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會發光」又圓滾滾的小毛球,就是聽說但不常見的土撥鼠

2020-12-16 萌zoo

今日份的土撥鼠,啊,看起來好像閃閃發光的小土豆~

土撥鼠其實並不是一種特定的鼠類,而是可以指兩類長相相似的齧齒動物,它們都屬於松鼠科與地松鼠族:也就是美洲旱獺和草原犬鼠。

我們這次提到的會發光的小土豆,就應該是草原犬鼠啦!

它們是一種小型穴棲性齧齒目動物,原產於北美洲大草原,當地人稱之為「草原犬」 。如果算上短尾巴,土撥鼠身長平均約為30到40釐米那麼長。

土撥鼠棲息在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地區,這麼看來在美洲地區也算是比較常見的。而美國在春天來臨是也有一個小節日叫作土撥鼠日,據說他們認為這一天土撥鼠們從土裡鑽出來迎接春天的到來,所以這一天開始之後,可以認為就是開春啦!

不得不說,這些小傢伙真的是長得太圓滾滾了,還毛茸茸,想像一下,手感都簡直是超棒了!

相關焦點

  • 發現一隻超懶的土撥鼠,總喜歡玩一二三木頭人
    土撥鼠雖然屬於鼠科,但是它的體型比一般的老鼠都大,且與一般老鼠不同,它們更喜歡站立姿勢。那麼言歸正傳,土撥鼠圓滾滾的一隻,確實很有萌點。可你知道國外的土撥鼠懶起來會怎麼樣嗎?國外對於野生的土撥鼠,非常的友好,路過有事沒事都喜歡餵養一番。
  • 草原土撥鼠吃貨的悲劇:「土肥圓」吃太胖卡在洞口 被路人拔出
    兩位遊客在貝加爾湖的奧爾洪島上開車旅遊時,發現地上有隻圓滾滾的草原土撥鼠,在自己挖的洞口,卡!住!了!於是他們一邊笑著一邊幫這個可憐的小傢伙脫離了「苦海」。  黑尾土撥鼠,一種白天活動的穴居動物,只在北美洲大草原才能發現其蹤影。
  • 《小森生活》土撥鼠在哪抓 土撥鼠位置介紹
    在遊戲當中玩家可以前往不同的地點來抓特定的寵物,其中土撥鼠就是大家在遊戲是需要抓的一個動物。對於土撥鼠的位置很多玩家都不是很清楚也不知道土撥鼠應該如何捕獲。為了讓大家能夠在遊戲中... 小森生活土撥鼠在哪抓?
  • 發光強度、亮度、光照度,這些不常見的單位傻傻分不清?
    發光強度、亮度、光照度,這些不常見的單位傻傻分不清?在這裡我們繼續介紹剩下的兩個不太常見的國際基本單位,先介紹和發光強度「坎德拉」以及相關的概念,下一篇繼續介紹物質的量的單位「摩爾」。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形容光源的發光強弱最多只有形容詞,例如灰暗,微弱,刺眼,明亮等等,但對此並沒有一個定量的表述。然而,在科學實驗中,定量的描述必不可少,光源的發光強度有著自己的單位和定義。
  • 小妙招教你輕鬆去掉衣服小毛球!
    秋冬天準備到來,孩子的衣服袖口,毛衣外套的表面,很容易因為靜電摩擦,童裝上起一顆顆小毛球,很不美觀,而且摸起來很不舒服,那要怎麼清除這些小毛球呢?下面ubub就給各位寶媽帶來一些去除衣服小毛球的實用小技巧,需要的趕緊收藏起來哦!
  • 只會喊的土撥鼠?其實它是動物界語言大師,會100多種叫聲和方言
    近幾年來,經常使用表情包的小夥伴肯定對一種動物情有獨鍾,那就是一隻在山谷裡嗷嗷叫喊的土撥鼠,這張土撥鼠的動圖絕對是網紅中炙手可熱的角色,有人甚至在家中飼養它們。土撥鼠自從網絡上迅速傳播開來之後,許多生物學家也開始把視線移向這種可愛呆萌的小動物。
