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夏陽街道團工委主動跨前一步,以「上下聯動」+「內外聯動」的「組合式」推進方式,引領社會各界青年積極投身戰「疫」一線。從最初織密社區防控網絡的「守門員」,到解決居家觀察人員生活困難的「外賣小哥」,再到聯繫轄區外籍人士的「翻譯官」,夏陽青年志願者用實際行動,不同身份,踐行著新時代的雷鋒精神。
社區防控是聯防聯控、群防群治的第一線,也是確保政策措施落實到位的關鍵所在。夏陽街道團工委及時支援對口的東盛社區,設立「青年示範崗」,及時安排團員青年,與居委會、物業人員等並肩作戰。從2月1日起,每天7:30-20:00,承擔車輛和人員往來的登記和審核工作,有效緩解了社區「守門」壓力。
隨著返滬人員的增多,居家醫學觀察人員的數量激增,他們的生活如何保障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您需要什麼?蔬菜,水果,消毒藥水……好的,我都記下來,採購好以後儘快送來」。孫晨頔是夏陽街道界涇港社區的95後青年志願者,每天他都會反覆詢問居家觀察人員的需求。整個春節,小孫和其他志願者一起,變身「外賣小哥」,每天都要詳細統計居家醫學觀察人員需要的採購清單,然後戴著口罩去菜場、超市,再將各類生活用品和蔬菜水果準確地配送到每一戶的門前。「我能做的,就是用務實有效的行動,為居民做實事,為防疫工作貢獻自己的一份力。」像小孫這樣,在本職崗位上堅持駐守的夏陽青年還有很多,他們是社區裡的「逆行者」,也是防「疫」阻擊戰的先鋒者。
除了對內引導團員青年恪盡職守,爭當戰「疫」的生力軍,夏陽街道團工委還對外招募社會各界青年,發揮各自特長,凝聚起更強大的戰「疫」中堅力量。周均益是上海師範大學一名在校大學生,受疫情影響學校推遲開學,他主動加入社區志願者隊伍。最近一個月,他每天都堅守崗位,測量體溫,核對身份信息。他還發揮計算機特長,幫助居委會製作EXCEL表格,撰寫信息。「我很榮幸能用自己的這種方式來回饋回報這個社會,為社區居民做出一份貢獻。」夏陽街道團工委書記周菁菁表示,目前夏陽街道已有42名社會招募的青年志願者加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累計服務時間925個小時。
隨著境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的日趨嚴峻,3月4日,上海對凡入滬前14天內,有過韓國、義大利、伊朗、日本等國家旅行或居住史的,一律實施居家或集中隔離健康觀察14天。現在,青年志願者又增添了一項新的工作任務,扮演一個翻譯官的角色,成為外籍人員與社區工作者之間的溝通橋梁,做好外籍返滬、返青人員的排摸和服務工作。
來源:綠色青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