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9月11日訊9月10日,杭州松下家用電器有限公司在北京強力推出07年度新款「泡沫淨」和「斜式滾筒」系列洗衣機,16款波輪和滾筒新產品首度同臺亮相,其中,創新設計的「泡沫淨」洗衣機由於採用了「獨門秘器」,提升了40%洗淨率而受到了業界的關注。
中國家用電器協會副秘書長陳鋼表示,雖然全自動洗衣機在大中城市的普及率極高,但家庭實際使用中,洗衣機的洗淨率卻一直提升不上來。洗淨率問題長期被忽略,並不是提升洗淨率有難以解決的技術問題,而是廠家一直沒有注意到消費者實際使用習慣的差異性,從而造成洗衣機生產、使用的一個盲區。松下泡沫淨洗衣機的成功推出,給業界在如何從生活難點中挖掘研發設計的原點方面提供了一個參考範例。
衣服洗不淨成了司空見慣現象
一項市場調查顯示,70%以上的用戶在使用洗衣機時,都習慣於對特別髒的部位,如衣領、袖口等,採用手工搓洗或塗抹上領潔淨等特殊洗滌劑後再交由洗衣機處理。調查同時表明,皮脂油漬是衣服汙漬的主要成分。而研究結果證實,殘留在衣物上汙漬的主要構成,皮脂油漬佔70%-80%,灰塵佔10%- 15%,其它佔5%-10%。
國家家用電器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洗衣部主任魯建國指出,洗衣機的核心功能就是要洗去衣物上的汙垢,但是判斷洗淨效果的指標是洗淨率,是為了表示洗淨效果而規定的指標,它是指標準汙染布在洗滌前後的反射率差佔其汙染前後的反射率差的百分比,用白話說,就是因洗滌增加的反射率值佔因汙染降低的反射率值的百分比。
魯建國解釋說,洗淨率是衡量洗衣機能否把衣物洗乾淨的重要性能指標。按照《家用電動洗衣機國家標準》規定,洗淨率、含水率、用電量、用水量、噪聲和無故障運行等6項指標都要達到國家標準,而從標準的列序可以看出,洗淨率是衡量洗衣機質量好壞的非常重要的因素。洗衣機性能國家標準規定:洗衣機的洗淨率數值應不小於0.7。洗衣機洗淨率數值越低,表明洗滌效果越差,在洗滌衣物時容易洗不乾淨。
為了提高洗衣機洗淨率,消費者在長期使用中也總結出了一些生活的小竅門:一、洗滌容量留有餘地;二、洗滌溫度合適;三、浸泡時間有保證,為了更好地發揮洗滌劑中活性劑的作用,最好將衣物放入洗滌液中浸泡10~20分鐘後再洗,使汙漬較易去掉;四、洗滌劑適量;五、洗滌不超時。
溶解曲線解釋洗衣困惑
按理說,符合國家標準的合格洗衣機產品就應該具有高洗淨率,為什麼消費者在實際生活中的體驗卻有差異呢?
業界專家指出,這是因為消費者想當然地認為,按照理論設計、按國標生產的合格產品一定能洗淨衣服。但實際上,符合國家標準只是一個方面,由於使用方法和環境的不同,洗衣機的洗淨率會有不同的表現。一方面,消費者忽略了洗衣粉溶解速度對洗衣的影響;另一方面,廠家也忽略了實驗室測試與消費者實際使用狀態下的差異性。
專家稱,問題的關鍵在於,對洗衣機按國家標準進行洗淨率的測試,與家庭洗衣習慣是根本不同的。實驗中用的是標準測試布,汙漬為人工製作,而非人體分泌油脂汙漬等日常衣物汙漬。在洗滌方法方面,實驗室測試時使用的是標準混合洗滌液,其在加入洗衣機時已經預先溶解,而日常家庭洗衣則直接投入洗衣粉,洗衣粉不能快速、充分溶解。
據調查,有74%的消費者在日常家庭洗衣過程中,一般是將衣物放入洗衣機後,直接把洗衣粉倒入桶內,然後啟動洗滌程序,開始洗滌,洗衣粉隨著機器運轉逐漸開始溶解。
由此,洗衣機洗衣粉溶解產生一個曲線——洗滌方式不同,溶解速度不同。洗衣粉直接投入桶內,洗衣粉堆積在衣物上不易溶解,會殘留在衣服上。而按照日常的洗衣習慣,直接將洗衣粉投入桶內,洗衣粉溶解在洗滌啟動5分鐘後才逐漸開始。在一個正常的洗滌程序12分鐘裡,洗滌溶液發揮作用的時間不到7分鐘。由於洗衣粉不能充分溶解,導致洗衣機洗淨力不高。對於這個曲線,許多消費者並不清楚。由中國家電聯合調研課題組針對全國10個城市開展的《2006年中國城市洗衣機消費者使用習慣及滿意度調查研究》顯示,超過四成的家庭認為,直接把洗衣粉和衣物一起放入洗衣機內會導致洗衣粉不能充分溶解。
中國消費者協會副秘書長武高漢表示,按照國家標準和企業標準進行生產,只是企業提供一個合格產品的基本條件。企業不能只停留在一個基礎層面上,而應該通過消費者研究,從生活難點中捕捉研發設計的原創點,進一步改善消費者的使用環境和使用便利性,從設計開始就注意實現用戶的基本需求即洗淨、洗好,從而改進家庭的生活品質。
創新設計解決生活難題
據介紹,搭載特有泡沫發生器的松下洗衣機,將洗衣粉充分溶解為高濃度的微泡沫洗滌液進行洗滌,.不同於普通洗衣機直接投入洗衣粉的洗衣方式。泡沫淨洗衣機將洗衣粉加入特有裝置——泡沫發生器,使洗衣粉充分溶解,迅速轉化成高效微泡沫洗滌液,整體包裹衣物,深入纖維深處,攻擊汙垢。高效微泡沫洗滌液產生界面活性劑作用,充分瓦解並分離汙垢。國家家用電器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提供的檢測報告顯示,「泡沫淨」洗衣機在開始洗滌時已將洗衣粉充分溶解為泡沫洗滌液,洗淨率提升了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