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父母陪著我去大學報到,可惜那時我不懂

2020-09-05 極目寒雲

高考結束,好多同學都考上了自己心儀的大學,各個高校的錄取通知書也已經陸續發放到了考生的手裡,眼看著距離開學一天天接近,好多同學卻從來沒有出過遠門,難免讓父母有些擔憂。

對於農村的學生,大部分都是在自己的村鎮讀的小學和初中,或許高中會到市裡就讀,但也有很多同學高中依然只能在自己的小縣城就讀,而專門的旅遊對於農村的孩子來說是奢侈的,所以在高中畢業前幾乎沒有出過遠門,突然上了大學,對這些同學來說,那就是遠得不能再遠的遠門了。

當年的我便是如此。

那年高考,還有幾個月就滿十八歲,十八歲的躁動讓我滿懷期待,對大學的嚮往之情也非常濃鬱。

從來沒有出過遠門,因為家在農村,就連市區都沒有好好轉過,所以在填報志願的時候,我選擇的都是離家較遠的學校,只想要多出去走走,那時也不知道哪些學校好,信息的閉塞最終使我錄取到了山東的一所大學,算不上太好,也不是太糟糕。

二十多個小時的火車,父母始終放心不下,堅持要親自送我去大學報到,可那時的我自認為翅膀已經硬了,能夠獨立出門,再加上自尊心的作祟,覺得讓父母送好像顯得自己不夠成熟,急於證明自己已經長大的我一再拒絕,最終還是拗不過二老。

坐著有點硌屁股的硬座,再加上對於即將到來的大學生活的興奮感,讓我一路幾乎沒怎麼休息,母親其實也從未出過遠門,第一次出遠門的她也是沒法踏實入睡,倒是父親在農閒時經常出去打工,習慣了這種長途之旅,沒什麼不適。

因為沒有直達的列車,我們是在濟南中轉的,中間還有近八個小時的空閒時間,我們在濟南周邊轉了轉,那是我第一次在城市中遊覽,也是母親第一次接觸城市的燈光。

到學校已經是第二天的早上,時間剛剛好,報名手續其實相當簡單,之後我帶著爸媽一起參觀了學校的環境,這個我將要待四年的地方。

學校濱臨大海,學校後面直接就是海岸線,我第一次看見了大海,那清涼的海風令我陶醉,爸媽也像個孩子一樣光著腳丫踩著沙子玩,我們拍了很多美麗的照片留作紀念,直到父母要準備回家的時候,曾經不願父母跟來的我卻有些不舍。

如今已經過去近十年了,再回想起當年的事,我很慶幸當初有父母的陪同。忙忙碌碌,為生活奔波,體驗了幾年人生百態之後,不知為何,竟漸漸有些理解當時父母的心情了。

當自己的孩子考上了大學即將出遠門的那一刻,父母普遍會有兩個心理,一是高興,一是擔心。

父母的高興或許還要勝過孩子本人,當我考上大學的時候,就是單純的高興,以及對大學生活的期待,而父母的高興是摻雜了對孩子長大成人的喜悅,金榜題名的欣慰,多年養育的辛酸,以及功成名就的自豪,是比孩子更深邃的感觸,這使得他們更想參與到孩子的喜悅中去,更想分享孩子的快樂,陪著孩子去學校報到,順便看看自己孩子未來四年將要生活的地方,也成為每個父母都無比心動的事情。

時至今日,當爸爸媽媽提起當初的那一段陪送,依然開心的像個孩子一樣,也正因為這樣,我才感覺父母陪送孩子去大學是一件值得紀念的好事,是每一個父母最珍貴的回憶之一,而且,與其讓父母獨自在家擔憂自己在路上的安全,不如一起陪自己去學校看看,除了分擔這份喜悅,也能讓父母安心,這也算是莫大的孝順了。

