僑鄉山鄉魚米香:青田稻魚米出山記

2020-12-22 中國僑網

僑鄉山鄉魚米香:青田稻魚米出山記

2020年12月04日 14:33   來源:浙江新聞客戶端   

參與互動

  窗口看小康(59) | 僑鄉山鄉魚米香 來看青田稻魚米出山記

  浙報集團縣級融媒體中心共享聯盟「大潮起之江『窗口』看小康」大型移動視頻新聞行動,12月3日在學習強國浙江平臺、浙江新聞客戶端、天目新聞客戶端、小時新聞客戶端以及有關縣級融媒體平臺推出第59期報導《僑鄉山鄉魚米香》——

  在「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僑鄉青田,水田資源十分珍貴,青田人像雕刻石頭一樣,花工夫在水田裡。

  這裡的原住民將甌江彩鯉放養於水田之中,創造了一種獨特的「稻田養魚法」,培育出了「米界珍品」——青田稻魚米。

  小舟山鄉小舟山村村民劉永如,今年70歲,每天天不亮就起來去稻田裡看看,忙活一圈下來,得出一身汗。他所在的小舟山鄉,有著4000餘畝的梯田,曾是浙江重點貧困鄉鎮之一,田地拋荒、勞動力流失現象嚴重。

  作為最早回到小舟山恢復梯田生產的糧農之一,2013年,他重拾祖輩流傳下來「稻田養魚法」,開荒種稻。後來,他聯合農戶按有機標準規模化生產,生產出的稻魚米委託縣農發公司統一銷售,逐漸有了銷路。

  2017年,青田縣啟動了「稻魚共生」循環有機農業項目,推出「五統一」產供銷模式,劉永法聯合其他種植戶,打造了600餘畝的綠色稻田養魚示範基地,辦起了小舟山田魚專業合作社,並建起了加工廠,註冊了「青田稻魚米」商標,效益穩步提升。

  合作社與農戶籤約建設稻魚米基地,向全鄉農民傳授種養技術,帶動了114戶農戶抱團發展。2018年,小舟山鄉所有行政村實現了「消薄」。2019年,全鄉村集體經營性收入達89.83萬元。

