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氣候中心:2019/2020年冬季又是一個「暖冬」

2020-12-20 經濟日報

據國家氣候中心監測資料顯示,剛剛過去的2019/2020年冬季(2019年12月1日-2020年2月29日)暖溼氣候顯著,全國冬季氣溫為歷史同期第五高,降水量為歷史同期第五多。而且預計,今年春季全國大部還將繼續暖溼。

具體來說,2019/2020年冬季全國平均氣溫為-2.25℃,較常年同期(-3.34℃)偏高1.09℃,是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第五高,為暖冬年份。除青藏高原大部氣溫偏低或接近常年同期外,我國其餘大部地區冬季明顯偏暖,其中華北地區西南部、黃淮和江淮的東部、江南南部和東部、華南大部及內蒙古西部、新疆北部等地氣溫偏高2℃以上。

其中山東、江蘇、安徽、浙江、廣東和上海6省(市)經歷了歷史最暖冬季;江西、福建和寧夏3省(區)冬季氣溫為歷史同期次高;山西、河南、湖北、湖南和陝西5省為第三高。

此外,多地日最高氣溫破冬季歷史極值。冬季全國共有179站日最高溫度突破當月歷史極值,其中遼寧長興島(12.9℃)、山東周村(22.3℃)和山西壽陽(18.4℃)等45站突破冬季歷史極值。

專家預計今年春季全國大部暖溼氣候明顯。春季影響我國的冷空氣勢力整體偏弱,除西藏大部氣溫較常年同期偏低外,我國其餘大部分地區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

春季全國大部分地區降水較常年同期偏多,江南地區春汛偏早,降水偏多,需預防區域性暴雨洪澇等極端氣象條件對防疫工作和工農業生產的不利影響。預計春季湖北省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0.5至1℃,降水偏多2至5成,氣候暖溼特徵明顯,尤其降水偏多較為顯著。

預計3月份,除西藏大部、四川西南部、雲南大部等地氣溫較常年同期偏低外,全國其餘大部地區氣溫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內蒙古西部、華北西部、黃淮西部、江漢、江淮、江南大部、華南西部、西南地區東部、西北地區大部、西藏大部等地降水較常年同期偏多。