所以如果當你的父母想陪你一起去你的大學看看的時候,請千萬不要拒絕。

相關焦點

  • 新生大學報到,父母該不該陪著一起去?學姐:不送的家長可別後悔
    新生大學報到,父母該不該陪著一起去?學姐:不送的家長可別後悔即將又要迎來開學季,而且也有很多準大學生,也已經收拾好自己的行李,收拾好自己的心情,準備奔赴自己新的大學生活了。每年大學新生報到的時候,其實父母的心情是非常複雜的,因為對於那些離家遠的孩子,父母不僅為他們能夠去上大學而開心,但是也因為他們即將要離家而有很多的不舍,甚至可以說等到孩子上了大學之後,每年見面的時間也就會減少很多。
  • 高校新生獨自報到受獎勵,網友:我的獎狀呢?可惜不能塑及既往!
    大學新生獨自報到受獎勵,網友:我的獎狀在哪裡?可惜不能塑及既往!一個話題突然上了熱搜:你人生第一次上大學是否獨自一人報的到?陝西一高校,高調獎勵獨自報到的新生,獎勵一張榮譽證書和一張學校發的文化衫,獎勵的禮品很微薄,但是引領的導向和傳播的正能量卻是滿滿!
  • 林清玄我人生中最重要的那一年
    所以那時上到高二,我幾乎變成學校裡的一個怪物,因為我每天都會跑到海邊去散步、去思考,思考人類的前途。大家都覺得這個小孩怎麼如此奇怪。 那時候我讀了很多課外書,我曾經立志要把學校圖書館的書,從第一本看到最後一本,所以每天都跑圖書館,什麼種類的書我都看,每天做筆記,對然內容不一定全能吸收,可是那時的我就是認定一個作家就必須懂得那麼多,所以拼命看書。
  • 那一年,父親送我去上學
    眼看著學生們都在為開學做著準備的同時,也把我的思緒帶回到許多年前父親送我去上學時的情景……那一年,經過一個暑假的玩耍,不知不覺中,又到了快要開學的日子。一想到這裡,我的內心既充滿了期待,又充滿了恐慌。期待的是,我將要開始我全新的大學生活了;恐慌的是,作為農村孩子的我,這是第一次離家這麼遠,去遙遠的省城去讀書。距離開學還有好幾天的時候,父母便給了我一些零花錢,讓我和同村的小夥伴們一起去縣城裡買幾套像樣的衣服。我知道,父母是想讓我打扮的時髦一點,不想讓剛進城的我在別人面前顯得是那樣的寒酸。
  • 我曾羨慕過有父母可以送著去報到的大學生
    其實,在我的內心是比較認同這個事情的。如果父母可以相送的話,可以帶著孩子去大學報到的。這個無關乎教育或者別的,只是可能都是第一次出遠門,孩子還是需要父母一個引導。記得上大學的時候的,是哥帶著我坐了12個小時的大巴去的學校。領好東西到了宿舍哥就離開了,我一個人在整理東西。宿舍裡陸陸續續的來了另外幾個同學,人家都說父母帶著,父母幫忙弄,那時候自己也曾羨慕過,但是也僅僅是羨慕。
  • 大一新生開學,父母是否應該陪著孩子一同去學校,可以參考這3點
    大一新生的開學時間越來越近,想必同學們都已經做好出發去學校的準備了,對於父母而言,看到孩子考上理想的大學,心情還是非常複雜的,既為孩子的前途感到開心,同時又為孩子離家求學而感到不舍,所以很多父母都會選擇陪著孩子一起去大學報到,學姐認為家長陪著一起去學校還是非常有必要的,看看下面這3點。
  • 你願意帶父母去大學報到嗎?
    你願意帶父母一起去大學報到嗎?最近,各省的錄取工作已經接近尾聲了,大學新生們都在翹首以盼,希望早日收到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個人曾經也覺得沒必要,但後來看過的一句話一直記憶深刻:去大學報到時,就讓父母送送你吧,別嫌他們煩。這樣在之後的四年裡你給他們打電話說「我在食堂吃飯」,「我在宿舍床上」,「我在教室學習」的時候。
  • 初次去大學報到,是否應該帶上父母?過來人:應三思而後行
    初次去大學報到時,我們到底應不應該帶上父母呢?那麼下面我們就來聽聽過來人針對這個問題,是怎樣說的吧。初次去大學報到,是否應帶上父母?過來人:各有利弊,三思而後行初次去大學報到,不帶父母的好處:1.如果我們不帶孩子去,讓孩子自已一個人去的話,對孩子來說是一種鍛鍊,這段獨特的經歷會成為孩子人生中一段非常特別的經歷,對孩子的成長很有幫助。初次去大學報到,帶父母的好處:1.
  • 孩子休學的那一年,我完成了從教子小白到精英父母的蛻變
    關注【實戰家庭教育】做智慧父母!孩子休學的那一年,有過絕望、有感動、也很艱辛,但最終成為了我人生轉折的關鍵一年!有一次,兒子說要領養一條狗,說在家太孤單了,老公不同意,但是我堅持支持了兒子,我覺得兒子自己在家,我們平時都上班,有狗狗陪著也是對孩子的一點情感寄託,省的孩子天天打遊戲,當我把一隻黑色的拉布拉多帶回家時,兒子高興地手舞足蹈。
  • 那一年,我成為一名技校生
