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壩名師赴成都名校培訓 提升民族地區教育質量

2020-12-17 川觀新聞SCOL

四川在線記者李寰

阿壩州名優骨幹教師(校園長)培訓項目結業典禮近日在成都市武侯區領川外國語學校舉行。至此,阿壩州名優骨幹教師(校園長)培訓項目第二年的集中培訓結束。據了解,本年度的培訓歷時50天,485名名優骨幹教師接受了包括數、外、理化生、政史地、音體美等12個科目的全覆蓋培訓。

為了進一步提高骨幹教師在思想政治與職業道德、學科專業與教育專業、教育技術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在教育教學中更好地發揮示範、輻射和指導作用,從2019年開始,阿壩州教育局實行三年為一周期的州級骨幹教師(校園長)的培養。

阿壩州教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民族地區教育脫貧攻堅要抓好教師隊伍建設這一關鍵和薄弱環節,州教育局重視統籌規劃教師隊伍建設和發展模式,實行三年為一周期進行州級骨幹教師(校園長)的培養模式。

此次培訓分為兩個部分:集中培訓聚焦學科知識前沿、教育學理論知識、經典案例研究等內容;跟崗研修則側重於核心素養培育的課程開發設計、高效課堂教學、課堂組織管理、個性化的教學風格、教師發展團隊組織與管理。

「如何提升課堂效率?如何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人?」這是很多老師在課堂上面臨的難題,也是此次培訓的重點之一。為了真實地感受課堂,武侯區領川外國語學校、武侯高級中學、成都七中高新校區、成都市新源學校、四川師範大學附屬小學上東校區、師大一中龍泉校區、四川師大附中外國語學校、四川師大實驗外國語學校、西川實驗學校、棠湖外國語學校等11所學校為阿壩州骨幹教師們提供了跟崗培訓的機會。

負責此次培訓的四川省特級教師程一凡介紹,通過集體授課和跟崗培訓相結合,開闊了教師們的眼界,提升了教育教學能力,也激發了他們對於教育事業的熱情。骨幹教授在成都接受了培訓之後返回各自的教學崗位上,也能夠引領、輻射周圍的教師,最終帶動整個阿壩州的教學水平提升,讓每一位孩子都能夠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

李枚梅是汶川中學初中物理老師,她到領川學校跟崗培訓,兩名年輕教師是她的「師傅」:「讓我感受最深刻的是老師們對教材精益求精的專研態度,老師們非常重視對學生自主學習、小組合作的能力培養。」李枚梅說,作為阿壩州骨幹教師,她還承擔了為當地教師「再培訓」的任務,她希望把「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而不只是參與者」的理念傳遞給阿壩州的同行,讓更多老師享受到他們跟崗學習的成果,讓更多阿壩州的學生享受到優質的教育資源。