相關焦點

  • 2019年冬季是一個暖冬年
    記者從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的「世界氣象日」紀念活動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19年冬季(2019年12月1日至2020年2月29日),我市氣溫偏高,降水量偏多,暖溼氣候顯著,為一個暖冬年。大連市氣象臺有關負責人介紹說,一個地區是否是暖冬,和這個地區冬季平均氣溫及發生範圍有關。暖冬是一個冬季過後,根據單站冬季平均氣溫距平是否大於或等於暖冬閾值來判定是否單站暖冬;根據一個地區暖冬站點總數是否超過50%判定一個地區是否是暖冬年。2019年冬季(2019年12月1日至2020年2月29日)我市氣溫偏高,降水量偏多,暖溼氣候顯著,為一個暖冬年。
  • 2019-2020年冬季湖北為強暖冬
    中新網武漢3月5日電 (李傲 馬芙蓉)記者5日從湖北省氣象局獲悉,根據暖冬等級標準,2019-2020年冬季湖北全省出現強暖冬68縣市,弱暖冬8縣市,全省達強暖冬標準。武漢區域氣候中心氣候監測顯示,2019-2020年冬季湖北全省平均氣溫6.8℃,較常年同期偏高1.5℃,排歷史同期第3位,僅次於1998年、2016年;平均最低氣溫較常年偏高1.7℃,排歷史同期第2位,僅次於2016年。
  • 2019—2020年冬季是冷冬還是暖冬,對有啥影響?
    也正是由於這樣,才有了兩三年前,在某省份總結當年小麥豐收因素時,其文章中用了這樣的實話:「天幫忙,人努力,政策好……」,這和我們說的「天時地利人和」差不多——農業生產工程,其他因素再好,沒有「天幫忙」或氣候的支持不行!而小麥產量如何,是豐是寡,更多是受冬季氣溫(也就是我們說的冷冬和暖冬)影響最大。所以,小麥人或與小麥有關的人,對馬上到來的2019—2020年冬季是冷冬還是暖冬會倍加關注。
  • 又是一個「暖冬」!冷冬、暖冬到底誰說了算?
    來源:經濟日報國家氣候中心監測資料顯示,剛剛過去的2019/2020年冬季(2019年12月1日-2020年2月29日)暖溼氣候顯著,全國冬季氣溫為歷史同期第五高,降水量為歷史同期第五多。而且預計,今年春季全國大部還將繼續暖溼。
  • 最強暖冬+最長梅雨 安徽 2020年屬於「差」的氣候年景
    今天上午,省氣象局召開2020年安徽省主要氣候事件新聞發布會。去年我省經歷史上最強暖冬和最長梅雨。綜合全年氣候要素、極端氣候事件及其災害影響,2020年屬於「差」的氣候年景。據省氣候中心觀測,2020年全省年平均氣溫16.6℃,較常年偏高0.8℃,僅次於2007、2006年 ,與2017、2018、2019年持平,為1961年以來第三高。靈璧、明光、霍山、舒城、肥東、蕪湖及宣城7個市縣創新高。冬、春、秋三季氣溫均偏高,夏季與常年持平。年內7月氣溫創歷史新低;其他各月接近常年或偏高,其中1到3月持續異常偏高。
  • 貴州2019年為「強暖冬年」 冬季平均氣溫8.1℃
    貴州2019年為「強暖冬年」 冬季平均氣溫8.1℃ 發布時間:2020-03-05 15:42:10      來源:貴陽日報   3月4日,
  • 2019年冬季是暖冬還是冷冬?請看權威發布!
    每逢一個冬季過去,公眾都熱衷於討論暖冬還是冷冬這個話題。在過去的冬季裡,我們享受到秋日般的暖陽,也遭遇到連續強降雪寒潮天氣,究竟是暖冬還是冷冬呢? 日前,區氣象局權威發布,2019年冬季(2019年12月1日至2020年2月29日),我區氣溫偏高,降水量偏多,暖溼氣候顯著,是一個暖冬。
  • 深圳出現史上第二暖冬 2019/2020年冬季平均氣溫為18.1℃
    2020年3月10日訊 「暖」,是剛剛過去的這個冬季,在深圳氣象史上留下的深刻印記。記者從市氣象臺獲悉,根據《暖冬等級》標準,2019/2020年冬季(2019年12月~2020年2月),深圳市迎來了1953年以來的第5個強暖冬年,這是繼1998/1999年、2008/2009年、2016/2017年、2018/2019年後,深圳再次出現強暖冬,也是歷史上第二暖。
  • 2019/2020年全國冬季氣溫達歷史同期第五高 「暖冬」過後又迎...
    央廣網北京3月3日消息(記者孫冰潔)國家氣候中心監測資料顯示,剛剛過去的2019/2020年冬季(2019年12月1日-2020年2月29日)暖溼氣候顯著,全國冬季氣溫為歷史同期第五高,降水量為歷史同期第五多,預計今年春季全國大部地區暖溼狀態將持續。
  • 2019-2020年冬季為浙江70年來「最暖冬」
    臨安區委宣傳部供圖中新網杭州4月24日電(記者 張煜歡)24日記者從浙江省氣象臺獲悉,今年以來,浙江省天氣氣候延續了複雜嚴峻的形勢,呈氣溫異常偏高、降水量略偏多、災害性天氣多發頻發三大特徵。氣溫方面,2019-2020年冬季,浙江省出現了1949年以來氣溫最高的暖冬。
