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問4》為什麼葉問的兒子成為不了「李小龍」?因材施教成亮點

2020-12-11 鯨魚奶媽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最近朋友圈被電影《葉問4》刷屏了,大家紛紛都誇讚電影中激烈熱血的打鬥動作場面,直呼"太過癮啦!"

在朋友的邀約之下,我也走進電影院欣賞了這部武打動作片《葉問》系列的最後一部,整部影片下來除去心中巨大的震撼外,還有遺憾與不舍,不得不說,《葉問》系列電影真的是一部很有正能量,弘揚我國傳統文化精粹的代表性電影。

而電影情節中還有一些細節讓我有所感觸,也是身為一個育兒博主的職業性習慣吧,《葉問4》電影情節中,葉問對其兒子的教育歷程讓我多了一些關注和思考。

看過電影的讀者們應該都有所了解,在電影中,葉問本身是不想讓自己的兒子打拳,而是想讓其好好讀書學習,作為一個知識分子發展,但是他的兒子就是對打拳很感興趣,也因為父親的不贊同從而和父親之間產生了隔閡,後來葉問對自身的教育理念進行反思,和兒子進行溝通,才選擇支持兒子的想法和願望,將畢生所學傳授給兒子。

看到這裡,不免又有一個疑惑,眾所周知,在功夫領域稱得上是代表之一的李小龍,其實也是葉問的徒弟。那麼為何說呢麼,葉問的兒子和李小龍的發展情況卻不一樣呢?明明都是受到葉問的傳授和指導。

這就是"因材施教"所體現出來的結果,也正是葉問"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讓其兒子和李小龍得到了不同程度以及在不同領域的發展。

今天,我們就聊聊一聊,因材施教這一教育理念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正確的對自家孩子進行培養。

一:什麼是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源於《論語》中的一句話,子遊問孝,子夏問孝《朱熹集注》引宋程頤曰:"子遊能養而或失於敬,子夏能直義而或少溫潤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與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

從這個典故中可以看出,因材施教就是說我們應該根據一個人的才能、性格和興趣來實施教育,對於孩子的教育更是如此。

由於每個孩子不僅擁有年齡上的差異,還存在著個體的差異,這是一個需要多方面因素需考慮的環節。每個人都是有不同的天賦和興趣所在,因材施教就是告訴家長們,多觀察孩子所展露出的天資來判斷孩子在哪些方面上有過人之處。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讓孩子做他們更加感興趣的事情,也會更加的得心應手,提高學習效率。再者,每個孩子的性格與處事方式也是不一樣的,這也是家長們在實行因材施教時需考慮的方面。

總之,因材施教,更能讓一個人的天賦潛能得到發揮,更能讓孩子在某一方面獲得比同齡人更高的成就。

二:因材施教的重要性?

1.更有利於孩子的進步

任何教育的目的都是為了孩子有更大的進步、獲得更大的成就。

而現在的壓力越來越大,很多家長為了孩子能夠不輸在起跑線,想讓孩子成為一個完美的人,給孩子進行了很多課目的培訓。可是孩子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過多的學習項目導致他們的精力被分散,不僅不能取得一個整體大的進步,也會導致孩子心力交瘁從而對學習失去興趣。

而因材施教更多的是讓孩子學習他們感興趣的,更加得心應手的任務,這也會讓孩子更有成就感,自信心也會得到提升,從而取得更大的進步。

2.有利於孩子未來的發展定位

我們雖說技多不壓身,但是在未來的發展中,優勢是一個人能否獲得機會甚至是獲得成功的砝碼,試想,孩子雖然在每個領域都有涉及,但都是水平一般,而面對一個崗位的競爭,對手在這一方面屬於高水平階段,自然孩子的勝算會大大減半。

我們常誇讚別人家的孩子很優秀,也多是看到其優點特長所在,而且觀察那些享譽盛名的成功人士,都是在某一領域獲得了極高的成就。

所以,因材施教可以幫助孩子找到適合其自身能力水平的技能,讓孩子在某一領域獲得成就,更有利於孩子未來的發展定位。

3.減少孩子和家長之間的思想衝突

因材施教的對立面就是家長按照自身想法和意願來對孩子進行安排,最常見的一個情況就是看到別人家的小孩在某一方面獲得了成就,於是就開始套用其教育模式來施加在自家孩子身上,但往往都是適得其反,不能達到理想中的效果。

而且,家長們總是按照自己的意願行事,不顧及孩子想法和選擇,這讓孩子感覺自己沒有被尊重,學習自己不感興趣的東西也會讓孩子學習效率不高,長此以往,勢必導致孩子的叛逆反抗,親子關係出現矛盾和隔閡。

三:如何進行因材施教?