  生態有機的稻魚米,得到了中外認證。不僅在2018年省農業博覽會上摘得「雙金」,還成為了聯合國世界地理信息大會指定用米。青田稻魚米,走出了山門,飄香了世界。

相關焦點

  • 窗口看小康(59) | 僑鄉山鄉魚米香 來看青田稻魚米出山記
    浙江新聞客戶端 在「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僑鄉青田,水田資源十分珍貴,青田人像雕刻石頭一樣,花工夫在水田裡。這裡的原住民將甌江彩鯉放養於水田之中,創造了一種獨特的「稻田養魚法」,培育出了「米界珍品」——青田稻魚米。小舟山鄉小舟山村村民劉永如,今年70歲,每天天不亮就起來去稻田裡看看,忙活一圈下來,得出一身汗。他所在的小舟山鄉,有著4000餘畝的梯田,曾是浙江重點貧困鄉鎮之一,田地拋荒、勞動力流失現象嚴重。
  • 「窗口」看小康(59) | 僑鄉山鄉魚米香 來看青田稻魚米出山記 
    浙報集團縣級融媒體中心共享聯盟「大潮起之江『窗口』看小康」大型移動視頻新聞行動,12月3日在學習強國浙江平臺、浙江新聞客戶端、天目新聞客戶端、小時新聞客戶端以及有關縣級融媒體平臺推出第59期報導《僑鄉山鄉魚米香
  • 視頻丨46名來自13個國家的國際友人來僑鄉青田過年啦!
    2月9日下午,46名來自希臘、美國、西班牙、加納、荷蘭等13個國家的世界五大洲國際友人齊聚青田僑鄉農品城,不少國際友人被稻魚米、海溪粉乾等各式各樣的農產品吸引並讚不絕口。這麼多不同國家的國際友人為何在中國傳統節日——春節來臨之際,同一時間來到僑鄉青田?
  • 魅力無限的僑鄉青田
    這裡的土地造就了千古,這裡的山水孕育了走天下的人們,這裡的石頭創造了國之瑰寶,這裡山清、水秀、石歧, 自然風光與人文歷史交相輝映,東西方文化相互交融,折射出無限的魅力,他就是僑鄉青田。青田地處浙江省東南部,甌江中下遊。
  • 歌手聶琳峰攜《回到老家》唱響僑鄉音樂節
    6月17日下午,「醉遊青田•聲動僑鄉」2018第二屆番邦客鄉村國際旅遊音樂節,在世界青田仁莊鎮番邦客鄉村酒店順利舉行。近年來,不斷深化與浙江大學的科研合作,建成青田稻魚共生系統研究基地、田魚原種保護基地和省市博士後工作站,現有「滿田紅」青田田魚品牌、「稻魚香」青田田魚和生態米品牌,得到了國家和省市有關機構的認可。同時,還引進了番邦客鄉村酒店等一批特色民宿,讓遊客在這不僅能欣賞到仁莊鎮鄉村美麗風景,還能品嘗到僑鄉美食,感受僑鄉文化。
  • 你好,這裡是青田!
    這裡還是明朝開國元勳劉基讀書的地方,劉伯溫傳說和青田石雕、青田魚燈等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青田稻魚共生系統還被聯合國糧農組織授予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成立於2015年的僑鄉進口商品城規劃建築面積33.86萬平方米,在這裡,你可以購買到4萬多種來自世界各地的商品,主婦們滿滿的購物車是世界超市「全球買,全國賣」的縮影。
  • 僑鄉青田打造進口商品「大超市」
    近年來,浙江省麗水市青田縣充分發揮僑鄉優勢,大力扶持進口商貿,建設以進口商品集散中心和紅酒交易中心為主體的進口商品城,讓僑鄉青田成為進口商品的「大超市」。 目前,青田僑鄉進口商品城總營業面積6.5萬平方米,共入駐公司200多家,匯集來自70多個國家(地區)的7萬多種進口商品,主要涉及日化百貨、母嬰用品、食品、服飾、葡萄酒等品類。
  • 僑鄉青田打造「華僑經濟文化之窗」 引「僑元素」回歸
    該展館展陳分華僑之路、僑界之魂、僑鄉之光三個篇章,記錄仁莊華僑華人發展歷史、展示林三漁等老一輩華僑華人事跡及當代華僑華人奮鬥的故事。  該陳列館中,記錄了法國巴黎市郊歌梅驛(Cormailles)水泥廠的故事。20世紀10年代至20世紀30年代,曾經有近千名青田僑胞在該水泥廠打工,是青田僑胞在法國集聚的重要場所之一。
  • 僑鄉青田:用歐元買小青菜 咖啡很正宗
    在這一變革過程中,早期走出國門、如今陸續返鄉投資的華僑華人無疑是這個僑鄉最大的「生產力」。  在僑鄉青田,臨江路是酒吧一條街,有著「小香港」的美譽。以前,臨江路的客人主要是歸國華僑。如今,大部分客人已經換成本地居民了。對此,「甌洲之星」咖啡吧的西班牙華僑老闆李煥軍感受最深:「先前,因為咖啡吧開得少,消費相對較高,來咖啡吧的大多是華僑。後來喝咖啡的習慣逐漸在青田本地居民中形成,普通市民漸漸成為了這裡消費的主流。」
  • 「歐洲山城」僑鄉青田:彈丸之力創造「世界奇蹟」
    中新網麗水7月10日電(記者 邵燕飛 實習生 蘭成龍)秀山麗水,賞石雕工藝,品千年甌江文化;華燈初上,嘗純濃咖啡,食正宗西餐……這樣一腳還踏在中國,一手又緊握歐洲的「二元生活」,已經成了浙南山區僑鄉青田人的生活常態。  曾經「九山半水半分田」的窘境,造就了青田人走出國門,創業天下的開放大氣。
  • 【基層統戰力量匯】浙江麗水:僑鄉青田打造「華僑經濟文化之窗...
    此外,青田下轄各鄉鎮均建設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僑文化展示窗口,如青田方山鄉的華僑系列主題展館、山口鎮僑胞之家(鄉賢館)和鶴城街道、章旦鄉的涉僑糾紛化解中心等。 為更好的弘揚華僑精神,傳承華僑文化,今年11月12日,青田華僑歷史陳列館(下稱「華僑之窗」)開工。