  • 再養土撥鼠我就不是人
    以前我覺得它是萌得不要不要的,我喜歡它喜歡得要死要死的,現在我覺得它就是一行走的人間禍害器,而我是真的要死要死了。它有一個別名,叫黃鼠狼,而我只是被她玩弄於故障之間的野雞。我家土撥鼠的小名叫麥可,是的,和《越獄》男主同名,也是因為我家的鼠創造了三天咬壞一個籠子越獄成功的歷史。
  • 土撥鼠,是草原上很多動物的麥樂雞,也是會討論你胖瘦的八卦者
    過年啦,曬著太陽聊八卦場景,不一定是只有我們人類,也可能是土撥鼠。新的研究認為,土撥鼠也會互相聊八卦,討論來往過客的衣服顏色、體型大小、是否攜帶武器,因此當你走過它的身旁,它們也有可能在私底下偷偷叫你胖子。土撥鼠,草原上的「麥樂雞」,為136種物種提供了支持。
  • 羊毛氈製作分享:如何用羊毛戳出一個土撥鼠
    去年的七夕,我用羊毛氈做了一隻土撥鼠,雖然沒有特別精緻,但是對於我自己來說卻很有意義~ 下面我給大家分享一下用羊毛氈做土撥鼠的具體步驟01土撥鼠腦袋製作取出羊毛氈工具,海綿塊和戳針,取少量的羊毛放在泡沫上,用戳針快速地戳。
  • 藏在川西的神秘村落,一個遺落的人間天堂,土撥鼠是村落的精靈
    而且這一次,我卻有點心不在焉了。由於不想讓更多的人知道這裡,所以我打擾了這片淨土。每個人都喜歡去川西旅遊。九寨溝,稻城亞丁,達古冰川,畢棚溝等相信大家也差不多熟悉了。現在這個地方,我相信知道的人並不多。聽說最近幾年還被一位旅行家偶然發現,那是莫斯卡村。一座被三座神山環繞的村莊,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而成為川內為數不多的淨土,集雪山、森林、草原、冰河、海洋為一體。
  • 土撥鼠是什麼動物?憑藉八根手指在地下打洞,甚至可以把草原打穿
    當我們通過網絡看到了土撥鼠尖叫的視頻,見識過它的可愛之處後,很多人便喜歡上了這個靠著咆哮走紅的小動物,甚至還有人起了將其作為寵物的念頭。在某些地方,確實有人早已將土撥鼠作為寵物飼養了起來,而且對待土撥鼠就如同其他常見的寵物一般。那些被作為寵物的土撥鼠,再也不需要自己去尋找食物,只需每天等待著主人餵食它們新鮮的果蔬。
  • 這些平凡的物種裡,卻有一些會自己發光!
    這些平凡的物種裡,卻有一些會自己發光!全世界都知道太陽會發光,可是你知道嗎,就算是地球上無法察覺的微小蠕蟲也可以神奇的發光哦!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哪些物種裡面存在會發光的奇葩!身體節狀的綠光蠕蟲當受到威脅時會釋放氣球狀微小綠色發光體,由此而被命名為「綠色轟炸機」。在其較長的盤旋頭部觸鬚可清晰地看到液囊,美國斯克利普斯海洋學會研究人員認為,這種在黑暗中釋放綠光的蠕蟲能夠轉移掠食者的注意力。海蝸牛收到驚嚇時會群體閃爍海蝸牛又名:紫螺,屬軟體動物腹足綱中腹足目。比較特別的翼舌族動物。警告接近其外殼的其它動物。
  • 燈管可以靠充氣發光?還是頭次聽說!能隨身攜帶,還能隨意捲曲
    想要充氣燈管發光其實很簡單,對著有閥口的一頭向內部充氣,等到燈管足夠膨脹,管內的空氣壓達到一定值後,這個充氣閥口也會自動關閉,因為塑料內部一面加上了鋁層,所以裡面的LED燈筒一通電,燈管就能發光了,原理跟常見的燈管很相似。
  • 土撥鼠打洞,竟挖到了飛彈訓練基地,心裡一萬句《臥槽》