慢慢的,我們現如今的家長也開始重視起因材施教這一教育方法,但是不知道到底該怎麼去對孩子進行因材施教,其實,因材施教主要遵循孩子的天資和性格兩個方面。

肯羅賓遜認為:"天賦應當是天資與熱情的結合。"

也就是說,天賦不一定是孩子表現在某一方面非常的優秀,只要是他不在受外力推動的情況下,自發性的朝某一方面發展,且速度高於普通人,就屬於有天賦。

至於天資如何,其實也很好判斷,一是孩子在某一方面表現的比其他同齡孩子更好;二是孩子和其他同齡孩子相同的時間,他通過學習獲得的進步要比其他孩子更多。

如果家長想要從孩子的天賦天資方面入手來對孩子進行因材施教,那麼就要對孩子有以下幾點觀察:

· 孩子在哪方面花費的時間最多?

· 孩子在哪些方面展現出的學習能力更強?

· 孩子願意嘗試哪方面,也就是找尋孩子的興趣。

· 有的時候,最大的缺點可能也是最大的優點。

最後一點的意思是說,比如孩子"話很多",即使沒有人聽他們話說,自己也能像一個機關槍一樣說不停,家長們可能覺得這是孩子的一個特點,但是使用逆向思維思考一下,孩子可能在語言表達上具有天賦,有做演講家和辯論家的天資。

所以天資其實也包含著孩子所展露出的興趣愛好,性格也是家長們需要考慮的方面。

四、對於因材施教中幾點注意事項,家長們也不容忽視:

1.了解孩子的長處和個性

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家長們只有在了解孩子的長處和個性後,才能懂得如何揚長避短,而且家長們也要明白一個道理就是,人都是不完美的,要接納孩子的缺點,看到孩子身上的閃光之處。

2.尊重孩子的選擇

孩子的人生畢竟是孩子自己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合理的前提下,家長們應該尊重孩子自身想法和選擇,讓他們去嘗試自己更感興趣的東西,往往都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成果。

3.切勿生搬硬套

生搬硬套真的是一種很"不負責"的做法,很多時候不考慮自身孩子真實情況,借學他人的教育模式,都是起不到很好的效果的,甚至適得其反。一個真正負責任的家長,是會綜合自家孩子能力水平,發掘孩子的天資潛能,來對孩子制定專屬的教育方案。

