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周 瓊 奉化記者站 黃成峰
近日,奉化二中來了幾位特殊的客人,他們是二中退休教師邵光涵的子女親屬。他們來學校的目的,是將邵光涵病重時和去世後,學生等送來的禮金30800元,捐贈給二中需要幫助的貧困學子。
邵光涵的女兒邵偉告訴記者,回到父親曾工作多年的地方,是為了了卻父親的遺願。
一場喪事引來意外重重
「爸爸退休已經25年,且早已搬離了奉化,直到這次離世,聽聞消息趕來弔唁的滿堂學子,讓我們太意外和感動,也讓我們更懂了父親。」接受記者採訪時,邵偉傷感的語氣中帶著自豪。
從邵光涵的一些學生和以往同事口中,記者得知,邵光涵生性恬淡,退休後,也沒有刻意去維持和學生們的關係。然而,老人離世的消息傳出後,全國各地的學生紛紛趕來,這讓邵家的兒女們也驚呆了。
「花籃和花圈多得沒地方放,凌晨4點45分我們到殯儀館,就已經有幾十個學生等著送父親……」邵偉說,父親過世已經一個月,可依舊有很多學生打聽到了她或哥哥的電話號碼,來電慰問,一些人在電話中甚至泣不成聲。
邵老師的課,曾引來滿堂學子
就職於奉化科技局的應雪贊曾是邵老師的學生。回憶起邵老師,她忘不了老師的風趣。邵老師是教數學的,當年集體做考前輔導的時候,課堂上總是擠得滿滿的,甚至連窗口也趴著人。
邵偉記得很清楚,當年父親在奉化二中工作時,無論在用餐時間還是課間休息,身邊總是圍著前來解惑的學生,常常看到父親拿著筷子和牙籤在飯桌上繪聲繪色解題給學生們看。
更讓許多學生難以忘懷的是邵老師無微不至的關心。當時,不少學生出身漁民家庭,家裡經濟條件很差,而邵老師常常把省下的糧票等分給孩子們;有時,從家裡帶了菜,邵老師就會叫上學生來改善夥食;看到有的學生缺衣服,他常常分送衣服給他們。
一位趕來悼念的學生說,當年因為家貧,他到高中時才第一次穿襪子,那雙襪子就是邵老師買給他的。
而學生們聽到最多的一句話,則是邵老師當年反覆叮囑的——知識改變命運。
受邵老師的影響,他的不少學生後來走上了教育崗位,有多個學生在全國一些高校擔任數學教授。華東師大教授、著名數學教育家張奠宙當年就是邵老師的學生。張奠宙夫婦此番還特意為邵老師撰寫了一幅對聯——「光照青年學子,涵蓋代數幾何」。
遺願:關愛貧困學子
邵偉告訴記者,父親病中,一些來看望的學生曾留下慰問金,而老人過世後,不少學生更是按照奉化當地的風俗送來禮金。儘管他們退回去了不少,但是還有一些學生執意留下了錢,總共有3萬餘元。
邵偉說,這次趕來的很多學生,他們兄妹倆都不認識。這分深情厚誼讓一家人覺得無以回報。關愛貧困學子是父親一生身體力行和晚年多次叮囑孩子的願望。因此,他們決定,把這些寄託著師生情誼的禮金,用來幫助下一代的貧困學子,讓這分師生情誼能得到更好的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