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深圳初中生綜評修訂方案開始徵求意見擬簡化考核指標和操作取消賦分評價
深圳初中生綜評擬取消「不同等級不同賦分」的評價方式,採用「達標與不達標」的評價方式,仍設25個評價觀測點,基本由學校填報;對個性特長與突出表現,只進行選擇性填報和寫實記錄,不進行評價……27日,深圳市教育局經深入調研論證、廣泛聽取各方意見後,對原有《深圳市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表現評價方案(試行)》(以下簡稱「原方案」)進行了修訂,形成了《深圳市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方案(試行)》(修訂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修訂方案」),現正面向社會徵求意見。晶報記者對比原方案和修訂方案發現,修訂方案的考核指標和作業系統將更簡化。
取消綜評指標的賦分採取「達標與不達標」評價
修訂方案調整了綜評指標和評價方式,將綜合素質指標分解為綜合素質基本指標評價、學生的個性特長與突出表現2個部分。
「綜合素質基本指標評價」部分,包含對學生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實踐創新等5個方面的評價內容,共設25個重要觀測點。原方案採用「不同等級不同賦分」的評價方式,其中每一方面觀測點總滿分值為20分,每個觀測點滿分值為4分,根據達成情況分別計4、2、0分,導致家長因追求各指標的高分值而引起普遍焦慮。修訂方案取消賦分,對綜合素質基本指標採用「達標與不達標」的評價方式,基本由學校填報。值得一提的是,25個重要觀測點中,除第3項(尊敬老師和尊重長輩)、第23項(參與家務勞動方面)這2項由學校、家長共同完成,分別填寫是否達標外,其它23項都由學校填寫,班主任與任課教師共同討論確定是否達標。
「學生的個性特長與突出表現」部分,通過搭建「深圳市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信息管理平臺」,為每一個初中學生建立「深圳市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檔案」。學生在教師、家長指導下,記錄學習生活過程中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實踐創新等方面的個性特長與突出表現,並上傳競賽獲獎證書、榮譽類證書以及其他值得呈現的相關材料。市教育局強調,個性特長與突出表現只進行寫實記錄,不進行評價,不要求學生5個方面全部填寫,可有選擇地填寫能夠充分展現自己個性特長、突出表現的方面。
調整綜評結果的應用不達標不能報考省一級學校
此外,修訂方案還調整了綜合素質評價結果應用。原綜評結果以等級形式呈現,主要用於劃定招生學校錄取標準;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相同的情況下,綜合素質評價等級高的則優先錄取;自主招生學校將綜合素質評價結果作為錄取的重要參考條件。修訂方案取消了綜評的等級評價,規定綜評檔案是高中階段學校招生錄取的依據,綜合素質評價達標的學生可參加所有高中階段學校的招生錄取,綜合素質評價不達標的學生,不能報考廣東省一級學校。
如何才能達標?修訂方案提到,達標有兩種途徑:一是學生每學期25個重要觀測點中有20個達標,則本學期基本指標評價達標,如果5個學期皆達標,則該生在初中階段的綜合素質評價達標;二是學生在5個學期累計共有105個指標達標,則該生在初中階段的綜合素質評價達標。評價結果由信息平臺自動生成。
擬使用更便捷綜評平臺已填報的信息仍有效
此外,修訂方案的重要變化還有調整了綜合素質評價系統平臺。原系統的很多指標需要教師、家長和學生自主操作,新的系統平臺要求實現標準化、便捷化操作,便於學生、家長與學校使用。值得一提的是,修訂方案對原方案的「參加公益活動、志願者活動、社區服務等累計24小時及以上」的觀測點,改為了「積極參加校內外公益性活動,學校組織的公益性活動不少於8小時」。
關於不少家長對新方案出爐後原來的填報是否仍有效的問題,深圳市教育局也作了回應,將做好新舊綜評工作銜接。修訂前後的方案,力求保持相對穩定性。已按原方案完成綜合素質評價的學生,其上傳的相關記錄與證明材料將自動導入新的信息平臺;不能導入的基本指標評價部分,由學校、家長依據原信息平臺保存的資料,按新方案要求補充勾選基本指標是否達標。
提醒
市民可於
下月6日前
通過3種方式
建言獻策
目前,《深圳市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方案(試行)》(修訂徵求意見稿)正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有關單位和社會各界人士可在2020年1月6日前,通過以下3種方式反饋意見:
●電子郵箱方式:
jjc@sz.edu.cn
●信函方式:
深圳市福田區福中三路市民中心C2085室
●傳真方式:
0755-88125662
家長「Dr小魚」再發聲
對新「綜評」表示支持
據悉,深圳市教育局於12月11日公布決定暫停原綜評系統填報工作後,成立了由主要領導任組長,各職能處室負責人和部分人大代表、家長代表、教師代表、教研專家參加的方案修訂工作組。14日,在工作組深入研究國家、廣東省關於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文件精神,並認真比較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的初中綜評方案與實施狀況的基礎上,形成修訂方案初稿,15日形成討論稿並多次修改完善,24日經市教育局黨組會研究討論,形成徵求意見稿。其間,深圳市教育局曾多次召開座談會,廣泛徵求、認真研究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家長代表、專家學者、班主任和藝術體育教師代表、初中學校校長代表等各界的意見,並進行了多次修改。
修訂方案公布後,有不少家長建議取消綜評;但也有不少家長認為綜評是有必要的,修改後的方案更加科學合理和簡化。此前在自媒體發文稱綜評指標體系和作業系統過於複雜的「Dr小魚」(暱稱)也於28日晚上再次發文表示:修訂方案既要求了學校進行全面素質教育,又不用麻煩家長操太多心,用打鉤「達標」代替評分,減輕了老師、學生和家長的負擔。29日上午11點多,「深圳教育」官微在頭條位置轉發了這位家長的文章,標題為《新「綜評」,看看「Dr小魚」怎麼說……》,表明了市教育局仍將對家長意見繼續秉承開放態度。
回顧
●12月6日起
2名深圳初一學生家長「Dr小魚」「雪媽」(暱稱)陸續在自媒體上發文,直指綜評的評分機制和填報系統造成增負,且催生不少培訓機構亂象,引網友廣泛轉發討論。 ●12月9日至11日
市教育局連續3天積極回應,成立了綜評工作專班,並多次召開綜評專班會議,邀請家長代表等參加座談會,廣泛聽取意見。其中,11日,市教育局公布暫停綜評填報工作,將儘快完善綜評方案。
●12月27日
深圳市教育局發布《深圳市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方案(試行)》(修訂徵求意見稿),面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記者王文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