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最近朋友圈被電影《葉問4》刷屏了,大家紛紛都誇讚電影中激烈熱血的打鬥動作場面,直呼"太過癮啦!"
在朋友的邀約之下,我也走進電影院欣賞了這部武打動作片《葉問》系列的最後一部,整部影片下來除去心中巨大的震撼外,還有遺憾與不舍,不得不說,《葉問》系列電影真的是一部很有正能量,弘揚我國傳統文化精粹的代表性電影。
而電影情節中還有一些細節讓我有所感觸,也是身為一個育兒博主的職業性習慣吧,《葉問4》電影情節中,葉問對其兒子的教育歷程讓我多了一些關注和思考。
看過電影的讀者們應該都有所了解,在電影中,葉問本身是不想讓自己的兒子打拳,而是想讓其好好讀書學習,作為一個知識分子發展,但是他的兒子就是對打拳很感興趣,也因為父親的不贊同從而和父親之間產生了隔閡,後來葉問對自身的教育理念進行反思,和兒子進行溝通,才選擇支持兒子的想法和願望,將畢生所學傳授給兒子。
看到這裡,不免又有一個疑惑,眾所周知,在功夫領域稱得上是代表之一的李小龍,其實也是葉問的徒弟。那麼為何說呢麼,葉問的兒子和李小龍的發展情況卻不一樣呢?明明都是受到葉問的傳授和指導。
這就是"因材施教"所體現出來的結果,也正是葉問"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讓其兒子和李小龍得到了不同程度以及在不同領域的發展。
今天,我們就聊聊一聊,因材施教這一教育理念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正確的對自家孩子進行培養。
一:什麼是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源於《論語》中的一句話,子遊問孝,子夏問孝《朱熹集注》引宋程頤曰:"子遊能養而或失於敬,子夏能直義而或少溫潤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與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
從這個典故中可以看出,因材施教就是說我們應該根據一個人的才能、性格和興趣來實施教育,對於孩子的教育更是如此。
由於每個孩子不僅擁有年齡上的差異,還存在著個體的差異,這是一個需要多方面因素需考慮的環節。每個人都是有不同的天賦和興趣所在,因材施教就是告訴家長們,多觀察孩子所展露出的天資來判斷孩子在哪些方面上有過人之處。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讓孩子做他們更加感興趣的事情,也會更加的得心應手,提高學習效率。再者,每個孩子的性格與處事方式也是不一樣的,這也是家長們在實行因材施教時需考慮的方面。
總之,因材施教,更能讓一個人的天賦潛能得到發揮,更能讓孩子在某一方面獲得比同齡人更高的成就。
二:因材施教的重要性?
1.更有利於孩子的進步
任何教育的目的都是為了孩子有更大的進步、獲得更大的成就。
而現在的壓力越來越大,很多家長為了孩子能夠不輸在起跑線,想讓孩子成為一個完美的人,給孩子進行了很多課目的培訓。可是孩子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過多的學習項目導致他們的精力被分散,不僅不能取得一個整體大的進步,也會導致孩子心力交瘁從而對學習失去興趣。
而因材施教更多的是讓孩子學習他們感興趣的,更加得心應手的任務,這也會讓孩子更有成就感,自信心也會得到提升,從而取得更大的進步。
2.有利於孩子未來的發展定位
我們雖說技多不壓身,但是在未來的發展中,優勢是一個人能否獲得機會甚至是獲得成功的砝碼,試想,孩子雖然在每個領域都有涉及,但都是水平一般,而面對一個崗位的競爭,對手在這一方面屬於高水平階段,自然孩子的勝算會大大減半。
我們常誇讚別人家的孩子很優秀,也多是看到其優點特長所在,而且觀察那些享譽盛名的成功人士,都是在某一領域獲得了極高的成就。
所以,因材施教可以幫助孩子找到適合其自身能力水平的技能,讓孩子在某一領域獲得成就,更有利於孩子未來的發展定位。
3.減少孩子和家長之間的思想衝突
因材施教的對立面就是家長按照自身想法和意願來對孩子進行安排,最常見的一個情況就是看到別人家的小孩在某一方面獲得了成就,於是就開始套用其教育模式來施加在自家孩子身上,但往往都是適得其反,不能達到理想中的效果。
而且,家長們總是按照自己的意願行事,不顧及孩子想法和選擇,這讓孩子感覺自己沒有被尊重,學習自己不感興趣的東西也會讓孩子學習效率不高,長此以往,勢必導致孩子的叛逆反抗,親子關係出現矛盾和隔閡。
三:如何進行因材施教?
慢慢的,我們現如今的家長也開始重視起因材施教這一教育方法,但是不知道到底該怎麼去對孩子進行因材施教,其實,因材施教主要遵循孩子的天資和性格兩個方面。
肯羅賓遜認為:"天賦應當是天資與熱情的結合。"
也就是說,天賦不一定是孩子表現在某一方面非常的優秀,只要是他不在受外力推動的情況下,自發性的朝某一方面發展,且速度高於普通人,就屬於有天賦。
至於天資如何,其實也很好判斷,一是孩子在某一方面表現的比其他同齡孩子更好;二是孩子和其他同齡孩子相同的時間,他通過學習獲得的進步要比其他孩子更多。
如果家長想要從孩子的天賦天資方面入手來對孩子進行因材施教,那麼就要對孩子有以下幾點觀察:
· 孩子在哪方面花費的時間最多?
· 孩子在哪些方面展現出的學習能力更強?
· 孩子願意嘗試哪方面,也就是找尋孩子的興趣。
· 有的時候,最大的缺點可能也是最大的優點。
最後一點的意思是說,比如孩子"話很多",即使沒有人聽他們話說,自己也能像一個機關槍一樣說不停,家長們可能覺得這是孩子的一個特點,但是使用逆向思維思考一下,孩子可能在語言表達上具有天賦,有做演講家和辯論家的天資。
所以天資其實也包含著孩子所展露出的興趣愛好,性格也是家長們需要考慮的方面。
四、對於因材施教中幾點注意事項,家長們也不容忽視:
1.了解孩子的長處和個性
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家長們只有在了解孩子的長處和個性後,才能懂得如何揚長避短,而且家長們也要明白一個道理就是,人都是不完美的,要接納孩子的缺點,看到孩子身上的閃光之處。
2.尊重孩子的選擇
孩子的人生畢竟是孩子自己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合理的前提下,家長們應該尊重孩子自身想法和選擇,讓他們去嘗試自己更感興趣的東西,往往都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成果。
3.切勿生搬硬套
生搬硬套真的是一種很"不負責"的做法,很多時候不考慮自身孩子真實情況,借學他人的教育模式,都是起不到很好的效果的,甚至適得其反。一個真正負責任的家長,是會綜合自家孩子能力水平,發掘孩子的天資潛能,來對孩子制定專屬的教育方案。
育兒的路上註定是困難多多的,但只要堅定信念,多一些耐心和細心,多和孩子進行溝通交流,了解孩子的想法,多觀察孩子的發展情況,一定會取得理想中的效果。
我是鯨魚媽媽,也是3歲寶寶的媽媽,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