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早已對收納痴迷的你,還是從今天起對收納感興趣的你。廚房的收納整理一直是一個大問題。為什麼呢?小東西多,空間有限!
看多了這家,那家的整理盒收納法,我想說的是,其實比收納更重要的是整理。整理在前,收納在後。而那些收納盒只是增加空間的美感,沒有收納盒,紙箱子紙盒子一樣能發揮分隔的作用。所以,一些朋友一看到整理收納要用那麼多的收納盒,就怕了。沒有收納盒,也能整理。
今天我們聊聊廚房整理都有哪些最佳實踐?如何整理才能讓廚房用起來更加高效率,更加舒適呢?
01保持廚房臺面整潔,減少放在檯面上的物品。這麼做的好處是:
視覺上會讓人覺得很整潔。尤其是每天要做飯的人,和雜亂髒的廚房相比,自然是乾淨整潔的廚房,更讓人心情舒暢。心情好了,做家務也不會覺得那麼累,也會更加有動力去做好吃的菜。這是一個無限循環的正反饋。減少打掃衛生的負擔。平時不管理,突然來個大掃除?肯定會讓人身心疲憊的!不過還有更好的方法:雖不能保證每頓飯都打掃臺面,但至少要做到——每天晚餐後清洗臺面。結束一天的時候,只用抽出一分鐘的時間擦洗,大掃除的時候就不會那麼費力了。還能夠讓你在第二天早上,用愉快的心情開始新的一天。如果一大早起來,看見廚房又亂又髒,我想不會給你帶來好情緒的。
02物品的整理,遵循就近原則。
做菜要用的調料,如果每次使用都要走好幾步才能取到,然後走好幾步又再放回去的話?那麼無疑增加了相當大的家務量,感覺也就是炒了一個菜而已?怎麼那麼累呢?好好檢查一下廚房裡的用品,他們都有在合理的位置上嗎?炒菜用的物品,當然是放在煤氣灶附近的位置比較方便。清洗類的用品自然是要放在離水槽近的地方。
03根據每件物品的使用頻率,規劃擺放位置。
每天都使用的筷子,如果放在抽屜裡的話?每次吃飯一取一放, 一天三頓飯,抽屜開開關關6次!像這種使用頻率很高的物品,放在檯面上是比較合適的。不常使用的物品,例如,一年可能就使用1/2次的紅酒杯,暫時喝不完的茶葉等等,根據自己的使用習慣,將最不常用的物品,擺放在櫥櫃的最高處。最下面和伸手就能夠到的位置,留給常用的物品。
整理之前,我們先要理好思路。根據個人的生活習慣,地區差異進行。開始這項大工程之前,最好的方法是,把所有的物品全部取出來,給櫥櫃做一次深度清潔。然後將物品分類:常用的,不常用的,需要扔掉的。最後按照使用頻率,生活習慣,給一個物品安家。
最後的最後,才是,等這些都做好了之後,如果你覺得需要一個整理盒會比較美觀,更能區分空間的話,才去購買。
祝大家整理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