有力宣傳。短短不到一年時間,奶山羊普養戶達到200戶,奶山羊普養量當年突破8000隻。為了最大程度降低普養戶的風險,確保大同區首先為普養的奶山羊全部購買保險。繼而引入專家團隊為普養戶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持,選羊、防疫、繁育全程提供技術指導,普養戶遇到飼養難題,技術人員第一時間上門服務。
陝西卡倍多食品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夏元軍告訴記者:「在養殖基地方面,我們計劃明年引領增加存欄量達到2.2萬至2.5萬隻,未來將進行普養,也帶動更多老百姓進行養殖,向5萬隻、10萬隻養殖群體規模發展。」
設施農業生機勃勃,中藥材種植加工產業如火如荼,奶山羊產業聲名鵲起。大同,這片從來不以資源稟賦著稱的土地,正憑藉著勤勞和勇敢、智慧與擔當,勾勒出經濟騰飛與促農增收的壯美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