相關焦點

  • 提升民族地區教育質量 阿壩州名優骨幹教師培訓結業典禮在領川外國...
    四川新聞網成都10月26日訊 教師是學校教育的核心力量,民族地區教育事業的進步,教師隊伍能力提升是關鍵。培訓分別在成都市武侯區領川外國語學校、武侯高級中學、成都七中高新校區、成都市新源學校、四川師範大學附屬小學上東校區、師大一中龍泉校區等8所成都知名學校開展,充分利用不同學校教育資源,凸顯學科優勢,切實提升培訓質量。
  • 四川省名師名校長鼎興工作室開展民族地區專場線上培訓
    「數形結合易於理解,適合民族孩子的思維培育。」「讓學生在學中玩,在玩中學,值得我學習,和自己的教學方法進行對比,取長補短。」7月23日,在民族地區教師的積極互動和熱烈點讚中,四川省錢中華(小學數學)名師鼎興工作室線上扶貧專場第四場走近尾聲。至此,錢中華名師工作室線上扶貧活動四場結束,累計在線同步參與教師3.4餘人次,平均每場8000餘人次。
  • 成都七中:「全日制直播教學」如何改變邊遠地區教育?
    2020 年 3 月,為推進「網際網路+ 教育」發展,教育部出臺關於加強「三個課堂」應用的指導意見,進一步加強「專遞課堂」「名師課堂」和「名校網絡課堂」。成都七中是如何關注信息化教育並付諸實踐的?是否做到了對邊遠民族地區學校的「傾囊相助」?數字教育的「理想模式」又是什麼樣的?對此,成都七中黨委書記、校長易國棟接受了傳播君專訪。
  • 西北師範大學:扶貧先扶智 提升民族地區教育顯實效
    兩年來,西北師範大學已有98名本科生參加了支教,同學們克服生活的不便與教育資源不足等種種困難,高質量地完成了支教任務。 讓少數民族地區孩子接受優質教育,幫助少數民族群眾摘掉「窮帽子」。近年來,西北師範大學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部署,緊密結合學校「雙聯」工作實際,切實發揮自身教育資源優勢,著力推進民族地區教育精準扶貧,助力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 灞橋區:讓孩子享受優質教育 全力提升教育質量
    教育質量是學校發展的「生命線」。近年來,灞橋區以全國全省全市教育大會精神為指引,制定出臺了《灞橋區加快教育改革發展建設教育強區的實施意見》《灞橋區基礎教育提升三年行動計劃》,大力實施「教育質量提升工程」,以 「名校+」工程為突破口,藉助「名校」的幫扶引領,促進了「+校」的快速提升,進一步擴大了全區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灞橋區教育邁入了優質均衡快速發展的快車道。
  • 努力提高民族地區教育質量和水平
    教育部民族教育司黨支部書記、司長 朱小傑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全會審議通過的《建議》,作出「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決策部署,明確要求提高民族地區教育質量和水平。民族教育司要認真學習貫徹全會精神,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努力提高民族地區教育質量和水平。  要全面加強黨對民族地區教育工作的領導。始終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緊緊圍繞「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任務開展工作。
  • 李克強談「網際網路+教育」:讓偏遠地區的孩子也能「走進」名校名師...
    李克強談「網際網路+教育」:讓偏遠地區的孩子也能「走進」名校名師課堂 2018-06-05來源:中國政府網   李克強總理6月4日考察寧夏銀川市永寧縣閩寧中學「網際網路+教育」發展狀況。寧夏通過打造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全區中小學校網際網路接入率已達到100%。
  • 努力提高民族地區教育質量和水平-中國教育新聞網
    全會審議通過的《建議》,作出「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決策部署,明確要求提高民族地區教育質量和水平。民族教育司要認真學習貫徹全會精神,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努力提高民族地區教育質量和水平。要全面加強黨對民族地區教育工作的領導。始終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緊緊圍繞「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任務開展工作。
  • 成都四七九本部名師來樂山純免費上課!
    歡迎添加微信公眾號 「天府升學一點通」成都市頂尖名校四七九本部名師授課純公益、純免費培訓對象:樂山市初高中學生課程設置:數學、物理、英語等授課教師:成都市頂級名師某知名建築集團領導為回饋樂山父老鄉親,讓孩子們實現在家門口就讀成都四、七、九中的願望,高效享受優質教育培訓,助力樂山學子升入更高級名校,特邀成都市頂級名校(四、七、九中本部)頂級名師親臨樂山,為本市優秀中小學生免費開設專場文化培訓輔導課。
  • 最公平的排名,排名第一的師範類高校——阿壩師範學院
    阿壩師範學院位於我國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縣,入選四川省卓越教師教育培養計劃,是一所典型的民族自治區域師範高校。阿壩師範學院升本是在2015年,因此學校的本科教學時間是相當短的,換句話說,本科教學水平不是很突出,科研水平也很一般,就業質量也很平常。