育兒的路上註定是困難多多的,但只要堅定信念,多一些耐心和細心,多和孩子進行溝通交流,了解孩子的想法,多觀察孩子的發展情況,一定會取得理想中的效果。

我是鯨魚媽媽,也是3歲寶寶的媽媽,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李小龍和師傅葉問反目成仇?一段秘聞曝光,葉問兒子親自回應了
    最近由甄子丹主演的《葉問4》在熱映中,在片中也出現了李小龍(由陳國坤飾演),坊間一直有傳聞,李小龍和自己的師傅葉問不和,甚至到了反目成仇的地步,當年葉問的葬禮上,也未曾看到李小龍的身影,李小龍為何在師傅葉問到死的時候都沒有釋懷呢?
  • 《葉問4》中李小龍的實力被嚴重弱化了?
    《葉問4》太極萬宗華和詠春葉問與葉問系列的前三部不同,在第四部中,李小龍有了武打戲份,那就是與外國藍衣空手道高手巷戰的那部分。《葉問4》李小龍劇照那麼問題來了,影視中的李小龍實力究竟和現實中有沒有差距呢?首先,必須要清楚的一件事是,影片中故事所發生的年代。故事是1964年葉問去美國幫兒子找學校,順便幫了唐人街的中華總會街除惡。
  • 《葉問4》:葉問,李小龍,萬宗華,中國功夫的隱忍與亮拳
    《葉問4》:家庭教育,安身立命,文化傳承《葉問4》完整的故事情節,激烈真實的打鬥場面,深深吸引著觀眾。我更感興趣的是詠春拳背後藏著的哲理思索:家庭教育,安身立命,文化傳承。為子女選擇規劃人生,不管孩子喜歡不喜歡。葉問希望孩子能好好讀讀書,孩子卻希望能跟著父親學習打拳。孩子學校打架,被學校勸退,葉問又不惜代價,送孩子到美國讀書。葉問原打算是不接受徒弟李小龍的邀請,到美國去,但為了孩子,葉問又改變了選擇,萬裡奔波,前往美國,為孩子選擇學校。中華總工會萬會長的女兒喜歡跳舞,萬會長卻希望女兒勤練武術,傳承文化。
  • 李小龍是葉問是最喜愛的弟子,為何葉問卻「詛咒」李小龍會短命?
    李小龍這個名字對中國人而言可謂是耳熟能詳,他是功夫片的開創者,把中國武術帶向世界。但不幸的是,他於1973年在香港去世,年僅33歲,英年早逝令人惋惜。可他「短命」卻是他的師傅葉問所預估到的。李小龍作為葉問的得意門生,葉問為何會說他短命呢?
  • 葉問患癌病逝成《葉問4》最大淚點,結尾意外透露出一個重要信息
    電影《葉問4》破億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因為從上座率和排片率還有口碑足以看出來粉絲對這部電影的期望。尤其是最後結尾葉問給兒子葉正打木人樁那一幕真的感動到哭,生命到了終點。葉問通過萬宗華的女兒叛逆的性格看到了自己兒子同樣的問題,所以也淡然了,既然兒子想要學習詠春那就好好教給他。只是自己的時間不多了,在打木人樁的時候葉問讓葉正拍攝下來,這個鏡頭讓所有觀影的粉絲都哭了。葉問終年79歲,徒弟李小龍33歲,兩個人的師徒關係非同一般。
  • 《葉問4》父愛如山,葉正屢次不接葉問電話,卻不知父親得了癌症
    《葉問4》共有3個重點劇情: 葉問兒子葉問的兒子大家平時都沒有聽到過,相比起徒弟李小龍,知名度小了不是一點半點。葉問的兒子叫做葉正,因為從小失去母親,心裡上面多少有些自卑,在學校裡面不好好學習,多次和同學打架被學校開除。當時香港的教育條件可不像現在這麼先進便利,為了能給葉正找到更好的學校,葉問決定把葉正安排去美國。
  • 葉問是李小龍的師傅,學成歸來的李小龍和葉問誰厲害呢?
    本身李小龍身體條件就是比他自己的師傅好,而且在西方學成歸來,也有自己的拳法,本身西方也是注重肌肉的培養,我們可以當年的李小龍身體肌肉是非常強大的,在加上李小龍本身出拳的速度也快,相信打敗年老的葉問應該是不成問題的。
  • 葉問為什麼預言:李小龍是個短命種?他在李小龍身上發現了什麼
    葉問為什麼預言:李小龍是個短命種?他在李小龍身上發現了什麼。李小龍在海外的名聲很大,美國人稱他為功夫之王,在日本還有武聖的名頭,截拳道的開創與傳播其實還和一個人脫不了關係,那就是葉問。葉問之名最開始只在廣東香港等地傳播,後來出了個李小龍,大家才知道原來這個武學奇才出自葉問門下。年輕氣盛的李小龍喜歡和人比鬥,但是戰績一般,後來聽聞葉叔的大名,知道他是個精通拳法的大師,遂拜入門下。
  • 《葉問4》定檔12月20日,葉問李小龍師徒聯手同闖美國唐人街
    由甄子丹、史考特·艾金斯、吳建豪、陳國坤等人主演的純正功夫片《葉問4》近日在北京宣傳發布會中宣布定檔12月20日全國上映,雖然系列第三部口碑有所下降,但在純正中國功夫電影越來越少的今天,《葉問4》依然值得期待。
  • 《葉問4:完結篇》中,葉問打贏了巴頓,那李小龍打得贏巴頓嗎?
