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僅以方位命名的大學中,很多高校都是教育部直屬高校,比如東南大學、東北大學,西南大學等。唯有以西北命名的西北大學是陝西省屬高校,這所高校具備不俗的實力,基於陝西省的特點,考古學能獲得國內頂尖級的地位。但考古與地質類雖然學科實力強,但都不是社會上的熱門學科。那西北大學畢業生就業咋樣呢?我們今天一起來分析一下。
西北大學肇始於1902年的陝西大學堂和京師大學堂速成科仕學館。1912年始稱西北大學。1923年改為國立西北大學。1937年西遷來陝的國立北平大學、北平師範大學、北洋工學院和北平研究院等組成國立西安臨時大學,1938年改為國立西北聯合大學,1939年復稱國立西北大學。新中國成立後為教育部直屬綜合大學。1950年復名西北大學。1958年改隸陝西省主管。1978年被確定為全國重點大學。現為首批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國家「211工程」建設院校。
在教育部組織的第四輪學科評估中,西北大學26個學科參評且全部上榜,從本輪評估整體結果來看,該校學科整體實力和水平較第三輪學科評估有了較大提升。最高評級為A+級,考古學。A-級,理論經濟學。B+級,世界史、化學、地質學、化學工程與技術、軟體工程。B級,中國語言文學、中國史、數學、物理學、地理學、生物學、科學技術史、生態學、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B-級,計算機科學與技術。C+級,應用經濟學、新聞傳播學、統計學、城鄉規劃學。C級,外國語言文學。C-級,光學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
西北大學2019 屆畢業生共有 6927 人,總體就業率為 91.5%(截至 11 月 15 日)。其中,專科生 1119 人,就業率 99.37%;本科 3412 人,就業率 86.75%;碩士研究生 2142 人,就業率94.3%;博士研究生 254 人,就業率 96.85%。其中,作為綜合性大學,男女生比例1:1.4。
從生源地區來看,2019 屆畢業生主要以陝西地區為主,佔總人數的 67.27%。
畢業生就業去向包括升學、出國(境)、籤約就業(含各類就業形式就業)、自主創業、待就業、不就業擬升學等。
2019 屆畢業生升學共 1420 人,其中專科升本科 262 人,本科升碩士 1044 人,碩士升博士 98 人,博士升博士後 16 人。
2019 屆本科畢業生升學高校主要是全國 985、211 等知名高校。從地域分布看,主要分布於陝西地區。其中,升學至西北大學的本科畢業生有 457 人,佔本科升學總人數的 43.77%。
2019 屆畢業生出國(境)人數為 249 人,佔畢業生總人數的 3.5%,分布在 20 個國家和地區。其中,英國、美國、日本和澳大利亞是畢業生出國(境)較受歡迎的四個國家。近一半的出國(境)畢業生青睞到英國留學。
籤約單位性質:各類企業是西北大學畢業生籤約單位性質的主體,籤約各類企業的畢業生已達到 72.78%
就業行業分布:2019 屆畢業生主要集中在教育、信息技術、製造、金融等行業就業。從籤約單位行業看,教育類人數最高,達到 842 人,佔籤約就業畢業生總數的 18.08%
就業區域:在陝西就業畢業生人數最高達到 2870 人,佔籤約就業等就業畢業生總數的 61.63%。其次是廣東省、北京市,就業人數分別達到 305 人和 192 人
西北大學畢業生積極參與國家戰略,更多畢業生到「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地域,以及基層和西部地區就業
根據畢業生籤約單位情況統計,西北大學畢業生籤約重點單位情況如下:
調查顯示,超過 70%的用人單位提供的薪酬待遇在 5000 元以上,其中,28.73%的用人單位能夠提供 7000 元以上的薪酬待遇。由此說明畢業生總體薪酬待遇處於較高水平。
學校圍繞國家戰略發展,組織在校生開展重點單位考察調研,提升畢業生赴重點地區、重點行業、重要領域工作的就業意願。2019年,超過八成的畢業生到國家重點戰略地區就業,81%的畢業生到「一帶一路」地區就業。西北大學的本科生就業率比較低,僅為86.75%,不及省屬211高校的平均數據(就業大數據:115所211工程大學2019屆本科生就業/升學率都是多少)。西北大學待就業畢業生高達589人。
這是西北大學發布的2019屆畢業生就業數據,看到這個數據,你會推薦身邊的朋友報考這所高校嗎?歡迎您在下方討論區留言參與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