  • 西安高級中學開展「名校+」教育聯合體教師專業能力提升培訓
    為全面貫徹落實國家建設基礎教育發展理念,不斷探索學校育人新模式,健全科學的教育質量評價體系,促進學校特色化、多樣化發展,西安高級中學開展了「名校+」教育聯合體教師專業能力提升培訓活動,依託學校多媒體教學平臺,著力提高教師教育信息化應用水平,促進教育教學方法的改進,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 內強素質 外塑形象 努力提升公辦教育質量 | 暑期教師大培訓⑥
    雁塔區為深入推進西安市公辦教育質量提升工程,西安市航天中學「名校+」教育聯合體領導團隊主動作為,積極謀劃,將提升課堂效率作為質量提升的重頭戲,與陝西師範大學、中國教師報西北課改名校共同體合作,開展「名校+」教育聯合體課改培訓。
  • 【重點關注】我校參加嘉祥教育教師教學通識技能培訓
    新願教育自成立以來,作為嘉祥在線在成都的合作機構,通過教材研發,教師培訓,公開課評課聽課等方式,同步嘉祥優質教學,不斷提升教學質量,為社會培養了一大批德學兼備的優秀學子。【新願教育】專注於為小、初、高學生提供高品質的學習能力提升的培訓服務。
  • 四川少數民族地區中小學雙語師資「金字塔之困」
    多模式並存的教育格局,不僅傳承了民族文化,而且使民族地區的教育有了迅速發展。而與此同時,隨著民族地區教育的發展,對雙語教師的需求也達到了空前的水平,雙語教師缺乏的問題日漸凸顯。  「以前是愁沒有學生,現在愁的是缺老師」  阿壩州紅原縣邛溪鎮易地育人寄宿制學校教學是「一類模式」。
  • 教育部:積極推進「網際網路+教育」 名師名校優質資源更大範圍共享
    》《關於新時代推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導意見》《關於全面加強鄉村小規模學校和鄉鎮寄宿制學校建設的指導意見》及《關於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基礎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見》中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應用、探索信息化背景下育人方式和教研模式等重要任務,積極推進「網際網路+教育」發展,針對基礎教育階段促進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質量的現實需求,在各地實踐探索的基礎上,現就進一步加強「專遞課堂」「名師課堂」和「名校網絡課堂」
  • 運用「四精」培訓模式 提升教育扶貧培訓項目的精準性
    「十三五」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文本分析時發現,玉樹州在青海省屬於教育大州,目前在向教育強州發展,加之多是藏族,需要教師隊伍在先進教育理念、先進教育技術、民族團結等方面起到示範作用;而我國也高度重視民族教育,2015年8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中強調:「必須全面正確貫徹黨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加強民族團結,不斷增進各族群眾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
  • 「山清水秀」帶你去感受阿壩師範學院的靈動清麗
    阿壩師範學院前身為阿壩師範專科學校,是1978年12月經國務院批准的全日制普通專科學校。1993年更名為阿壩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校原坐落在汶川縣城,2008年5·12特大地震後,學校搬遷至成都郫縣古城、團結鎮、彭州原成都師專老校區異地辦學。2011年學校整體搬遷至汶川水磨鎮新校園。2015年4月,學校經教育部批准升格為省屬公辦普通本科高校,更名為阿壩師範學院。
  • 四川首屆45個名師名校長工作室交出了一份成績單!
    「工作室充分發揮名師名校長的引領示範作用,提升全省教師隊伍的整體質量。」四川省教科院教師發展所所長汪桂瓊說,2018年全國教育大會提出,要堅持將教師隊伍建設作為基礎性工作。民族地區師資相對薄弱,近年來隨著網絡課程的引進與使用,民族地區學生越來越多享受到優質教育資源。名師工作室領銜人程遠友是康定中學教師,他從2004就開始帶學校成都七中網班,學生提升快。程遠友認為,網課在幫助學生提升成績的同時,對學生的薰陶是多方面的。比如學生與成都七中學生接觸,在思考能力、世界觀和人生觀上都有所改變。
  • 洛江:教育事業碩果滿園 教育質量穩步提升
    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十三五」以來,洛江區教育事業堅持「優先發展、育人為本、改革創新、促進公平、提高質量」原則,按照「重管理、促均衡、謀發展」工作思路,大力實施素質教育,協調發展各類教育,辦學條件明顯改善,教育質量穩步提升,教育結構和發展環境更加優越,全區教育事業實現科學發展。
  • 提升教研工作品質 提高教育發展質量
    2019年,雅安市教育科學研究所(以下簡稱「市教科所」)以兩個平臺(教育教學資源庫和教育質量監測中心)建設為工作重點,緊緊圍繞「建設川西教育中心、打造『學在雅安』品牌」的工作目標,不斷改革創新,提升教研工作品質,提高教育發展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