  • 遼寧2019年冬季為弱暖冬
    3月8日,記者從省氣象局了解到,依據2019年冬季(2019年12月1日至2020年2月29日,下同)的氣溫記錄,並根據國家標準《暖冬等級》,省氣象局作出2019年冬季為弱暖冬的判斷。  2019年冬季,我省平均氣溫為-5.7℃,比常年同期(-7.3℃)偏高1.6℃,為1951年以來歷史同期第五高值,近三年來同期最高值。從降水來看,我省2019年冬季雨水偏豐,全省平均降水量36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多1倍,為2009年以來最多。
  • 2019,暖冬年,可它卻一點都不溫暖
    今年根據中國氣象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國家氣候中心氣候服務室首席葉殿秀表示,根據會商預測結果,今年冬季,我國是冷冬的概率幾乎為零。什麼是冷冬?劃分暖冬或冷冬的溫度標準是0.5℃:當今年的冬季(12月-次年2月)的平均氣溫比往年高出0.5℃,那麼2019年冬季就是暖冬;相反的,如果平均氣溫比往年低0.5℃,即為冷冬。那麼,形成暖冬的原因又是怎樣的呢?或許很多人都認為這與人類脫不關係,當然,這不可置否,但科學家們卻給出更多原因。
  • 2019年冬天會下雪嗎?2019年冬天是暖冬嗎
    以往的冬天全國大部分地區每年都下雪了,但是據說2019年的冬天會比較暖和,那麼2019年冬天會下雪嗎?2019年冬天雪量大不大?下面一起來看一下。2019年冬天會下雪嗎  專家稱,受厄爾尼諾現象的影響,2019年冬天會是個暖冬,而雨雪天氣一般只會在氣溫很低的時候出現,所以今年辦法很可能不會下雪,北方則雨雪天氣比較多,更加有過年的氣氛。  春節的時候正好是六九的第一天,這個時候還沒有回暖。最北方的地區,比如說哈爾濱這些地方肯定是在春節會下雪的。
  • 暖冬!全國冬季氣溫歷史同期第五高 江浙滬等6省市史上最暖
    中國天氣網訊 剛剛過去的這個冬季(2019年12月-2020年2月)顯得格外暖,國家氣候中心統計數據顯示,這個冬季,全國平均氣溫為歷史同期第五高,山東、江蘇、安徽、浙江、廣東、上海還經歷了史上最暖冬季。預計今年春季全國大部還會繼續偏暖。
  • 今年是冷冬還是暖冬?國家氣候中心專家:預計還將偏暖
    冷冬或暖冬是怎麼預測出來的?  國家氣候中心首席氣候專家王永光對記者說,根據世界氣象組織發布消息,未來數月可能發生弱拉尼娜現象,從一般規律來看,拉尼娜年我國容易遭遇「冷冬」。但是,去年國內外很多組織預測的弱拉尼娜現象實際上並未發生。
  • 2020將迎來超級寒冬?「暖冬」與「冷冬」究竟如何判斷?
    比如,北京2020年11月17日小雨,小雨就是天氣概念,它反映的是2020年11月17日的北京當時的天氣狀態;北京2019年平均降水量是448mm,年平均降水量就是氣候概念,它反映的不是哪天是否下雨,它是2019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這365天下雨總量的集合,這就是氣候的概念。
  • 2019年暖冬基本確定!權威預測:未來持續偏暖
    儘管從目前來看,我國南方的這種陰雨天氣還要持續,但少了冷空氣的持續輸送,在陰雨連綿中氣溫其實還是略有回升的,而按照官方預測,未來10天(12月23-日至2020年1月1日),我國西北地區東南部、黃淮、漢水下遊、江淮、江南、華南等地平均氣溫還將偏高1-3度,這樣來看,12月下旬我國多地還是要以偏暖為主了。
  • 蘭州區域氣候中心發布甘肅2020年度十大天氣氣候事件
    蘭州區域氣候中心發布甘肅2020年度十大天氣氣候事件1月10日,記者從蘭州區域氣候中心獲悉,該中心日前發布了甘肅省2020年度十大天氣氣候事件,其中,2020年8月,暴雨連續侵襲隴東南,引發山洪泥石流災害事件,成為居首位的「壞消息」。
  • 2019年湖北為「強暖冬」!襄陽入春了嗎?
    根據暖冬等級標準, 2019-2020年冬季 湖北全省出現強暖冬68縣市, 弱暖冬8縣市, 全省達強暖標準。
  • 什麼是暖冬?今年是暖冬嗎?權威的說法來了!
    半島記者 潘立超每年冬季,暖冬還是冷冬這個話題都倍受公眾關注。12月上旬的時候出現強降溫,有人就說是出現冷冬了,但是本周天氣比較暖和,又有人說是暖冬了,那麼到底什麼是暖冬?青島市氣象臺預報科科長畢瑋介紹,暖冬只是相對平均的概念,一般冬季(12月~次年2月)某一地區平均氣溫較常年明顯偏高,就稱為暖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