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氣象局微博開通僅半月因言辭尖銳幽默引各方熱議
一邊發布著能救人性命的預警微博,一邊又與網友就氣象預警方式進行激辯,說到激動處還會自省「今晚不知道為什麼,火氣有點大,請各位原諒」……4月17日,突如其來的強對流天氣造成佛山14個生命隕落,被網友詬病的佛山氣象局四天後終於開設官方微博「佛山氣象科技服務中心」。
不過,並不像人們預料中只是冷冰冰發布天氣預報,這個「官微」積極參與網友互動,言辭時而尖銳時而親切。在佛山五一萬人長跑因天氣原因取消後,它更是直指「某些部門意識中對氣象因素的習慣性忽視」。撐它的人說這是「真性情」,貶它的人則認為官方微博不應該有太多個人情感。對於這樣會發怒、會道歉、會生氣的「非主流官微」,你又有怎樣的看法?
1 激烈言辭:「我們接受批評,但不等於接受誹謗」
從今年4月17日風災至今,短短的20天,光顧佛山的強對流天氣達4起之多,造成共計約18人死亡,不少市民將矛頭指向了氣象部門的預警不力。5月8日下午,佛山氣象局官方微博「佛山氣象科技服務中心」發布雷雨消息,提醒市民做好防禦。不料一名網友跟帖中,大肆諷刺了佛山氣象局的預報不準,「4月15日死了十幾人,無預報,4月22日報了,無下雨,昨天又死人了,還是沒報,明天即管看看這次……」。緊接著,氣象局官方微博發出回應,「沒報?還是你沒看?我們接受批評,但不等於接受誹謗。」
爭論並未就此終止,當晚關於氣象簡訊是不是「救命稻草」的話題,再次讓官方微博不吐不快,「氣象產品傳播渠道有很多,我們一直同時在做。」微博稱,氣象簡訊並非像外界描述的就是一根救命稻草,電視電臺和網站也並非低效舊渠道,「美日加等發達國家,電視電臺網絡都是在傳遞災害應急消息中挑大梁,何舊之有?」
究竟氣象簡訊是不是救災中最有效的一種宣傳措施?氣象局官方微博稱,在佛山,手機簡訊要用來群發天氣預警還存在技術上的瓶頸,「佛山共有千萬數量級的手機用戶,就算在非常時刻暫停對全部用戶的簡訊服務,全部資源調配來發天氣預警也不可能在一兩小時內發完。」對此,它建議運營商為災害應急信息開闢常規化的快速綠色通道,甚至需提升到政府應急層面去統籌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