    可以說,此時的李小龍武功絕對葉問之上了。所以,對付一個巴頓,那肯定不是什麼問題了。 為什麼葉問打贏巴頓這麼不容易?葉問左手有傷,被巴頓察覺到了 。葉問患癌,對打鬥有影響 。葉問年紀偏大,照樣打贏巴頓 。
  • 把詠春拳發揚光大的並非葉問和李小龍
    詠春宗師葉問這個名字,近幾年因為是李小龍的恩師,從而變成了影視界的大IP。最有代表性的是梁朝偉主演《一代宗師》以及甄子丹主演《葉問》(1-4)系列,其他的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總之,近幾年關於葉問的題材超級火爆,在影片中葉問暴揍洋人,將我們心中的一種民族情結帶動的暢快淋漓。
  • 揭秘李小龍與葉問的5大疑團:李小龍真的是詠春叛徒嗎?
    1)李小龍不把恩師放在眼內? 李小龍從小愛打架, 1954年當時只有14歲的李小龍因為喜好武術,拜了葉問為師。據知,他跟師傅學習了6年,為他日後成為功夫巨星打下了基礎。李小龍勤力練習,更在家裡裝了一個木人樁,一天裡練習五至六個鍾,訓練非常密集。
  • 甄子丹《葉問4》開拍,熊黛林無緣女主,李小龍成最大看點
    日前,甄子丹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葉問4》將於下月開拍,已經與葉偉信導演達成協議,以超過1億港元(約8000萬人民幣)片酬落實接拍該系列,雖然,片酬很高,不過,對於甄子丹這樣的動作巨星來講,也算是名至實歸。
  • 《葉問4》電影劇情介紹與推薦 看葉問如何打遍美國海軍陸戰隊
    今天小編為大家解說葉問系列動作電影終局之作《葉問4》,閒話少說 咱們直接進入正題。《葉問4》劇照故事開始於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的香港,此時的葉問身患癌症在香港開設武館教人打拳,這天,李小龍的黑人徒弟小黑來到拳館,邀請葉問出席空手道錦標賽,葉問委婉拒絕,小黑留下邀請函和機票迅速離開
  • 甄子丹上海宣傳《葉問2》:沒有李小龍沒有阿嬌
    葉偉信執導,甄子丹、熊黛林主演的電影《葉問》儘管不是去年賀歲檔票房的最大贏家,卻博得了最高的評價。最終內地1.2億元、香港2500萬港元的票房收入,也讓老闆黃百鳴相當滿意,「在香港,《葉問》贏了同檔期的十部外語片。」4月即將揭曉的第2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的提名名單上,《葉問》也是大贏家。
  • 《葉問4》之後,再無葉問!
    電影《葉問4》以終結篇的名義上映,影片的結尾也以葉問師傅的去世進行緬懷,自08年《葉問》第一部上映至今,終於畫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如果談起這部系列電影,就不得不說兩個人物:一是葉問師傅,二是演員甄子丹。葉問師傅出生於1893年,當時正值滿清末年,社會動蕩,習武熱潮遍布全國。
  • 電影推薦《葉問4》—談什麼劇情。打起來
    這樣一個較為冷清的時刻,《葉問4》的出現還是有不少小亮點的。上映兩周左右,迄今已經取得了8億以上的票房成績,評分也達到7.2。要知道《葉問3》之前陷入偷票房的輿論風暴時,很多人以為葉問這樣一個IP已經到頭了。
  • 武術宗師葉問教授李小龍詠春拳照片亮相(圖)
    「從這些照片中可以看出,葉問與李小龍師徒感情很深。」朱培建說道。  據朱培建介紹,葉問推廣詠春拳基本可以劃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1937年到上世紀40年代,這時葉問在佛山收了他早期的弟子;第二階段就是到香港以後,李小龍便是在那段時間成為了葉問的弟子。「李小龍不僅是葉問的徒弟,對詠春拳的推廣也起了巨大的作用。
  • 《葉問4》65歲擊敗美國兵頭!真實的葉問有這麼強嗎
    在此之後倆人沒有見面,甚至在葉問去世後李小龍都沒有第一時間趕回來拜祭。所以當很多人看完《葉問4》預告片後,發現葉問不僅去了美國,還與徒弟李小龍有過交集。問題來了,甄子丹飾演的葉問系列電影難道全部都是虛構的?歷史上真實的葉問有這麼能打嗎
  • 葉問早年看到李小龍走路姿勢,曾斷言李小龍短命,沒想到一語成讖
    李小龍雖然有練太極拳的基礎,但是他依然刻苦練習,絲毫沒有懈怠過,後來成功拜師葉問,也成為了葉問最喜歡的弟子之一。葉問曾經勸告李小龍,為了長壽,一定要減少訓練拜師葉問以後,年僅14歲的李小龍一邊上學,一邊去武術館學習詠春拳。為了加強練習,李小龍還在自己的家裡設置了一個梅花樁,每天都要練習五個小時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