    但在我心底目標是上高中考大學。,當我接過錄取通知書的時候,心裡也有一種不能上高中考大學的不痛快感覺。在我的記憶裡,省城銀川還真沒去過。父母對我一直是很擔心的,年齡小、不會自己照顧自己都是他們最大的顧慮,離家40多公裡對於那個年代已經算是長途了,需要步行或搭乘自行車、轉換班車等,近半天時間以上才能到學校。
  • 陪孩子去大學報到:「必須的」,還是「甜蜜負擔」
    □鶴報融媒體記者 王玉姣「孩子考上了位於青島的一所高校,我和他媽媽想休假並送他去報到,他卻執意自己去報到,還說我們什麼都不懂,他自己可以搞定。」9月16日,淇濱區的劉先生撥打本報熱線傾訴了自己的煩惱。記者了解到,與劉先生有同樣困惑的家長不在少數,家長怕孩子不能順利報到,卻被崇尚獨立的孩子視為「甜蜜負擔」。
  • 那一年,我大學畢業了
    我不由得回想起了我剛畢業的情景。2008年我從大學畢業了,畢業典禮之後大家吃了散夥飯,然後互相道別各奔東西,這時我突然發現自己幾乎是裸畢業,除了拿到了畢業證和學位證,大學四年沒得過獎學金,沒考下一門技能證,甚至英語四級還沒過,離開校門之前還沒有找到工作,更可悲的是我不知道離開校園該去哪裡住,口袋裡的錢也就只夠一兩個月吃飯。
  • 大一新生開學,該不該讓父母陪同報到,
    時光飛逝歲月如梭,轉眼還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準大學生們就要進入期待已久的大學生活啦,要帶到學校的用品都準備好了嗎?生活費和父母談妥了沒?,但對我的關愛從未減少,從高考結束到現在,他們都分別為我籌備著上大學需要準備的東西,眼看距離開學時間越來越近,他們倆都想去學校送我,但是平日裡他們一見面就會吵架,很擔心他們會在學校吵起來。
  • 鄉下父母送女兒去民辦大學報到引熱議,面對高昂學費父母在所不惜
    這是一所民辦大學新生報到現場看到的,一對鄉下父母送女兒上大學報到場景!這幾張照片讓我們看到了父母給孩子的無私奉獻。饃饃,一面描述學校環境,在等女兒報到。生活費:一個月2000元,餐費+手機費+生活用品就差不多了,減去寒暑假,一年18000元,四年也就是72000元。再加上電腦手機等電子產品,四年不換的話也得10000元。希望同學們能夠珍惜父母給予的機會,努力學習,不負韶華!永遠不要忘記,你的主要任務是學習。抵擋住誘惑,要在四年中對得起大學生這個稱謂,對得起起自己的整個人生,對得起父母的付出。
  • 那一年,我收到武大錄取通知書...
    三年前,拿到通知書的時候,相當憧憬四年的大學生活,我將走出小縣城來到大城市,帶著父母的期盼,同學的羨慕,老師的鮮花與掌聲。三年一晃而過,大學生活當然沒有想像中一帆風順,離當初的目標還很遠很遠,對大學之後的未來更是迷茫。所謂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猶可追,我還有大四一年去汲取珞珈山的養分,重新思考初心與方向,和所有珞珈山的新主人一樣共同成長!
  • 1995年:我傻傻地去讀大學
    資料圖吳情樹今年大學新生開學的日子又要到來了,每次看著一年又一年比我年輕的大學生步入華僑大學校園的時候,我都禁不住地回憶起二十多年前我剛上大學開學的那段日子,都會想起二十多年前我讀大學的那種傻樣。我是1995年9月中旬進入西北政法學院(即現在的西北政法大學)就讀法律系。
  • 開學了,爸爸用蛇皮袋裝我的行李陪我去報到
    故鄉從此再無春秋,在父母還沒有離開時,和他們再多走走而不要著急去見什麼新同學。我們長大了,不僅指我們年齡大了,上大學了,也應該是會關愛我們的父母了。對於大學新生,尤其是農村考上大學的學生來說,有一個問題比較困擾他們,那就是到底要不要父母幫忙送到學校。當然有些城裡孩子,家裡條件很好,父母送孩子去上大學,就是當做一次旅遊而已。但是對於農村孩子,卻並不是這樣。
  • 史鐵生:那時我只想快點死
    我懂了他的意思,說:「那時我只想快點死。」「哪裡哪裡,你太謙虛。」他微笑著,望著我。可我那時是真想死,不記得怎麼謙虛過。「你是不是覺得不能再為人民……所以才……?」我搖搖頭,想起了我那時寫過的一首詩:輕推小窗看春色,漏人人間一斜陽……「那你為什麼沒有……?」記者象是有些失望了。我說,我是命運的寵兒。
  • 陪著父母慢慢變老
    我是獨女,因此,除了父母跟我過,祖母和外祖母也是跟我生活在一起。年輕時每天早出晚歸,滿腦子想的都是工作上的事,回家後還要忙家務,因此能和老人們閒聊的時候並不多,再說那時的我也沒有意識到陪老人們說說話是多麼重要。
  • 大一新生開學,該不該讓父母陪同報到,學長:想想就後悔
    最近我收到一位準大學生的私信:我父母離異,但對我的關愛從未減少,從高考結束到現在,他們都分別為我籌備著上大學需要準備的東西,眼看距離開學時間越來越近,他們倆都想去學校送我,但是平日裡他們一見面就會吵架,很擔心他們會在學校吵起來。