  • 青田跨年指南來咯…
    曼山居坐落於青田縣石溪鄉考坑古村,離青田縣城15公裡。考坑村素有「天然氧吧」長壽村美譽,四周群山環抱,山水環繞,秀谷幽深,有兩處長5000米和2000米的峽谷。曼山居民宿一期使用的建築面積共900平方米,3座石頭房,2個超過3000平方米有私人泳池的院落,12間客房和1個鹽排浴。
  • 浙江青田僑鄉進口商品城商會舉行迎春聯誼會
    青田僑鄉進口商品城第二市場外景海外網2月4日電 3日,浙江青田僑鄉進口商品城商會在青田國際大酒店舉行迎春聯誼會,青田縣副縣長朱秀雄、青田縣相關部門領導、僑鄉進口商品城商會成員及社會各界代表共青田僑鄉進口商品城是青田縣政府力推「華僑要素回流」「青商回歸工程」等發展戰略,以店租補貼優惠政策,向海外華僑頻拋招商「橄欖枝」,通過引進僑資,匯聚全球精品,打造的浙浙江青田僑鄉進口商品城商會舉行迎春聯誼會海外網2月4日電 3日,浙江青田僑鄉進口商品城商會在青田國際大酒店舉行迎春聯誼會,青田縣副縣長朱秀雄、青田縣相關部門領導、僑鄉進口商品城商會成員及社會各界代表共120多人出席了聯誼會
  • 楊梅果園成景點 快遞點成水果市場 僑鄉青田特別風景線
    大如桌球、飽滿多汁 ,是青田楊梅的特點。其實浙江省本來就是楊梅大省,中國楊梅的產地主要集中在江浙一帶,而又以浙江為多,種植歷史至少已有兩千年,而且據浙江境內河姆渡遺址的考古發現,七千年前就有野楊梅存在。青田像張春華這樣的專業戶,還有好多,他們採用施用有機肥和物理治蟲,果樹長勢好,水果外形、品質都要高出一大截,大楊梅直徑差不多是記者中指的三倍。
  • 浙江僑鄉青田舉辦專業咖啡師培訓班(5)
    新華社照片,青田(浙江),2019年7月26日浙江僑鄉青田舉辦專業咖啡師培訓班7月26日,在浙江省青田縣舉辦的咖啡師培訓班上,老師給學員上課。青田縣積極發揮僑鄉優勢,啟動「咖啡小鎮」三年行動計劃,實施咖啡人才培養工程、咖啡品牌培育工程、咖啡商旅融合工程。專業咖啡師培訓班的舉辦將進一步提高青田咖啡的製作水平,培養一批專業咖啡師,助力青田全域旅遊。新華社記者徐昱攝
  • 浙江僑鄉青田舉辦專業咖啡師培訓班(2)
    新華社照片,青田(浙江),2019年7月26日浙江僑鄉青田舉辦專業咖啡師培訓班7月26日,在浙江省青田縣舉辦的咖啡師培訓班上,老師(右)指導學員製作咖啡。青田縣積極發揮僑鄉優勢,啟動「咖啡小鎮」三年行動計劃,實施咖啡人才培養工程、咖啡品牌培育工程、咖啡商旅融合工程。專業咖啡師培訓班的舉辦將進一步提高青田咖啡的製作水平,培養一批專業咖啡師,助力青田全域旅遊。新華社記者徐昱攝
  • 來浙江青田,不去這些地方你一定會後悔!
    如果你貪心一些,想一次性體驗這些生活,有一個地方可以滿足你所有想像,那就是——青田歷史悠久,有「中國石都世界青田」之稱。有「石雕之鄉、華僑之鄉、名人之鄉」的美譽。也是中國房價第一縣,中國金融十強縣,外匯第一縣,人均存款第一縣。青田也擁有的世界農業遺產——青田稻魚共生系統。這些所有的一切,使青田變得獨一無二。
  • 青田這個鄉鎮又多了一個新身份
    皇菊種植面積達1200畝,年產2.4萬斤花幹,產值高達1400萬;稻魚米種植達3890畝,年產糧能力為1879噸。  接下來  就去看一看  這個農業強鎮具體如何建設?  又帶來了哪些效益?2019年,阜山農業產值7530萬元,基本實現黃菊產業、稻魚米產業、高山畜牧業等三大產業鏈條化運作。2018年獲得小城鎮建設省樣板鄉鎮,2019年12月被認定為浙江省農業綠色發展示範區。  「一心」  「稻菊小鎮」公共服務中心。位於清真禪寺周邊200米範圍內,包括提供旅遊集散、接待服務、諮詢服務等,是全鄉的經濟、政治、社會、文化中心。
  • 僑鄉青田中國七夕情人節遭「冷落」 氣氛慘澹
    僑鄉青田中國七夕情人節遭「冷落」 氣氛慘澹 >   中新網麗水8月24日電(記者 邵燕飛 實習生 胡豐盛)一年一度的「七夕」佳節來臨,記者僑鄉青田走訪發現,無論是花店還是西餐廳,關注「七夕」這一傳統節日的情侶是寥寥無幾,各個商場反映也很冷淡,比起2月14日的情人節來說,顯然吸引力不足遭了「冷落」。
  • 僑鄉青田「世界超市」觀察丨進口商品「賣全國」,麗水山貨「賣全球」
    青田縣農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潘鋒波介紹,建設青田僑鄉農品城可依託僑鄉進口商品城現有的商業集聚優勢,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同發展,形成國外商品進口和國內農產品出口「一進一出」的商業共振效應。 遍布世界1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3萬名青田華僑,都是麗水山貨的「鋪貨商」。青田縣僑聯相關負責人介紹,據浙江省僑聯統計,青田人在海外開辦的中餐館有近萬家、從業人員超8萬人,農產品消費需求驚人。 海外華僑都是麗水山貨的主要客戶,而奔走中國與世界各國間的青田僑商,則是聯接世界與僑鄉農品城的「採購員」和「推銷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