    好像在嚙齒類動物中普遍擁有一項技能,那就是打洞,比如說以前家裡很常見的老鼠,常年生活在地底下的鼴鼠還有新一代網紅土撥鼠,不過對於人類來說,他們的這項技能可是很讓人頭疼的,老鼠就不說了,經常經常會在你的牆角打個洞,不論你的牆是泥做的,還是磚壘的還是水泥做的,都擋不住它打洞,而鼴鼠一般都會在莊稼地裡打洞,然後悄悄的把裡面滴莊稼拖到地底去
  • Marmot(土撥鼠)
    MARMOT的英語意思是土撥鼠,可愛的土撥鼠生活在高原山區,與高山融為一體,MARMOT是美國最著名的戶外品牌之一,也是世界頂級戶外品牌。在全美、歐洲、日本等幾十個國家和地區,上千間專賣店為熱愛大自然的「土撥鼠們」提供熱情周到的服務。從攀爬阿拉斯加山難度達3+級的線路,到飛馳在佛蒙特州的雪道,或是騎行在金門公園的海灘上,土撥鼠的外套總能給人舒適,耐用和全天候保護。   從皮膚到外套,土撥鼠的著裝系統都能提供與其運動相關的著裝組合給使用者,每種著裝組合獨到的剪裁都能滿足各項運動的需要。
  • 土撥鼠想用叫聲震懾「人類」 但它一開口大家都笑了.
    就是這隻,先看看它叫起來的模樣!你們這些人,還能不能給土撥鼠留點尊嚴了?別急,等你點開這個視頻,一定也會說:臣妾做不到哇!! 野生土撥鼠通常十分警惕陌生人和其它動物,在看到危險後會甩動尾巴、發出聲音來警示。它們的體長可達50釐米,體重最重達8公斤。但是!土撥鼠還是可以和人類成為好朋友的!一群土撥鼠與男孩成好友
  • 《宇宙小毛球》:哆啦A夢作者作品,曾在央視播出,如今無人知曉
    相信很多小夥伴都是看著哆啦A夢長大的,小時候最大的夢想大概就是和大雄一樣擁有一隻無所不能的機器貓。但是在小糖很小的時候,其實還看過另外一部和哆啦A夢類似的作品,就是《宇宙小毛球》。《宇宙小毛球》和哆啦A夢一樣,都是藤子·F·不二雄的作品,但是不同的是,這部作品的原著漫畫只有11話,而動畫也在1997年宣告完結,算是一個比較有年代感的作品了。
  • 方臉的藏狐、貪吃的土撥鼠、高冷的雪豹……快來了解一下它們吧
    近些年來隨著藏區旅行的火熱發展,這些高原的精靈們也慢慢被人們熟知和喜愛,有的朋友不遠萬裡來到西藏,只是為了看某個他喜愛的動物,說到這裡,君君不得不佩服這些聖地精靈的魅力啊!西藏旅途遙遠,而且所處高原,人們難免勞累,可是,每一次高原動物的出現,都會讓勞累的遊客欣喜若狂,例如調皮的土撥鼠,蠢萌的棕熊,或者是一板正經的雪豹……還有很多,今天,君君就帶大家走進西藏的動物世界,來了解一下它們吧。
  • 穿中式服裝的土撥鼠,被主人搞蒙了,回過神來的它好可愛!
    穿中式服裝的土撥鼠,被主人搞蒙了,回過神來的它好可愛!很多人都喜歡在生活裡面養上一種動物,這樣不光是每天都能陪著自己開心,而且在生活裡面也算是能有一個生活中的伴侶了,在網上經常流行的土撥鼠的表情包,站在山頂上高喊的那個,真是太有意思了,雖然表情包的聲音是人工後期合成出來的,不過我也見到了傳說中的土撥鼠長什麼樣子,今天這隻土撥鼠雖說沒有那只有意思,不過它家的主人很有意思,在網上再來一件中式風格的外衣給它,傳上去真的好可愛啊
  • 電影《自然世界草原土撥鼠:語言大師(2010)》Part1-中英文對照
    土撥鼠也不能放鬆With no safety anywhere, above or below ground,由於不論地上還是地下都不安全prairie dogs have come up with a clever strate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